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 >

第174章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第174章

小说: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羽柴秀吉虽然军事天才,政治高手,可毕竟是农户,哪听过这么高深这么精辟的分析,当即一拍大腿,兴奋的跳起来说道,“好啊!好啊!昭德啊,义弟啊,你真的也是这么认为的?我不当征夷大将军,要当关白么!”孟昭德见羽柴秀吉欣喜,赶紧起身说道,“当初之关白,乃是汉帝为霍光特设,霍光总理天下,镇压反叛,可也要皇家先赐权柄军队,说白了不过一靠内眷兴起的外戚,内府则不同,内府之权柄,财富,军队都是自己打下来的,奋发自强,终成伟业,实话实说,倒比霍光更配担当这关白一职,昭德来前便定计了,以为内府担任关白,实在是实至名归,再无不合适的了!”

羽柴秀吉这时候已经美到云里雾里了,他所想的,不过是孟昭德推举自己出任征夷大将军,好禁锢孟昭德,让他从道义和名分上永远不能对自己还有自己的后人不利,还可着力培养孟家对付西国毛利和东国北条,德川,没想到竟有意外收获,孟昭德不光开凿官道,放弃本国之地利,还一口答应臣服,推荐自己出任比征夷大将军更有无上荣光,已经几百年无人担任过的关白一职,而且细想想,这个代字确实比督字好听,阿倍秀明说的真有道理,督一督,好像还是别人任命自己的,施舍来的,想收回还能收回,可代字就不同了,我代你,就是我替你,我都替了你了,你就可以一边凉快去了!真是太美了!越想越兴奋的羽柴秀吉登时对孟昭德完全信任了,他快步走下卧榻,一把扶起孟昭德,激动的说道,“义弟!义弟!好啊,还是你最忠诚于我,可惜啊,征夷大将军已经是信长公的了,按照秀明先生的说法,于情于义我也不能削去,只好委屈你,就担当个左府吧!”

在幕府时代,征夷大将军为第一位,另设左大臣,右大臣,正二位左高右低,监管军事,政务,人事,经济,在左右大臣无法理政的时候,才有内大臣作为替补代行政事,乃是除了上三官之外最高阶级的官位了,现在秀吉许诺孟昭德出任左大臣,就是左府,孟昭德如何能不喜出望外,当时就跪倒在地,大声的答道,“多谢秀吉公恩赐,孟家万死不辞,追随秀吉公左右!”

秀吉此时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一边搓着手一边让孟昭德起身,兴奋了好一阵后才说道,“家康这小子,降了还是不来,好,昭德啊,你马上推荐,我让三成去活动那些公卿,等到关白一事成了,我看家康还有什么理由不来!”孟昭德得令,忙拜别退下。

离开大阪城天守阁,回到二之丸左侧西苑后,孟昭德一把拉住阿倍秀明,跺着脚问道,“今日虽然凶险,可也不用如此啊,虽然免除了乘推荐出任而向秀吉宣誓世代效忠的危机,可不还是一样,他羽柴氏得了关白,我日后更无力对抗了!”阿倍秀明安慰孟昭德道,“主上身处险境,自然心思烦乱,其实秀吉不知,主上亦不知,关白当初入国,乃是用天皇羸弱,而亲王能合理执掌政务的目的,所以称为正一位摄政关白,可这官职有两个坏处,第一就是代行期限,需要天皇成年后还政,二是无法世袭,所谓代行,就是天皇不便,所以亲王或者大臣代之,天皇更替之后,关白就要被罢黜,天皇成年之后,关白亦要被罢黜,若上任关白势力大,则后人能顺利继承,可道义上却不是这个理,将来秀吉有差,或者本家时机成熟,我们就可借口还政,讨伐秀吉或者羽柴氏后辈,这总比将军一职,开衙建府,我们顶着造反的名头上要好得多啊!”孟昭德这才醒悟,感叹道,“倭国之官职内还有如此大道理,真是和本国不同,我大明之事,皇帝一言,百官无不可动,没想到倭国之内,还有如此细分之名分!”

