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白话史记 >

第53章

白话史记-第53章

小说: 白话史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湟耽佟B澄墓洌潘焐边m立庶,鲁君于是失国政。政在季氏,于今四君矣②。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与名③,不可以假人④。”



①世:累世。 ②四君:指鲁宣公、成公、襄公、昭公。 ③器:车辆服饰等,代表着人的地位等级。名:指爵号。 ④假:给予。



定公五年,季平子卒。阳虎私怒①,囚季桓子,与盟,乃舍之。七年,齐伐我,取郓,以为鲁阳虎邑以从政②。八年,阳虎欲尽杀三桓適,而更立其所善庶子以代之③;载季桓子将杀之④,桓子诈而得脱。三桓共攻阳虎⑤,阳虎居阳关。九年,鲁伐阳虎⑥,阳虎奔齐,已而奔晋赵氏。



①私怒:因私愤而发怒。②据《左传?定公七年》,春,齐国归还鲁国的郓和阳关二邑,阳虎占为自己的奉邑,在那里处理政务。夏,齐又伐鲁。③更:改。所善:关系密切的。 ④其事详载于《左传?定公八年》。阳虎想借在蒲园晏请季桓子之机杀之。林楚驾车载桓子,桓子说服林楚同人孟孙氏家避难。 ⑤事详见《左传?定公八年》。 ⑥详见《左传?定公九年》。



十年,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行相事①。齐欲袭鲁君②,孔子以礼历阶③,诛齐淫乐④,齐侯惧,乃止,归鲁侵地而谢过⑤。十二年,使仲由毁三桓城,收其甲兵。孟氏不肯堕城⑥,伐之,不克而止。季桓子受齐女乐,孔子去。



①行相事:做盟会的司仪。 ②据《齐太公世家》,齐景公怕孔子做鲁国相,鲁国称霸,因此用犁(cú;,除)之计,想在盟会之时让莱夷之人奏乐,借机俘获鲁君。 ③历阶:拾级而上。 ④诛:斩。此指斩奏淫乐之夷人。⑤谢过:谢罪。 ⑥堕(ui,灰):毁。



十五年,定公卒,子将立,是为哀公。



哀公五年,齐景公卒。六年,齐田乞弑其君孺子。



七年,吴王夫差强,伐齐,至缯,征百牢于鲁①。季康子使子贡说吴王及太宰嚭,以礼屈之。吴王曰:“我文身②,不足责礼。”乃止。



①百牢:牛、羊、猪各一百头。 ②文身:即“纹身”。纹身断发是古代吴越的蛮夷之俗,吴王强调这一点,为自己的越礼行为辩解。



八年,吴为邹伐鲁,至城下,盟而去。齐伐我,取三邑。十年,伐齐南边。十一年,齐伐鲁。季氏用冉有有功①,思孔子,孔子自卫归鲁。



①功:成效。



十四年,齐田常弑其君简公于俆州。孔子请伐之,哀公不听。十五年,使子服景伯、子贡为介①,适齐,齐归我侵地。田常初相,欲亲诸侯。



①介:副手。



十六年,孔子卒。



二十二年,越王句践灭吴王夫差。



二十七年春,季康子卒。夏,哀公患三桓,将欲因诸侯以劫之,三桓亦患公作难①,故君臣多间②。公游于陵阪,遇孟武伯于街,曰:“请问余及死乎?”对曰:“不知也。”公欲以越伐三桓。八月,哀公如陉氏。三桓攻公,公奔于卫,去如邹,遂如越。国人迎哀公复归,卒于有山氏③。子宁立,是为悼公。



①作难:发难。 ②间:仇隙。 ③有山氏:即陉氏。



悼公之时,三桓胜①,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①胜:兴盛。



十三年,三晋灭智伯,分其地有之。



三十七年,悼公卒,子嘉立,是为元公。元公二十一年卒,子显立,是为穆公。穆公三十三年卒①,子奋立,是为共公。共公二十二年卒②,子屯立,是为康公。康公九年卒,子叄Яⅲ俏肮>肮拍曜洌邮辶ⅲ俏焦鞘绷猿仆酢



①《六国年表》作“三十二年”,与《汉书?律历志》合,当是。②当以《六国年表》作“二十三年”。



平公十二年,秦惠王卒。二十(二)年,平公卒,子贾立,是为文公。文公(七)〔元〕年,楚怀王死于秦。二十三年,文公卒,子雠立,是为顷公。



顷公二年,秦拔楚之郢,楚顷王东徙于陈。十九年,楚伐我,取徐州。二十四年,楚考烈王伐灭鲁。顷公亡,迁于下邑①,为家人②,鲁绝祀③。顷公卒于柯。



①下邑:都城以外为小邑。 ②家人:平民。 ③绝祀:祭祀灭绝。此处指亡国。



鲁起周公至顷公,凡三十四世。



太史公曰:余闻孔子称曰:“甚矣鲁道之衰也!洙泗之间龂龂如也”①。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隐、桓之事;襄仲杀適立庶;三家北面为臣,亲攻昭公,昭公以奔。至其揖让之礼则从矣②,而行事何其戾也③?



