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刘墉-把话说到心窝里-故事篇 >

第14章

刘墉-把话说到心窝里-故事篇-第14章

小说: 刘墉-把话说到心窝里-故事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王董的肩膀按下来,举起酒杯:“来!敬老学长,为咱们今后的合作干杯,我的新技术,决定交给您了!” 
 
 有话好说 
 回头想想,王董从头到尾,没有 push 一点点,他确实想取得殷博士最新的专利技术,但是他不像别的生意人,一个劲儿地催促。他知道殷博士是学术界的人,不喜欢那一套。 但是为什么他没说,殷博士反而主动交给他了呢? 王董就是这一点高啊!  
 
 

最高明的“说话人”,不见得都是自己说,他可以如我在前面讲的,透过副手或身边的人去放话,把狠话传到“对方”的耳朵里。 他也可以不透过自己,而用别人的话印证自己的“好话”。 王董正是如此,他透过自己太太、透过职员,甚至透过餐厅的小姐,把话传到殷博士耳朵里。 
 
 背地说话 
 自己说话,人家可以认为是吹牛。但透过别人的嘴来证明,就不是吹牛了。 非但不是吹牛,别人的话还有个效果,就是“背地话”的效果。 想想,你如果听人背地说你坏,你是不是加倍恨他?相反的,当王董在背地,对职员、对家人,都赞美殷博士的时候,殷博士听在耳里,是不是也就加倍舒心?  
 
 

王董甚至躺在床上,都赞美殷博士,这是王太太说的,能有假吗? 还有,那餐厅的钱小姐,不知道殷博士是何方神圣,居然也背后说王董好,她跟王董认识十几年了,她的观察能错得了吗? 
 
 妈妈桑文化 
 你或许要问,难道王董早都安排好了?叮嘱太太要怎么说、钱小姐该怎么讲? 错了!你要知道,真正会讲话的老婆和职员,他们自然懂得如何跟老公和老板唱和。至于那餐厅领班、酒廊领台小姐,更是深谙此道—— 遇到你生意上的伙伴,她会说你平常私下跟别的朋友聚会总赞美他。遇上你的部属,她会说:“你老板虽然脾气不好,凶了一点,常得罪人,可是私底下非常关心员工,尤其欣赏‘您’,好像还听他说要特别重用‘您’呢!”  
 
 

于是原来白天谈不成的生意,酒过三巡,双方都有些醉意、说话也愈来愈没遮拦的时候,妈妈桑再一“推”,事情就成了。那些心怀不满的员工,几杯酒下肚,发发牢骚之后,又听妈妈桑这么一说,就豁然开朗了。 至于夫妻之间的唱和与默契,以及政界的“借话技术”,就更有学问了,请看下面两章。 
    
 
 

 学生在背后还称你老师, 你必定是个成功的老师。 
 
 
 第十九章 请找我的代言人 
 
 故事一:班宝久仰了 “以前开同学会,就数他们神,现在就数他们怪。”小于一进门就摇头。 “谁怪啊?”于太太问。 “班宝啊!” “什么班宝不班宝?我又不认得你那些同学。” “就是我以前班上的一对。那女生年轻时候漂亮极了,才大一,就被班上小包追去。小包又高又帅,功课又棒,因为是郎才女貌,所以大家管他们叫‘班宝’。”  
 
 

“那女生既然漂亮极了,你当初为什么不追呢?”  “我要追啊!可是慢一步,让小包抢先了啊!不过幸亏没追上,我看哪!红颜祸水,小包是一等一的人才,可是娶了她,却做什么垮什么,现在大家都不错,就数他们可怜。大概因为以前比谁都强,现在比谁都差,所以怪吧!讲话老是酸溜溜的,今天私底下还跟我开口??” 正说呢,突然电话响,于太太过去接: “您是哪一位?小包?哦!我知道了,您是小于的同学,班宝对不对?我当然知道,小于早就跟我说他大学班上有一对,郎才女貌,人见人羡。哪儿的话?您是客气,什么时候来寒舍玩儿啊?”抬头看小于,小于摇摇头。于太太就继续说:“您找小于啊!他还没进门咄!” 故事二:孩子重要 砰砰砰!“什么声音?”小刘吓一跳。 “洗衣机啦!洗得少,没摆好,脱水的时候就这样。”刘太太冲到阳台,把机器关了,伸手进去:“我摆摆平,不要一边重一边轻,就不会吵了。”  
 
 

