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征战五千年 >

第384章

征战五千年-第384章

小说: 征战五千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只得一边上书拖延李悠视察京营的时间,一边赶紧联络各方人员,千方百计要把这次的差事忽悠过去,而这些家伙干些实事或许没什么办事,糊弄起检查来倒是个顶个的拿手,他们一边抓捕京城的乞丐青皮前来充当士兵,一边给钱招募良民凑人数,双管齐下倒是让他们凑够了不少人数,这才敢应下皇帝的要求。

“尚书大人且放心,陛下此前少历兵事,定然看不出其中的端倪。”言语之间如此大胆,这些人真可谓是肆无忌惮。

王洽默不作声的点点头,其实他的想法也是一般,在他看来崇祯皇帝自幼长与王府之中,登基不过区区两年时间,虽然在诛灭魏忠贤一党的过程中显示了一些小小的手段,但也未见得如何出色,所以将这件差事应付过去或许不难。

三日后,李悠如期来到京营的校场之上,但见数千名士兵立于场中,旗帜招展,金鼓响亮,乍看起来倒也有几分景象。

如果来的是朱由检,说不得真的就被王洽给忽悠过去了,可李悠是什么人?说句不好听的,他杀死过的敌人说不定比王洽在纸面上见过的军队还多,区区小手段又如何能瞒得过他的鹰眼?

这些士兵骨瘦如柴、站的歪七扭八,毫无精气神可言,那里有半分士兵的模样,队列更是不堪入目,干站着就横不平竖不直的,就更别说行进间了,指望这样的军队打仗那根本是痴心妄想。

不过李悠也没对他们抱过希望,所以假装没有发觉其中的奥妙,反而夸赞了一句,“王尚书的确是国之干才,这京营看起来确实威武。”

“陛下过誉了,此乃京营上下齐心的结果,微臣不敢居功。”听到这样的话,王洽暂且放下心来,不管日后如何,起码眼前这一关是过了。

“嗯,且操练来看看。”李悠心里把王洽鄙视了无数遍,脸上却依旧风轻云淡。

能在短短的时间里让这些临时来凑数的人马站成这个样子,王洽和那些京营的将领们已经是使出浑身本领了,要想让他们操练谈何容易?可皇帝旨意以下,他们怎好拒绝?于是王洽只好硬着头皮拿出一些最为简单的操练项目演练起来。

这特么的都是神马玩意儿啊!看到那些士兵拙劣的表现,李悠把王洽和这些京营将领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要是大明的军队都是这副样子,不亡还真是没天理啊,短短一月之内,他第无数次涌出这样的想法。

“好了,将士们都累了,今日就到这里吧。”看了几个项目,李悠实在是忍不下去了,连忙中止了操练,“王尚书和诸位都辛苦了,以后还需继续坚持,早日恢复三大营旧日的雄风。”

“臣等遵旨。”看来这一关算是过去了,王洽和这些京营的将领们同时想到。

可惜还没有等他们高兴多久,李悠就一盆冷水泼下来,“据锦衣卫回报,建奴已经整顿兵马准备入关,到时候这迎战建奴的事情就托付给王尚书和诸位了。”

建奴?王洽直接被这一榔头给砸晕了,自从萨尔浒之后,大明朝廷可谓是谈建奴而色变,再看看身后这些废物,指望他们挡住建奴岂不是送死么?

第847章 建奴入关

消息一传出,当天晚上那些临时找过来凑数的士兵都散了大半,他们来应付操练不过是为了赚几分银子,这在京城已经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每到需要应付上官的时候他们就来凑数,可这次却不一样啊,这次可是要打仗的,而且是和那些凶神恶煞一般的建奴打仗,可没人愿意为了这区区几分银子葬送掉自己的小命。 首发哦亲

王洽现在也后悔自己为什么要接替王在晋担任兵部尚书一职了,竟然让他摊上这样的坏事,如今看来那英国公张维贤不愧是经历数朝屹立不倒、连魏忠贤鼎盛时都不敢轻易招惹的人物,他恐怕是早就料到如今的情况,方才果断交出京营的吧?结果让自己傻乎乎的接过了这枚烫手的山芋,而现在他想交给别人怕是没机会了。

“督师,建奴果然来了,咱们该如何是好?”祖大寿兴冲冲的来到厅中向袁崇焕奏道,既然建奴已经来了,那么朝廷定会将希望寄托到关宁军身上,毛文龙一事也就可以过去了,等到战后说不定他们还能从东江镇的军饷之中分润一批。

