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别信任何人 >

第6章

别信任何人-第6章

小说: 别信任何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于是就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在无可奈何之下听从了化学老师的意见。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他成功了,一下子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最终还获得了高级荣誉科学奖项。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每个人的智力都不是均衡发展的,都有各自的强点和弱点,一旦找到智能的强点,我们的智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奥托?瓦拉赫一次一次地选择,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最后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赢得了成功。有人这样说过;人生成功的诀窍在于经营自己的个『性』长处,经营长处能使自己的人生增值,否则,必将使自己的人生贬值。还有人说:“一个卖牛『奶』卖得非常火爆的人就是成功,你没有资格看不起他,除非你能证明你卖得比他更好。”

    是的,上天是公平的。它赋予每个人独特的才能,这种才能等待着我们去唤醒它。老天也在为我们创造着机会,只是我们缺乏善于发现它的目光。要知道,我们还有选择的权利,并且还有为之努力的选择。

    对于商界人士来说,他们成功的结果只有一种,那就是获得许多名和利。但成功的过程却有千百条,这其中总有一种方法是适合自己的。如果你盲目地去跟风,学习他人的成功模式,反倒容易让自己陷入困境,难以发挥自身的才华。就像世界万物一样,无论大小、高矮、长短,也无论胖瘦、黑白、俊丑,都没有绝对的真理,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我们每个人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评估,不要自命清高,也不要觉得低人一等。让我们的心态和我们所处的环境相匹配,选择适合自己的,并为之努力,才能找到属于我们的成功源泉。

    感悟:

    找准自己的位置很为关键。如果你是一棵草,就不要长在别人的麦地里,否则你只能被农民拔除。我们活着重要的不是成为别人,而是要尽力做好自己。只有做好自己才能在人生的坐标中找准位置,才不会在生活的十字路口『迷』失方向!只有选对了路,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在商场中同样也是如此,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你的事业才可以蒸蒸日上!

    

别信任何人 第三章 有德者,未必有能 (上)

    商业上,道德就像一件观赏品,只能令人们心悦诚服,但不一定可以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有德有能的人是精品,无德无能的人是废品,有德无能的人是成品,有能无德的人是危险品。在人们的思想里,德与能往往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既互相有别,又相得益彰。可在现实生活中,德才兼备的人往往少之又少,有能的人未必有德,而有德的人又不一定有能。

    1。德与能的片面『性』

    中华民族素来就非常重视一个人道德的高低,可以说它是衡量与评价个人价值的前提,固中国也被称为“礼仪之邦”。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能力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内容,尤其是在商业界中,能力的高低渐渐超出了道德的分量,甚至成为生存之本、发展之源,似乎有了能力他的事业就可以平步青云。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固然,能力在事业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立足的根本,一个缺乏的能力的人不可能在商界闯出一片天地。但事实上,不管是道德还是能力,都不可能单方面地成为人生中的支柱。只有高能力的人不一定会得到他人的欢迎,而只有高素质的人也未必会被他人认可。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凡事多多思考,应该从综合实力考查,不要轻易地被其他人所营造出来的“假象”所『迷』『惑』,有时候眼睛看到的并一定就是事物的本质。

    有能无德者,最危险的人物

    在欧洲地区,许多国家公共交通系统的售票系统都是自助式的,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地购票。没有专门的售票员,甚至连随机『性』的抽查都非常少,不过当地的人一般都非常遵守这个规则,没有人投机取巧。一个中国的留学生,初到欧洲时便发现了这个管理上的“漏洞”,并为此窃喜不已。在他留学的几年时间里,逃票成为他乘坐交通工具时常常采取的手段,不过也许正是上帝对他的惩罚吧,他曾经被随机『性』的抽查抓住了三次。不过,他并不认为这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还是屡试不爽。

    从学校里毕业之后,这个留学生满怀信心地踏上了求职的征程,他自信地认为凭着自己出『色』的成绩和傲人的能力,他一定会成为多家企业的“抢手货”。于是,他向许多跨国大公司投了简历,可令他备受打击的是,这些企业不约而同地拒绝了他。连续的失败,让他有些恼羞成怒,他认为这些企业存在种族歧视,看不起中国人。终于,在最后一次面试失败后,他冲进了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办公室,要求对方给他一个合理的理由,对方这样回答他:“先生,我们并没有歧视你,相反的,我们对东方人十分重视,你也知道,我们公司现在一直想要打开中国市场,因此我很欢迎能有一些本土人士来协助我们。所以,当你来求职的时候,我们对你所受的教育十分感兴趣,而你的能力也正好符合我们的要求。”

    年轻人听到这儿,心中更加不解,他又问道:“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你们选择了放弃录用我?”对方说:“因为我们在查你的信用记录时,发现你曾有过三次乘公车逃票被处罚的记录。当然,也许你会认为由于这个而放弃一个人才有些过分,但对于我们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至少它证明了两点:首先,你不尊重规则,还对规则中的漏洞恶意地利用;其次,你不值得信任。在一个企业里,许多工作都必须依靠信任进行,为了节约成本,我们并不会设置许多监控措施,所以我们不能聘用你。”

    这个留学生找工作之所以不顺利,和他的道德低下不无关系,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仅有能力还是不够的,即使他是一名成绩出『色』的留学生,但也无法掩盖那个“小小”的道德污点。如此一来,纵然他有满腹的才华,但却始终无法跨进自己心中美好的殿堂,才能自然也无法施展。中国的古书《资治通鉴》有云:“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意思是说,君子总是把才干用善事上,而小人则常把才干用来作恶。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不同,是因为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而小人没有,由此可以看出品德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上面这个留学生的所作所为,不正是“小人”的写照吗?试想,如果他把聪明才智都用到正经的地方,结局一定会不一样。

