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奥运--吃在北京 >

第4章

奥运--吃在北京-第4章

小说: 奥运--吃在北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64年我中学毕业,由于家里负担重,只好选择就业。一家饭店录取了我,金大伯和街坊都十分高兴,金大伯对我说:“小子,好好干,你进的是大饭店,接待外宾,做的是国宴,今后有大出息呀!”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金大伯早已离开了人世,我也成了花甲老人,大出息咱不敢说,南北菜、中西点心咱都招呼,在驻美国外交机构工作了好几年,一次外交官宴请华侨界著名人士,点名要吃北京菜,吃京味抻面,我现场抻制,引来阵阵喝彩,在合影留念时,我一直念叨金大伯。

    当然抻面,尤其抻龙须面,需有些专业基础才行。一般的北京人家里吃面条,过去都是手擀面条为主。和好的面团,“醒”上一个小时以上,菜板上撒上干面粉,一根长擀面杖,将面团压扁平,撒上干面,再擀成大长片,撒面粉。擀面杖卷成筒状,再擀然后叠折,刀切,那面条煮出来也十分好吃。这种面条家家主『妇』、有的老爷们都会做。

    在我住过的大杂院里,吃面条是永恒的主食,吃面条方便、经济、顺口,卤料种类多,口味多样,我琢磨,这是面条长寿的原因之一。

    母亲是个旗人,对吃十分讲究。就说我家吃面条吧,一年四季不同,“春天荞麦面、夏天麻酱面、秋天小炖肉面,冬天羊肉酸菜面”,炸酱面、茄子面、鸡蛋面、平时更常吃。母亲的手擀面不仅好,小把抻面,也十分好吃。和面时加少量碱水,面团擀开后,切成宽条,两手抻成韭菜的扁叶状,投入沸水锅中,煮出来不同于一般面条,口感更加爽滑筋道。三年困难时期,粗粮多白面少,吃纯白面的面条也成了一种奢望,母亲用棒子面加白面做的两样面条,拌上油渣丁炸酱,加上焯熟的白菜码,也非常解馋。

    提起面条,有件有趣的事不能不说,金大伯有个儿子,我叫他金二哥,“文革”中复员。也许老爸是饭馆厨师的原因,金二哥转业后被分到了负责驻华使馆服务保障的外交人员服务局。金二哥在部队干的是空军地勤,对做饭没什么研究,转业后在大饭店实习了三个月,就被分到一个非洲驻华使馆担任厨师。进了使馆,难免有宴请之类的任务,尽管金二哥好学上进,可肚子里存货不多,用着用着就没货了。那个非洲国家大使对中国十分友好,对金二哥也不太苛求。有一次宴请我们外交部的一位司长,大使同金二哥商量是不是添个新品种,金二哥沉思了半晌,告诉大使没问题。第二天晚上凉盘热菜吃得差不多了,服务员又端上四盘晶莹翠爽的黄瓜丝、豆芽菜、芹菜末、小水萝卜,接着一盆香喷喷热腾腾的鸡蛋三鲜汤,一碟油亮亮的牛肉末沙司酱也上了桌,大使还没闹明白,金二哥端着新出锅的抻面亮相了,结果那顿面条,大使和客人吃得非常满意。再后来,吃面条成了使馆宴请的保留节目,金二哥每当在院里侃这件事时,我们都笑他:“家传抻面让你在外国大使面前都出了风头,没这把抻面,人家可嘬了牙花子了!”

    老北京四大地道馆子

    民间小馆的美妙滋味──锦馨豆汁儿

    老字号,品正宗豆汁儿的好去处。他家的豆汁儿是绿『色』的,味道没的说──很浓,很醇正,入口也没有特别强烈的酸味,不喝两三碗不回家。店面不大,但饭口上人较多且全是最普通的北京人,只要一进门就让你回到十多年前吃饭排队等座的年头。

    地址: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193号

    海棠花平壤冷面馆

    原来是在东大桥附近,后来搬了家,比原来要富丽堂皇一些了。味道是非常醇正的朝鲜风味,原来的服务员也是朝鲜来的,不知现在的是否还是。冷面的口味很正宗,我的几个留学朝鲜的朋友和认识的鲜族人喜欢到这里吃。

    地址:朝阳区新源西里中街8号

    羊大爷涮肉坊

    秘制小料味道不错,羊肉种类也很全,羊肉筋、上脑都很好吃,听说现在还新推出了牛羊成群,鱼羊鲜,都是肉的一种,不过还没试过。吃完后喝一碗这里特有的汤,用蔬菜榨的汁,配上一勺热汤,热乎乎的味道真不错。