①龂(yǎn,掩)龂:争辩的样子。 ②从:遵守。 ③戾:背反。



标题 


。。



燕召公世家第四

~  

赵叔 译注



【说明】这篇传记本着“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太史公自序》)的宗旨,记叙了西周开国功臣召(à;o,绍)公姡Вì;,世)所受封的燕国的八百余年的历史。文中通过民众爱戴燕召公,并突出记叙他听讼甘棠之下,后人思召公之政而作《甘棠》诗歌颂他的典型事例,高度赞扬了燕召公仁德爱民的思想和行为,并把这归结为弱小的燕国国运长久的重要原因,充分体现了作者主张德治的政治理想。



这篇传记在材料取舍上是颇具匠心的。在诸多史料中,作者主要选取了这样两个方面的史实:燕王哙违背历史规律,盲目追求帝尧禅让的美名,把国家让给权臣子之,以致给百姓带来灾难,造成国破身亡;燕昭王谦恭下士,召来乐毅等四方贤材,与百姓同甘共苦,富国强兵,收复失地。作者对以上两个方面的史实,浓墨重笔,对比着进行生动的描述,褒贬锋芒,犀利而鲜明。



在记述燕国衰世之秋时,作者又着重列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史实:燕惠王挟持私怨,迫走名将乐毅;燕王喜不听苦谏,袭击盟邦赵国,后又误用骄将剧辛;燕太子丹谋刺秦王等。通过记述这些史实,阐明了燕国衰亡在军事和外交上的原因。



为了突出主旨,要言不繁,对另有传记详载的乐毅破齐奔赵及荆轲刺秦王等事的始末,篇中不再复述,只是提纲挈领,进行简笔勾勒,做到轮廓清楚,使读者可观大略。



这篇传记在人物描写上也很有特色。作者往往抓住人物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和行动,三言两语,生动鲜明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比如:苏代为齐使燕的一番对话,透露着他十足的狡狯;鹿毛寿劝说让国的一段说辞,隐藏着他的叵测居心,而昏庸无能的燕王哙则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上,神态堪称唯妙唯肖。再如:郭隗劝燕昭王招引贤士,理直气壮地大言“先从隗始”,于是燕昭王“改筑宫而师事之”;将渠劝燕王喜不去伐赵,以至“引燕王绶止之”,哭泣陈词,而“王蹴之以足”,这些场面也使读者如闻如见。



召公姡Ш椭芡踝逋眨占АV芪渫趺鸬羯替跻院螅颜俟庠诒毖唷



在周成王的时候,召公位居三公:自陕地以西,由召公主管;自陕地以东,由周公主管。当时成王还很幼小,周公代他主持朝政,执掌国家大权,俨然同天子一样。召公怀疑周公的作为,周公就写了《君姡А芬晃慕斜戆住U俟匀欢灾芄懿宦V芄谑浅蒲镆笊淌钡挠泄厥肥邓担骸吧烫朗庇幸烈Φ赂型松咸欤辉谔焓保陀邢褚邻臁⒊检枘茄娜耍Φ赂型松系郏⒂形紫讨卫沓辉谧嬉沂保陀邢裎紫湍茄娜耍辉谖涠∈保陀邢窀拾隳茄娜耍赫庑┐蟪级加懈ㄗ艟踔鞒质┱墓σ担蟪玫搅酥卫砗桶捕ā!闭俟苏夥埃獠鸥咝似鹄础



召公治理西部一带,很受广大民众的拥戴。召公到乡村城镇去巡察,附近有一棵棠梨树,他就在树下判断官司,处理政事。从侯爵、伯爵到平民都得到了适当的安置,没有失业的。召公去世后,民众思念他的政绩,怀念着那棵棠梨树,不舍得砍伐,并且歌咏着它,作了名为《甘常》的诗篇。



从召公以后,经过九代传到惠侯。燕惠侯在位正值周厉王逃跑到彘(zì;,至),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政的时候。



