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别信任何人 >

第7章

别信任何人-第7章

小说: 别信任何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呀,我也踩到了一块石头。”

    看到这一幕,那位神仙才算是相信了财神的话。

    做人老实到踩到元宝也不睁眼的份上,如何能发财呢?如果换成别人,再怎么样也至少应该睁开眼睛看一下吧。两个老实人却硬是闭着眼睛,磕磕绊绊走过了窄桥。当然,精神是可嘉的,两个人都没输,但却都丢掉了发财的机会。其实在商场上也是同样如此,为什么有些人看似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够有大把的金钱,而有些人拼死拼活一辈,也未必有别人一年赚的多?不妨从自身找找原因吧。

    商场中的利益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就看你懂不懂得利用这种公平。当然了,这故事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说做人不能太忠厚老实,否则就发不了财。更重要的是在告诉我们,在商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中,你若想出奇制胜地取得成功,那么,你就别让自己老是成为一个非常老实的人。要不然,就算有绝好的机会摆在你的面前,也会因为你的忠厚老实而错过去。同时,也不要过分信任一个忠厚老实之人,因为他的忠实并不一定会给你带来好处。

    可能有人会问:这不是就是说,在商业交往活动当中,人们要学会投机取巧,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而穷追不舍呢?当然不是。我们想让大家了解并非这些,因为商场如战场,虽然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却不可无。

    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人们应该明白在商场上遇到事情一定要学会随机应变,千万不可生搬硬套,死心眼。要知道应该是自己的,就绝不退让,不是自己的,也绝不稀罕。保持自己的一种处事风格,不要总是让别人觉得自己好欺负。有句话说得好:该出手的时候就出手,莫等机会白溜走。如果你总是觉得自己的忠诚可以换来别人的好感,甚至是同情,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

    此时,想必人们应该清楚了,为什么老实人总是在事业上展不开手脚,为什么老实人在紧要关头总是无人相助?事实上,并不是老实人人缘不好,关键在于他们老实过了头,商场是利益至上的,在利益面前人情变得很淡薄,没有人会为了你的老实而手下留情。因此,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管理者,那么也不要对过于忠厚老实的人抱有太大的希望,虽然他的品德让人无话可说,但能力却实在不敢恭维。

    仅有老实,难成大事

    在八、九十年代,老实人是红人,交朋友时人们都喜欢老实人,姑娘找女婿专挑老实人,公司招人时注重的也是老实忠厚,老实人成了“金子招牌”。然而现如今,老实人却越来越不受欢迎了,“老实”甚至成了呆板、软弱、不自信、没有魄力、迂腐、不会变通、不求进取等的同义语。

    诚然,老实人的品德是让人敬佩的,但是在现在社会里,太老实的人却并不能得到大老板的信任。因为他们不会主动去与别人交往,导致朋友圈子小,圈子小了等于没有门路,办起事来就难了。同时,老实的人大多都有一种自卑感,害怕不如别人,总怕别人笑话。过于看重自己的面子,做什么都怕出错,过于看重自己的缺点,进而贬低自己,抬高别人,爱发牢『骚』抱怨自己的命不好,自己没有机会,他们的一生就在抱怨中度过了。

    过于老实的人,他们大多过的是穷日子,因为他们致富的观念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又被沉重的道德观念束缚,放不开手脚。在这个充满个『性』的时代,不管男女都不喜欢老实人,因为老实巴交的人没个『性』,没有吸引力,容易让以后的生活陷入平平庸庸、毫无激情和生气的境界。老实人胆小,总是犹豫不决,错过了成功的机会,容易为生活的一些小事所累。没有胆量去创新,总是墨守成规,消极的等待,很难成功,老实人经常吃亏,他们不懂如何保护自己,他们不去争利,更不会抢利。

    试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里,有哪个老板会喜欢用这样一个人来为他做事情呢?即使你对他忠心耿耿,恐怕也能难成为他的得力助手。

