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征战五千年 >

第375章

征战五千年-第375章

小说: 征战五千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子灿这是根据自己的固有认识来对嘉朝的现状进行分析,他总觉得嘉朝这种新的统治结构并不稳固,而在座的无不是士绅阶层的代表,闻言纷纷点头称是,他们同样认为嘉朝的前进不会长久,那么既然如此舍弃一块对自己毫无用处的地盘,从而为自己赢得宝贵的时间岂不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如此甚好,以山南东道之地拖累嘉朝,让他们自己先乱起来,然后吾等就可以在蜀中观敌自败了!”罗昭牧也渐渐松了口。

“罗将军镇守山南东道多年,的确是劳苦功高,理当接受封赏回益州好生休养一番,至于他麾下的兵马,就暂且拍到黔中道去吧!这些年来黔中道的土司一直不安分,正好让他们见识见识我蜀中强军的厉害。”还没等罗昭牧高兴多久,苏子灿就轻描淡写的剥夺了罗昭远的兵权,将他和士兵分割开来。

这一番借口找的正大光明,让罗昭牧也无话可说,只得收起了那点刚刚冒出来的野心,强作笑颜感谢苏子灿对他们罗家的照顾。

数日之后,端木见再次被召唤到了蜀王的大殿之中,这次在殿中等候的朝臣更少,全都是执掌蜀中的实力派,经过一番试探,苏子灿终于逼迫端木见收回了劝降的话语,亮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

双方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最终达成了一致协议:罗昭远和他麾下的大军立刻撤出山南东道,以证明蜀中对京城和京畿道并无觊觎之心;此外,为了彻底打消嘉朝的顾虑,以及恭贺李悠登基称帝,蜀中愿意将山南东道割让给嘉朝,并且送上银二十万两,蜀锦十万匹,粮食二十万石以道贺;在蜀中完成上述约定之后,嘉朝不再要求蜀中归降,蜀王依旧可以在蜀中安享太平。

协议既然已经达成,苏子灿等人总算是彻底放下心来,一再挽留端木见在蜀中多停留些日子,每日宴饮作乐,礼物不断,端木见都一一笑纳,同时也借着宴饮的机会观察着蜀中这些重臣彼此之间的关系。

消息传回京城,李悠大喜过望,没想到这端木见还有这分本事,部分一刀一枪就赶走了罗昭远的数万大军,拿下了山南东道,有了这块地盘,嘉朝将来进攻蜀中就更加方便了,而且罗昭远也被调回益州,边界少了这样一员宿将,真可谓是自毁长城啊!

“陛下,由此可见,蜀中群臣皆是鼠目寸光、不思进取之辈,等再过上几年朝廷恢复元气,拿下蜀中想必易如反掌啊!”群臣纷纷向李悠道贺,他们已经将蜀中视为囊中之物了。

第827章 太子的教育问题

合约既成,端木见在蜀中也探查够了虚实,于是加快速度返回京城,此后罗昭远小心翼翼的带着他麾下的兵马以及山南东道的官员、士兵返回了蜀中,这片横在京畿道和黔中道之间的土地就成了嘉朝的地盘,端木见也因此受封进入政事堂,顺便给自己赢得了一个子爵的爵位,成了嘉朝新的政治明星。

收下山南东道对嘉朝来说既有好处也有麻烦,好处是不菲吹灰之力就收获了如此广袤的土地还有上百万的人口,而坏处么就是有给嘉朝的财政背上了一个大大的包袱,此地被蜀中小朝廷压榨多年,百姓民不聊生,不仅不能给嘉朝提供充裕的财赋,还需要朝廷剥除钱粮来对这块土地进行休养生息。

为了显示朝廷对山南东道的重视,李悠从淮南道将郑飞黄调来执掌山南东道,并且派遣周伯符作为统帅来给郑飞黄撑腰,让他尽快解决此地的土地兼并以及盗匪众多的问题,山南东道多山,骑兵缺乏实战的空间,所以由周伯符这个步兵统帅来负责就再合适不过了,他也可以借此来锻炼那些新加入嘉州军的士兵们,顺便演练山地作战的方略,好为将来进攻蜀中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周伯符到了山南东道之后,并未直接开始对那些盗匪进行绞杀,而是贴出了告示,生声明要是没有残害过百姓,仅仅是因为过不下去而不得不起来造反的义军,只要他们肯下山向嘉州军投降,那就既往不咎;至于那些为非作歹的匪群,也是只诛首恶,胁从不问,要是有人能够带着匪首的首级下山,还会得到嘉州军的嘉奖。

