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别信任何人 >

第37章

别信任何人-第37章

小说: 别信任何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活是现实的,工作是要结果的。即使你有高学历不能给公司带来利润,你的高学历也只能当作是一个摆设;而只要有能力,是不是高学历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利润,只有向前发展、创新才是最终目的。因此,人们不应该将学历与能力认为是等同的。古今中外的无数事例都证明了:具有高学历的人不一定能成才,而没有高学历的人只要具有高能力,好的全能素质,也完全能够在实践中逐步成为某一方面的优秀人才。

    树立“学历不等于高能力”观念

    她是一位从乡下参加自考的女生,没有上过正规大学课程,却击败了好几十位来自名牌大学的学生,在一爱外企应娉到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一年后,她又做起来挑战『性』更强的同传翻译。

    作为自考生,虽然是国家承认的文凭,但是却要比正规大学的同学找工作付出更多的艰辛。因为当你递上简历那一刻起,对方就会用怀疑的眼神看着你。

    那年在北京她找了太多的工作,都因学历而遭到拒绝。当时她租住的宿舍离著名高校北大很近,当时她是那么羡慕那些名牌大学生。因此,她告诉自己,一定要找机会向他们学习,而且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为自己找到被承认的机会。

    由于她自考的是英语科目,当时她就去北大上英语角,不但有了练习的机会,还有外教在指导,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虽然她有低人一等的念头,但为了被承认,她还是硬着头皮坚持每天去。一周之后,她由开始的激动紧张到逐渐进入了状态,越讲越流利,越讲越兴奋。她积极地向外教提问题,慢慢地她发现,自己其实并不差,关键是能把自己的才华展示出来。每次的英语角,那些高校生总是不喜欢往前排坐,而她就只坐第一排,这使得外教进一步的了解了她,当得知她是一位自考生时,对她说道:“你的能力将比学历更重要!”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她,使她的英语能力有了更大的提高,也正是因为这句话,使她击败了那些对手,应聘到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

    高学历、高文凭一直以来都是企业中的“宠儿”,但实际上高学历并不等于高能力,也并不等于在企业中能脱颖而出。因为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学科结构与社会的切实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给那些只有高学历的宠儿们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有坚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熟练的实践能力。另外还需要有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品质和业务能力等等。再加上高学历之人往往自命不凡,不能把自己的心态放好,也不能正确认识当前的市场状况与自身的实际能力。

    从现代许多企业中来看,更加需要的是从业资格证书。可见,就业已经不再只由“学历”做主了,高学历也不能代表高能力,因为能力不只来自于“学历”,它更来自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今天那些只重视于高学历的企业管理者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当然我们不可否认学历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它并不能完全诠释一个人的能力。他有高学历也应该怀疑他的能力,因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等同!

    今天的商界,应抱有怀疑的态度。一贯被视为“宠儿”的高学历者,也应该对其能力产生怀疑,树立高学历并不等于高能力的观念。今天的商业需要用事实来说话,具有高学历的人不一定是人才,没有高学历的人也不一定不是人才。

    感悟:

    很多人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他们普遍都抱着一个错误的观念:自己没有好的工作,就是因没有更高的学历,如果有了高文凭,他们就会有更好的工作。而事实上,高学历并不等于高能力。对于今天的商界也应对高学历者抱有一种怀疑态度,有学历并不代表你有能力!

    4。防他人更须防自己

    台湾著名的作家刘镛曾在自己的《人生的真相》一书中写道:“我们总怕别人会害自己,其实害自己的不一定是别人,而是自己!我们应该常常清理自己的心虫,别让它偷偷啃食我们的心,或飞出去害别人。”是的,别人要防,但自己更要防。俗话说得好: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在处理一些事情时,人往往看不清楚整个局势,结果盲目地执行一些自认为正确的决策,结果掉进了自己设下的圈套。

    有人说,商场中没有真正的朋友,今天还和你笑脸相迎的人,也许明天就会和你短兵相揭。所以,应该处处提防他人的招术。但事实上,和自己相比起来,别人的威胁根本算不了什么。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了自己就战胜了一切。怕的是自己患了病还茫然不知,处事犹豫不决,或过高地估价自己,由此而自大;或过分地崇拜他人,由此而自卑。

    防人更要防己

    镜头一:一个小和尚正在装裱一幅画,他先是调好了浆糊涂在画的背面,然后又裱上一层白棉纸,再用最讲究的织锦缎镶在了画的四周。最后,他把画贴在了墙上,等着它自然风干。小和尚清楚,画贴在墙上的时间越长,就会越平展,因此他足足等了一个月,才放心地把画取下来,放入了檀木框子。完成任务后,小和尚左看右看,对自己的结果满意极了。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一年之后,画上就出现了几个黄『色』的斑点,大大地破坏了画中原本的意境,看起来十分不协调。小和尚非常着急,这可是师父最喜爱的画了,可是他左思右想,却也想不出来自己到底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他决定向师傅解释,他说道:“我用了最好的浆糊、绵纸和织棉,那个檀木框就更不用说了……”师父听了他的话后,说道:“先把画从框子里拿出来吧。”小和尚依言而行,师父看了一会儿问道:“黄点是从前面进去的,还是从后面进去的。”小和尚说:“是从后面进去的,可是后面裱的绵纸是最好的!”

    “没错,”师父笑了笑说,“错就在三夹板,它是掉『色』的,你把它直接靠在画的背后,画怎么会不遭遭殃呢?”

