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门称王 >

第54章

寒门称王-第54章

小说: 寒门称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豫看着王烈同样漆黑的眼瞳,那双眼中没有愤怒、没有欢喜,甚至没有讥讽,只有一丝淡漠的怜悯。
吴豫是敌人,是残暴的敌人,但他真的很可怜。没有自己的目的,以为用屠杀就可以解决一切。
在王烈看来:如果屠杀真的可以解决一切,那这个世界上只能剩最后一人。
因为人与人的心根本不可能完全一样,就算是亲如兄弟也会有见解不同,更何况是牵涉到政治利益的上层。
今日天下大乱,苍生哀号,固然有胡人残暴的原因,但何尝没有汉人内乱,自相残杀的原因?
前有八王之乱,祸乱中原,后有江左内斗不断,自损臂膀。
在这样一个乱世,人命贱如猪狗,兄弟之间一言不合都有可能拔刀相向,如果全以杀戮来解决,天下之大,你杀尽苍生,又能怎样?(主角杀胡肯定要杀,可是就算杀光胡人,还有和你不和的汉人,至少王烈的观念与这个世界的大多数汉人是不一样的,杀是杀的痛快了,最后万里无人烟,怎么对外御敌,怎么发展国力、后世扩张?——以上,实在是有感而发,不是针对个人,主角现在这个阶段就高举屠刀,真的是不合理啊,希望诸位能谅解一二,小飞拜谢)
此刻,众人都已经围了上来,山谷中的嘶号悲呼也渐渐减弱,多少生命在这大火中消逝,四周高举的火把让王烈的眼睛闪烁着火焰的光彩。
王烈刚刚对吴豫所说的那番话,也都落在众人的耳中。
冉瞻有些惊讶,苏良却是一脸坚定,令狐艾捏着胡须不语,拓跋郁律的眼中却是闪过一丝希望。
生,未必等于拥有希望;死,也许是一个新的开始!
吴豫忽然想明白了许多,凄笑一声:“我的敌人,请您将我和鲁奴儿的骨灰带回草原,葬在一起。”
说完猛的向前一挺身子,任王烈的枪锋刺穿心脏。
王烈没有动,也没有再说话,这一刻他忽然觉得,自己真的不再是为某一个人而生存,不是在单单为自己而奋斗。他不是救世主,但他却要保护好自己所坚持的信念,还有那些跟随他的人,不为人言所动、不改这乱世求生的初衷。
所以,我的敌人,你安心上路吧!


