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决战1984 >

第212章

决战1984-第212章

小说: 决战1984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俨然在此时已经成了这间厅室内所有军人们所能够去作为的一种信任和依靠。

想到这里,张双翼司令员微微的挺直了些自己的身板,让自己刚刚稍有些佝偻的身躯再一次的直挺起来,就如同一个共和国军人本就该有的气势一样。军魂何所在?脊梁也,

匆匆看完手里的电文之后,面色凝重的张双翼司令员将手里的电文递给了李德安政委。“在这里苏军已经击溃了黑龙江边防守备第7旅,我军伤亡很大,现在的关键是黑河一线的防御纵深不够,加上我们对敌人的突破能力明显估计不足,虽然黑龙江省军区方面已经下令黑边守备第6旅、第2旅分别从铁帽山、李区山一线向二道坎子、孙吴开进……”

疾步走到地图前的李德安政委点了点头,伸手在墙上的地图上指着:“苏军机炮18师、机炮128师、摩步213师是三十分钟前,开始攻击的,现在他们还在这里与黑边守备第7旅、黑河人武部之前动员起来的部分民兵、预备役部队展开交火。”

“还好两天之前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动员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命令,要不然现在除了黑边第7旅外,我们哪里还有力量在这里阻击苏军。”蔡伯祥参谋长微微吁了口气。而正在沙盘前的张双翼司令员则是低头看着几个刚刚由参谋们新插上的几面小蓝旗。而与此同时,挂悬在墙上地图前,几个参谋也开始忙着标出了新的示意动态。

标有机炮18D、机炮128D、摩步213D字样的蓝箭头由北向南插向黑河及其以南的孙吴,而标着黑边7B红色标识则稍稍落入在蓝色箭头之后,同样,左右两边各有两个红箭头、黑边6B、2B则分别面东、向西,试图挡住了蓝箭头的去路。

“只要现在黑河方面能够成功的组织起防御,挡住了苏修的进攻,那么对于我们来说便是胜利,我看很有必要和黑龙江省军区的郜司令员商量一下这个情况,要求他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阻击敌人进一步的突入。”李德安政委顿了一顿,接着说:“部署在黑龙江的23集团军、64集团军都是受过专门的、有针对性的作战训练,在高纬度地区作战方面相当有一套。”

就在此时,满洲里筑垒区,江南等一众分队以上军官正肃立在守备司令部,昏暗的灯火映衬着一张张颇是严肃的面庞,在这些年轻军官的面前是从旅部匆匆赶来的内蒙古边防守备第6旅的旅长-赵江河大校。此时这位平时总是笑容满脸、在全旅官兵们心中犹如慈父样的旅长却不见了往昔那样的和煦慈笑,而是那张微微有些发福的脸上挂满了严肃。

“我们是军人,但也是人,钢铁的纪律告诉我们什么是职责。但作为军人,职责并不是代表着就是无谓的牺牲,我要求你们明白,什么是牺牲,我们在为共和国而战的同时,也为自己的父母同胞而战。什么是为共和国而战呢?那便是用我们的鲜血与生命去付出,去捍卫,为保卫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绝不让任何侵略者的野心能够得逞!”旅长的第一句话就让江南猜出了七八分了,看样子是不是苏联人要采取什么行动了。

“我可以负责的告诉大家,如果苏修从我们的当面发起进攻,也许我们都会死去,但为了共和国、为了我们身后千百万东北三省的民众不当亡国奴,为了共和国的尊严与存亡,我们就算是死,也要死得其所,死在我们应该所坚持着的位置。”旅长的声音铿锵有力。

“现在,狡诈无耻的苏修已经向我们发起了进攻,现在他们正在向我边防一线发起‘不宣而战’的、违背国际公约的卑鄙战争,而我们满洲里边防区极大的可能便是接下来苏联人进攻的主要目标。故而旅党委要求全旅上下,必须浴血坚持,宁死不退。全旅所有党员、干部必须发挥起中坚作用,拼死抵挡住苏修任何可能的进攻。”

“什么是军魂?”大手一挥的赵旅长吼声问道。

“听党指挥、服务人民、报效祖国、不为己私,便是军魂”数十条声音汇响成片

“什么是脊梁?”……“钢是脊、铁是梁”

“什么是傲骨?”……“将无贪生之念、士有必死之心便是傲骨”

