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别信任何人 >

第12章

别信任何人-第12章

小说: 别信任何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市长将所有的应试者召集在一起,并宣布被聘用的是最后一位应试者,刹那间其他四位应试者面面相觑,感到不可理解。市长语重心长地说道:“真正的男子汉不是惟命是从,不分青红皂白便能做出无谓牺牲与残忍行为的人,而是不为权势、善良而又正直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听话”的“贤才”并不是真正的“贤才”,只有不为满足自己的权利欲,善良而又正直的人才才是适合广招的贤才。

    在商业中,一些领导者仿佛具有一种强大的磁力,能够把不计其数的人们吸引到他的周围,这就是所谓的人格魅力,所谓的领袖气质。事实上,准确而言,它是一种非职务影响力。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非职务影响力的大小对于他领导地位的作用与保障是至关重要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假如有这样一位总裁,他非常自私,而且行为不端,心胸狭窄,我们便很难想象这个企业的员工如何才能心悦诚服地服从他的管理。即使他是一个总裁,也很难相信他的管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古人常说:“以德服人”,在今天的商业界中,如果一位总裁不能“以德服人”,就会“以权压人”。对于一个以权压人的企业而言,其很难形成团结一致、运行有效的团队。对于企业总裁非职务影响力大小及他领导能力的测评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我们可以做一个这样的统计:假定有50项工作任务需要由总裁布置或推进,如果他需要命令才能实施的指标达到30次的话,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人的领导能力与权威系数是非常有限的。民间曾有这样一句俗语:“小鬼脸难看”,那些真正握有大权、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反而平易、民主,绝无半点盛气凌人之态,平易似乎是成大器者的一种必然品质。

    在商界中,一个人若要成就一番事业,就要有一定的魄力,有宽阔的胸怀,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以德礼士、以德服人,只有这样,才能深得人心。

    感悟: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成功之前,总是兢兢业业,对工作极其负责,对朋友极为尊重,赢得他人的一致好评;而在他自认为成功以后,便开始目中无人,变得高高在上,大肆挥霍,只看到前面的似锦前程,却忘记脚下铺路的碎石。殊不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无论在何种境遇下,都需要做到以德服人,只有这样,才不会以权利之柄使他人对其鄙视。

    3。人品重于一切

    以往,在商业界,企业在招聘和评价员工首先看重的是能力,会不会计算机应用、英语水平怎样、有没有相关的资格证书等等。这对于一个企业创建初期很有必要,它可以使企业尽快凭借员工的能力去提供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拓展市场,站稳脚跟。但与此同时,人品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发展中的企业而言,重能力轻人品只会给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阻碍。企业实施人才战略在重视能力的同时,必须重视一个人的品德。正如这样一句话:有才有德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毒品!由此可见,人品在商业界是多么重要。

    人品,支撑“才能”的基础

    在德国,有一个名叫思坦因曼思的工程技术人员,由于失业和国内经济不景气,就不远千里来到美国。他幸运地得到一家工厂老板的看重,聘用他担任生产机器马达的技术人员。

    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有一台马达出现一些问题,公司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未能修好。正在焦急万分时,有人推荐了思坦因曼思,于是福特公司就派人把他请来。他来之后,什么也没做,只是要了一张席子铺在电机旁,聚精会神地听了三天,然后又要了一个梯子,爬上爬下忙了多个小时,最后他在电机的一个部位用粉笔画了一道线,写上“这儿的线圈多绕了16圈”几个字。福特公司的技术人员根据思坦因曼思的建议,拆开电机把多余的16圈线取走,再开机,电机正常运转了。

    福特公司总裁得知这一消息后,对思坦因曼思十分欣赏,先是给了他一万美元的酬金,然后又亲自邀请思坦因曼思加入盟福特公司。但思坦因曼思却向福特先生说,他不能离开那家小工厂,因为那家小工厂的老板在他最困难时给了他帮助。

    福特先生遗憾万分,继而又感慨不已。福特公司在美国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人们都以进福特公司为荣,而他却为了报恩而舍弃这么好的机会。

    不久,福特先生做出一个决定,收购思坦因曼思所在的那家小工厂。董事会的成员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样一家小工厂怎么会进入福特先生的视野?福特先生说:“人品难得,因为那里有思坦因曼思。”

    一个人的人品,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就是支撑“才能”的基础,没有了这个价值和基础,也就不会体现出人才的真正价值。

    人品自古以来就是权衡一个人是否真正是才,是否担当得起“才”这个称谓的原则问题。一个人仅有能力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有好的人品。一个人的才能只是智慧知识能力的一个集中表现,一个人没有相关的“才能”,就不能胜任某一个部门,某一个专业的工作,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同样在商业界,哪怕是一个“才高八斗”的人,他倘若轻视人品的自我修养和塑造,他绝对成不了“才”。人品与人才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两者之间可以相互制约,也可以相互借势。

    如果说人品是一道铁轨,那么知识和智力就是火车与推动它前行的动力。失去了人品这个轨道,马力越大就越容易导致车毁人亡。一位经济学家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公式:人品+质量等于品质。这里的“质量”是指产品的『性』能、材料、使用期限、外观等技术指标。“人品”就是人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责任心等。“品质”是指消费者对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的品位、知名度、名誉等的客观评价。这个公式告诉人们:人品决定着产品质量的品位。只有人品高尚,良心纯洁,时刻为消费者着想,产品的品质才能提高。从某种意义而言,市场经济是一种人格经济,谁具有高尚的人格和道德,能够坚持正确的经营方针,始终为用户着想,以一流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为顾客效力,就会获得用户的信赖,从而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可见人格在商业界所占的分量有多么重要。

