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清明上河图传奇 >

第47章

清明上河图传奇-第47章

小说: 清明上河图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夫人快人快语:“陈公子,不要客套。能为你出点力,我还求之不得哩!”
袁牧野指着妻子道:“她乐意。当年我的老泰山是一位知县,被同僚诬告押送京城治罪,是令尊大人复查时发现疑点,主持公道,为他老人家洗刷罪名,才得以颐养天年。贱内一家每念及此,无不感激涕零。”
“你到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不要拘束。”袁夫人亲切笑道,“我比你足足大十岁,就叫我大姐吧。”
“原来我们两家还有这段瓜葛,我就不客套了。大姐,我们谈正事,你就随意吧。”
袁夫人去准备酒宴。双方坐定,袁牧野正色道:“贤弟此次回到故里,意欲何为,还望坦诚相告,以便愚兄妥善安排。”
“此次冒险回京,纯粹是私事,与山寨大业无关。”
陈云龙此次进京完全是方虎女一手促成的。自从得知他思姐情切心神不宁之后,便暗中盘算一定要尽快了却他的心愿。这天,她悄悄找到孙货郎,把陈家的遭遇叙说一遍,央求道:“孙叔,这事只有辛苦你老人家了,请您到东京走一趟,务必打听出陈小姐的下落,再作商议。”
孙货郎平日依旧挑担串乡,却是山寨的耳目。他得意地一拍胸膛:“侄女,不是叔吹大话,你在山寨扒拉一遍,也只有我能担此大任。”
方虎女忙讨好地大拍马屁道:“太行山区谁不知孙叔走过西京串东京,吃过大盘荆芥,见过狗抓耗子,就是身上的虱子都是双眼皮的。”
“你这丫头啥时也学会灌米汤了?好,我明日就动身。”
当晚,孙货郎向老寨主辞行。方世昌沉思有顷, 道:“咱们山寨早就该派人到东京长期卧底,探听朝廷动向。我深知老弟人情练达,善于随机应变。往后你就留在东京吧,站稳脚跟以后,我再派人供你调遣。”
“好,要想成大气候,就得这么办。”
方世昌想了想,让老妻从箱底拿出一件破旧的小花布衫,语重心长地说:“老弟知道,这件小布衫是我当年在虎穴里拾到的,乃是虎女亲生母亲一针一线缝出来的,衣角还绣着她的名字。能为虎女找到亲生父母,骨肉团聚,是我多年的心事。这事也一并拜托你了,到东京留心寻找线索。”
孙货郎珍重地将小花布衫叠整齐藏在胸前,第二天就下山了。他以货郎担为掩护,很快便在东京站稳脚跟,不惜千辛万苦,去完成方虎女交给他的使命。
太行群雄听了孙货郎关于陈朝天两周年忌日之夜陈府再次闹鬼的叙述,像开了锅,议论纷纷,都说那个浑身戴孝的神秘女人一定就是陈云凤,主张老寨主派出一彪人马,化装潜入东京,千万百计把她搭救出来。
陈云龙断然谢绝:“寻姐是我家的私事,决不能让弟兄们为我赴汤蹈火,蒙受损失。”
方虎女浓眉倒竖,慨然道:“山寨一家,还分什么彼此,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陈小姐遭罪吧?”
“那白衣女子是不是家姊还很难说,那夜闹鬼还有很多难解之谜。我打算亲自回东京一趟,查个水落石出。”
方世昌皱起眉头:“你是朝廷要犯,进东京无异于飞娥投火,我看此行太危险了。”
“总爷,我对东京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对官府衙门那一套也了如指掌。越是固若金汤、戒备森严的重地越会矛盾重重,顾此失彼。俗话说灯影里黑,就是这个道理。此行我轻车熟路,小心谨慎,不敢说万无一失,但保证不会出大乱子。”
方世昌很赞赏他这种大将风度,连连点头道:“既然你执意要去,我也不再阻拦。我马上选几个最能干的弟兄陪你走一趟。”
陈云龙辞谢道:“多谢总爷关照,人多了反而惹人注目。”
方虎女挺身而出,道:“你嫌人多碍手碍脚,我一个人陪你如何?万一出事,也好有个照应。”
“更不敢有劳虎姐的芳驾了。这不是串亲戚回娘家,你一个大姑娘,就更不方便了。”
方虎女火冒三丈,吼道:“这也不中,那也不行,你难道要拿生命当儿戏,杀父之仇就不报了吗?”
“小弟还没有为义军大业效劳哩,可不想轻易寻死。”陈云龙胸有成竹,谈笑自若,“小弟自有安排。你还记得半年前我们曾劫过东京震宇镖行的镖银吗?”
方世昌捋着胡须道:“有这档子事。弟兄们查明并非贪官污吏的赃银,便完璧归赵,对袁镖头也盛宴款待,礼送下山。难道他能帮忙吗?”
“正是。震宇镖行在东京财大气粗,手眼通天,上交官府,下连江湖,活动能量大得很。我进京事宜拜托袁镖主安排,他一定会不遗余力。”
投桃报李,礼尚往来,这是江湖上的道义,震宇镖行如果还想保持河东路的畅通无阻,就不能拒绝陈云龙的要求,太行群雄听了齐声叫好。
经过孙货郎多次和袁牧野联络,袁牧野开始没敢应承,征得江把头的同意,才把事情敲定。陈云龙一进东京,便由震宇镖行负责接待,保证安全。袁牧野笑道:“贤弟,实话实说,单凭震宇镖行的能力,愚兄实在不敢在这非常时期接待你,多亏新任江湖把头江世杰,侠肝义胆,智勇双全。他很仰慕陈老伯忠君爱民、为国捐躯的高风亮节,也很敬佩贤弟的为人和才干,由他一手策划,东京江湖做后盾,才敢安排你此行。”
“我也早听说江把头的英名和他的许多奇闻轶事,所作所为非同寻常,也是世间难得的英杰。请袁兄转告我的敬意,务请安排我登门拜会,一吐心曲。”
“你先休息,诸事自有安排。丑话先说到头里,你是客人,一举一动必须听从我们的安排。如果你擅自行动,出了什么事,后果自负,太行群雄莫怪我东京江湖无能。”
“这个自然,客随主便嘛。”
袁牧野走后,窗外传来货郎鼓有节奏的鼓点,陈云龙知道这是孙叔的联络信号,不由发出会心的微笑。