    镜头二:小和尚从树林里采回来了许多香菇,师父嘱咐他:“把它们摊在地上晒干,然后装进袋子里。”“知道了。”小和尚漫不经心地回答道。正在装袋的时候,师父又过来交待:“不要把他们全部都装在一个袋子里,分几个小袋子装,然后封紧。注意还不能透气。”小和尚不耐烦在心里嘀咕着:“知道了,师父可真『操』心!”当天晚上,全寺的人都吃到了鲜香的香菇,并赞不绝口。

    几天之后,小和尚打开了第二包香菇,结果发现里面都长虫子了,很显然,这么好的美味就要扔掉了。师父说道:“别急,看看剩下的几包怎么样。”小和尚打开一看笑了,其他的几包都好好的。师父这才说道:“这就是我为什么要你分包装的原因所在。你以为画板是保护画的,却不料板子却伤了画,你以为袋子是可以防虫的,殊不知香菇本身可能就有虫。其实做人也是一样,我们总以为别人会对自己造成伤害,殊不知害自己的却往往是自己。”

    老和尚的话实在是耐人寻味,是的,人生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让自己陷入困境的也是自己。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半天使,一半魔鬼。时时刻刻,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天使和魔鬼的争斗之中。当天使占上风的时候,人的行为举止就表现为真,表现为善,表现为美;当魔鬼占上风的时候,便是假、便是恶、便是丑。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表现永远都是天使,但人们又总是不能察觉魔鬼的存在。此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对自己加强防范,不要被自己的刺所伤到。

    商场上,只相信不断推翻自我的人,而从来不给过于自信的人留下任何一丝机会。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每个人的认识和见解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甚至带有很多的误区,相信没有谁敢保证自己的学问是最多的,更没有人敢称自己是永远的成功者。这就说明,我们更需要防范的人是自己,防范自己意志力不够坚定,防范注意力不够集中,防范眼界不够开阔,防范承受能力不够强等等。假如一个人过分地相信自己的能力,那么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如果你想超载自己,超越梦想,超越理想,超越未来,那么不妨对自己大喊一句:我不相信你。

    人『性』中有一个十分常见的弱点,那就是:很容易挑出其他人的『毛』病,而对自身的缺点也轻易原谅。如面对自身的贪图享受、容易满足、回避困难、自轻自贱、盲目乐观、懒散傲慢等等缺点,总能够找出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才为自己开脱。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总是被自己打败,成为可笑的“阶下囚”。

    那些不懂得防范自己的人,其实大多都是出于自信,但自信从何而来?简单地来说,自信就是来自于经验,来自于主观判断,甚至还有可能是主观臆断。当然,经验在商场中是不可或缺的,但更多的时候,它带来的是危险,是失败,是伤害。因为商场是一个不定时变换环境的场所,在这一秒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不管你有多少经验。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相信自己,时刻防范自己。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敌人”,但是任何敌人都是可以想方设法将其打败的,最难战胜的敌人是自己。倘若一个人能战胜自己,那么他在人生中必定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个人一旦战胜了自己,也就会在思想上有一个飞跃,人生会打开新的一页。有位作家说过:“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能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

    感悟:

    防他人,更需要防范自己。这是一种超越自己、克服自己、战胜自己的巨大勇气。要成功就得有勇气改变自己,就得战胜自己的所有缺点,克服自己的种种不足。我们要戒骄戒躁,拒绝慵懒……只有超越了自己,才能超越别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断地超越自己等于不断地完善自己,完善自己不完美的人生。

    5。唯有怀疑一切,才能决胜天下

    马克思说:“怀疑一切。”“怀疑一切”最早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的。科学的创造因为有怀疑精神,社会因为怀疑才能进步,我们对待问题要有自己的判断,要知道任何权威的结论都可能有漏洞,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

    胡适先生曾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他所主张的“大胆假设”,实际就是“怀疑一切”。“小心求证”是在后面进行的,并不影响之前的“大胆假设”。伦敦经济学院院长戴维斯说:“怀疑精神是人类最可贵的品质。”

    可见,有怀疑精神、敢怀疑一切,永远都不会是什么坏事。要知道,我们在求知和进步的道路上,能独立、自由地探求和思考,比获知真理本身更为重要。

    在商界中,怀疑态度是获得利益的最根本保证。

    真理来自怀疑

    一位教育心理学专家,分别在事先分好的两组学生中出了一道完全一样的测试题:一艘船上有86头牛,34只羊,问:这艘船的船长年纪有多大?

    其中一组的学生大部分都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船长的年龄和穿上的牛羊的数量完全毫无关系,说这道题本身就不是正确的。显而易见,这些学生的回答是对的。而另一组小学生的回答却令这位教育家大吃一惊,此组的很多同学认真地做出了答案,两数相减得52岁。

    这位教育心理学专家于是就询问这两组的小学生,他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最后通过调查发现,第二组小学生之所以做出错误的答案,是因为他们坚信不移地认为:老师的话就是正确的,只要对问题进行回答,就能够得分;不做的话,只能拿零分。老师出的题目不可能是错误的,总是有标准答案的,不可能没办法做,也不可能没有答案。

    在学术上若一味地盲从老师,真理永远都会被埋没。

    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由好奇、疑虑开始的飞跃。”

    程颐说:“学者要先会疑。”

    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做学问要善于提出问题。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