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门称王 >

第55章

寒门称王-第55章

小说: 寒门称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堂上的刘琨面色一变,俊美苍白的容颜上现出一丝怒意。
那徐润却是施施然道:“令狐将军也是为了军务,他脾气就是这样,大人您莫气坏了身子。”
刘琨无奈的敲着面前案几:“无礼莽夫,着实可恶!若都如阿润你这般通情达理,该有多好。”
徐润忙道:“蒙将军爱怜,这是徐润的福气。”
刘琨爱怜的抚摸了一下徐润的发丝,然后大声喝道:“请令狐将军进来!”
随着一阵甲胄撞击之音,一个身高一米七左右,身材壮硕,面目威严的中年男子大步走了进来。
那汉子一见刘琨,拜倒在地:“令狐盛见过大人!”
刘琨眼底闪过一丝不屑,但还是满面笑容道:“令狐将军请起,你有什么事情非要现在找我?”
“大人,城中谣传愈重,说大人你要谋取中山,还要与王浚将军开战,我已经派人抓了一批造谣的人,却还是制止不住……”
刘琨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我不是告诉过你么,中山国是我的老家,是我大晋国土,我身为朝廷册封的并州刺史,难道没有权利在那里募兵抗贼?王浚那个庶出子若有不同,让他来见我就是,他以为和刘乔勾搭在一起,就可以稳压我一头么?”
原来,刘琨和刘乔也素有旧怨,
永兴二年(305年),东海王司马越起兵攻打长安,司马越执政后,以司马虓代刘乔为豫州刺史。刘乔举兵抵抗,刘琨率领骑兵5000救司马虓,兵败与司马虓俱逃往河北,父母却陷于刘乔。司马虓领冀州,刘琨到幽州向王浚借骑兵800,渡河击败刘乔,才救还父母。接著,刘琨又与司马虓连败司马颖部,以功封广武侯,封邑二千户。
这是刘琨的成名之战,也是刘琨和刘乔结怨的开始,而那时候刘琨和王浚关系正处在蜜月期。
但哪想到,曾经的朋友如今成了仇人;而曾经的敌人却和以前的朋友结为了联盟。
世事无常,刘琨心底却对王浚和刘乔皆怨恨不已。
虽然,他也知道琅琊王派刘乔的儿子刘佑去有幽州,不过是朝廷派去钳制王浚的一枚棋子,王浚也未必就真的会通过刘佑而和刘乔走到一起,可他的心里就是不痛快。
从这一点上讲,刘琨其实多少有些意气行事。
没有发现刘琨的面色越来越难看,令狐盛却犹自说着:“大人,这造谣的人经过审讯已经承认是石勒派来的,我们应该……”
“石勒派来的怎么样?现在王浚在前线与石勒激战,石勒这是在转移视线,王彭祖难道还能弃石勒而攻打我么?”
“大人,可是石勒狼子野心,王彭祖也是野心勃勃,若真任事态发展,我们并州势孤,恐早晚被他们算计……”
“诶呀,令狐将军,你好不开窍,大人说没事就没事,现在中山国那边自有刘希大人照看,你就别操心了。”
徐润忽然娇滴滴的插话道。
“无耻小儿,你一个不懂军务政事,靠卖弄姿色爬上来的家伙也敢妄言?”
令狐盛一直就看不上徐润,此刻却勃然大怒。
“够了,你还把不把我放在眼里。”刘琨越听脸色越白,令狐盛太不会说话了,句句诛心,虽然是指责徐润,但徐润是自己提拔上来的,这不就等于指责他这个刺史一般。
令狐盛一惊,心下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跪倒在地:“大人恕罪!”
徐润眼珠一转,也噗通跪倒:“大人,请不要责罚令狐将军,是润不懂得这些,又没有什么地位,被人看不起是应当的。”
刘琨忙扶起徐润:“阿润不许胡说,你和这些粗鲁之辈计较什么?有我在,晋阳谁敢看你不起?晋阳令缺位有些时日了吧?今天起徐润你就是晋阳县令,我看今后谁还敢瞧不起你。”
令狐盛一愣,忙进言:“大人,晋阳令之职干系重大,不可轻予他人……”
“住嘴,我做什么还要你教给我么?你看看阿润多通情达理,一直在和我说你的好话;令狐将军,你也算是世家子弟,怎么就如此心胸狭隘?你,给我出去!”
“大人——”令狐盛只觉得满腔热血无处发泄,悲声道。
刘琨拽起徐润的手掌,两人直接走下高楼,看也不看跪倒在地的令狐盛。
“天亡我并州么?”令狐盛悲叹一声。
令狐盛起身离开,高台之上再无一人。
清风骤起间,吹得四面纱窗一阵摇曳,那张古琴的丝弦仿若被素手拨动了一般,发出一声若有若无的哀鸣。

