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别信任何人 >

第8章

别信任何人-第8章

小说: 别信任何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取他之长补己之短”;他人学习你的时候,就不要太谦虚……真实地告诉他自己会的、懂的。这样会结出诚实的果实,你也会因此而在没有硝烟的商场战争中脱颖而出。

    商场中不相信谦让的人,只有敢于争取的人才是精英!

    感悟:

    在商场当中,当我们面对强劲“对手”的时候,千万不可过于谦虚。世间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谦虚亦然。谦虚固为美德,却也应该有度。你需要用一种正确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所作所为……应该是自己得到的东西,要绝不手软地得到。

    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彰显个『性』的时代,而商场中的个『性』更能让你施展拳脚。在商场中的你,一定要知道何时应该谦虚、何时应该张扬,从而灵活应对、游刃有余地面对各种激烈的竞争。

    4。事必躬亲,未必有济

    “事必躬亲”指的就是事无巨细,凡事都亲自去做、去抓的意思。很久以来,许多人都把事必躬亲当作是一种美德。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事必躬亲”绝对是中国人对领导的一种高度赞誉。但是,如果事必躬亲仅仅是去体察民情、获取信息,是值得称赞的;若是自始至终没完没了的,那么不仅是自己的失败,更是别人的悲哀。

    事实上,作为一种商场上的领导风格,事必躬亲又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当其作为调查研究、率先垂范、统揽全局的工作方式时,就是积极的领导作风;当其转为不分主次、包打天下、唯我独尊的工作方式时,就是要不得的领导作风。

    事必躬亲,未必有用

    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留下了许多文治武功的动人故事,他也一直是人们崇拜的偶像和智慧的化身。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伟人,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授权管理存在缺陷,大小事情喜欢亲历亲为,因此,常常弄得身心交瘁,以至英年早逝。

    有一次,诸葛亮辛辛苦苦地趴在案前,亲自核对登记册和账本,累得头昏眼花。主薄杨颙知道了这件事后,径直闯进丞相府,对诸葛亮说:“治理国家都有一定的规则和秩序,这个程序一定要遵守,不能紊『乱』;上下的职务、职责,也不能相互侵犯,丞相应该做您的军国大事,这些小事应该授权下属做,上司检查、考核就行了,否则就会『乱』套。请允许我用治家的小事来为您打个比方吧。”

    然后,杨主薄便给诸葛亮举了个例子:“有一个财主起初治家有方,给奴仆派活井然有序,男人去耕田种地,女人去洗菜烧饭,狗留在家里看门,鸡主管报时,牛出力耕地,马奔驰长途。这就叫各尽所能,各司其职。主人只需负责检查,抓好统筹就可以了。可是突然有一天,这位财主心血来『潮』,突发奇想,他不再派别人干活,而是亲自去干那些琐碎的活儿,结果累得他头昏眼花,身心疲惫,最后什么事也没有干成,更别提干好了。为什么呢?是这个财主的智慧不如男女奴仆吗?当然不是,问题在于他丢掉了管理的方法。古人讲得很明白:‘安坐下来,议论制定治国大道的是王公;行动起来,执行政务的是士大夫。’那么,如今丞相您治理国务,万事缠身,可竟然亲自低着头、弯着腰来核查登记本和账单之类的事情,这不是太劳累辛苦而又没有必要吗?”

    杨主薄一番坦率诚恳的劝告,使诸葛亮很受启发。他马上向杨主薄认了错,做了自我批评。还说道:“我不是不知道这些,但我受先帝托孤之重任,怕别人不像我这样忠心啊!”

    诸葛亮身为一国丞相,能够虚心接受下属的意见,这种品德值得后人学习,但他不善授权的管理方法则是不可取的。最重要的是,他那一句“怕别人不像我这样忠心”道出了自己事必躬亲的原因:不信任,而这恰恰是商场中最忌讳的原则之一。

    商业中的竞争十分激烈,需要成熟稳重的人来『操』持大局,但也十分需要一个敢于放开手大胆一搏的人。而如果一个人总是事必躬亲,势必会给人造成一种“不被信任”的错觉,这样就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时间长了,别人很有可能“群起而攻之”,此人树敌越来越多,又如何能够做好管理工作,创造可观的效益呢?