第八十一章,天王勾戟
更新时间2011…4…15 22:32:21  字数:2413

 好吧,本来想攒稿在强推多爆发的,但怕各位等不及,还是先放一章出来,谢谢各位的支持:)另外,请各位关注寒门评论王第二期评选结果,相关帖子已经在书评区置顶,奖金也已经全部送出。
~~~~~~~
晨光披洒在青翠的山林之间,白纱一般的雾霭环绕着山巅。
山谷内,昨夜还青草萋萋、野花遍地,蜂戏蝶舞的人间仙境,一夜之间就变成了血流成河,尸骸遍地,蝇虫肆虐的修罗场。
整整一千五百名石勒手下的精锐胡人骑士,一夜之间全部命丧在这无名山谷之内。
从领军的大将,石勒手下十八骑之一的吴豫,到鲁奴儿、黑林两个猛士,没有一个人能再见到今早的太阳。
看着这凄惨的景象,嗅着空气中不算弥散的人体烤肉的焦臭味道,就连神经粗大如冉瞻,也是眉头微皱。
这已经不是屠杀,而是焚烧畜生一般了。当然,吴豫手下这些胡人骑士的手上本就沾满了汉人的鲜血,无论以何种形式进入地狱对他们来说都不为过。
王烈吩咐众人赶快救治己方伤员,并将所有死亡的胡人骑士尸首都收拢起来,焚烧干净。
经过简单的统计,歼灭了一千五百名敌人,己方死亡二十七人,伤四十一人。
其中坚守绝壁的十五名猎户,当场战死七人,另有两人重伤不治。
其中就包括为林海挡了一箭的刘刈麦。
剩余的六名猎户,包括王烈也都个个带伤,当时若火起再晚半个小时,王烈这些人几乎是十死无生。
看着死去的兄弟,王烈面沉如水。
王烈心疼的是自己这些兄弟,这些期盼和他一起走出山村,看看这个广阔天地的兄弟,如今却早早离去。
率领众人,将战死的兄弟掩埋在山谷内,众人在王烈的带领下,向死者敬礼。
王烈告诉他们:“诸位,这些兄弟都是为我大晋而死,为身后的父老乡亲而去,他们不是官吏、不是军人,却是我王烈心目中的英雄,将来有机会我一定将他们的名字写进那历史,让他们也成为人人敬仰的英雄。”
这样近乎痴狂的誓言,众人在这一刻却都深信不疑。
只因为,眼前这个少年冲锋在前,生死无惧,义薄云天,值得他们的信任。
青山不老,斯人未消,忠魂不在,热血燃烧。
~~~~~~~
处理完死去的兄弟,那些胡人骑士的残骸,则被堆在一起焚烧后掩埋起来。
当然,王烈言而有信,将吴豫和鲁奴儿的尸体单独焚烧,用羊皮水囊装好,将来有机会带去草原安葬。
处理完这些,王烈心情烧好。
至于其他胡人,尽管死状极其凄惨,但王烈并不觉得有什么,用前世的话说就是:出来混早晚都要还的。
唯一可惜的是这一千多名骑士的战马,都是北地上好的良驹,却跟随自己的主人一起被烧死在这里。
拓跋郁律见王烈表情不善,有心劝慰他,开口一笑:“王首领,可是心疼这些烧死的战马?”
王烈诧异的看了一眼这个二世祖,没想当时这小子竟然能猜中自己的心思。
拓跋郁律却是自顾道:“你们汉人总觉得良驹难得,但在我们草原最不缺的就是战马,如我那个死鬼老爹,他留给我的部落尽管弱小,但每年尚能产出万匹良驹……当然,大部分都要上交给可汗,不过若说千匹战马我还是拿的出手的,王首领如有需要尽管提出。”
王烈自然不会相信这个二世祖会这么好心,想要如此大方的白送自己战马。
但与这种人说话,你就不能表现出好奇或者怀疑,王烈故意不屑道:“我的山寨小的很,用不了许多战马,这次去晋阳,我的人所骑的这些战马也要送给刘越石大人做礼物的,所以拓跋兄你的好心我心领了。”
“兄弟,你山寨虽小,可那青山村的家底却很大哦。”
“呵呵,再大也入不了哥哥你的法眼。”
见王烈油盐不进,拓跋郁律无奈,暗叹王烈就是他命中煞星。
“兄弟,我也不和打马虎眼,今年北地大旱,我听蒙浑说,我的部落也遭灾严重,我此次回去首先是要收拢人心,靠的就是救灾解困,若兄弟你能这时候给我提供粮草救急,让我能重获部落的支持,我将来必有回报。”
王烈看了一眼拓跋郁律,这小子一副语气真诚的模样,于是点点头:“嗯,我考虑下。”
“大哥,这吴豫死后留下的战马武器都非凡品,你看怎样处置?”
两人正说话间,苏良牵着一匹战马走了过来,战马上横着一杆铁戟,只见这战马整体呈青色,马身上全是白色斑点,高大雄健,却是匹上好的青骢马,虽不及黑龙也不呈多让。
再看那铁戟,却与一般长戟不同,长度在丈二左右,似矛非矛,戟锋锐利,刃下有铁,横方上钩曲成锯齿一般。
“这是勾戟,因为长度没有一般铁戟长,头重脚轻,非力大者不能用,所以很少有人爱用它,不过这把勾戟比一般勾戟还要长上许多,看来这个吴豫也是天生神力。”一旁的谢极见王烈有些疑惑,忙解释道。
这种冷门兵器,一般都是世家子弟才见过,平常百姓见到的也就是普通刀枪。
王烈一咧嘴:“勾戟?这不冉……这武器是不错,先留下来吧。”
王烈的心里浮现出一个铁塔般的巨汉,一手两刃矛,一手镔铁勾戟,胯下朱龙宝马,这不正是冉闵天王嘛。
不能想了,实在太荡漾了,这勾戟将来一定要留给冉闵用。
一旁的令狐艾见王烈一副萌动的表情,忍不住清咳一声:“首领,诸事完毕,我们该上路了、”
王烈这才发现众人都大眼瞪小眼的看着他。
一旁的程翯更是一脸好奇,见他醒悟过来,抓住他的胳膊好奇道:“阿烈,你刚才的表情好难看,在想什么坏事。”
拓跋郁律唯恐天下不乱,立刻插话道:“王首领定是在想某个美貌的小娘。”
王烈大糗,狠狠瞪了拓跋郁律一眼,转首拍着程翯的小脑袋:“我在想,既然又得了这匹青骢马,那红裳就让给你骑,青骢马给苏良,你看可好。”
其时,程翯一直骑着一匹普通战马,而红裳则早被他让给了苏良,因此不好在给程翯,今日得到吴豫的这匹青骢马,却正好把红裳还给她。
程翯看了一眼红裳,轻声道:“我更喜欢黑龙,不过既然红裳是它的婆娘,那我就要了。”
说完,高兴的和苏良交换了战马。
拓跋郁律竖起大拇指:“兄弟,你很会糊弄小娘啊。”
王烈脸色一板,正色道:“拓跋兄,杀了吴豫之后,我已经彻底得罪石勒,为了不连累你,我们分道扬镳吧。”
拓跋郁律一愣:“……你这是在威胁我么?”
王烈点点头,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是的。”
拓跋郁律摸了摸自己狭窄高耸的鼻梁:“好吧,王兄,你是平生我仅见的伟男子,哪家女子跟了你是她天大的福气。”
王烈一咧嘴:“嗯,其实我觉得我没有这么好,还有下次说谎请不要摸鼻子。”

