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战争和人-王火 >

第244章

战争和人-王火-第244章

小说: 战争和人-王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TOP 
 
  

绝对冰度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绝对冰度 (猎狼犬)当前离线 

UID3 帖子49221 精华1 积分113244 威望100  金钱63686  贡献117  文采106  阅读权限180 在线时间191 小时 注册时间2009…1…1 最后登录2010…1…24  
超级版主



UID3 帖子49221 金钱63686  阅读权限180 在线时间191 小时 注册时间2009…1…1 最后登录2010…1…24 
 22# 
 发表于 2009…7…19 04:10 PM | 只看该作者 
第 四 卷
种种奇遇,处处荆棘
(1944年2月——1944年4月)
战争给人以灾难。
当人面对灾难时,必须坚强。”经不起不幸乃不幸之最。”这是说:莫向不幸屈服,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无畏地向不幸挑战,改变灾 难,消除灾难!

人生有许多事真像做奇异的梦,想也想不出料也料不到。童霜威如今与军委会委员长汉中行营主任李宗仁及他的驻渝办事处长杨忆祖一同 坐着小轿车,由重庆到达成都游览,就有这种感觉。童霜威早向往天府之国锦绣蓉城了。这座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汉时,蜀郡蚕 桑发展,织锦工艺发达,官府统一管理大量官奴从事织锦,在南门外设立锦官城,流经城南的府河被称为锦江。所以锦官城名闻遐迩。秦汉以 后,成都一直是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抗战以后,这里华西坝集中了许多大学,从下江来的文人政客也都在此居住。城市繁华,生活 似比重庆要胜上一筹。最令童霜威向往的是名胜古迹:浣花溪旁的杜甫草堂,松柏掩映的诸葛武侯祠,东郊濒临锦江的望江楼,百花潭北岸的 古老道观青羊宫……历代文人留下的诗文极多。唐朝大诗人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有将近四年时问定居在成都。流传至今的一千四百余首杜诗 中,有八百多首是在四川写的,其中许多名篇都写于成都。童霜威素来喜爱杜诗,也同情杜甫的遭遇。多么想看看〃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 的杜甫草堂遗址!多么想看看杜甫诗中吟诵过的〃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武侯祠!又多么想体味一下春雨时节〃晓看红湿处,花重锦 官城〃啊!
那天晚上,杨忆祖突然陪同由汉中乘小飞机到重庆参加军事会议的李宗仁到余家巷来看望童霜威。童霜威正独自在家研墨写《三朝三帝论 》,对李宗仁的热情来到,心里不免感动。李宗仁还特地带了汉中产的两包黑木耳、天麻馈赠。
李宗仁同童霜威的交情其实并不深,只是在民国十九年春天,李宗仁站在冯玉祥和阎锡山一边,同蒋介石进行了中原大战,任〃中华民国陆 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并进军武汉。7月,被蒋击败,到民国二十年五月,李宗仁又联合粤系陈济棠反蒋,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到十二月, 李宗仁和胡汉民、陈济棠等在广州发出通电,要蒋下野,蒋介石被迫辞去本兼各职。李宗仁到南京参加了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 议。当他在南京时,童霜威同他有过些来往。他看望过童霜威,童霜威也看望过他。他那反蒋及主张抗日的态度,虽使童霜威当时认为炙手, 但反蒋及抗日都有道理。李宗仁曾有一篇《焦土抗战论》的文章,在民国二十二年发表在报上,许多报纸都转载了,焦土的立论虽不免偏颇, 抗日的决心是坚定的。”一?二八〃后,童霜威到广西游览桂林,见抵制日货十分彻底,当时李宗仁盛情招待,童霜威曾向新闻记者发表谈话, 赞誉不让劣货销售的做法,赞美了李宗仁。李宗仁这人表面给人一种朴实、诚恳、虚心的印象,又有礼贤下士之风,为人确也比较忠厚,像个 长者。身为军人,从来不殴打辱骂下级和士兵,都给了童霜威好印象。所以《历代刑法论》出书后,童霜威给李宗仁和杨忆祖都寄了书。