“什么又是责任?”……“我死则国生,我生则国死便是责任。”

一句句铮铮之言落地有声,一声声豪言状语让人热血沸腾。血脉贲张之间是那百万由钢铁脊梁和铿锵傲骨为撑,军魂永在、不乏责任的中国军人。无论什么时候,正是这些年轻的中国军人舍生忘死,挺拔着脊梁,用自己的傲骨捍卫着责任。

那一声声的怒吼让江南不由觉得血脉贲张,他能够感觉到军魂依然犹在,那鲜艳的飘扬在井冈山上的红旗将永远不倒。

环顾了一圈这些年轻的军官们,赵江河大校很是满意的点点头“好,同志们,满洲里防御的重任在你们的肩头,我很放心,看到你们这种誓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我很欣慰。”

“请旅党委放心,只要我们尚有一人在,敌人就决不会突破我们的阵地。”

沈阳,军区司令部-作战室,“这样的压力我们是否吃得消,是很需要斟酌的。”蔡伯祥参谋长顿了一顿,指了指沙盘上苏联人的布防示意,继而接着又说:“如果我们在这里采取正面攻势,可以略挫苏军的前锋,但也可以让前线的部队喘一口气。”

“我不同意,虽然一线部队打得都很累了,在后援没有马上赶到的情况下,减轻正面的压力是很重要的。但是这正面的策应不但不能决定胜负,反倒是然我们陷入被动,如果苏军继续推进,固然我们就无法保障孙吴一线的安全,可一旦动用了齐齐哈尔一线的64集团军,则我们在大兴安岭的机动力量就失去了,如果苏军此时再从满洲里一线发起进攻,则黑龙江、内蒙古一线的整个防御战线就要崩溃。”张双翼司令员摇摇头,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我同意司令员的看法,无论怎么样,我觉得不应该在北线这里投入更多的兵力。”范洪卓参谋指着齐齐哈尔西北地区的空档“这里,我们的力量太过于单薄了,而在孙吴一线投入有限的预备队或者是机动兵力只能略阻一下敌军的进逼,而不能够发挥出作用。”

“可是如果在投入在呼伦湖这里的话就可以打破苏军的攻势,让我们取得主动。相同的力量可以取得更好的战果,我们为什么采取获利性各大的呢?”范参谋说到。

“但是如果苏军在兴安盟一线发起攻势,我们不是要两面受敌?”蔡伯祥参谋长自此就自己的意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问题在于,我们究竟不知道苏军蒙古集群会投入在哪个方向。”

“这个么……”张双翼司令员低下了头,盯着沙盘陷入了沉思。

“司令员,家属院来的电话,找您的!”这个时候,作战室隔壁的通讯参谋推门进来道。



第三章:满州表里(四)

“关于64集团军的方向这个么,政委你来看”蔡伯祥参谋长指着沙盘上那在兴安盟对面的那些密密麻麻的代表苏军作战单位的小蓝旗,继续说到“苏军一直保持着在我们兴安盟的当面有众多的兵力,而且西伯利亚铁路可以让他们从乌拉尔以西调集了足够的兵力。”

“这是我们一直都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李德安政委也颇是有些无奈。

“如果在这个方面的苏军做好了一切作战的预备工作,那么一声令下,随时可以发起攻击,但我们看来,苏修的作战方向始终应该是以华北为主要方向。”蔡参谋长收回了指向沙盘的指示棒“故而我认为,这次敌人在黑龙江一线攻势是整个对我作战的预谋中的一步。如果我们保持不动,那么苏军不但可以使用蒙古方面的作战集群来始终牵制着我们,还可以通过黑龙江突破面向我们的正面方向插一刀。”

政委点了点头,沉吟了下说到“可是如果我们调出齐齐哈尔的第64集团军,北上作战,则一旦苏军以后贝加尔方面的作战集群实施攻击,则轻而易举的便是能够突破我们的防御,继而长驱直入,向我们发动攻势,那时我们会陷入极为被动的态势。”

“可即便如此,与其我们被动,倒不如把被动甩给敌人去背,我认为还是要在黑河一线投入兵力,这样不但可以一举遏止该方面的苏军的进攻,就算到时候敌以后贝加尔方面的部队实施进攻,我们也可以断然让64集团军脱离作战,继而西进,实施主动性的攻势防御,只要我们战场主动权,也不会吃亏到哪里去。”参谋长的指示棒重重的挥向黑河的方向。

