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南北杂货 >

第343章

南北杂货-第343章

小说: 南北杂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两口子都是精打细算的主,总想攒些钱,心里才更安稳些,毕竟也没得别人可以依靠,凡事只能靠自己。

    若是搬到县主府去居住,自家现下住着的这个小院便空出来了,赁出去,每月里多少也能得些钱财,这件事对他们两口子来说,就跟天上掉馅饼差不多。

    没几日,侯蔺一家便搬进了县主府,一同搬进来的还有黄香兰身边的一个仆妇,以及他们两口子那个三四岁大的长子。

    这侯小郎君长得小鼻子小眼的,颇秀气,像他阿耶,搬来没两日,就见他前院后院乱跑,皮实得很。

    黄香兰那人看起来有几分刻板,还道她对自己的孩子会管教得比较严,却是没想到,竟是个下不去手的。

    某日二娘她们几个与黄香兰闲话,说她怎么都不舍得管孩子,别说打了,骂都没听她骂过几声,黄香兰道,是因为这小子长得像他阿耶。把几个女子笑得不行。

    说到这感情上的事情,罗二娘今年虚岁都二十八了,还是半点动静都没有,罗用也有二十七了,同样也是没动静。

    四娘小些,今年虚岁才二十二,只是搁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同样也是一枚大龄剩女了。

    四娘与白以茅之间的那点情况,罗用他们也不太好说,既不希望她受那许多限制,又不好叫她放弃这份感情。

    这种情况无论对谁来说都是一个难题,也不存在说哪一个选择就必定会更好,只能看他们自己如何抉择而已。

    原本这两人之间也是很含糊的,后来那白以茅去了河西之后,不知怎的,倒像是有些想明白了。

    罗用他们也都看出来了,这两人之间的关系正在变得明朗化。

    这一年农历五月初,正是夏初时节,四娘收到一封从河西寄来的信件。

    信中,白以茅对四娘说道:“……你我皆不是那性情软糯之人,亦无将就他人的想法,既然心中装着彼此,便没有不成的道理。”

    这是他们之间说得最明白的一次,也是态度最坚定的一次。

    收到这封信件以后,四娘原本有些彷徨的内心,终于也变得安定下来。

    正如白以茅所言,她并非软弱之人,能承载重量,亦无惧前路艰险。

    如今知晓对方的态度也同她一般坚定清晰,如此,那便一起迎难而上吧,只不知这世间,最终又能将她二人磋磨到何种程度。

    ……

    这天晚上,罗用被人拉出去应酬,待他回到府中,便见四娘正在院子里练刀。

    “怎的了这又?”罗用行到廊下,问正坐着吃樱桃的六郎七娘两个。

    “不知。”六郎端端正正回答道:“方才有人送了白以茅的信件过来,看完以后她就这样了。”

    “定是又吵架了。”七娘学大人模样摇头叹息道。

    “好端端的怎的又吵起来了?”罗用也觉得他俩八成又吵架了。

    “谁人知晓?”

    说起来,罗四娘和白以茅这两个人也是奇葩,隔着好几千里地,好几个月才通一次信,就这般,他们都能吵得起来。

    二月份那时候便吵过一回,气得四娘一宿没睡,大半夜的,也是在这个院子里练刀。

第421章 先更新等一下捉虫() 
时间进入五月份以后; 这长安城中便是一日热过一日。

    罗用他们居住的县主府还好,地基比较高,这时候的有钱人家建房子; 就喜欢在房屋底下垫一个高高的土台子; 所以即便只有一层楼,进屋的时候也要走几个台阶; 像那皇宫里头的大殿; 地基就尤其高。

    长安夏日闷热; 蛇虫鼠蚁又多; 地基高些就比较有优势,不仅高爽; 也没有那么多虫子。

    不过那也就是上层阶级; 寻常百姓建房子; 哪能筑得起那般高的高台; 再说也不合规制。

    这天气一日热过一日; 蚊蝇也是一日多过一日,作为一县之长,罗用近来也颇忧心,这蚊蝇一旦多了起来,就很容易传染一些疾病; 像疟疾之类。

    其实罗用他们这一次在长安城中普及沼气池的时候; 另外还有一个附带工程; 那就是填埋渗井。

    所谓渗井; 就是一些人家在院中挖一口旱井; 然后再将一些无处可去的生活污水倒进井里,让它渗透到地下去。

    这般做法,眼前倒是干净了,对于地下水的污染却很严重。

    早年隋文帝之所以要建大兴城,也就是现如今唐人居住的这个长安城新城,不仅是因为老城拥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地下水污染太过严重,从井里打上来的井水都咸卤了,那还能吃吗?