惠侯去世,他儿子釐侯即位。这一年,周宣王刚刚即位。釐侯二十一年(前806),郑桓公方始被封于郑。三十六年(前791),釐侯去世,他儿子顷侯即位。



顷侯二十年(前771),周幽王淫乱,被犬戎所杀。秦国这时开始被列为诸侯。



二十四年(前767),顷侯去世,他儿子哀侯即位。哀侯二年(前765)去世,他儿子郑侯即位。郑侯三十六年(前729)去世,他儿子缪侯即位。



缪侯七年(前722年),正是鲁隐公元年。缪侯十八年(前711)去世,他儿子宣侯即位。宣侯十三年(前698)去世,他儿子桓侯即位。桓侯七年(前691)去世,他儿子庄公即位。



庄公十二年(前679),齐桓公开始称霸。十六年(前675),庄公和宋国、卫国一起攻打周惠王,惠王逃奔到温,他们拥立惠王的弟弟颓(tuí;颓)做周王。十七年(前674),郑国拘捕了燕仲父,并把惠王接回到京城。二十七年(前664),山戎侵犯燕国,齐桓公去救援燕国,于是率兵北上讨伐山戎,然后回国。燕庄公欢送齐桓公出了国境,齐桓公就把燕庄公所到的地方割让给了燕国,让燕庄公和诸侯一道向天子进贡,像周成王时的燕召公那样尽职;又让燕庄公重新修明燕召公时候实行的法度。三十三年(前658),庄公去世,他儿子襄公即位。



襄公二十六年(前632),晋文公召集诸侯在践上盟会,并成为各国的盟主。三十一年(前267),秦国军队在殽(iá;o淆)山被晋军打败。三十七年(前621),秦穆公去世。四十年(前618),襄公去世,桓公即位。



桓公十六年(前602)去世,宣公即位。宣公十五年(前587)去世,昭公即位。昭公十三年(前574)去世,武公即位。这一年,晋国诛灭了三郤(ì;细)大夫。



武公十九年(前555)去世,文公即位。文公六年(前549)去世,懿公即位。懿公元年(前548),齐国崔杼(zù;柱)杀死了他的国君庄公。四年(前545)懿公去世,他儿子惠公即位。



惠公元年(前544),齐国高止逃亡,前来投奔燕国。六年(前539),惠公有许多宠爱的小臣,他打算废黜大夫们任用宠臣宋,大夫们一起诛杀了宠臣宋。惠公害怕了,逃奔到齐国。他到齐国的第四年,齐国派高偃去到晋国,请求联合讨伐燕国,送燕惠公回国为君。晋平公答应了,和齐国一起讨伐燕国,把燕惠公送回了燕国。惠公刚到燕国就死去了。燕国人拥立了悼公。



悼公七年(前529)去世,共公即位。共公五年(前524)去世,平公即位。这时候晋国的君权衰弱了,范、中行、智、赵、韩、魏等六个家族的力量开始强大起来。平公十八年(前506),吴王阖闾(é; lǘ,合驴)攻破楚国,进入郢都。十九年(前505),平公去世,简公即位。简公十二年(前493)去世,献公即位。晋国赵鞅把范氏、中行氏围困在朝歌。献公十二年(前481),齐国田常杀死了他的国君简公。十四年(前479),孔子去世。二十八年(前465),献公去世,孝公即位。



孝公十二年(前453),韩、魏、赵三家灭掉了智伯,瓜分了他的封地,这三家逐渐强大起来。



十五年(前450),孝公去世,成公即位。成公十六年(前434)去世,湣公即位。湣公三十一年(前403)去世,釐公即位。这一年,韩、赵、魏三国被列为诸侯。



釐公三十年(前373),燕国在林营征伐并打败了齐国。釐公去世,桓公即位。桓公十一年(前362)去世,文公即位。这一年,秦献公去世,秦国更加强大了。



文公十九年(前343),齐威王去世。二十八年(前334),苏秦初次来燕国拜见,对文公进行游说。文公赠给他车辆、马匹、黄金和绢帛,让他到赵国去,赵肃侯重用了他。苏秦于是与六国结成抗秦联盟,他成了联盟的领导者。这时候,秦惠王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燕国太子做妻子。



二十九年(前333),文公去世,太子即位,这就是易王。



易王刚刚即位,齐宣王就趁着给文公办丧事的机会攻打燕国,夺取了十座城池;苏秦到齐国游说,说服齐王把十座城池又归还了燕国。十年(前323),燕国国君才正式称王。苏秦和燕文公的夫人通奸,害怕被杀掉,于是就游说易王派他出使齐国去搞反间,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