小刘拿着报纸跟过去:“你今天这么晚洗衣服干嘛?你不是都上午洗吗?衣服又不多,急什么?” “当然急!”机器又呼啦呼啦地转起来,刘太太转身,把丈夫推进屋。放小声:“朱大妈的两个孩子都感冒了,发高烧,三天都没退,我不知道,跑去收会钱,她还请我坐,给我倒水,我哪敢喝啊!逃都来不及了。回家就把衣服全脱了,又怕细菌死不掉,招上你们,所以干脆洗掉。” “咱们大毛不是常跟朱家的孩子玩吗?” “是啊!幸亏这两天她孩子生病,没在一起。我已经叮嘱大毛了,离他们远点,他那两个孩子八成得的是正流行的香港 A 型,招上就得连烧七十二小时,你说可怕不可怕?” 电话突然响,刘太太过去,正要接,看见“显示来电”是朱太太,眼睛一瞪:“糟了!我忘了,她今天没现钱,说晚上叫她先生去提款机提,现在八成要送来。” “没关系,我来。”小刘一笑,把电话接起来:喂,是朱太太啊!对了,孩子好点了吧?我听太太说 
 
 

您两位公子有点不舒服,挺为您操心的。不过我才看报上登,这阵子的流行性感冒,虽然黼容易退,可是不会有什么大碍,三天之后自然就退了。您公子怎么样?噢!明天一定就好了。会钱?什么会钱?哎呀!这不急嘛!您好好照顾孩子,我太太明天再去您府上拿好了。” 突然旁边伸出手,把话筒抢了去: “喂!朱太太啊!您交给巷口老板娘就成了,她离您近,我明儿会去她那儿。” 电话挂上,又狠狠给丈夫一巴掌: “你敢情要我再洗一次衣服?” 
 
 有话好说 
 谈到“帮腔”和“美言”,一般入都会想,是由太太帮丈夫。其实如前面两个故事,太太可以帮先生,先生也能帮太太。 
  
 
 

 未经套招的真言 
 当别人打电话找你的另一半。没错!你是可以立刻把电话交给他。但是如果你是会说话的人,何尝不能借这个机会,为另一半做点公关。 电话是突然来的,你不可能事先准备,你们两口子也不可能在几秒钟内套招。这时你说的话,格外让对方信任。 可不是吗?当小于的太太说小于常提班宝是郎才女貌、人见人羡的一对时,听在对方的耳里,心想:“小于居然私下跟他太太赞美我们。”他能不高兴吗? 尤其对于生意人,今天他不如意,你还能记得他的优点,特别令他感动。 
 
 雪中送炭的话 
  
 
 

同样的道理,当朱太太听到刘先生一接电话,先问她孩子的病情,又安慰她,说不会有大碍,明天一定好;还叫她别急着送会钱,好好照顾孩子的时候,也一定有雪中送炭的感觉。 哪个父母,当孩子生病、不知所措的时候,听见朋友说:“我清楚这种病,不会有大碍。”能不觉得像在茫茫大海里抓住一截浮木? 朱太太也一定会感激刘太太,因为刘先生的话,证明她一定回家对丈夫说了,否则刘先生不可能编得出来。 
 
 人分亲疏,话分内外 
 当然,那些听话觉得贴心的人,都不知道对方私底下是怎么说的,因为说话的人已经把负面改为正面。 人都一样,在人前与入后,可以说两种不同的话。前一刻他在家里还损别人,叫“王矮子”、“孙 
 
 

猪头”、“丑丫头”,后一刻,碰上那些人,又立刻改成“王先生”、“孙老板”、“某小姐”。连小学生都懂得把爸爸妈妈讲的“混蛋人”,改成某伯伯、某伯母。 看对象、分亲疏、别内外,几乎成为人们说话的本能。问题是,只有那真会说话的人,才知道怎么把私房话当中的材料,经过选择,变成“动听的言语”。 
 
 用情不是矫情 
 或许你要责怪这太矫情。只是我问你,你敢说自己讲话,在人前人后完全一样吗? 如果你能像前面故事中的于太太和刘先生,把“赞美”与“关怀”提炼出来,让对方高兴,帮朋友解忧,这矫情不是比你直言好上千万倍吗? “用情”不是“矫情”,能多花点心思说让人舒心的话,就是一种“情”的表现。 
    
 
 

 作文最容易的开头是“古人说”, 吵架最简单的开头是“他妈的”。 
 
 
 第二十章 肚脐上的金环子 
 
 放下电话,美美叹口气,正好让婆婆看见了: “什么事啊?又有同学在世贸中心死啦?” 摇摇头:“没有,没什么事。”看婆婆忧心忡忡的样子,美美笑笑:“不是坏事,是好事,我大学最要好的同学在美国结婚了,要回来度蜜月。” “这是好事啊!你干嘛叹气呢?”婆婆松口气:“前几个礼拜看你天天哭,听说又有美国电话,我都怕了。” “我叹气是因为这个同学在台湾没有亲人,问能不能在咱们家住十天。”  
 
