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决战1984 >

第213章

决战1984-第213章

小说: 决战1984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范主任啊!”张双翼司令员招了招手,示意范洪卓进来。毕竟是自己的得意门生,从调职到沈阳军区以来,这小子就一直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十一年来,这对苏备战的基本预案至少有一半是出自他的手笔,所以这个时候,张双翼司令员更想听听他的意见。

刚刚走进门来,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就仿佛从身后炸响起来似的,没等范洪卓醒悟过来是怎么回事,夹杂着灰土尘烟的气浪便将他猛然的推搡着抛出房间内。

咣当,所有的灯火顷刻之间全部黯然而灭,整座大楼骤然的死寂下来,除了那滋滋而响的电流声。随即便是一阵凄厉的防空警报突然刺破夜幕下的沉寂。

“司令员!司令员!”强忍着背部的疼痛,范洪卓参谋爬起身来,破碎了玻璃的窗户外一片燃烧着的火光直冲天幕,染红了黑夜,映衬着这房间里的死寂。

眼睛上黏黏的,就像是胶水样的糊拉在眼皮上,那流淌着的热乎乎的感觉让这位主任参谋感到一阵眩晕,范洪卓知道那是额角磕破后流下的鲜血。“司令员?”范洪卓借着依稀的火光,摸走上前去,地上一片抖落下来的尘土,还好,大楼还算坚固,没有垮塌下来。

“司令员!”听着依稀而起的痛苦的呻吟声,忍着背上那阵阵的刺痛感,范洪卓抢忙上前去,昏黑之中,张双翼司令员趴在办公桌上,挂在墙上的牌匾掉落在他的身旁,上书的‘运筹帷幄’四个大字已然是暗淡无光,到处都是被气浪吹掀的文件、纸张。

“司令员!您还好吧!”好半天,范洪卓才挤出这句话来,他不知道该是去说些什么。军区司令部遭到空袭了吗?不对啊,怎么没有防空警报声。

“我没事!没事儿!”张双翼司令员的胳膊被掉落下来的牌匾给砸伤了,额头重重的磕在办公桌上,擦破了点皮,其他倒也没有什么,只是都快七旬的人了,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去,看看什么情况!”张双翼司令员艰难的站起身来,推开想要扶着自己的范洪卓,命令道“去作战室看看,还有,核实下情况,究竟怎么回事!”

“是!司令员”范洪卓总算知道了自己该去做些什么了,司令部大楼的爆炸绝不是偶然。

当然不是偶然,至少这个时候开始向司令部大楼开进的军区警卫营的官兵此时已经傻眼了,整个司令部大楼已经是一批狼藉之样,这栋建立于1950年代的带有着浓重苏式风格的办公楼整个的被削去一半,砖瓦碎片非得到处都是,坍塌下来的半栋楼是整个儿的塌了下来的,估摸着不少人被埋在里面。

而处于在司令部大楼对面的铁路总局宾馆则是已经成了片废墟,这栋处于在和平区南三马路与太原街交叉路口的东北角的四层砖混建筑,本来就是栋老建筑。这楼的前身就是沈阳‘满铁会馆,当年是日本人于1925年建成的。

初期是南满铁道株式会社设在沈阳的铁路员工俱乐部;后来分别是日本关东军宪兵队和绥大警务处所使用。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沈阳军区一直占着这栋楼,后来沈阳铁路分局往回要,沈阳军区又不给,最后官司一直打到国务院,周总理下令军队退出大楼,在路东面新建司令部大楼,也就是现在的军区办公楼,才算了了这场风波。

收回去的大楼一直都是被沈阳铁路分局当作招待所使用,现在这栋老房子垮了,整个的塌了。而处于在它对面的军区办公楼也塌了半个。可真是难兄难弟了。



第三章:满州表里(五)

沈阳城的历史浓郁得就跟锅汤样,怎么着都能够让人品出各种的滋味来,沈阳城的战火也就跟那熬汤的柴火样,几乎伴随着这锅汤从开始便有着,也许就是这般的那样。

几乎没人不知道这座位于浑河北岸,因浑河古称沈水,取义‘沈水之阳’的城市,不仅仅是辽宁省的省会,更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国长城以北最大的城市,其不仅仅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而且还是最为重要的军事重镇。

从前300年的燕昭王12年,大将秦开挥师东进,攻袭东胡,逐千敌余里,渡辽水而攻箕子朝鲜,直达今鸭绿江的满番汗,首开疆土。始皇帝建长城,而设天下三十六郡,而沈阳便是辽东郡统辖下的戍边城,名为侯城。