    罗用他们这一次在普及沼气池的时候,顺便就把那些人家的渗井给填了,让他们别再把污水倒进渗井,倒沼气池里吧。

    至于沼气池里产生的沼液,因其具有较强的肥力,很多人家自家院里就有种菜,可以用来肥地。

    至于那些自家不种菜的,亦或是嫌弃其气味大不爱用的,便可以将这个沼气液让给别人。

    对于肥料,善耕作的中原人向来都是不嫌多的,从前便有那专们在城里收集粪尿的人,现如今这沼气池一建起来,粪尿便少有了,大多都进了沼气池,倒是多出来那些个沼气液沼气渣。

    要取沼气液很容易,每个沼气池都配有一个手压装置,不费多少力气便能压出沼气液。沼气渣麻烦些,县衙那边早早便贴出告示,说是要培训,让要学的人一早去报名。

    罗用他们在长安县这边一边建沼气池,一边填埋渗井,不仅他们自己这边要搞,还让万年县那边也一起搞。

    毕竟一座长安城分两边,东边万年县西边长安县,排水的沟渠都是连在一起的,只有长安县这边搞好了,万年县那边不搞,那也不顶什么用。

    关于这件事,罗用在朝堂之上说了好几次,却一直没能达到想要的结果。

    万年县县令嫌他多管闲事,上朝下朝的时候,每每遇到罗用,那脸色都是很臭的,罗用却不以为意,一心一意就是要填井。

    这项工程确实是很有必要的,别看现在的长安新城还不像从前那座老城的污染那般严重,但也已经有迹可循。

    一方面,每年夏日蚊蝇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长安城中有几条水渠,不是那排水的沟渠,而是从外面的河流引水进来的渠道。

    像长安县这一边的,便有漕渠、永安渠、清明渠,这几天水渠现在污染也都已经比较严重了,别说饮用,连淘米洗菜都不合适,勉强用来洗衣服还是可以。

    总体来说,与后世相比,这个污染程度也不算十分严重,但是随着长安城人口的不断增多,污染物的不断积累,污染程度必然也是会日益加重,所以从现在就开始治理,那还是很有必要的。

    只是要做这些事情的话,难免又要花钱了,户部的那些人管着一整个国库的钱帛进出,一天到晚这个也说要钱那个也说要钱的,他们哪能个个都给,真要那么宽松,国库肯定早就空了,所以就很抠,一般都是能不给钱就不给钱。

    不过上回他们说没钱,结果罗用转脸就给他们搞了那么一件事情出来,弄得大家都很下不来台,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这回他们也不跟罗用说没钱了,甚都不说,用沉默表示抗议。

    话说经过上回那个捐钱事件,罗用虽然顺利弄到了在长安县推广沼气池的资金,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他的形象,使得朝中一些老古董们对他很是嫌弃。

    有那好事者,再一次宴饮之中询问罗用,问他对于这件事是怎么看待的。

    结果罗用就说了:“会因为这点小事嫌弃我的人,都是不值得交往的人,没什么好在意的。”

    结果他这话很快就被人给传了出去。

    “我呸!谁要跟他交往啊。”

    “着实有些太得意了。”

    “真把自己当块宝!”

    “你看我要是再给他一个好脸,我的名字倒过来写!”