    在商场之中,领导和下属的分工就应该是明确的,如果想要提高的工作效率,就必须有一个高度严密的组织。哪怕你的能力比他们强,哪怕你做的比他们好,也不可失掉管理的原则。同样的,一个事事都亲历亲为的人,也很难会受到领导的器重。

    一个好的企业,离不开一个好的团队,那么什么才是好的团队呢?除了实力之外,分工层次也是相当重要的。领导就应该坐镇指挥,不属于自己的事情不要急着投入进去,否则很有可能被员工“看扁”了。更要命的事,如果你长期都保持着这样一种作风,那么你的威信便会一扫而光,员工在心里不会把你当你领导,甚至产生“反正老板会做,我又何必那么认真”的想法。企业中出现了这样的人时,便很难在商场立足了。

    卡耐基曾经说过:“假如乐团中的每一位音乐家都正确无误地弹出自己部分的音符,整个乐曲还不一定会悦耳动听。这时,假如有一个指挥出来调和每一个音乐家的演出,则效果一定与先前大不相同。”而优秀的领导正是乐团的指挥。

    当然,做领导的不仅不该事必躬亲,同时也不应该过于相信一个事必躬亲的下属。也许你认为他值得栽培和提拔,但实际上他可能会把公司的管理弄得一团糟,甚至给公司带来长期难以磨灭的“灾难”。

    事必躬亲,万万要不得

    在西汉时期,陈平静任汉左丞相,刘恒皇帝一日问:全国一年审决了多少案件,全国一年的财政收支有多少?陈平说:“这些事有人主管。”刘恒问:“谁主管?”陈平答道:“陛下要了解司法问题,可以问廷尉;陛下要了解财政收支,应该问治粟内史。”刘恒又追问:“如果什么工作都有人主管,那么你管什么?”陈平答:“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帝乃称善。

    和诸葛亮一样,陈平同样也是朝中权倾一时的高官,可是他们处理事务的方面却截然不同。陈平认为自己的重要职责是“授权原则”,把精力集中在重要事务,其他的事情则由下面的人分工完成。下属获得一定的职权和责任,就能独立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取得成就,在成就感的激励下取得更大的成就。

    真正的领导人,能力不一定要比下属强,但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你不去过多地问,他们反而会觉得自己被赋予一种“伟大的使命”,从而激发自身的潜力,做出一番大事来。

    “万事不可事必躬亲”。这条法则完全适合每一个在商场打拼的人。在商场上“混”,那么,你就会被许许多多的事情所缠绕着。此时,你必须学会“在其位,谋其政”,不必样样“皆身亲其事”。领导工作是一项高度综合『性』的活动,但综合『性』并不等于领导者非“事必躬亲”不可。尤其是现代社会条件下,各种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涌现,面对千变万化的客观形势,领导如果仍然固守着传统的工作方式,还是习惯于“一竿子『插』到底”的领导方法,到头来不但工作做不好,还会搞得身心疲惫,哪还有足够的精力想全局、抓大事?

    我国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领导干部的主要工作就是出主意、用干部。是的,作为领导者,应该抓主要矛盾,抓事情的关键,从政治上把握方向,从思想上引路示范,从工作上教会方法,并善于用好人才。在处理好分内之事的同时,还需要经常静下心来,踱踱方步,冷静地思考一些问题,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和旺盛的精力谋大计、抓大事。

    相信一个事必躬亲的人,无异于将自己的事业吊在了半空中!