至唐代,而称为沈州,辽、金两朝皆以此为镇,1296年,元重建土城,改沈州为沈阳路,归辽阳行省管辖;1386年,明朝改称沈阳路为沈阳中卫。

1621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占沈阳,1625年自辽阳迁都沈阳,修皇宫,而经略天下,1643年太宗皇太极改沈阳为‘盛京’。一年后,立都北京,而改沈阳为陪都,后以‘奉天承运’之意而于沈阳设奉天府,

1900年,俄人假以庚子之乱为机,而占沈阳。五年后,因日俄战争俄战败,而退沈阳。又六年,辛亥革命,奉系张作霖以此为府;1923年,设奉天市政公所,是为沈阳建市伊始。五年后,皇姑屯,张作霖在被炸身亡。同年12月29日,子继父业的张学良以‘东北易帜’而告满洲归顺中央,次年改‘奉天’为沈阳。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沈阳,次年,伪满洲国再将此城易名为‘奉天市’。至1945年8月,二战末期,苏联红军挥军攻满洲,奉天市复以沈阳之名。

1946年3月12日,苏军撤出沈阳,国民政府委任董文琦为沈阳市长,接收市府与防务。次日,国军第52军军长赵公武将军部开进市内,兼任沈阳警备司令。

自此是,沈阳已是东北地区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多个铁路的总枢纽,不仅是为东北工矿重心,亦为中国第一大工业都市。1947年升为行政院之院辖市,为十二个院辖市之一。

风水轮流,次年国军大溃败,10月29日下午,沈阳警备总部宣布戒严。次日15时许,卫立煌、赵家骧、高惜水、王铁汉、董文琦等一众党政军高官自东塔机场飞离沈阳。11月2日,沈阳解放。东北大区、东北局在建国后皆设于此。人称此城为‘共和国长子’

可是作为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是东北地区第一大城市、中国最重要重工业基地,这座城市,不仅仅素有‘东方鲁尔’的美誉,更是政治、军事、金融、外交机构林立的要冲之地。

从建国初期国,重点建设起来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全国最重要重工业基地,到对苏备战的最前沿,这座承载着太多历史和战争的城市,从来没有哪次如同这次,面临着如此这般的危机。也许在老沈阳人的印象中,那些蓝眼睛大鼻子的‘老毛子’是那样的并不陌生。

战争啊,总是这样的嫌富爱贫,总是喜欢合着死神扇动着的羽翅在天空中游荡,就如同幽灵样的游荡着,找寻着它最喜欢的猎物,而一座繁华的城市毫无疑问是它最好的落脚地。

自燕昭王12年以来,沈阳所积孕下来的历史感的确很是沧桑浓厚,譬如市政府、又譬如省政府,再又如那垮塌了的沈阳铁路分局招待所,几乎无一没有那过往的历史。

徐世昌任东三省总督,而建奉天公园,因那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任命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大佐为沈阳市伪市长,并改沈阳市政公所为奉天市政公署,至1937年12月,奉天公园被改建为伪满奉天市政公署大楼。这座呈天井型结构的建筑面积15500平方米,有那褐色外墙砖照面。日本人战败投降后,成为国府的市政府办公楼。沈阳解放后,一直为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所用。

还有那和平区太原街2号的奉天铁道总局舍,筑建于1934年,时曾为伪满洲宪兵司令部所在地。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就一直为辽宁省政府所用。

可是现在,这些建筑无一例外的都成了破碎的一堆废墟,只有那高高耸起的烟柱,腾放在夜幕下的火光,或许还能够轻轻的诉说着这一夜的恐怖与狰狞。

从军区司令部,到沈阳炮兵学院、武警沈阳指挥学院;自东塔机场、沈阳北陵机场,到于洪全胜机场、苏家屯红宝山机场、奉集堡机场,甚至是新民农用机场,无一例外的都遭到了猛烈的袭击,同时遭到打击的还是有辽宁-鞍山基地的第1战斗机联队、大连的第4战斗机联队、四平的第11攻击机联队、牡丹江的第21战斗机联队、第22攻击机联队、丹东的第30战斗机联队、第39战斗机联队,几乎所有的重要军事目标此时都笼罩在一片烟火之中。