    在商界中,有能无德之人,大多数都属于“利己主义者”,凭借自己的高能力获得他人的认可。一旦他们谋取了要职,则往往就会真相毕『露』,成为害群之马,破坏力由此产生。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则往往看不到事实的真相,总是以为能力便代表了一切,结果让很多“有能无德”的人乘机发挥了自己的那点“小聪明”,最终把事情弄得一败涂地。

    无能有德者,最误事的人物

    宋襄公,是春秋时期宋国的第二十代君主,有一次宋国与郑国出现了争端,宋襄公决定向郑国发起战争。郑文公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担心势单力薄的郑国不是宋国的对手,便向楚国请求援助。楚成王答应帮助郑国,但他并没有给郑国提供人力及物力的支援,而是率领大批人马直接攻击宋国。宋襄公知道后一下就『乱』了阵脚,因为楚国是兵力强国,与它交锋宋国一定会吃大亏,他便赶快命令军队在涨水的河边扎好营盘准备应战。很快,楚国的兵马便来到了对岸,这时宋国的大司马说:“楚军这次行动只为救郑,如今我们已经撤回了军队,他们便没有动兵的理由了。我国实力毕竟不如楚国,不可和他们硬拼,不如讲和吧。”宋襄公却说道:“楚国虽然强大,可是他们缺乏仁义,而我们却恰恰相反。不义之军如何能够占用仁义之师呢?”说完,宋襄公还特命人做了一面绣有“仁义”二字的大旗。

    第二天,经过一夜休整的楚军开始过河,大司马又建议道:“此时我军的地位占有优势,如果在他们过河时杀过去,就必胜无疑了。”宋襄公却指着“仁义”之旗说道:“我们是仁义之师,半路就开始进攻太不光彩了。”当楚军全部过河之后,大司马再一次出谋划策,说道:“此时楚军正忙着布阵,我们趁『乱』攻过去,还是有取胜的可能。”可是,宋襄公再一次否决了他的提议:“他们还没布好阵,现在攻过去,哪里是一个仁义之师的作风?”直到最后,楚军列队杀气腾腾地冲了过来,仁义的宋襄公最终负伤而逃,那面“仁义”大旗,也在混战中不知所终了。

    看完这个故事,人们一定为宋襄公的愚蠢而感到可笑,他的致命弱点就在于只有道德没有才能。当然,身为一国之君,具备“仁义”的品质是不可或缺的,这是黎民苍生的福气。可是,在大敌当前之时,如果还拿仁义作为“武器”,就未免有些过于天真了。在商场中,道理也是同样的,如果你仅仅用道德来处理事情,那么你就会和宋襄公一样被对手打得“落花流水”。

    中国有着五千历的悠久历史,国民深深地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与影响,“仁义”、“忍让”等品德早已经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即使在现代社会里,一个有道德的人自然处处都会受到欢迎,而且无论是对公众还是对自己,都有一定的督促和推进作用。但是商界毕竟不同于生活,一味地讲究无上的道德而不注重自身的能力,只会给对手留下空子,甚至赔上自己的全部家当。总归一句话:光有才不行,光有德亦不行,这个社会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人。

    感悟:

    自古以来,“德”与“能”之间的关系,就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到底应该以才为标准,还是以德为标准?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提倡要全面发展,社会的进步也要求人们必需德才兼备,商界中更是如此。高能力是硬技术,高道德是软实力,这两样缺一不可。假如你想在商界一展头脚,那么就不能片面地追求“德”或“能”,看人也不能只看一面,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值得重用和信任的人!

    2。仅有忠厚老实,难成大事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并不是没有机会获得成功,而是他『性』格当中的老实成分太多,从而阻碍了他的成功之路。有首打油诗说的好:“人太老实烦恼多,门路太少办事难,老实人家日子穷,老实胆小难成功,人太老实常吃亏,不争不抢成弱势,老实巴交没人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强烈,如此迅速,不得不令人十分感慨。或许在过去,忠厚老实的人还能够为自己赢得一份荣誉,甚至是一份利益。可是在现在的社会里,这种人明显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面对这一切,他们时常会显得不知所措了,一脸的困『惑』。

    在当今的时代当中,“老实”一词很难说是褒义或者贬义了。说你这个人太老实,那无异于骂你是个大笨蛋。因为事都是你忙的,可最后好处全都是人家的。所以常言道,老实人吃亏,老实人无用。这里的“老实”是贬义。

    忠厚老实,未必能够“发大财”

    曾经有一位神仙老是抱怨财神,说财神嫌贫爱富,光给富人送财而不给穷人送,使天下的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财神说这不怪我,这都是命。有的人生来就是穷命,我给他他也不要。那位神仙不信,说你把元宝送给穷人,我不信他不要。两位神仙正说着,两个穷人走了过来。财神说我把两个元宝放在小桥中间,你看他们拾不拾。

    于是,财神果真就在小桥中间放了两个元宝。那两个人刚走到桥头,一个穷人说,甭看这桥窄,我闭着眼就能走过去。另一个穷人说,你能我也能。于是两个人打赌,都闭着眼过桥,谁也不准睁,谁睁眼谁输。两个都是老实人,谁也没有睁眼。走到桥中间时,一个元宝绊住了走在前面那个人的脚,他踢了一下说:“谁把石头放在了桥中间?”财神把另一个元宝移到后面那个人脚前,他说:“哎呀,我也踩到了一块石头。”

    看到这一幕,那位神仙才算是相信了财神的话。

    做人老实到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