现在,童霜威正在失意之中,余家巷的住房简陋狭小,汽车只能停在上边陕西街口路边,来客要拾级上下。李宗仁亲自来看望,实是出于 意外。自然有一种虽未表达却蕴藏心中的知遇之情。谁知,李宗仁不仅是来看望,也不仅是表示了感谢赠书,他对《历代刑法论》颇多赞扬, 还邀童霜威一起到成都游览,说:“啸天兄,我特来约你明日同去蓉城小游。久闻成都物华天宝,风景秀丽,总无机会。如今我在汉中,名义 上虽然负责指挥第一、第五、第十三战区,事实上日常待决的事务极少,与在老河口管第五战区的忙碌生活迥然不同。日长无事,简直有髀肉 复生之叹,趁来渝开会之便,成都有个熟人邀去住几日。我就想到请你同去,不知有此雅兴否?”童霜威历来爱游山玩水。这一向,有一件差 强人意的事,就是复兴大学校长张友山专诚送来了聘书,聘童霜威为法学院教授,开《历代刑法论》选修课,并为历史系讲〃评史论古〃选修课 ,让寒假结束开学后每周去北碚夏坝讲课两次,每次两节课。这事先是磋商过的,校方本要请童霜威为中文系讲《唐诗宋词》选修课,但童霜 威提出开设〃评史论古〃课,校方同意了。这样,就是每周连续讲课四小时。答应了复兴大学的聘请后,童霜威决定辞去赈济委员会的那个空头 委员,也辞去杜月笙那中华实业信托公司设计委员的职务。他写了一封信给赈济委员会,又写了一封信给杜月笙请胡叙五转交,表示了感谢之 意。他内心对杜月笙怀着感谢,但觉得自己有自己的身分,同杜这样的人还是不亲不疏最好,靠杜月笙施舍终是可悲。辞去了这个职务,不拿 杜给的〃车马费〃了,心里坦然得多。童霜威这一度因冯村的事仍在苦闷之中。冯村的病脱离危险后渐渐痊愈,陈玛荔也设法给家霆代转送过几 次食品、衣物及零用钱,只是事情仍旧拖着。如今,快过农历年了,也还难以看出很快就会释放的迹象。所以他想:与李宗仁同去成都一游, 散散心,何乐不为?好在去的时间很短,家霆独自在家,上课、吃饭,一切正常,无须挂念。而且,童霜威心里还有一件事,听家霆从谢乐山 处得悉:谢元嵩已经由美国回来,监察院有人抓他在上海附逆的辫子,他自己识相,就去成都做寓公了。听说成都一家大学聘他作了教授。他 的住址是永安街三十五号,与画家徐悲鸿的住处不远。童霜威对谢元嵩恨之入骨,早先听说谢元嵩由美回来后,仍要飞黄腾达,愤愤不平。现 在知道谢元嵩并未到监察院任职,也没有新的任命,比较欣慰。想到自己在上海被他害得好苦,后来又被他出卖,对谢元嵩的那份仇恨总是无 法发泄。真恨不得见了面咬他两口。现在,有了去成都之便,就想抽个时问前去当面痛骂他一场,出出心中之气。
因此,当李宗仁当面邀约去成都时,童霜威对李宗仁说:“德邻先生厚爱,自当从命。我对芙蓉城也早心向往之了!晋人左思在《蜀都赋》 中说:'既丽且崇,实号成都',南宋陆游曾写诗说:'老天白首欲忘归',能去一游,真是幸事!”
这样,李宗仁戎装佩三星上将衔,披了黑斗篷,杨忆祖穿二星中将军装,穿黄呢军大衣,与穿西装外加黑呢大衣戴礼帽的童霜威一同坐小 轿车,沿重庆到成都的公路,经青木关、璧山、永川、隆昌、内江、资中、资阳、简阳而到成都。有了杨忆祖和司机同去小游,李宗仁副官也 未带。
招待李宗仁的,是抗战开始前两年被蒋介石以〃剿共不力〃的罪名撤职罢官的川军师长饶颂天。他瘦黑矮小,光头高颧骨,除了两只鹰隼似 的,看不出是军人。虽然息影成都,仍是各方权威袍哥拥护的〃总舵把子”,是〃仁〃字堂的〃坐堂大爷”,所以依然威风赫赫,带着几个姨太太 过着骄奢的退隐生活。公馆在桂王桥东街,是那种中西合璧建造的庭园房屋,有洋房,有平房,有小巧玲珑的花园假山石。李宗仁来到,他对 所有来客都暂停会见,把一幢洋房的二楼全部腾出,给李宗仁、童霜威、杨忆祖都安排了讲究的卧室,吃饭都安排了川菜风味的上等酒席,一 般总是八个围碟、十个正菜、四个热吃、五道点心。饶颂天酒量大,谈风健,气管炎、肺气肿严重,还吸鸦片,也不忌烟酒。看那样子,不是 长寿之人。他那身体不能陪同游览,只能在家应酬。这样反倒少些客套。来到成都的第二天上午,李宗仁、童霜威和杨忆祖就乘坐由重庆来的 自备轿车由饶府派了一个青年管家导游。
