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四书五经合集 >

第71章

四书五经合集-第71章

小说: 四书五经合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重的后果 是导致各级职责混淆,领导不力,一片混乱。“此亡国之风也!”正 因为事必躬亲有如此大的危害,所以才有“丙吉问牛不问人”、 “陈平不知钱谷之数”等著名的执政典故。也正因为这样的道理, 所以孔子才非常重视“先有司”的作用,把它作为首要的一条教 给仲弓。
  如果说;“先有”在于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各司其职,各负 其责,那么,“赦小过”的主要作用就是在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包括那些犯有错误但愿意改正的人。俗 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又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 无徒。”如果你事事苛察,求全责备,就像眼睛里容不下一粒砂子 一样抓住别人的缺点错误不放,谁还愿意跟从你,为你卖力气呢? 所以,做领导的一定要原谅属下的小过失。这就是孔子教仲弓 “赦小过”的道理。
  至于“举贤才”,道理就更加简单,这是孔子在许多地方多次 论述的问题,只不过对仲弓加以强调罢了。
  总起来说,孔子倡导的是民主、开放的用人之道。其中“先 有司”的思想尤其深刻,值得做领导的人士深思。
  ………………………………………………
  名正言顺
  【原文】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 ①先?”子曰:“必也正名  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 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 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②,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 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注释】
  ①奚:何,疑问词。②中(zhong):得当。
  【译文】
  子路说:“如果卫君等待老师您会治理国政、您将先做什么 呢?”孔子说“那一定是先正名分心吧!”子路说“老师的迂腐竟 然到了这种程度!那名分有什么可正的?”孔子说“好粗野啊!子 由!君子对于他不了解的事情,就不应该发表意见。名分不正,说 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制 度就不能够兴起;礼乐制度不能够兴起,刑罚就不能够得当;刑 罚不得当,老百姓就无所适从。所以。君子有一个名分就一定要 说出和它相应的话来。说出话来就一定要实行。君子对于自己说 出来的话是一点也不马虎的!
  【读解】   
  名与实的问题是一个深奥的逻辑问题,或者说是语言哲学方面 的问题,我们在这里不加以讨论。
  我们仅从实用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名分与实际内容的相互关 系。其实.这也是孔子原本的意思。
  这里牵涉到的实际上是三个层次的概念:一、名分;二、在 这个名分下所说的话;三、在这个名分下所做的事。按照孔子的 观点,如果你名分不正.说出来的话就没有人听;既然说出来的 话没有人听,事情当然也就办不成了。至于下面继续推论的“礼 后不兴”、刑罚不中”、“民无所措手足”等,实际上都是“事不 成”的范畴。相反,如果你名分正,说出来的话就会有人听了;既 然说出来的话有人听,事情也就可以办成,礼乐、刑罚等等一系 列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   所以,名分不仅仅是一个”名”的问题.而是有实在的内容。 名不正所导致的,往往是实不正。尤其是在政治舞台上,名分更 是举足轻重:官位不仅仅是一个名称.而是实权。不信、让你去 领导一个单位而不给作任何职务,你试试看!让你去率领一支军 队而不给作任何官街.你试试看!看你说话有没有人听、看你事 情办不办得成。
  这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的道理。
  奔走列国,“累累如丧家之大”而不被任用的孔子对此由衷感 叹,而粗心鲁莽的子路哪里能够理解呢?所以、当听说孔子一旦 做官首先就要正名分时。子路竟然认为老师是太过迂腐了。
  其实,老师才是深知个中味。
  名正言顺,事情才办得成。
  如果你要从政做官、可千方不要忘了圣人的经验之谈。
  ………………………………………………
  谁来种田地?
  【原文】
  樊迟请学稼①。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②。曰:“吾不 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 四方之民襁③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释】
  ①稼:种五谷叫稼。②圃:种蔬菜的园地。为圃就是种菜。③ 襁(qiang):背小孩的宽带子。
  【译文】
  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求学种 蔬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出去以后,孔子说:“樊须真是个小人啊!统治者喜好礼, 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恭敬;统治者喜好义,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 服从;统治者喜好信,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真诚效力。如果能够 做到这样,四方的老百姓都会背负着儿女前来投奔,哪里还用得 着你自己亲自种庄稼呢?”
  【读解】   
  樊迟在圣人门下来学种庄稼,种蔬菜真可以说是找错了庙门, 烧错了香,被孔子骂了个狗血淋头。
  “小人哉,樊须也!”
  这里的“小人”其实只是相对于“上”,即在上位的统治者而 言,是指他不堪造就,不求上进,倒不是说他品德上有什么问题。 就像我们今天有些家长写自己的子女:“你这个没有出息的东西!” 恨铁不成钢而已,没有其他的意思。
  孔子这一骂不打紧,到 2 0世纪 70年代我们批判他时,就把 这一条作了他培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的铁证。缺 席审判,把他打下了十八层地狱。
  其实,孔子的思想原本倒没有那么反动得透顶。不外乎表达出如下两层意思罢了:
  第一是社会分工的观念。