第八十二章,无双刘越石
更新时间2011…4…16 12:30:49  字数:2805

 写这章费了我很多心思,既然写两晋,小飞就想写出自己笔下的英雄。无论是冉闵和谢安这样大多数人都知晓的时代巨人,还是刘琨和陶侃这样的忠臣义士;哪怕我写的是快餐的网络文学,小飞也想要写出一点自己的东西与诸位分享。刘琨,一个被人追捧、又被人诋毁的矛盾体。至少,小飞的笔下他是英雄,一个生不逢时,不能实现自己理想的悲剧英雄,这一章,很多东西都是小飞自己个人的理解,不求大家都接受,但希望诸位能理解一二,就足矣,拜谢:)
~~~~~~~
晋阳,大晋并州太原郡府城所在,是北地汉人重要的据点。
晋阳城内,西晋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领匈奴中郎将刘琨端坐堂上,手抚古琴。
琴声悠扬间,堂下一个身穿七彩长衣,眉目如画,脸上用脂粉涂抹得雪白的男子正伴着琴音翩翩起舞。
片刻,一曲终了,刘琨抬起手掌,轻拍道:“阿润的舞姿真是越来越美了。”
堂下那美艳男子却是碎步上前:“是大人您的琴声动人,我才会忍不住做此舞蹈。”
刘琨闻言,拉起那男子的手指:“你啊,就是乖巧会说话。”
刘琨,这个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子孙,以美姿仪和弱冠以文采征服京都洛阳的“洛中奕奕,庆孙越石”,如今已经四十有二。
虽然已经过了人生最鼎盛的年华,但细心的保养和年轻时养成的良好习惯,让他整个人依旧神采奕奕,面色虽有些苍白,但刀刻一般的脸上却不见皱纹,头发也依旧乌黑油亮,就这样披洒在宽阔的肩膀之上,整个人显得无比俊秀潇洒。
从元康元年(291年)“八王之乱”初始,因为刘琨的姐夫是司马伦之子司马荂,所以刘琨父子兄弟皆与司马伦姻亲并被委以重任。
一个以文采闻名京都,少年以报国为夙愿的少年,被迫卷进了残酷、黑暗的政治之中。
内心里,刘琨并不喜欢这些,在少年时候的理想中,他想过成为一名诗人,一名带兵杀敌,为大晋开疆裂土的将军,甚至是一名为人抚琴的音律高手。
但世事无常,命运将他推到了政治的风口浪尖,让他承担了很多他不想承担的责任,刘琨很痛苦,而且这种痛苦是无法和他人言说的。
可是无论怎样,在晋阳,刘琨就是这些百姓心目中的神。
是他,在永嘉元年(307年),带领属下来到并州;是他,以不足千人之力,抗击匈奴汉国的强敌,将已经十室九空的晋阳城建成为北地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是他,吸引了多少有志抗胡的豪杰志士争相来投,更与鲜卑索头部可汗拓跋猗卢结盟,最终在晋阳站稳脚跟。
如今,五年时光,转眼流走,晋阳恢复了生气,北地的领土大部依然为胡人所占据,刘琨却仿佛被消磨掉了斗志,再无寸进。
站在刺史府中的高台之上,听着耳边徐润抚琴之音,远望着自己一手缔造的新晋阳,可曾经的少年理想却仿佛离他越来越远,一时间刘琨也是感慨万千。
也许,能远离政事纷扰,战时能痛快提刀杀敌,休闲时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调音做乐,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吧?
上阵斩胡狗,下阵论风流,不与政事扰,不求万户侯。
(这就是小飞心目中的刘琨,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
刘琨和徐润两人弹琴说笑间,高台下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只听卫士喝道:“令狐将军,您不能进去,刘刺史正忙公务,谁也不见。”
门外那人大怒:“什么公务,分明是和徐润那小人在一起作乐,赶快给我让开,耽误了大事要你狗命。”
堂上的刘琨面色一变,俊美苍白的容颜上现出一丝怒意。
那徐润却是施施然道:“令狐将军也是为了军务,他脾气就是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