 

“住啊!”婆婆眼睛一亮:“我就喜欢有人来,陪我聊天。” “可我不想招呼她那么久啊!”美美嘟着嘴:“好同学是好同学,可是住家里,不能不招呼,还是挺累的。” “那简单嘛!”婆婆一挥手:“你就说你婆婆难缠,不行!” “不行??”美美犹豫着:“又说不过去。” “那就让她住五天吧!”婆婆原来走了,又转身回来:“但是说话技巧一点儿。” 当天晚上,美美就打电话去了美国: “小青啊!我先生说欢迎,可是??可是,我得跟你直说,希望你别介意。”突然放小声:“你知道,我是跟婆婆和小姑一块儿住,我小姑还没嫁,老人家很迷信,一天到晚怕我小姑嫁不掉,惟恐别人抢走了家里的喜气。所以??所以,我招呼你住五天好不好?另外五天??” “没问题!”美美还没说完,小青已经兴奋地叫了:“太好了,另外五天我自己想办法。”  
 
 

小青来了,带着她的洋老公。 看到小青的第一眼,美美吓一跳,天哪!超短的迷你裙,上面穿个小肚兜,肚脐眼上还打了个洞,穿了个金环子。 婆婆也傻眼了。不过奇怪,老人家反而像看热闹似的,一点都不排斥,还直伸手去摸小青的肚脐环,—个劲地叫有意思。 “婆婆好开明嘛!您觉得有意思啊?来!麦克,给婆婆见识见识!” 就见她洋老公对着婆婆一张嘴,伸出大舌头。 “噢!这儿也挂个环子!”婆婆的眼珠子差点掉出来。 “妈怎么这么老三八,你叫小青怎么想?她怎么信我婆婆保守,只招待她住五天。”晚上美美对丈夫抱怨:“而且,宝宝都受了影响,居然腆个肚皮,说他也要穿肚脐环。” “嗯!”丈夫低头想了一阵,又抬头说:“你这样嘛!让我作坏人,你就跟小青说,你老公没见过世面,色迷迷的,羡慕她那样性感,叫你也去装。”  
 
 

“她就建议我也去装,怎么办?” “简单嘛!你就说你不愿意,叫她穿保守点,免得我一看到,就想起来。” 这招真管用,小青果然换了长一点的上衣,把肚皮遮住了,迷你裙也换成了长裤。只是看到美美的丈夫就笑,笑得怪怪的。 还有那宝宝,总是拉着阿姨,要看肚子上的圈圈。 虽然生活方式有点不同,小青来的这几天,家里还真增加许多笑声,加上小青会做人,左一声婆婆、右一声婆婆,带着老太太出去吃馆子,又送一堆时髦玩意儿给小姑子,还掏出好多奇形怪状的糖果给宝宝,那麦克则跟美美的丈夫天天去打乒乓。眼看五天要到了,小青在那儿打包,一家人还好像有点依依不舍。 “挺逗的。”婆婆居然自己来找美美:“让他们多住几天吧!” “是啊!”丈夫也说:“一点都不烦,他们自己管自己,好像还管了咱们呢!”  
 
 

“好消息!”美美去敲小青房门:“我婆婆说了,她好喜欢你们,要你们留下来。” “真的啊!”就见小青从床上尖叫着跳下来把美美紧紧搂着,又接着跑去婆婆房间,把婆婆从床上抱起来,搂着打了几个转。 “不行!不行!”美美急着过去:“医生说了,我婆婆有骨质疏松,不能这样。”把小青拉回小青房间,又抬头看看窗子,不好意思地说:“还有啊!晚上要记得拉窗帘,这里不比你们美国住宅区,院子大、街宽,谁也看不见谁,你瞧瞧!前窗贴后窗,你在屋里穿这么少,怕邻居说话。” “噢!”小青赶快过去把窗帘拉上,可又触电似的,回头,把窗帘一下子拉开,故意在窗前扭了扭:“有人要看吗?来吧!好看哟!”接着唰一声,把窗帘又拉了起来,大家笑成一团。 十天过去了,小青走的那天,婆婆居然红了眼眶,拉着小青的手:“你走了,我又没人聊天逛街了。”麦克则跟美美的丈夫,临上飞机,又去打了一场球。宝宝更是哇哇直哭。  
 
 

连小姑都依依不舍,跟小青拥抱了一番。 “这是给你的。”小青一边拥抱,一边把个红包塞在小姑的手上。 “这是什么意思?”小姑把红包塞回去:“不能拿,不能拿!” “一定要拿!”小青笑道:“我妈特别从美国打电话来,叮嘱我,说这是把我的喜气分给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