    感悟:

    中国有句俗语:好汉难敌四手,老虎架不住狼多。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十个人的力量就好似铜墙铁壁了。因此,不要自以为自己什么都行,事事都想『插』一手,这是对自己的不心疼,也是对他人的不信任。

    商场中,你是否能够获得成功,不在于你做了多少事情,而取决于是否把你能运用地条件充分运用。高级的领导者应该懂的放权,不是每一件事都需要自己去做。把工作分配给下属,让他们各尽所能,发挥优势,以最少的消耗做出最大的利益。

    

别信任何人 第四章 有德者,未必有能 (下)

    1。温良,懦弱的代名词

    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在踩着无数人的肩膀不停地向上爬,可以说他们的成功,包含有太多其他人的血和泪。可能有人会说,这样的成功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也太残忍了,不值得提倡。但实际上,商业上的竞争往往是残酷的,如果你不踩着别人的肩膀爬,那么你就会被别人踩在脚底上。所以,一个『性』格过于温良的人,通常都不会成为商业竞争中最后的胜利者。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要做一个太软弱的人。众所周知,在现实生活当中,『性』格比较温良的人,遇到关键时刻时总是思前想后、犹豫不决,难以取舍,话出口前还要在喉咙里绕三圈,行动的时候总是优柔寡断、拖拖拉拉,显得缺乏独立、主见和自信。即使下定了决心要行动,也总是在想自己是不是破坏了他人的利益,自己的做法是否道德等等。

    商界里,这种『性』格的人必死无疑,由于他们的软弱,所以失去了成功的良机;由于他们的软弱,所以注定要与成功擦肩而过。过于软弱的人对事缺乏全局的理解和判断,不能审时度势,不能抓住问题的要害,因而自己的行动不是轻举妄动就是迟疑不决,于是错过了成功的大好时机,最终以失败告终。

    温良,也要把握好尺度

    史密斯把孩子的家庭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请到他的办公室来,因为今天是结算工钱的日子。史密斯对她说:“请坐,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让我们算算工钱吧,您也许要用钱,可你太拘泥礼节,自己是不肯开口的。我们和您讲妥,每月30卢布……”

    “我们当初说的是40卢布……”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说道。

    “不,30卢布……我这里有记载,我一向按30卢布付教师的工资的……呶,您呆了两月……”

    “应该是两月零5天……”

    “整两月……我这里是这样记的。也就是说,应付您60卢布……然后再扣除9个星期日……实际上星期日您是不和柯里雅搞学习的,只不过是在游玩而已……还有3个节日……”尤里娅·瓦西里耶夫娜骤然涨红了脸,牵动着衣襟,但一语不发。

    “3个节日一并扣除,应扣12卢布……柯里雅有病4天没学习……你只和瓦里雅一人学习……你牙痛3天,我内人准您午饭后歇假……12加7得19,扣除……还剩……嗯……41卢布。对吧?”尤里雅·瓦西里耶夫娜眼睛发红,并且满眶湿润,下巴在颤抖。她咳嗽起来,擤了擤鼻涕,但依旧一语不发!

    “新年底,您打碎一个带底碟的配套茶杯,扣除2卢布……按理茶杯的价钱还高,它是传家之宝……上帝保佑您,我们的财产到处丢失!而后呢,由于您的疏忽,柯里雅爬树撕破礼服……扣除10卢布……女仆盗走瓦利雅皮鞋一双,也是出于您玩忽职守,您应付一切负责,你是拿工资的嘛,所以,也就是说,再扣除5卢布……1月9日您从我这里支取了9卢布……”

    “我没支过!”尤里雅·瓦西里耶夫娜嗫嚅着。

    “可我这里有记载!”

    “呶……那就算这样,也行。”

    “41减27净得14。”

    她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有一次我只从您夫人那里支取了3卢布……再没支过……”

    “是吗?这么说,我这里漏记了!从14卢布再扣除……呐,这是您的钱,最可爱的姑娘,13卢布……3卢布……又3卢布……1卢布再减1卢布……请收下吧!”

    史密斯把11卢布递给了她……她接过去,喃喃地说:“谢谢。”

    史密斯一跃而起,开始在屋内踱来踱去,憎恶使他不安起来。

    “为什么‘谢谢’?”史密斯问。

    “为了给钱……”

    “可是我洗劫了你,鬼晓得,这是抢劫!实际上我偷了你的钱!为什么还说‘谢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