李宗仁主张先玩武侯祠,征求意见说:“啸天兄,你看好不好?”童霜威笑着说:“德公是军事家、政治家,武侯也是军事家、政治家, 今人拜古人,先谒武侯祠当然好。”
李宗仁哈哈笑了,那张高颧骨、阔嘴巴的脸上有三分得意,说:“啸天兄过奖了!过奖了!”
杨忆祖也赔着笑,点着头。这是个对李宗仁忠心耿耿的办事处长,为人比较厚道,脸皮黑红,身材魁梧,军帽下剃着光头,挂着金闪闪的 两颗星,威风凛凛。只是在李宗仁面前,由着李宗仁同童霜威谈,自己像个副官似的,不甚讲话,却时时处处照顾着李宗仁的一切。
车到武侯祠,三人下车,由饶府的青年管家带路跨入武侯祠。武侯祠坐北朝南,主要建筑落在一条中轴线上,经过大门、二门,先到刘备 殿、过厅,再到诸葛殿。刘备殿的正殿有刘备的泥塑贴金坐像,东西偏殿是关羽、张飞塑像。殿前左右两廊有文臣武将彩色塑像共二十八尊。 东廊文臣以庞统为首,西廊武将由赵云领先。诸葛亮殿正中为武侯贴金塑像,手执羽扇,栩栩如生,西侧是他的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的塑 像。三人在殿前殿里站了一会儿,童霜威特别喜欢赵藩写的一对匾联,不禁站着看了又看。那对联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①。
李宗仁见童霜威老是在吟阅这副匾联,也伫立看了两遍,忽地说:“不审势即宽严皆误,说得对啊!”忽又自言自语:“蒋先生不知来此 看过这副对联没有?”
童霜威不知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佯作未听见,没有答理,心里却想:这副对联的寓意和哲理都很深,指的古人,说的今人。今天的人确是 可以得些启发的。
三人在青年管家导游下,又经过桂荷池西,穿过绿竹掩映的红墙夹道去看刘备墓园。那墓封土有十多米高,周围达一百八十米,有〃汉昭烈 皇帝之陵〃石碑在前。刘备于公元二二三年病逝在白帝城
①赵藩(1851一1928):云南人,白族,清末曾两任四川按察使,长于书法及题咏,后来赞助过辛亥革命。民国后做过云南省图书馆馆长。
永安宫后,五月运回成都,八月葬在这里。
童霜威说:“这种君臣合庙的情况真是少见!有意思的是明明是刘备墓,却被叫作武侯祠。千秋后世,臣反而压倒了君!可见世人对诸葛亮 的崇敬,也说明一个人主要应是依他的功绩,对民众的贡献,他的人品、道德、文章来评价的。而不仅仅因为你是皇帝,百姓就尊奉你!”
李宗仁注意地听了,颔首笑道:“有见地!有见地!……”他似乎想借题发挥讲些什么,吞住了没有讲。稍停,却又笑着说:“刘备宽厚待 人,从不忌才,所以他能有诸葛亮悉心辅佐。我们有的人,多疑而忌才,亲小人而远贤臣,最怕臣属功高震主,是不可能像诸葛亮这样得人敬 重的!”见童霜威微笑点头,又说:“有件事很有趣,接替我任五战区司令长官的刘峙,是个胆小而屡战屡败的庸才,可是蒋先生说:“刘峙 指挥作战是不行,但是哪个人有刘峙那样绝对服从!'哈哈,有趣不?”
童霜威听了,摇头说:“不仅有趣,而且可悲!”稍停又说:“从历史上看,凡是爱用奴才的人,每每是暴君或昏君。桀纣是暴君,阿斗 是昏君。”
李宗仁咧开阔嘴笑笑,没有说话。只听到他轻轻叹了一口气。离开武侯祠,驱车到了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故居——草堂。这是杜甫在公元 七五九年冬天,流寓成都时结庐而居的寓所,先后在这里住了近四年,写诗二百四十余首。五代前蜀时,写那首〃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 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的大诗人韦庄,寻到了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此后历代都有修葺扩建,可惜保护得不 好,园林内虽清幽别致,竹林与树木茂盛,小溪蜿蜒,但颇有一种衰颓、寥落的凄凉景象。童霜威想起杜甫为避战乱在此地的落魄失意与贫寒 闲散,想起了杜诗中的惊惶凄苦及勉强作出的悠闲疏放,不禁心上感慨,甚至觉得自己此时更能体会杜诗中的感情与抒发。
去年由沦陷区来到大后方,途经成都,行程匆匆,成都的名胜古迹一处都没有游赏。同柳忠华是在成都分别的。从那,就不知他的下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