“有多少人马?领军的是谁?”袁崇焕不动声色的问道,他并不担心宁锦防线的安危,以他对皇太极的了解,他知道这个狡猾的家伙是绝不对来宁锦的坚城铁壁前硬碰硬的。

前来宁锦一带骚扰的八旗兵不过数千人而已,想凭借这点人马攻破宁锦简直是痴心妄想,但祖大寿眼睛一转含糊的说道,“建奴旗号繁多,队伍不见首尾,人数实不可算,有一小卒似乎看到了金黄龙旗一闪而过,或许是奴酋亲自领兵前来,吾等须得谨慎行事啊。”

说的人少了,到时候朝廷要调关宁军去支援其他地方怎么办?祖大寿可不愿意离开安全的宁锦,去其他地方冒险,所以他才夸大了敌军的数量,实在不是末将不愿意出兵,而是敌军甚众,吾等不得脱身啊。

“宁锦城坚墙厚,且有一炮糜烂数十里的红夷大炮助阵,洪太绝不敢从这里入关。”袁崇焕说罢取过笔墨开始书写奏折:臣在宁远,敌必不得越关而西;蓟门单弱,宜宿重兵。皇太极破不了宁锦防线,那么很有可能选择从蓟门入关,而那里兵力不足,朝廷最好及时增加兵力加以防备。

一封写完,他觉有似乎还有遗漏,于是又补充了一份: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为向导,通奴入犯,祸有不可知者。在这里他也点明了皇太极有可能用蒙古人为向导,突破长城防线,进犯京城的可能。

不久之后这几封奏折也送到了李悠面前,李悠微微点头,看来这袁崇焕对建奴还是比较了解的,这几封奏折里写的路线和皇太极日后所采用的极其相似。

将这两封奏折拿到朝堂上和群臣商议,群臣依旧是争论不休却拿不出个解决方案来,他们虽然知道蓟门是薄弱地带,可蓟镇军备废弛已久,仓促之间哪能做好防备工作?

于是时间就在这种毫无意义的讨论之中浪费了,直到十月初二,皇太极取道蒙古,以蒙古喀喇沁部骑兵为向导,亲率八旗大军,避开袁崇焕防守的关宁锦防线,绕道蒙古地区,突袭长城蓟镇防区的脆弱隘口龙井关和大安口,破墙入塞,消息传来,京城震惊。

“陛下!速速下旨勤王啊!”钱龙锡顿时慌了,袁崇焕擅杀毛文龙已经是大麻烦,现在又遇到建奴入关,要是袁崇焕不能抓住机会立功的话,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要是袁崇焕下狱,当初举荐他的自己还会有什么好结果?所以他立刻建议下旨勤王,好让袁崇焕能够得到合法的回援许可。

“哦?朕前些日子观看京营操练,倒是颇为威武,有十万京营大军在,足以抵挡建奴,又何须让各路兵马前来勤王呢?”李悠似笑非笑的说道。

刷的一下,众人的目光同时集中到了兵部尚书王洽身上,要是目光可以杀人的话,王洽现在恐怕早就被凌迟处死了,看看你干的都是什么事情!就京营那副德行能够挡得住建奴?难道你要我们陪你一起送死么?

“启奏陛下。。。。。。”王洽也傻了眼,前几天还为将皇帝忽悠过去,保住了头上的乌纱帽而感到高兴,没想到这么快就尝到了苦果,难道是上次自己忽悠的太过卖力了么?竟然让皇帝陛下误解了京营的战斗力,可是仓促之间他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总不能承认自己上次是忽悠的吧?电光火石之间他总算找到了借口,“陛下,京营兵力虽已有起色,但恐怕也是只能守城,总不能任由建奴劫掠京畿百姓吧?还是下旨勤王,号召宣大、宁锦兵马一道抵御建奴的好。”京营大军不管用,但是宣大军和关宁军还是有些战斗力的,要是能将他们调回来,或许就能挡住建奴,用不着检验京营的真实战斗力。

“王尚书何须过谦,此次整顿京营,短短旬月之间既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王尚书功不可没。”既然现在自己虎符之中的兵马就已经能够挡住皇太极,那么又何必要这些兵马前来勤王呢?要知道现在明军的军纪可不怎么样,而且由于大明文官对军方的歧视,恐怕连这些勤王军的粮草都不会供应,这些勤王军到了京城周围之后,除了劫掠百姓那还会有其他选择?李悠当然不愿意把事情闹到如此地步。

“好了,王尚书不必多说了。”见王洽还要出言分辨,李悠不耐烦的制止了他的话语,“只要京营大军能够如当日朕所见时那般英武,此次击溃建奴当不在话下,待建奴退去之后朕不吝惜封爵之赏,王尚书这些日子就好生调集京营兵马,随时准备出战吧!”