  除了在这里所说的道理外,在《卫灵公》篇里,孔子还更为 明确地提出了“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 在其中矣。”意思是说,作为君子,比如说读书人,你亲自去种地 难保不饿肚子,努力学习却可以得到俸禄。所以说,每个人要发 挥自己的所长,既然做了读书人,就应该一心向学,走“学而优 则仕”的道路,而不该提出去学什么种田种地的事。
  第二是重脑力劳动而轻体力劳动。
  这是当时社会状况与孔子本身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所谓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膝文公上》)存在决定 意识,孔子本来就是脑力劳动者的一员,或者说是统治阶级中的 一员,说出站在脑力劳动者或统治者立场上的话来,没有丝毫可 怪的地方。相反,真要让他说出劳动人民的话来,那才是非常可 怪的哩。
  从  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的思想对后世儒者重脑力劳动轻体力 劳动,走读书做官的道路的确也是很有影响的,要说有什么罪过也的确有那么一点。不过话说回来,脑力劳动贬值,出现人们所说的“体脑倒挂”现象,就一定很对,很先进吗?恐怕也不见得罢。
  ………………………………………………
  学以致用
  【原文】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①,不达;使于四方,不能 专对②;虽多,亦奚以为?”
  【注释】
  ①授之以政:孔子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事父、事君,所以与政 事有关。②专对:独立应对。春秋时代的外交谈判多背诵诗篇来代替语 言,所以《诗经》也是外交人才的必读书。
  【译文】
  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事,却不能处理得 好;叫他出使外国,又不能独立应对;虽然读得多,又有什么用 处呢?”
  【读解】   
  春秋时代诗与政治、外交活动密切相关,无论是处理政事还 是在外事活动中,往往都会引证“诗曰”,随口吟出,而能够切合 适用。这是非常有意思的时代风气,有点像我们在“文化大革 命”运动中随口引用毛主席语录一样。它并不是要求政治家都成 为诗人,更不是要求诗人来做政治家,而是因为诗里面包含了许 多丰富的知识,且有表达情感,打动人。。和审美、教育等多方面 的功能,确实可以在政治、外交等场合起到超乎寻常的作用。尤 其是经孔子删订的《诗经》三百篇,更是如孔子所说:“可以激发 感情,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 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阳货》)所以,孔子号召“小子何莫夫学《诗》?”(同上)要求 学生都要学习《诗经》。
  不过,孔子从来是要求学习为应用而反对读死书的。正如他 在《学而》篇里强调的那样:“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的目 的是为了“行”。如果不能“行”,你书读得再多也是没有用的。相 反,只要你能够言谈举止得体,行为方式得当,那就如他的学生 子夏所说:“虽回来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
  说到底,还是求实务本,学以致用。
  ………………………………………………
  表率的作用
  【原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自身的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知道 该怎么做;自身的行为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没有人听从。”
  【读解】   
  在《颜渊》篇里,孔子曾经回答过季康子:“政者,正也。子 帅以正,孰敢不正?”在本篇的另一个地方,孔子又说:“苟正其 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意思是说:如果 自身行为端正,从政治国有什么困难呢?如果自身行为不端正,又 怎么能够去端正别人呢?所有这些与这里的论述表达的都是同一 个道理,就是强调政治领导人的表率作用。
  今天我们抓廉政建设,要求领导干部遵守勤政廉洁的五条标 准,说起来,与孔子所反复强调的思想也是完全一致的。   正人先正己,表率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
  知足常乐
  【原文】
  子谓卫公子荆①,“善居室②。始有,曰:‘苟合③矣。’少有,曰: ‘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注释】
  ①卫公子荆:卫国的公子,字南楚,是卫献公的儿子。吴国的公子季札 曾把他列为卫国的君子之一。②居室:有多种解释,以“居家过日子”较 为妥当。③苟合:苟,差不多。合,足。
  【译文】
  孔子评论卫国的公子荆说:“他善于居家过日子。刚刚有一点 财产,便说:‘差不多够了。’稍稍增加一点,便说:‘差不多完备 了。’富有以后,便说:‘差不多美满了。”’
  【读解】   
  这显然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用我们今天一般的看法,会 认为他很平庸,没有什么高标准的追求。岂不闻:“万元户,贫困 户,十万元户才起步,一百万元不算富。”而公子荆刚有一点财产, 充其量算个“万元户”吧,就在那里说什么“差不多够了。”稍稍 增加一点,肯定是不到“十万元”嘛,就声称“差不多完备了。” 这不是很没追求吗?
  其实,话倒不能这么说。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 常足矣。”
  知足常足,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知足常乐。一个人知道满足, 心里面就时常是快乐的,达观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贪得 无厌,不知满足,就会时时感到焦虑不安。用叔本华的观点来说, 就会使人生在欲望与失望之间痛苦不堪。面对现实,我们看到不 少铤而走险而落得声败名裂的人正是因为欲壑难填,贪得无厌而 走上犯罪道路的。看到这些人的犯罪事实,很多人都会由衷感叹 说:“要是他早一点收手,大概也不会走到这一步罢了!”不知大 家注意到没有,这些感叹所流露的,正是“知足”的思想啊!问 题是,一旦受贪欲支配,又哪里会知足,哪里会收得住手呢?
  所以,“知足”不是没有追求;“知足常乐”更不是平庸的表现。相反,倒是很难得修炼成的德性,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物欲诱 惑滚滚而来,挡也挡不住的时代。  
  ………………………………………………
  实行富民政策
  【原文】
  子适①卫,冉有仆②。
  子曰:“庶③矣哉!”冉有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