    众所周知,在商场当中,最重要的就是生存,而生存手段的匮乏让老实人难于在瞬息万变的竞争中立足。老实人不坏,因为他们很少耍阴谋诡计去害人,但他们又说不上优秀,因此成功、卓越又离他们。老实人是一个特出的人群,他们有太多的缺陷,但具备特有的优点,他们保存下来的真是我们所不该丢弃的光闪闪的金子。

    商场中,我们会发现,大多数的老实人总是会被别人算计,而自己总是吃了哑巴亏还得把苦水往肚子里咽,没有朋友的交际总是让他们寸步难行。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忠厚老实可以代替一切,相反,它恰恰可能是商业中最害怕的元素之一。

    感悟:

    当然,这并不是在教大家做人不要太老实,并不是让你不讲诚信,或者不去有意拓展自己的人际圈。指的就是让你对周围的人加强防备,以免被人误以为好欺负。你要知道,商业社会是一个人们因相互需要而结成的共同体,因此,人与人之间互有利益上的需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通过互利互惠、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式的人际交往,我们可以办成一个人通常难以办成的事,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实力,从而为自己远大人生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3。凡事谦让,错失机遇

    中国自古便有一句至理名言:“谦受益,满招损”。是的,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来提醒人们做人一定要保持谦虚,不能太高傲。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警示语,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等。

    诚然,“谦虚”的精神是每个人都应当拥有的。没有一个人有能够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人即使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全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因此,无论何时何地,保持一份谦逊的态度都是人们所提倡的。

    但凡事总有两面『性』:忍让过度就是懦弱;谦虚过度就是虚伪;自信过度就是自大。作为一种含蓄的智慧,谦虚当然是必要的,谦虚一旦过了度,结果就会背离人们的初衷,往往会适得其反。在商场中,往往更需要人们毫不客气地去争取,而不是一味地谦让。如果你总是在谦让,那么大好的机遇就会与你擦肩而过。

    过于谦虚,坐失良机

    克契到佛光禅师那里学禅,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由于他凡事过于客气,凡事过于谦让,凡事总想办法自己打理,尽可能不去麻烦别人,所以就连修行也是孤家寡人,闭门造车,几乎不与别人交流。

    有一天,佛光禅师问他说:“你来我这里也有12个年头了,却从来没有找过我。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不要坐下来聊聊?”克契连忙回答:“众多弟子都请教禅师,您已经很忙了,学僧怎好随便打扰呢?”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儿又过去了三个秋冬。这天,佛光禅师在路上碰到克契,便有意点拨他,主动问道:“克契啊,你参禅修道,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了问题不能憋在肚子里,一定要主动讲出来研究、探讨才是。”克契又答道:“众多弟子都请教禅师,您那么忙,学僧实在不好意思耽误您的宝贵时间!”

    就这样又过了一年,克契经过佛光禅师的禅房外,禅师对克契说道:“你过来,今天我有空,不妨进禅室来谈谈禅道。”克契赶忙合掌作礼,说:“众多弟子都请教禅师,您很忙,我实在不该浪费您的时间。”

    佛光禅师心想,克契是个过分地客气与谦让的人。再这样下去的话,即使冥思苦想也难以开悟,看来非得采取更直截了当的办法不可了。当佛光禅师再次遇到克契的时候,便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地对克契说:“学道坐禅,必须不断地参究,可你为何老是不来问我呢?”只见克契仍然应道:“众多弟子都请教禅师,您很忙,学僧实在是不敢打扰!”

    这时,佛光禅师大声喝道:“忙!忙!忙!我究竟是为谁在忙呢?除了别人,我也可以为你忙呀!”佛光禅师这一句“我也可以为你忙”的话,顿时震撼了克契的心。佛光禅师进一步教诲克契:“客气、谦让固然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美德,然而过度谦虚,却可能使你错失了开悟的契机。冥思苦想数年,往往不如切磋交流更能使人茅塞顿开、恍然大悟。进退取舍的智能与节度,也正是生活与修行的一门重要功课啊!”