这条紧贴寺后的小巷全是经营绣品的店铺,故而名曰绣巷。张择端按照秀姑的嘱咐,把绣品交给一位复姓皇甫的胖老汉。皇甫老人热情健谈,对秀姑的手艺赞不绝口,不仅付清了货款,还预付了一笔工钱,整整三百两,恰好是周家欠阴阳脸贾仁的数目。张择端用包绣活的包袱皮将银两清点包好,沉甸甸地挎在肩上,从原路返回。
出了寺门,一个人风风火火地迎面走来,和他撞了个满怀。他趔趔趄趄地倒退几步,虽未跌倒,银包却从肩上甩了出去。那人衣着华丽,满脸歉意,抢先几步拾起包袱,用衣袖掸掉尘土,殷勤地替他挎在肩上,嘴里不住声地赔礼。张择端见人家那副诚惶诚恐的模样,气早消了,反而安慰对方:“不碍事,请世兄自便吧。”
那人深深作了个揖,扭头便走,张择端连他的嘴脸也没有看清。
过了延安桥,迎面便是清风来茶楼。张择端有些口干,想进去润润喉咙,一眼瞥见茶座中谈笑风生的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便有些迟疑。
这对小夫妻逛完寺院,便进茶楼歇脚。赵明诚一坐下便道:“以茶代酒,只是无下酒菜。”
李清照指着一捆书籍,笑道:“此物下酒其味无穷。”
赵明诚拍掌大笑:“老规矩,茶酒令。为夫出题,娘子回答,答对了罚我一杯,答错了罚你一杯,如何?”
李清照微嗔道:“难道为妻还怕你不成!”
他搜肠刮肚提出了几个刁钻古怪的问题,她对答如流,滴水不漏。赵明诚一连喝干了三大壶茶水,肚皮直发胀。李清照揶揄道:“官人海量,能喝干五湖三江。”
赵明诚心虚嘴硬,不肯服输。李清照心疼丈夫,便给他个台阶下,道:“久闻夫君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有神童加才子之称。刚才你在寺内观赏唐代李邕的大作《十绝碑》,锦绣文章,洋洋千言,如能背诵下来,妾愿受罚一杯。”
正点中赵明诚的拿手好戏,他朗声将《十绝碑》碑文背诵一遍,李清照欣喜地拍掌称赞:“果然一字不差!”
赵明诚眉飞色舞,双手捧起茶杯道:“夫人请!”得意忘形之中,把茶壶也给撞翻了。
张择端见大同乡和小同乡正享受天伦之乐,不忍去打扰人家恩爱夫妻,便忍住口渴,偏转脸从茶楼前匆匆走过。
第十二章 挥毫卖画陡起风波惊圣驾
    挥毫卖画陡起风波惊圣驾
劫持人质挣脱罗网走蛟龙
张择端回到京华客店,周氏父女立即迎了上来,笑问:“大相国寺名不虚传吧,今天可玩得尽兴?”
进了帐房,张择端把银包放在桌上,含笑把皇甫老人结帐并预付工钱的好意讲了,道:“请老伯清点一下银两吧。”
周老实道:“说这话就外气了,公子如需银两尽管拿去用。”
“谢谢。老伯还是快把阴阳脸贾仁的钱还了吧。”
秀姑扫了一眼包袱皮,脸色微变,道:“大哥,你从绣巷回来没有在别处停留吧?”
“没有呵,一口气走了回来。”
秀姑见图案和颜色近似,却不是自家的包袱包,便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迅速解开银包,哪里有什么银两,全是砖头瓦块。周老实大吃一惊,张择端目瞪口呆。
“包袱你离过身吗?”
张择端好一阵才缓过神来,道:“银子我亲手点的,包袱我亲自结的,一路上没有离肩。”
“你仔细想想,路上出过啥事没有?”
“这……哦,我在寺门被人撞了一下,包袱甩到地上,那人立马上前拾起来给我挎到肩上。”
周老实连连甩手跺脚道:“哎呀,大相国寺是有名的相拐寺,破脏所,啥样的人渣都有。你中了人家的掉包计了!”