    地址:西城区北长街71号

    郑一锅儿

    这里的羊蝎子火锅35元一小锅,45元一大锅。汤『色』呈酱『色』,里头很少看到大料和调味料,舀几勺汤品后发觉汤清而不淡,香味很足;羊腔骨肉质细嫩,骨髓香而不腻。每口锅内还特别放有一根羊尾巴,吃起来连骨头都嚼得动。火锅店现在还属开业期,店内给每位顾客发放优惠卡,每锅优惠10元。

    北京城素食名店

    (1)荷塘月『色』

    位于柳芳南里的荷塘月『色』素食馆,有雅座150位,环境清雅、别致、闲逸,是三五知己小聚的不错选择。人均消费40元至60元。素食馆以寺院素食为基础,融合民间素食、宫廷素食及欧美素食的特『色』。招牌菜有结缘长生果、吉庆有余、鲜浆芦笋、珠帘叠翠、枯木逢春、荷塘伴月、雪中送炭、红玉藏金、锅仔香芋等。选料精细,烹制考究。『色』泽鲜艳的菜品配上精致美丽的盘器,再加上各『色』鲜花点缀,看着就是一种享受。

    多功能厅可用于20人至40人的party、旅游团体用餐,以及小型会议、书画展览等。贵宾厅有900元至3000元多种宴会标准菜肴。

    地址:朝阳区柳芳南里12号楼

    路线:建材大厦正东300米。104快车柳芳东口下车,18路左家庄下车。

    (2)嘉禾园

    “青竹静逸、明净恬然”,嘉禾园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竹子,正门的道路两旁,几丛翠竹随风摇曳,260平方米的店内,错落有致的清疏紫竹,令人感到淡然、自在。座位共100个,5个包间以“一心、二观、三学、五福、六合”命名,各有主题特『色』。

    菜品以粤菜风格为主,制作精良。特『色』菜如“金钵普渡”、“黄袍加身”、“乾隆素菜宝”,以纯粹的瓜菜蘑菇做成,清爽宜人;仿荤系列“嘉禾酱肉”、“水煮鱼”、“回锅小炒肠”,外观与口感几可『乱』真;粤菜经典“鲍汁白灵菇”、“双『色』海参”、“清蒸雪鱼”等。餐前可以翻阅店中书籍,或下棋、欣赏书画作品。中式风格的包间古香古『色』,适合20人以上聚会。院内免费停车。

    地址:北二环积水潭桥(走辅路)往西360米(北京地铁集团总公司院内)

    (3)颐养斋

    走进颐养斋100多平方米的店面,抬头见一幅莲花,清新忘俗。据店主介绍,这幅莲花摄于三亚的南山寺,还有店内的西藏风情图片,都是店主的朋友拍摄的。青砖地面、纯木桌椅,镂花木门隔出较为私密的空间,风格自然而雅致。

    特『色』菜有素红烧肉、素鲍鱼、宫爆鸡丁、碧绿海参等。素红烧肉非常『逼』真,有趣的是,有的女孩儿甚至要将“肥肉”挑出来,可见其口感的相似之处。素鲍鱼分为两种做法,一种是凉的日式素鲍鱼,蘸芥茉吃,另一种是蚝皇素鲍。碧绿海参口感咸鲜,周围有一圈西兰花。有时菜品上还点缀着泰国兰花。

    这里的茶也很有特『色』,“竹叶茶”是用嫩竹叶加工后泡茶,还有用菊花、五台金莲和百合花组成的“三花茶”。

    地址:朝阳区安慧北里逸园1号(北苑路旺顺阁海鲜广场对面)

    (4)绿『色』天食

    餐厅以纯净、健康为理念,提倡绿『色』、自然、回归,提倡科学的素食观,不吸烟,不饮酒。餐厅的每一位员工都是科学素食观的支持者,并身体力行。餐厅曾为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代表提供素餐。

    绿『色』天食的创新菜层出不穷,餐厅自制的无蛋蛋糕“素蛋糕”,质感细腻、纯正,自制的绿『色』香茶、各种素酒等新奇甘纯。特『色』菜有菠萝大虾、松鼠鱼、东坡肘子、柠檬香烤鱼、叫化鸡、油焖大虾、蚝油小牛肉等,这些荤名素菜都有好听的“雅名”,如仙霞金影、孔雀迎宾、锦绣前程、东海仙缘、南海明珠、菩提道果等,足见餐厅用心良苦。仿荤素菜用大豆分离蛋白、魔芋精粉等原料烹制成,在珍视健康的同时享受到营养。