    随后,佛光禅师为克契写下了两个条幅。一个是:“谦让几分,天宽地阔。”另一个是:“绝则过,过则错。”

    任何事情都要强调一个“度”。谦虚也不例外。从这则故事当中,可以看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虽不能过于骄傲,但是过于谦让也是非常不好的。过分谦虚之人,很可能会被别人认为没有能力,没有本事,并因此而看轻你。所以谦虚要分场合、分时候,该谦虚时要谦虚,该出手时要出手。

    尤其是在商场当中,机遇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但它们存在的时间往往是很短暂的,谁抓住了机遇,谁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如果你总是在谦让,而不会去争取和把握,就会让别人捷足先登,抢先一步占领先机,从而取得最后的成功。到了那个时候,你再后悔也没有用了。别忘记了,在这个世界上将永远不会有后悔『药』的。

    因此,商场上不要相信一个过于谦逊的人,也许他会为你赢得好的声誉,但绝不可能为你带来利益。

    凡事谦让,赶跑机会

    古时候,齐国有个叫黄公的人,他为人十分谦虚。他有两个女儿,个个生得国『色』天香,可黄公却常常用谦词来说她们很丑。再加上古时候,女子一般都是不出门的,外人也并没有见过她们的真实面貌。就这样,就黄公的“谦虚”之下,两个女儿“丑陋”的名声远远传开,所有的人都认为她们的确很丑。直到过了结婚的年龄,还是没有人愿意上门提亲。

    此时,卫国有个穷光棍,年纪大了,便冒冒失失地娶了黄公的长女。回家一看,原来是个美女。后来他便对人说:“黄公喜欢谦虚,故意贬低女儿的容貌。现在看来,他的二女儿也一定很漂亮。”于是,大家争着下礼订婚。即便是如此,还是耽误了小女儿嫁人的最好时机。

    无独有偶,在商场中过于谦虚之人也是不可有得到重用的。尹乐是某名牌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有一次他来到一家公司应聘动力设备部经理助理时,公司面试官问他:“你觉得你能胜任你应聘的职位吗?”尹乐谦虚地答道:“现在我还谈不上能胜任,但我可以多向领导和老员工们请教,把工作的过程当作学习的过程,努力积累经验,争取胜任该职。”

    当面试官把他带到生产车间进行实地参观的时候,尹乐又说道:“哇,这么先进的设备,我还从没有见过呢!如果我能应聘上,一定好好学习,钻研这些先进设备和技术,希望公司能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也许他怎么也想不到,就是因为自己这些谦逊的话,导致应聘失败。面试官对他说:“我们招聘的是能胜任本职位工作的人才,要能立即派上用场,而不是招收培训生。”尹乐这才后悔自己的言行,但是为时已晚。

    不论是黄公嫁女还是尹乐求职,他们最后没有得到最为理想的结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二人都是由于过于自谦,结果却弄巧成拙,才致使事情发展到这般田地。固然,谦虚是一种美德,但我们更要实事求是,不得唯唯诺诺,要尊重而不盲从。像上例中的黄公那样过度谦虚就没有必要了,不仅会造成本可以避免的损失,还会给人以虚伪之感。

    商业中的竞争十分残酷,要争取最大的利益,靠的是不断拼搏、不断进取,甚至是不断和对手进行明枪暗战,而绝非一味地谦让。过于谦虚的人,无论工作多么努力,也很难创造出不凡的业绩,因为他总在谦让中丢掉了大好的机会。这样的人,根本不可能得到老板的青睐。如果你过于相信一个谦逊的人能为你带来好运,那么只能说明你的无知和幼稚。

    是的,“谦虚”是一种处世态度,是“与流”的一种表现。“与流”有利于达成自己的目标。要学习他人时,态度必须谦虚……真实地展现自己的无知,『露』自己的短处,掩盖自己长处。这样才可以做到“取他之长补己之短”;他人学习你的时候,就不要太谦虚……真实地告诉他自己会的、懂的。这样会结出诚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