第八十三章,走马晋阳
更新时间2011…4…17 13:01:27  字数:2484

 即将强推,然后五一上架,据说五一双倍月票,所以人称大神月。如此情况,小飞只求在神之月,能得到各位支持,至少不要在神的面前,让“寒门”死的很难看,而我亦会在强推期间和上架后努力更新,以回报各位读者的支持,先行拜谢:)
~~~~~~~
第八十三章,走马晋阳
琴台之上,刘琨拂袖而去,令狐盛无奈起身,走下高台。
一直到返回府内,令狐盛依旧有些失魂落魄,作为太原郡本地世出的名门望族,令狐氏在士族林立的大晋虽不是前列,但也至少能勉强维持个二流。
可自自本朝建立,令狐一族为求发展,将家族南迁至洛阳,后来大批士族南渡,又跟随去了江左。
这来回迁徙之后,令狐氏的势力大不如前,如今只能算是三流。
就算在曾经的老家太原郡,经过数次战火洗礼的城市中,能记得、尊重他们的人也大都成为了孤魂野鬼,而新兴的城市居民根本不会再买他们的账。
家族不兴,仕途不顺,忠言难进,并州存危。
这些都让令狐盛这个尚有些责任心的汉子辗转反侧,今日受到刘琨如此斥责更是失魂落魄,不能自拔。
正闷头行走间,一头撞在一人的身上。
那人摇晃几下,却也不恼怒:“爹爹,发生什么事情了?”
令狐盛抬头一看那人,正是自己的儿子令狐泥。
令狐泥今年不过十八岁,正是年轻有为的时光,继承了父亲的勇武,但性格却比其父深沉许多,如今就在令狐盛军中为将。
“唉……天亡我并州啊!”令狐盛喟叹一声,就要离开。
“爹,你又去拜见刘刺史了吧?是不是徐润那小人又进谗言了?”
“泥儿,为父……”
令狐盛此刻只觉得满腹衷肠无处可说,因此令狐泥一问,却是竹筒倒豆子,全说了出来。
“父亲何须忧虑,那刘越石不纳忠言,你又何必管他,伯父去幽州前曾明言:越石刚愎,不纳忠言,徐润狡诈,自保为上,您就应该听伯父一言,寻求自保,否则咱令狐家在这太原郡就要……”
令狐盛越听越来气:“住嘴,你这个不肖子,怎么敢如此妄言诋毁刘大人?你休要提你那不争气的伯父,前些日子不是已经有消息传来,他不好好当县令,却勾结匪盗,劫掠城中大户,如今已经不知所踪,这等败类丢尽了我们令狐家的脸面,你还提他做什么?”
令狐泥见父亲生气,却是不敢再顶嘴,只好婉转劝慰道:“父亲不要动怒,是我不懂事,今日却该我巡城,父亲和我一起去,指点我一二,顺便散散心如何?”
令狐盛一听,点点头,他毕竟就这一个儿子,期望甚高,而且他刚刚嘴上大骂令狐艾丢脸,实则内心却一直担心:“艾兄,你如今可安好?”
又想起这些年令狐家的起起落落,人丁凋零,心下更加黯然。
~~~~~~~
建兴元年的九月中,历经一个半月的长途跋涉,王烈一行终于抵达了晋阳城。
其时,大晋的晋阳县为太原郡治下、并州首府,晋阳城乃春秋时初建,西晋时扩建。扩建之处周长在十六公里,面积约20平方公里,已经是北地少有的大城市。永嘉元年(307年)刘琨占据晋阳后,翻修城墙、修正街道,安抚流民,让晋阳很快成为北地汉人最大的据点之一。
从这一点来说,刘琨不愧为一代名臣,善于收纳人心,长于城市建设,而且无论音律还是诗文都堪称一代大家。
但刘琨的缺点也同样很明显,性格骄傲、不纳忠言,多少有些意气用事,能安抚收人心、却不能住人心,四方来投,一朝散去可以说是他后期处境最真实的写照。
在王烈看来,这个时代的刘琨是个有才华有能力的文艺青年,但性格太骄傲,爱听好话,听不得诤言,而且不会驾驭手下,所以才有了后来众叛亲离,远遁幽州,却因儿子刘群得罪了段氏鲜卑,最后被加害的悲剧结局。
也因此,当王烈他们进入晋阳城的时候,谢极问王烈要如何说服刘琨的时候,王烈摇头:“想要说服刘越石大人,就算谢鲲大人前来也未可能,何况我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子?所以,需找一个机会,走走他身边人的路线。”
谢极有些迷惑,不明就里。
令狐艾却是笑道:“首领是要先拜见徐润么?”