    地址:东城区灯市口大街57号

    (5)天厨妙香

    进门处苍翠欲滴的青竹,甲板『色』的地面,绿『色』的餐桌加上原木的椅子,配上整整一面墙的书柜,耳畔缭绕着空灵妙曼的悠悠乐声,整个环境呈现优美而恬静的感觉。

    招牌菜“天下有余”,看上去是一盆鲜香诱人的水煮鱼,入口却是嫩滑爽口的白豆腐,饱腹感很强;比宫保鸡丁口感更胜一筹的“宫保翠珍”原料是豆腐做的素肉,加上花生青椒。“妙香素方”用油皮包裹香菇、萝卜、紫菜和香菜等,鲜美细嫩、营养丰富;“香泥藏珍”将芋头打成竽泥,中间是豆沙、香菇与萝卜,甜而不腻、十分爽口。这里的饮料也很独特,名为“小麦草汁”,鲜榨的绿『色』植物汁『液』散发着草地的芳香。

    地址:亚运村育慧西里小区慧心阁

    (6)功德林

    功德林饭庄于1984年开业,现为北京市旅游定点餐馆,匾额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功德林饭庄装饰典雅,端庄古朴,“观音厅”、“罗汉厅”供有佛像顶,并饰以佛教壁画,风格独具,是设宴聚餐、修身养『性』的理想场所。

    功德林饭庄以扬州风味为主,结合北方人的口味,选料精良,刀功精细,烹调方法丰富,讲究原汁原味原汤,擅长素菜素烧。“鸡鸭鱼肉”,以素仿荤,形态『逼』真,鲜美可口,又是极为形象的艺术品,观之为享受,食之营养丰富。这里的月饼更具特『色』,月饼的主辅料均产自无污染的山区,采用传统手工『操』作,酥层均匀,『色』泽金黄。

    地址:崇文区前门大街58号

    (6)静思素食坊

    扎根在胡同中的静思素食坊经营传统的佛家素菜派系,也注重口味的创新。菜品有用多种蘑菇烹调的“普度众生”、松仁烩香菇“佛口散香”,用豆腐包裹素火腿、香菇和笋切丝炸制的“再塑金身”,把草菇、木耳、银耳和芋头烹成丸子的“四喜临门”,拔丝莲子“金丝仙果”。此外还有招牌菜:童子报晓、香泥藏针、群英荟萃、渔唱丰收;特『色』菜:河塘青趣、酱爆仙翠、农家菜卷、东海明珠、猴头菇、绣球东瓜煲等。“苦尽甘来”云南小苦丁茶,回味甘甜。“火山乌云”则添加乌梅和桂花,清凉爽口。冬季还有时令火锅、素山珍系列。

    地址:东城区大佛寺东街甲18号(隆福医院向北200米育群胡同西口)

    (7)千荷乡

    千荷乡素食坊开业时间不长,但雅致的环境和浓郁的文化品位却很吸引人,厅内圆柱被装饰成一个环形书架,上面摆放着绿『色』植物、工艺品和图书,客人可以随意浏览,厅角案几上,端立着一尊造型优美的木雕千手观音。

    特『色』菜有“喜气洋洋”(仿辣子羊肉串)、“金龙出海”(仿龙虾)、“春江水暖”(素烤鸭),还有用魔芋做的“宫保凤螺”和“西卤鲍鱼”等。“喜气洋洋”用大豆植物蛋白制作,口感极似羊肉串,足可以假『乱』真,既满足客人的荤菜食欲,又富有素食的高营养元素,可谓一举两得。

    “千荷乡”素食坊有一条箴言:“食素是一种多赢方针,动物赢了,环境赢了,人类自己也赢得了健康和长寿。”

    地址:西直门外高梁桥斜街甲30号梅苑饭店内

    老北京的私房菜

    (1)花家菜

    花家菜,得名是因为花家怡园的主人姓花。而经这位花老板在北京菜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创意想法后,就有了今天的北京菜新代表──花家菜。

    东直门簋街上,灯最亮的地方就是花家怡园的花家菜了。这是一个装修得安静雅致的小四合院。

    店中点击率最高的是“怡园霸王鸡”。据老板介绍,这道菜的名字还是当年在此吃饭的梅艳芳想到的。故事很动听,霸王鸡入口的感觉更绝。这是一道需要蘸着酱汁小料吃的凉菜。

    除了大鱼大肉外,花家白菜也值得一试。花家白菜集众家所长,关键在最后浇的那道汁上,这道汁是总厨每天定时调制好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道白菜的品质始终如一。整体偏甜,厚重绵软的酱汁中渗透了后劲颇足的辣味。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整体感觉叶子比帮好吃,易入味。

    人均消费:60至80元

    地址:

    1。簋街店:北京东城区东直门内大街235号;

    2。国展店:北京朝阳区静安里党校路3号(家乐福对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