    人品,企业生存的脊梁

    刘先生到广州市人才市场去找工作。一家有名的广告公司得知他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且在一家内地报社广告部工作时又多有建树,当场决定聘用他担任媒介部门经理。然而,后来这家公司了解到,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换了四个女朋友,又坚决取消了这份意向合同。单位的意见是,爱情即使不是“神圣”的,起码也应该是严肃的。而刘先生在一年之内换了四个女朋友,如没有什么特殊原因的话,足以说明他是一个玩爱情游戏的高手。对爱情都不严肃的人,你还能指望他能对什么事情认真吗?要干好工作,事业取得成功,单靠智力和能力是不行的,还有『性』格、品德等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爱情不专心者往往见异思迁,工作难有恒心,最终会对企业造成危害。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家公司的做法是多么明智,即使人才有着相当大的实力也不选用,因为他们知道“人品”一旦出现问题,能力即使再好也是没有用的。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选择人品好的员工,这也正是因为人们越来越明白人品对于企业生存和成长的重要『性』。

    人品与企业永续竞争力是不可分割的。西谚云,好的伦理为经营之道。商业界的竞争,不只是策略、技术和创新的竞争,最后决胜负的关键,通常掌握在品德手上。

    人品,企业发展的武器

    精瑞公司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市成立了已经大半个世纪,它是一家生产原油开发机具的制造商。即使台湾、大陆目前都具备生产这种机具的技术,近二十年生产成本不断上扬,但精瑞公司始终不涨价,以提高生产效率维持足够的利润,因此,其产品市场占有率还能高达全球市场五成以上。

    精瑞公司之所以成功,就在于董事长何霆翱从1992年起所推动的企业品格训练计划。

    起初的一段时间里,为了找出生产效率无法提升的原因,他把整个工厂运作的情形录制下来,发现不少员工消失在镜头下,原来有人偷偷跑去喝咖啡休息,也有人花了不少时间四处寻找工具。后来,他决定透过品格教育训练,向员工强调井然有序、主动、尽责等多种好品格特质的重要,员工在潜移默化下士气大振,原本安装机器的时间需要六到八小时,缩短到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有着这样的效率,竞争力自然大为提升。

    精瑞公司不仅重视员工的人品问题,同时也强调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在石油产业处于不景气的阶段时,精瑞介绍员工到其他公司暂时安顿,或是鼓励他们到市『政府』当义工,再由员工薪资提拔成立的基金支付薪水差额,以取代资遣员工,结果员工对企业忠诚度提高,也赢得“品格企业”的美誉。

    如果把企业比喻为一棵大树,则品格犹如树根,若树根开始腐烂,不管树多大多茂盛,已可预见这棵树终将枯萎。这句话告诉人们,企业在选贤聘能方面应重视人品,选拔那些具有诚实、正直品行的人才。如果一个员工不能诚实地工作,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会带来效益,但是不可能带来长远的利益;如果一个员工不能公正地做一件工作,那么,公司的声誉也会受到损害。

    总而言之,具有良好的人品是企业发展的秘密武器。只有具有良好的人品,才能在商业界长远搏击。

    感悟:

    对于一个人而言,即使其具有卓越的智慧、非凡的才能,但若没有较好的人品,他就毫无价值,对公司反而是一个具有危险『性』隐患的人物。在商业界,无论何时何地,人品均是放在第一位的。古往今来,大凡有成就并有所建树者,无不看重自己的德行,尤其对于一个志在成大业的人来说,不重人品最终一事无成。

    4。诚信,得永久之财

    诚信为经商之本,诚可取信,信是获利之源,诚信就是竞争的利器,诚信就是财富。“无商不『奸』”是人们的误解,真正的商人是以诚信起家的。商海行舟,是凭诚信为根本的。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金,是人生成功的基石。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诚信更重要,一个人也许会一无所有,但只要他拥有诚信,他就能得到别人的帮助,他就能东山再起;一个人虽然拥有财富和能力,但如果愚弄他人,失信他人,最终也将一事无成、被人唾弃。在商业界,重要的是行得正,做得直,永远不欺诈,永远不骗人,这是商业竞争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人赢得成功的关键。

    一次失信,永远失信

    会展业是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被认为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行业之一,但在一些地区,会展业失信现象严重,失信无异于行业『自杀』。

    据苏州国家博览中心的一位负责人介绍:由杭州一家展览公司组织的工业展在苏州体育中心进行,然而,就在展览刚刚进入主题的第二天,这个展览中心却悄悄溜走,致使整个会展在刹那间进入杂『乱』无章的局面并草草收尾,使一些大老远赶来参展的企业叫苦不迭且损失巨大。

    上海的会展业一直比较风光,然而近来发生的两件失信事件却使其会展界感到十分无光。某展览公司大力游说企业到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参加“第八届上海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展览会”,然而在二十多家企业花费数万元兴致勃勃地来到展场后才发现,此次展览主要是宣传“第九届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的,他们的展位仅仅只是被迫缩在一个冷清的角落,除了几个工作人员之外,参观者寥寥无几。一位外国客商看到展位上的摄像机、探头器等产品,奇怪地问道:“建筑展怎么还有这些东西呢?”于是,24家企业自认倒霉,带着遗憾离开了上海。

    以上失信事件仅仅是在商业界中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在商业中,失信还包括有些主办方在收取参展商的费用后一走了之,逃之夭夭,或者挂羊头卖狗肉,自己所销售的商品与宣传的主题相差太远;有些商家在经营中丝毫没有考虑顾客的利益,生产的产品没有安全保障;有些甚至成为处理滞销商品与假冒伪劣商品的处所。除此之外,想方设法窃取他人的商业机密,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