    “……”

    罗用:说得好像从前给过我好脸一般。

    事实上罗用确实也不怎么关心这些人的态度,他现在除了关心沼气池的推广进度,更关心的是蒸汽机在纺织产业中的应用。

    这件事目前虽然还没有实现,但他知道那都是早晚的事情。

    一旦这件事成为现实,那也就代表着,布料的价钱会下降很多,很多原本家里没几块布料的人家,将来或许就可以用比较少量的钱币亦或是粮食,换取到足够一家人使用的布料。

    从结果上来说,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在这个变革的过程,难免也会对一些群体造成伤害,比如说一些老式的布坊、织户,还有很多很多除了纺纱织布以外别无所长的女子。

    罗用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才能将这个伤害降低到最小。

    在长安县城南的常安坊,有一叶姓人家,家中有女名阿燕,二十几岁的年纪,早前也是嫁过人,奈何无所出,一纸休书,便被夫家休回了娘家。

    她们家在常安坊那个院子颇大,住的人却也很多。

    在这长安城中,也不似乡下地方,上面的老人过世之后,兄弟们便各自分家,现成的屋子若是不够分,便另寻他处,重新建一处便是。

    他们家在长安城的这个院子,乃是前朝那时候,大兴城新建成,整个老城的人一起搬迁过来,阿燕的祖父一家,作为老长安城百姓,在这新城之中分得一处宅院。

    后来阿燕的祖父过世了,她的父亲以及叔伯兄弟几家,依旧在这个院子里住着,后来上一辈人都已开枝散叶,这个家里头多出许多堂兄堂弟,再后来这些堂兄堂弟下面又有了侄子侄女。

    这样一大家子人住在一个院子里,平日里难免也会生出一些口舌是非,像阿燕这种被夫家休回娘家的,处境更是尤为艰难一些。

    她也会自己出去寻些活计来做,南北杂货阿姊食铺,都曾去过,只那些地方难得有招人的时候。

    她早前在一间食铺坐洒扫,好歹挣口饭吃,却也十分不易,活又多,工钱又少,又十分看脸色。

    这些时日听闻那罗二娘要在城中开面巾作坊,于是她便冒着被辞退的危险,谎称自己身体不适要去医馆,勉强与店家讨来半日假期,打算去那面巾作坊应聘。

    那面巾作坊所在的敦义坊离她家所在的常安坊倒是很近,常安坊靠近西面的城墙,敦义坊靠中间一点,二者之间便只隔了一个通轨坊。

    这时节天气颇热,太阳颇晒,带她行到了那面巾作坊所在,也是出了血汗,然而等她走到了地方一看,却是大门紧闭,空无一人。

    在街边找了一个年长的妇人询问,那妇人四五十岁,手里抱着小孙儿,看起来像是这附近的住户。

    “你道这面巾作坊?这面巾作坊还未开工呢,眼下并不要人,听闻是缺一些器械,那罗家姊弟要先弄个机器坊,待那些个物什都齐全了,这边才能开工……”这妇人倒是个热心的,见阿燕询问,便把自己知晓的皆与她说了。

    “那要等到甚时候才能开业?”阿燕担心自己到时候又错过了。

    “那便不知晓了。”那妇人摇摇头,答道。

    “……”阿燕很是失落,转头看看那扇紧闭的大门,踟蹰着,不甘心就这样转头离去。

    对面那个老妇人坐在自家前面的石条上,一边哄着孙儿,一边转头去看对方才问话那女子。

    一身粗麻布衣裳,颜色褪得厉害,不知穿了有多少年了,人也极瘦,面色蜡黄,头发也是枯黄枯黄的,一看就是个苦命的人儿……

    “听闻他们那机器坊便设在崇贤坊,便是县衙旁边那个崇贤坊你可知?那机器坊这两日正在招人,听闻男女皆可,不若你也去看看?”过了一会儿,这老妇人又与她说道。

    “男女皆可?”阿燕觉得有些奇怪,那机器坊乃是制作器械的地方,那地方应该多要匠人和壮劳力,要女子做什么?

    “我亦不知,只是听人说了一嘴,不晓得真假。”

    “多谢阿婆。”

    “你若要去,这时候便趁早去,莫要误了宵禁。”

    “哎。”

    阿燕茫茫然往那崇贤坊行去,心中并无多少想法,只道是过去看看,最后大抵也是不成的。

    她却不知晓,罗用这些时日为了给人画个“女子也能当匠人”,“女子也能挣大钱”的大饼,这回机器坊招人,他便有意调高了女子的比例,甚至还有要培养出一批女匠人的计划。

第422章 天下() 
阿燕独自往那崇贤坊行去; 长安城的街道宽阔异常,也尤其显得人力渺小,一个人行在一条大街上,就像是一只蚂蚁。

    不时有那成群的少年少女骑着燕儿飞呼啸而过,轻快地犹如鸟儿一般; 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