大相国寺是块十方丛林杂居之地。僧人良莠不齐,修桥补路,造福桑梓者有之;装神弄鬼,祸害百姓者也不乏其人。寺内三教九流,无所不容;七十二行,应有尽有。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巧取豪夺,时有发生;坑蒙拐骗,家常便饭。用江湖行话说,就是“牵不完的瞎驴,坑不完的老冤”。曾轰动过全国的一场骗局就发生在这里。当年,有个江湖客在寺内设摊,打出“宫廷秘方,丑能变美”的旗号,扬言照方抓药能将东施变西施,丑八怪变美男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很多人花大价钱来买他的秘方。据说他的单方因人而异,要在夜深人静时,放在水盆里显示,照方办事,方能立见奇效,搞得神秘兮兮的。他的名声越来越大,甚至天南海北的有钱人家也不惜千里迢迢,派人专程来汴梁相国寺求购。后来,把戏戳穿了却叫人哭笑不得。所谓单方是用白矾写成的,见水即显。你想“黑面变白脸”,单方便是“搽一层白粉”;你要“单眼皮变双眼皮”,单方便是“用笔墨描一道”;你希望“猪八戒变美少年”,单方便是“今生休想,重新投胎”。坑了人家还把人家捉弄一番,很多人上了当怕丢人不敢声张,才让他长期行骗而没有穿帮。从此,世人就把汴梁城叫做“变脸城”,把相国寺叫做“相拐寺”。江世杰就任江湖把头后,重点对寺内各行各业进行了整顿,秩序大为改观。但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有些勾当他也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毫无城府的张择端在寺门被人偷梁换柱就不足为奇了。
周老实直咂嘴道:“唉,这阴阳脸的高利贷可怎么还呢?”
三百两纹银,对一个小康之家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这是秀姑熬了多少夜,一针一线换来的呵,真是来之不易。盛夏酷暑,张择端却冷汗直冒,咬咬牙,转身便走。秀姑伸手拦住去路,问:“你想干啥?”
“我去相国寺寻那窃贼。”
“唉,你不知道江湖险恶,他们都是一帮一伙的,跟衙门官差都有勾结。你不但寻不着银子,反而会招惹更大的麻烦。”秀姑极力劝阻张择端,又转身埋怨老父,“爹,你这是怎么了?看把张大哥急的,你还火上浇油。钱是死的,人是活的,丢了再挣,大不了我多熬几个夜呗,阴阳脸的债包在我身上。”
“对,对,破财消灾,张公子千万别放在心上呵。”话虽如此说,周老实心中总有些不自在。
张择端见周家父女反过来安慰自己,内心更不安了,喃喃道:“我……我一定设法把银子补上。”
这时,门外有人招呼:“张公子在吗?”
张择端抬头一看,原来是樊楼的堂头苗得雨,对方笑容可掬,躬身施礼道:“我家何老爷特约张公子和江把头到樊楼饮茶叙话,务请大驾光临。”
“这……我身体有些不适。”
话没说完,被秀姑截住,道:“你的病我知道,会会朋友散散心就好了,还是去吧。”
张择端不好再推托,只得随苗得雨而去。

在樊楼主楼上层雅室内,赛信陵何天雄兴致勃勃,用西湖龙井茶招待张择端,见他魂不守舍、闷闷不乐的模样,低声问道:“贤弟,遇上什么不顺心的事?”
“没……没什么。”
“哎,这你就不对了。你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