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征战五千年 >

第374章

征战五千年-第374章

小说: 征战五千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末将看,这嘉朝的使者怕是来劝降的。”赵玄哲倒也有几分本事,“如今嘉朝虽然接连大胜,但中原战乱多年,尚未恢复元气,以末将看这次收复关内道已经将嘉朝的继续耗费一空了,就算想进攻我大蜀也是无能为力,而且租金也没有听闻嘉州军有南下的动向,所以派遣使者劝降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一听到不用打仗,罗昭远稍微松了一口气,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他可不愿意因为接见嘉朝的使者而引起蜀中朝廷的不满,要知道他在此驻军数年却未立寸功,朝廷里早就有人对他多有不满了,“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回去吧,本将军深受皇恩,又岂会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将军且慢!”赵玄哲连忙阻止,嘉州军虽然短时间内没有攻占蜀中的能力,但是派出小股兵马解决他们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赵玄哲可不想触怒了嘉朝,为自己招来灭顶之灾,所以连忙劝道,“若是劝降我等的使者,定不会大大方方的过来,说不定这位使者乃是前往蜀中去的,若是将其拒之门外,恐怕不妥啊!”

“的确有这种可能。”这些年黑冰台的名号早已传遍了天下,像这种劝降敌军将领的事情一向是由黑冰台出面的,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大大方方的上门拜见,所以罗昭远改变了命令,“来人呐,去问问这位使者究竟是何来意?”

属下领命而去,不多时就带着消息回来了,“启禀将军,来人乃是嘉朝的鸿胪寺少卿端木见,他奉了皇命准备前往蜀中拜见陛下和苏相国。”

如此便好,如此看来嘉州军起码在现在是不打算来攻击这里的,罗昭远随即下达命令,让人打开城门护送端木见穿城而过,前往下一处关卡,他并没有亲自接见端木见,以免给自己惹上麻烦,前面都说了,蜀中内部的政治斗争可是十分激烈的,这些蜀中豪门彼此之间斗得不亦乐乎,逼得他不得不谨小慎微,以免惹上嫌隙。

“我不过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这罗昭远就如此害怕?由此可见蜀中的兵马的确是不堪一战啊!”连蜀中最具声望的将领都是这幅模样,其他人也就可想而知了。

端木见穿过城池,并未急着赶路,反而一路优哉游哉的游山玩水,时不时的还要找到当地的大户人家拜会一番,当然这些都是表象,他的实际目的乃是为了查看蜀中的虚实,为将来平定蜀中做好准备。

这一路行来,放眼所见沿途的驻军倒是不少,可大多都是骨瘦嶙峋、面带菜色,身上别说铠甲了,就连衣服也是破烂不堪,要不是手上拿着刀枪,端木见还以为这些是乞丐呢!连和河南道的义军相比都大有不如,更被说嘉州军了。

至于百姓的日子就更苦了,端木见经常看到当地的土豪劣绅盘剥百姓,致其流离失所的惨状,甚至还有人无法忍受,愤而起事的,和中原前些年盗贼四起的时候差不多。

百姓和士兵们的日子苦不堪言,但是那些土豪劣绅及文臣武将们的日子倒是十分滋润,因为头上顶这个端木世家的名头,所以一路上倒也有不少蜀中的世家主动相邀,进到他们的宅邸之中,却又是另一番景象,这些人的日常享用甚至比李悠还要奢华,引得端木见暗暗摇头,若是任由他们这样下去,恐怕等不到嘉州军到来,蜀王就会被乱民推翻吧?

一路走走停停,端木见暗暗将各地的形势都记在了心里,随着距离蜀王的都城益州越来越近,端木见对此行的任务也越来越有底了,此行定然不会白来一趟。

到了益州,端木见先来到驿馆住下,然后向蜀王传达了拜会的意思,这封文书也很快来到了苏子灿等人的手中,蜀中的重臣们迅速聚集到一起,商量着接待端木见的对策。

拖了数日,端木见终于等到了召见的消息。

第825章 割地

“嘉朝使者见过蜀王殿下!”端木见缓缓上得殿来,见到蜀王也仅仅是拱手为礼,并未叩首参拜,口中也不称陛下而依旧使用了殿下的称呼。

“大胆!见到陛下为何不跪拜!”苏少游立刻站出来呵斥道,端木见这一举动可谓是大大的失礼了,有他领头蜀中群臣立刻群情激奋,一个个争先恐后的站出来呵斥端木见,引经据典批驳其失礼者有之,威胁着有之,谩骂者亦有之,大殿上顿时热闹起来。