无论是沈阳的市民们,还是频临着军事设施旁边的住户们,无一例外的都在这个深夜被巨大的爆炸声给从睡梦之中惊醒,几乎所有人都感触到了那迎面扑来的硝烟战火的气息。

当咣然而起的爆裂声将熟睡中的人们从床上给震醒了的时候;当透过窗户,看着那微寒的夜空中,腾卷而起的火球的时候;当那些曾经用来遮风避雨的窗户玻璃在巨大的响声中喀嚓嚓的碎裂,甚至是化作致命的利刃的时候;人们都在错愕着,这究竟是怎么了。

此时正刚刚被救援人员搀出这栋随时会垮塌了的办公楼的张双翼司令员,不无苦涩的看着面前这栋曾经代表着东北三省军事力量最高指挥中心的楼房,心底的痛楚可想而知。整个大楼完全的被炸毁掉了一半,而恰恰是塌倒了的这一半内,几乎云集了沈阳军区司令部的最高指挥层,军区政委-李德安上将、军区参谋长-蔡伯祥、辽宁省军区司令员-贺平安少将、作战部、情报部、军区技侦局、管理局、军务部、军训和兵种部、动员部、通信部,几乎军区下属各主要部门的负责同志都在这次苏修的打击中殉难,而辽宁省政府大院、沈阳市政府大楼、辽宁省军区司令部兼沈阳警备区司令部,也同时的被炸成了燃烧着的火把。

从1958年的‘长波电台’、‘共同舰队’事件,这个中苏关系的转折点开始,虽然两党两国在战略利益和内外政策上的分歧日益发展,直至中苏关系迅速恶化,对于这一点,张双翼司令员并不是不知道,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场虽然屡屡在‘备战动员’中被反复提起的‘苏联修正主义’居然这次真的动手了。不是张双翼司令员没有心理准备,而是当惨烈的战争真正的开始的时候,这位自长征年代就一路走过来的老将军还是无法相信,战争会是这样、这番的便是开始了,而第一记重拳就落在了自己的军区司令部。

而降临下灾难的不是别的,正是有着‘蜘蛛’之称的SS-23中程地对地导弹。这种在1977年开始研制,1980年首批装备部队,拥有500公里射程,采用先进的惯性制导技术,目标偏差距离小于350米的地地战术导弹使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也因此而个头较小,故而装备在方面军、集团军的战役战术火箭兵旅,取代了原先装备的‘飞毛腿’导弹。

如果按照苏军的编制来看,每个旅拥有3个营,那便是共12辆导弹发射车。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用于打击战场上的战术目标,而且能用来打击战役范围的纵深目标。

对于薄弱的中国防空力量来说,要想防住这致命的毒‘蜘蛛’似乎也太是一个艰难了点。毕竟以有限的地面雷达防空体系,要想在东北这漫长的中苏边境构筑起坚不可摧空中长城,似乎也太是艰难了点。苏联人的打击很是成功,在首轮对北京、芜湖、五原等重要军事、政治目标实施打击之后,红色帝国的铁锤终于砸在了古城-沈阳,砸在了这白山黑水的东北大地上,而第一轮的‘斩首’就使得东北地区的军事指挥、战时通讯全面陷入瘫痪。

这一夜的沈阳城,哦不,是整个东三省,不,无论是东北,还是华北,又或者是大西北,甚至远在千里之外的江南之地,都真切的感受到了战争所带来的阴影。人们开始嗅觉到了那充斥着火药颗粒的呛人硝烟,还有那满是鲜血和残忍的死亡。

当北京,这座共和国的首都,正以匆匆之态,面对着从天而降的‘苏修’空降部队的时候,至少这个时候站在一片狼藉的军区司令部大院内的张双翼司令员,已经顾不得自己伤痛的左臂,将军知道,自己该是去正视面前的这一幕幕了。

“想办法联系北京,必须和**取得联系,同时命令警通连派出人员,跑步去辽宁省政府司令部,不惜一切手段恢复和黑龙江省军区、吉林省军区方面取得联系;另外和外长山要塞、内长山要塞、旅大警备区、白城守备区、葫芦岛基地的联系必须还要抓紧。”站在已成废墟样的司令部大院内,张双翼司令员下达了开战以来,他的第一道命令。



第十二章:血肉长城(一)

当沈阳城的第一声爆炸开始响起的时候,处于在中苏对峙一线的满洲里此时已经完全的成为了一片火海,从苏联方向打来的炮火整个的覆盖了这座边境小镇。

满洲里并不大,这座小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