什么?竟然不是让这些京营守城,而是打算让他们出战,王洽差点晕了过去,看来这次自己死定了!

第848章 御驾亲征

“臣弹劾王洽欺君误国,京营如今早已破败不堪,岂是区区旬月就能有起色的,陛下定是被这奸佞给蒙蔽了!”事关自家性命,众人也顾不得和王洽昔日的交情了,立刻有人站出来出言弹劾,不这么搞不行啊,要是让京营出战,恐怕建奴真的能打进京城啊,到时候自家说不定就要死在建奴的刀枪之下了。》

“臣附议,微臣听闻那王洽派遣士兵搜捕京中乞丐流民以假冒京营士兵,这样的军队又岂堪一战?”为了自家性命,这些官员竟然连平日里万万不会拿上台面的潜规则都说了出来。

当下王洽就成了朝中百官的众矢之的,昔日与他不和的大臣纷纷落井下石,与他一党的也立刻反咬一口,争取提前与他划清界限,免得日后事发被他连累上身。

“够了!昔日王尚书说京营事物牵连甚广,稍有变动就会引来无数弹劾。”李悠故作愤怒的喝道,“本来朕还不信,想着京营关系到天下安危,文武百官又躲在京城之中,京营要是败落了,他们自家的身家性命都不得保全,想必无人会在此事上加以阻挠;没想到尔等竟和王尚书昔日所言一模一样!见不得京营稍有起色!”

“如今王尚书整顿京营卓有成效,尔等却出言污蔑,是何道理!这些话朕不想再听到了,王尚书且放心,朕这就赐你专断之权,京营一事皆由王尚书做主,他人不得置喙,若再有上述弹劾着,朕定重罚不饶!”现在众多大臣看李悠的目光就像是看傻子一样,都到这个地步了,竟然还对王洽死心塌地的信任?

“陛下!微臣手上有王洽欺君的罪证啊!”又一名文官不甘心的站了出来,这可是关系到自家性命的大事,岂能被皇帝的一番话吓到?

“拖出去,廷杖三十!着实打!”不等他把话说完,李悠就一拍龙椅怒喝道,随即殿上侍卫立刻如狼似虎一般扑了上去,将此人拖了出去,不多时,大殿之外就传来了廷杖行刑的啪啪声和受刑者撕心裂肺的哀嚎声,殿上顿时为之一肃。

“陛下,他晕过去了!”监刑结束的曹化淳匆匆回来奏道,这些行刑的家伙可是好手,幸好陛下下旨要着实打,此人方才留得了一条性命,要是用心打的话,他恐怕连十下廷杖都熬不过去。

平时骗下廷杖用以扬名乃是一笔很划算的生意,但是现在一看皇帝就处于暴怒之中,除了脑子实在拎不清楚的,其他人都纷纷沉默了下来。

“退朝吧!”见无人再敢反对,李悠起身离去,将群臣丢到了大殿之中,众人相对无言,渐渐缓缓散去,只留下王洽一人面如死灰的矗立殿中,良久方才艰难的挪动步子出了大殿,到了皇宫之外,往日那些争前恐后和他热切攀谈的同僚全都不见踪影,让他顿时生出了无比萧瑟之感,看来这一次自己真的熬不过去了。

“大人,学生无能,送出去的帖子无一人肯收。”回到府中,王洽那还有心思用饭,连忙请师爷出面带着自己的名帖去邀请相关人等过来商议,可是今天在乾清宫里发生的事情已经传遍了京城,王洽现在简直成了众人避之不及的恶梦,谁还敢来见面?

“其他人不肯来,那些京营的中官、武将总逃不脱吧,这些事情和他们也脱不了干系,逼得急了,我就去向陛下请罪,将他们全都抖出来,看到时候谁能好过?”王洽现在也是急了,直接用掀桌子来威胁这些人。

这一威胁总算起了几分效果,那些和他已经拴到一根绳上的蚂蚱们不得不匆匆赶到王洽的府上商议要事,所来之人无不和王洽一样满脸的焦急,到了书房里也不可难做,而是在房中不停的来回踱着步子,口中不断念叨着,“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我们不过是想把眼前的劫难应付过去,谁料竟然弄出了这么严重的后果,这可是要出城和建奴作战啊!

“若是留在京城驻守,依靠坚城厚墙,或许还有几分生机,可陛下要咱们出城迎敌,这也太。。。太出人意料了吧?”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