而无论他们是怒骂也好、威胁也好,端木见依旧昂首而立,脸上风轻云淡丝毫不为所动,他这副样子反倒让这些朝臣开始忐忑不安,声音渐渐低了下去,等殿上重归平静,端木见才慢条斯理的说道,“若是论起嫡庶之分,蜀王要远远排在福王、齐王和越王的后面,先前既然福王已经身登大宝,诸位再拥立蜀王乃是大逆不道之举,名不正言不顺这陛下的称呼自然就成了无稽之谈。”说到这里端木见忽然提高了嗓音,他向着京城的方向拱手道,“更何况如今吾皇顺应天意,受万民拥戴,接受福王之禅让身登大宝,这天下依然改朝换代,昔日大魏的宗室理当重归平民,本使者称呼其为殿下已经是很给诸位面子了。”

这一番话说的是趾高气昂,让方才刚刚平静下来的大殿再次沸腾起来,苏少游、罗昭牧等群臣纷纷出列直斥端木见乃是胡言乱语,但是端木见从他们的话语之中也是听出了一些端倪,他们的喝骂都是针对端木见而来,最多再加上些福王得位不正的说法,没有一个人敢对李悠出言不逊,这也让他的试探并没有落空,由此可见,蜀中这些家伙对嘉朝的兵威还是十分惧怕的,若非情不得已,这些人万万不愿意和嘉朝结下死仇。

如此便好,这下我出使的目的大有希望啊,端木见心中暗暗叫好,嘴上却不见丝毫停歇,不断针对对方言语之中的漏洞展开反击,区区一人竟将蜀中群臣驳斥的落花流水,眼见己方的气势已经渐渐被对方压住,方才还稳坐钓鱼台的苏子灿终于按捺不住了,他起来制止了双方的争论,“好了,贵使者此来该不是专门来吵架的吧?究竟有何目的,还不速速道来?”

苏少游等人纵使心有不甘,可见到苏子灿出来他们也只好退了回去,同时未免也有些庆幸,要是再继续吵下去的话,说不得他们就要大大的丢面子了,这端木见果然是辩才无双,他们这些人根本就不是对手啊。

“多谢苏相国。”端木见不卑不亢的拱手谢过,然后转过身来面向蜀王说道,“本使者此来乃是为了蜀王殿下和蜀中数百万百姓而来。”端木见又一次称呼了殿下,但是这一次想要驳斥的人都被苏子灿拦住了,他们屏声静气,静静地听着端木见的话语,想要知道如今嘉朝对蜀中究竟是什么态度,这可是事关他们生死的大事,连不可一世的阿鲁布都丧命在李悠的手中,若是大军攻入蜀中,他们是万万拦不住的,此时苏子灿等人已经彻底断绝了争霸天下的念头,心中只想着能保住蜀中这块地盘安享富贵。

端木见也没有继续卖关子,直接亮明了自己的态度,“如今吾皇一统天下乃是大势所趋,蜀王殿下和诸位切不可逆势而为,理当早日归降吾皇,如此也好和安国公、越国公与卫国公一般安享富贵。”安国公、越国公和卫国公乃是福王、越王和李冲的新封号,李悠给他们三人都安排了个公爵的爵位。

其实这一条件对蜀王来说倒是极其乐意接受,因为反正他在蜀中也不过是个傀儡而已,无论做什么都在苏子灿等人的监视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苏子灿罢免重新拥立其他宗室登基,到了京城反倒没有这般顾虑,可是这蜀中的事情终究不是他能做主的,所以蜀王下意识的将目光投向了下方的苏子灿等人。

虽然畏惧李悠的兵锋,可是苏子灿对于蜀中天险还是心存侥幸,再加上他也知道如今嘉朝刚刚经历了数场大战,短时间内恐怕是没有余力再攻入蜀中的,所以苏子灿缓缓出列应道,“贵使此言差矣,先前天下动荡不安,吾皇也是受注重数百万百姓拥立方才登基称帝,为的乃是守护一方平安,可谓名正言顺。”苏子灿言语之间已经向端木见透露了自己的意思,蜀中绝没有争霸天下的念头,只要安守一方就好,“贵国陛下能够驱逐北虏、一统中原,我等佩服不已,稍后定会送上贺礼;只是鄙国虽小却也不甘愿屈居他人之下,陛下念着中原近几年动荡不安,百姓困苦不堪,愿赠送贵国粮草财货若干,希望贵国可安享太平,至于其他的事情就不用谈了。”