贴出了这份告示之后,周伯符就带领大军一边在山南东道选择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训练,一边带着参谋团队和精锐士兵不断熟悉此地的地形,将山南东道里的土匪据点打听的清清楚楚,顺带还送了不少人进入蜀中,去查探黔中道、山南西道和剑南道各地的情况。

此外在他的武力支持下,郑飞黄也得以在山南东道大展拳脚,重新丈量土地,清除隐田隐户,期间并非没有本地豪绅仗着自己是地头蛇而不断阻挠清理田亩的工作,可是在周伯符的雷霆之击下,这些土豪劣绅纷纷被连根拔起,无数孤苦无依的百姓得到了自己的土地,这些人的家产也变成了周伯符的军费以及郑飞黄衙门里的公务费用。

同时,顾将子、江随云以及司农卿也和在关内道一样,派来了麾下的得力人手在山南东道勘察矿藏、筹划道路、兴建学校、教习耕种,山南东道的风气顿时为之一变,那些躲在山上迟迟不敢下来的义军们也在家人的劝说下纷纷来到衙门里请降。

在确保这些人并没有犯下残害百姓的罪过之后,郑飞黄和周伯符对这些人进行了安置,有志于从军者在经过筛选后纳入嘉州军之中,这些人虽说在纪律性上多有欠缺,战阵厮杀也远远比不上嘉州军中的老兵,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绝活,翻山越岭如履平地,是最好的山地兵兵源,为了日后平定蜀中着想,周伯符也吸纳了不少这样的人加入军中。

若是不想从军,同样也有合适的安排,或是去矿山、工坊之中寻一份差事,或是由当地官员分给土地供他们耕种,要是此前受够了折磨不想留在山南东道这个伤心地也没有问题,河东道有大片尚未开荒的土地等着他们去耕种,到了那里他们将获得远比山南东道更多的土地,只要他们连续耕种三年,开荒出来的土地就归塔恩自己所有,而且朝廷还会为他们提供种子、农具以及初始资金,前三年还不用缴纳一文钱的税,这也吸引了许多百姓进入河东道,山南东道的人口压力大大减轻,而河东道也在他们的努力下渐渐充满了生气。

朝廷在慢慢的改变着山南东道、河东道与关内道的形势,只要这些地方恢复生气,嘉朝就将再次聚集起庞大的军队,最终解决蜀中、漠北草原和河东道的事情,但是在此之前,天下出现了短暂的和平。

李悠也在这时候迎来了他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孩子,李令月在西园之中诞下了一个儿子,被取名为李顼,郑妍儿则是诞下了一位公主,取名为李珈,而他的长子李珏也已经到该入学读书的时候了,如何培育后代的问题也渐渐提上了日程。

在立长立贤之间李悠还是倾向于前一种方案,毕竟这种方案似乎更加有利于朝廷的稳定,所以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李珏就将成为太子。

若是按照周南的想法,她还是比较倾向于选拔博学鸿儒到皇宫之中来给李珏讲学,但是李悠却不太喜欢这个方案。

自古以来,除了开国时一两代的皇帝之外,其余的皇帝大多都是养于深宫之中,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皇帝是一项要求很严格的工作,要求他们必须深刻的了解这个帝国的运行规律,拥有敏锐的目光而不至于被群臣蒙蔽。

但是指望这些很少接触过民间疾苦,仅仅从书本上学习知识的人做到这些也太过勉为其难了,以他们对天下的浅薄认识,又怎么斗得过那些老奸巨猾的朝臣,从而将整个帝国牢牢掌握在手中呢?更别说他们从书本里学到的那些知识还是经过朝臣所加工的,这其中未尝没有与虎谋皮的味道啊?

而且在李悠的计划里,儒学将不再成为皇帝处理朝政的根本,所以周南的建议被他婉转但坚决的驳斥了,对于如何培养后代,他有着自己的打算。

“如今京中已经建成了好几座小学堂,其中不乏名师辈出,专供京中富家子弟求学之所在,因此就让珏儿跟着他们一起读书吧!”还是要让自己的继承人多接触接触外面的世界才行啊,所以李悠打算让他和外面的学子一同求学。