“但如此这样一来,就必须要求从漠河到满洲里一线的守备部队,不惜一切代价防御住苏军任何有可能在当面的进攻。迟滞、削弱敌之作战力量,直至64集团军发起攻势。”李德安将军指着兴安盟一线至漠河一线的标注有蒙边守备6、8、7B及黑边守备1B的小红旗说到。

“还得看司令员的态度,毕竟这个方案的风险性也很大。”隐隐约约之中,李德安政委感到了有些不同寻常,司令员去接了个电话,怎么这么久,等等,刚刚说是家属院来的电话,政委蓦然的想起张司令员的儿子正是在北京军区,好像是在驻守唐山的66集团军197师,任师训部教员,苏联人对唐山实施了猛烈的轰炸,那边的情况极为混乱。该不是…。。想到这里,政委挑头过来对范洪卓参谋说到“范参谋,你去看看司令员那边有什么事情没有。”

“什么时候了,还打电话来!”办公室内的,张双翼司令员对着电话那头的老伴儿大发脾气。

“南征也早就不是个孩子了,你担心,担心什么呢!唐山的情况现在不明,和你一样,我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好了别打电话来了!”说着司令员咣的下,挂了电话。

此时这位自小失去慈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参加红军时,还还不满14岁,在红四方面军先后担任过交通队员、党支部书记、政治指导员,走过长征路,负过重伤,并曾受张国焘的极左路线迫害,被开除过党籍,背负着不公正的处分三过草地雪山,抗战时期在八路军129师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基层职务,从百团大战到反扫荡,打过多少硬仗,立下了多少战功的百战名将,此时却平生以来第一次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挫折感。

曾经先后在晋冀鲁豫野战军、二野担任旅长、师长的时候,无论是千里跃进大别山,还是带领部队鏖战中原,飞越长江天堑,进军大西南,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从没有让他产生过如此这样强烈的失败危机感觉。甚至就是在在志愿军担任35师师长、12军副军长,率部参加第五次战役、金城防御战、上甘岭战役,在那残酷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战争的朝鲜战场上,和装备先进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血肉相见的时候,将军都没有过一丝的如同今天这般的感觉。

但将军也知道,共和国自建国以来,从没有遇到过像今天这样的如此危机,苏修发起的进攻将会给这个国家带来什么样的灾难,张双翼司令员不用去想也知道。无论是1971年被任命为北京军区司令员,还是在1973年底,被调任沈阳军区司令员,主持东北方面的对苏备战。张双翼将军都很清楚共和国面对着的是怎么样的一个敌人。也正是这种危机感让自己在这里一呆就是十一年。可是今天,什么都不一样了,因为当苏联人开始轰炸北京的时候,已经意味着,多少次曾经在纸面上的推演终于发生了,多少次在军事演习中,被点定为‘假想敌’的苏联人这次是真的来了。

虽然对老伴这个时候打来电话多少感到不满,可是在将军的心里对自己的这个儿子还是多少有那么点不放心的,只是在张双翼司令员的心里,那种舔犊情深从来都是冷藏着,但这不等于是自己的心里没有这个儿子。

因为儿子是在跨过长江,南下解放全中国的时候出生的,所以当初自己就给他起了名-张南征,本来自打小起,将军就对这小子寄予了厚望。可是自从在自己的要求下,儿子穿上军装,当兵从军之后,怎么着老头子一直觉得这小子身上没有军人的气息,不是可以带兵打仗的料。从军校毕业后,张南征倒是几次有机会被派到基层部队去的,但却都都被老头子以‘这小子就是当代赵括’的名义给顶回去了,搞到现在,都30来岁的人了,还只是在66集团军197师当个师训部教员的职务,可老头子不待见这个儿子,但其实还是对他保有希望的。所以现在唐山方面的情况,多少也是牵动着张双翼司令员的心。

“司令员!”当范洪卓走进来的时候,正看见司令员沉思样的看着窗外。

“哦?范主任啊!”张双翼司令员招了招手,示意范洪卓进来。毕竟是自己的得意门生,从调职到沈阳军区以来,这小子就一直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十一年来,这对苏备战的基本预案至少有一半是出自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