苏子灿这是想用金钱来购买太平了,给李悠送上一份保护费,好让他对蜀中彻底放下心来,他们这些人就依旧可以在蜀中作威作福,这也是他此前和罗昭牧等朝廷重臣商议出来的结果,另外还为端木见准备了一份丰厚的礼物。

端木见只是不允,依旧要求蜀王率领蜀中臣民向李悠投降,苏子灿据理力争,双方你来我往也没分出个高下来,这场会面就这样结束了。

此后数日,端木见再也没有得到蜀王的召见,不过前来驿馆拜访的客人倒是渐渐多了起来,给他送来了无数财货、名家书画、古玩美玉以及诸多美女,端木见一一笑纳,言语之间渐渐出现了软化。

终于在苏子灿前来拜访并且送上一番大礼的时候,端木见总算是露了一丝口风,“既然贵国安于蜀中,又何必在山南东道驻扎大军呢?山南东道距离京城不远,陛下视之如芒刺在背,若是贵国愿意召回罗昭远及其麾下的兵马,再将山南东道割让给吾国,则吾皇或可将蜀中一事放到一边。”

第826章 自断长城

“如此说来那嘉朝并没有必取蜀中的想法?”罗昭牧缓缓问道,得到了这一消息后,苏子灿立刻回到府中召集群臣商议,端木见的这一番话似乎让他们重新看到了希望。

“如今他们要收拾关内道的残局,还要提防河东道的蛮夷南下,就算他们再能勒索钱财,也需要数年才能恢复元气,所以只要咱们撤回罗将军的兵马,嘉朝就不会将我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蜀中依旧可以安享太平。”苏子灿对端木见的话倒是深信不疑,的确罗昭远所处的位置实在是有些尴尬,距离京城只有二三百里地,若是易地而处,恐怕他也不能安心啊。

那罗昭远当初就是为攻入京城,拿下许时雍而派出去的,大军驻扎的地方当然要选择对京城最有威胁的位置,只是此前数年京城和京畿道一直有大军驻扎,罗昭远并没有寻觅到合适的机会,偶尔占据一两处城池也是很快就放弃了;但尽管如此,他和他手下这数万兵马的存在对京城与京畿道依旧是巨大的威胁。

“撤回大军倒是好说,只是这割让山南东道一事怕是不妥吧?”罗昭牧迟疑的说道,罗昭远乃是他的族人,他当然不愿意见到罗昭远死在嘉州军的刀枪之下,能够将其调回蜀中再好不过了,而且有了这位蜀中少有的将才相助,自己说不定还能压过苏子灿,尝一尝执掌一国朝政的滋味,但割地一事却是关系重大,万万不能轻易表明立场。

“既然驻扎在山南东道的大军都回来了,那么留着山南东道又有何用?”一名苏子灿一系的朝臣出言反驳道,他说的也有道理,没了大军驻守,山南东道就好比是脱光了衣服的女子一般没有丝毫防备,被嘉朝吃下肚子不过是早晚的事情而已,既然如此又何必因为这些事情而给嘉朝用兵的借口呢?

而且山南东道土地贫瘠、产出不多,近些年来又是盗贼群起,渐渐地维持山南东道安稳的花销甚至还要超过收纳上来的赋税,再加上山南东道并没有几个有资格在朝堂上发话的重臣,所以他们对损失掉山南东道并没有丝毫心理负担,反倒是希望嘉朝能够被山南东道的泥潭陷住,没有余力再觊觎蜀中的土地。

“山南东道固然可以舍弃,但就怕嘉朝得寸进尺,再向吾等索取山南西道、黔中道和剑南道啊!”苏少游年轻气盛,眼见众人大有赞成割地纳财以求平安的想法,忍不住出言讽刺道,要是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又该如何处置?

“若想彻底收服山南东道,最少也要耗费他们三五年的功夫,而且在此期间他们还要分出精力来应对关内道和河东道的事情!到时候恐怕又是一番局面了!”苏子灿义正言辞的说道,“嘉朝倒行逆施,苛待士绅,天下士绅早已忍耐多时,而为了早日平定关内道、山南东道和河东道的事情,这嘉朝必定会加大对士绅的盘剥;自古苛待士绅而享国甚久者可有之?他们眼下还可以依仗兵甲之锋利勉强维持局面,但是只要有一人揭竿而起,则天下士绅定会同时响应,到时候别说他们没有心思得寸进尺,说不得吾等还有机会东出蜀中一争天下呢!”

苏子灿这是根据自己的固有认识来对嘉朝的现状进行分析,他总觉得嘉朝这种新的统治结构并不稳固,而在座的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