王烈点点头:“此子虽为鄙薄小人,这样的人重利轻义,只要利益足够,就能驱使他为我们说话;就算他不为我们说话,只要不进谗言,耽搁我们正事就好。”
拓跋郁律插话道:“正应该如此。”
冉瞻却是面带不屑:“和如此小人废话,传出去有损大哥的名声。”
蒙浑也连连点头,草原健儿最不屑做这种事情,拓跋郁律简直是他们异类中的异类。
程翯却忽然道:“爷爷说过:近君子远小人,然何谓君子,何谓小人?小人喻以利,君子喻以义。大哥这样做,正是分别对待,没什么不好。”
王烈竖起拇指:“知我者阿璎也。”
令狐艾看了一眼程翯,心道:“这话能是个偏僻山村的村正说出来的么?”
~~~~~~
王烈他们一行人在离开青龙岭后,就换下了匈奴汉国的战甲,既然袭杀了石勒的大军,他们需要做的就是迅速离开这里。
一行人再次变成了商队模样,而他们的商品自然就是那些上好的战马。
等到了晋阳城下,众人风尘仆仆,加之队伍中汉胡混杂,完全就是从草原而来的贩马商队,晋阳接近代地,刘琨又与拓跋鲜卑交好,而这样的商队每月都会有几批,到没有引起守城官兵的怀疑。
这也是王烈的主意,因为他觉得既然石勒已经开始造谣离间王浚和刘琨,那么晋阳城内肯定遍布石勒的探子,若以王浚使者的身份公开进入,一是容易引起这些探子的注意并加以破坏;也容易引起刘琨的反感,反而不好再现去见徐润了。
毕竟以徐润的性格,虽然重利,但在这种情势下肯定不会做刘琨不喜欢的事情,不可能在刘琨生气后还接见他们。
众人顺利进城后,一路走马观花,脱离了山区、荒野的单调,经历了那山谷一战的生离死别,再见这人世繁华,众人心头却都有几分恍若隔世的感觉。
一路下来,来自青山村的,经过战火的洗礼后剩余的十一名青年猎手,都目不转睛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这些青年,以前最远不过是去过常山郡的府城常山县城,但常山县的繁华与晋阳城却是云泥之别。
看着眼前繁华的景色,想起牺牲在山中的伙伴,这些少年本来欢快的心情也有些低沉起来。
还是程翯见大家情绪不高,却是忽然唱起了山歌。
红马之上,飒爽英姿,山歌动听嘹亮,一时间街路边的众人都驻足观看,王烈等人低声相和,拓跋郁律和蒙浑这帮草原汉子也是听得动容。
那低落的情绪慢慢消散开去,王烈看着眼前的少女,心下也感激她如此激励士气。
令狐艾看着眼前的青少,微微颌首,这一路的辛苦似乎都不再算什么了。
忽然,他眼角的余光撇见前边一队纵马行来的军士,脸色微变,一拉王烈:
“首领,下马!”

第八十四,我是老实人
更新时间2011…4…18 0:02:51  字数:2559

 嗯,我是老实人,本来想奢求下周点或者周推,但忽然觉得自己这本书的名字实在不够好(传统型的觉得闷骚,闷骚型的觉得大叔),所以只是想想,咳。今天三更,这是第一更,明天上午一更,晚上一更;我这话说的清晰明了,言简意赅,内涵深刻,诸位,祝周一愉快,上班不愉快,但希望三更能让您愉快!
~~~~~~~
王烈一愣,但处于对令狐艾的信任,还是翻身下马。
其余众人不明所以,还以为王烈遇到什么熟人,也都跟随下马,为了不引人注意,都装出一副土包子进城的模样,四处关瞧。
尽管从严格上讲,他们就是土包子,尤其是冉瞻,一双牛眼几乎不够用了,看这个、那个都新鲜,还一直嘟囔着要给自己那位御姐媳妇买些珠宝带回去。
很快,那一队军士行至众人身前,众人牵马让在一边。
刘琨来到晋阳后,注重城市建设,晋阳的主要街路都颇有京都风采,宽阔平直,众人让开后,并不影响对方通行。
那领军的是一老一少两个将军,老的不到四十岁的年纪,虎背熊腰,一身链甲,容貌威严,但面色却有些灰败,显然气色不佳;少的不过二十左右岁的年纪,却穿着幢主的服装,面沉如水,却有几分意气风发的感觉。
这队军士只是扫了王烈他们的马队几眼,却并不在意,像这种贩卖马匹的队伍,在晋阳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