第828章 李珏入学

“珏儿出身高贵,岂可与那些人一起求学?若是。。。若是稍有照顾不当该如何是好?”周南出于对李珏安全的担心,似乎并不赞同李悠的安排。

“伯爵府隔壁的那家小学堂所收纳的学生都是豪门贵胄出身,防备森严,又能有什么事情呢?”李悠却是早已选好了目标,让李珏去外面求学不代表就要让他和那些平民百姓混杂在一起,“到时候珏儿就改个名字,以岳父大人的远亲名义入学好了!反正岳父大人的府邸也不远,在派上几名班直侍卫保护就行了,出不了什么意外。”

“可。。。可如此以来珏儿岂不是要和我们分开了?”周南还是有些犹豫,她那里舍得连续好几天都见不到李珏。

“为君者不可不知民间疾苦,若是珏儿一直养在深宫之中,朕又怎么能放心将天下交给他呢?”生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帝很难具备执掌一个庞大帝国的素质,所以李珏打算从一开始改变此前持续了上千年的皇子培训体制,平时让李珏跟随一般学子求学,在放假期间则由自己来考校他的学习进度,顺便再给他灌输身为皇帝应该具备的知识。

周南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听从了李悠的意见,稍后派人把李珏叫来,告诉了他这一决定,“你老是埋怨在皇宫之中没有合适的玩伴,现在让你去学堂里求学,那里有的是和你年龄相仿的孩子,比起宫中要自在多了。”李悠诱惑道。

“儿臣真的可以出宫么?”李珏丝毫没有担心,反倒是精神一振,连忙追问道。

“嗯,到时候你改个名字,就说是你外公家的远亲,不要向同学透露你的身份,每日放学也都去外公家用饭。”当然为了安全起见,这所学堂的山长肯定是要进行告知的,不过其他人就不必了,如若不然也起不到培养的作用。

“珏儿不用担心,母后也会时常去外公家看你的,而且到了休沐的时候,依旧可以返回皇宫之中安歇。”没决定之前周南有着千般顾虑,但是一旦做出决定,她就放下不舍,尽量想办法让李珏适应新的生活,“这些日子先让许先生带你去京城四处看看,以免到时候见了同学无话可说。”

“儿臣知道了。”李珏露出开心的神情,他早就对皇宫之外的世界充满好奇了,只是此前除了偶尔一两次能够跟随李悠出去走马观花的看一看之外,其余时候都只能留在宫中读书识字,现在一听闻有这样的机会当然大喜过望。

其后几天,许光乔装打扮带着李珏走遍了京中的各条街道,给他一一介绍着道路两边的店铺酒楼、宫观庙宇以及世事百态,而司马错也很快给李珏安排好了身份,李珏成了出身于周家偏支的周珏,家中父母为了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才送到京中投靠周寿。

在周寿的府邸之中适应了几日,李珏被一群改作周府护卫打扮的班直侍卫送到了距离府邸不远处的白水潭书院之中,这座书院因为靠近白水潭而得名,拥有不少从嘉州大学堂毕业的教师,乃是京中数一数二的好学堂,所招录的学生要么是豪门贵胄,要么是从整个京城选拔而来的天才学子。

同时为了避免豪门学子和寒门学子发生分裂,学堂之中严禁以身份压人,学生的吃穿用度也都是由学堂统一安排,单单从衣服和享用上来看倒是分不出这些学子的出身,刚好便于李珏隐藏身份。

来到学堂之中,接受了一番老师的教导,李珏被安排到了一年级天字班上,由于他是众将插班而来,所以作为被安排到了最后面,不过这天字班本来也就只有三十来号学生,倒也不影响他看清楚前方的黑板。

“我叫罗怀玉,你叫什么名字?”刚刚到座位上坐下,李珏还没把书本和文房四宝摆放妥当,隔壁的小胖子就伸过脑袋来问道。

“罗怀玉?可是河东道罗将军之子?”来之前李珏对有可能成为自己同班同学的学子进行了一番打听,这罗怀玉就是关注的重点,他是罗世绩的儿子。

“嘘!学堂之中严禁夸耀出身,若是被老师知道了是要挨戒尺的!”小胖子连忙出言阻止道,可是眉宇之间却是抹不去的得色,想来他在心中还是为自己的父亲感到骄傲吧。

“我叫周珏,刚从江南过来,以后在京中就要靠罗兄照顾了。”李珏微微拱手,算是认识了自己在学堂之中的第一位好友。

李珏本以为依照自己在皇宫之中接受的教育,到了这座学堂之中无论如何也应该是名列前茅,但是结果却让他有些吃惊,若是读书识字他或许还能压过众人,但是在算学方面他就被那几名特招来的寒门学子彻底压过,让他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