阿倍秀明呵呵笑道,“主上放心,秀吉的关白做的安稳,却失去了开衙建府的权力,只要羽柴氏一日不成幕府,我们就一日都是只对天皇效忠的大名,大名对大名之间,只要没有造反的恶名,早晚主上能得到天下的!”

1581年(天正九年)12月12日,孟昭德等三人逗留京都两月后,羽柴秀吉的西路军,羽柴秀长和小早川隆景联军击败了长宗我部元亲的土佐兵团,拿下了四国岛要塞阿波国的三源峠,正式进入四国征伐战的进攻阶段,天皇闻讯命近卫前久去往大阪城嘉奖秀吉,羽柴秀吉乘机向近卫前久提出了要求,而后又运动京都公卿,并许诺每年供奉天皇宫廷用度三万两千七百石(日本对于大名和城主的界定除了有无主君之外就是石高,最小的大名需要达到石高三万一千六百石,才能被成为是一家大名),正亲町天皇此时正财政拮据,连明年的迎春祭奠都拿不出钱来,现在秀吉开口,虽一百个不愿意,可正亲町天皇最终还是答应了秀吉的请求。

1582年(天正十年)元月,刚刚度过新年的日本迎来了天下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羽柴秀吉被正式赐藤原氏姓氏,纳入上三家行列,改名丰臣秀吉,同一日出任摄政关白,简称关白或者摄关,丰臣氏终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木下藤吉郎这个农夫出身的小人物,完成了他一生梦寐以求的事业,做了全日本的主人,十天后,出于舆论压力和内部厌战,外部紧逼的原因,四国的主人长宗我部元亲终于写下了降伏状,宣誓向秀吉称臣效忠,送上长子长宗我部信亲为人质,割让了阿波,赞岐与伊予三国,只保留土佐一国,京畿四周从此都是丰臣氏的土地,而天下这时候还反抗秀吉的只剩下九州鬼和关东北条了。

第一百二十回九州远征前夜

时间2011…9…416:00:01:8161

丰臣秀吉获赐关白之后,马上颁布了两条命令,一条是武家诸法度初本,命令天下大名从此刻起停止争斗,一切争端由丰臣秀吉裁决而定,二一条是觐见制度,约定各地外样大名每年元月为新年觐见,每年八月为秋收觐见,新年觐见需要带齐嫡长子和家中家老,秋收觐见需要带上该缴纳的税负,税负由以前的总石高四成归秀吉改为三成半归秀吉,可需要折为白银或者黄金进贡,但各地特产,比如松木,比如油,茜等珍稀物不在其中计算,要另行缴纳。为了试探各地大名的忠诚,和考验关白的震慑力,虽然法令传到全天下时已经是二月上旬,可丰臣秀吉还是命令各地大名进京觐见,补上本年的新年觐见。到了2月16日,消息亦传到了远江滨松城德川家康耳边。

德川家康无奈之下,只好召集本多正信,大久保忠世,酒井忠次,石川数正,鸟居元忠,本多重次等人议事,大家听说秀吉改姓丰臣,继承了关白之后,心情都不很好,德川家康更是言语中一丝痛快都没有,“今日说说几个事,第一,秀吉继承天下人关白之职,我们是向关白效忠还是向丰臣氏效忠,第二,我们效忠的形式是去一趟还是写信祝贺,第三,礼数方面是坚持官家之礼,还是按照从属礼仪?”众臣听罢后,本多正信第一个说道,“若不去,就不需考虑第一件事和第三件事了。”从不在会上多发言,一直都是默默做事的本多重次附和道,“东海安宁就看主上如何应对秀吉了,大阪城处处都是陷阱,也是天下百姓瞩目的地方,行差一步就万劫不复,还是不去的好,书信写到祝贺,送上份厚礼,秀吉的面子也有了,就可以了。”

德川家康其实也是这个意思,不过他倒不是怕走错路,而是怕突然被囚禁,或者秀吉假借家康是他的臣属,给他一个不相干的官职,让他在京都任职,这都是家康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思绪片刻后,德川家康就同意了这一方案,由本多正信执笔一封恭贺信,再送上奇珍异宝和钱财,给足秀吉面子,希望秀吉就不要再纠缠自己,让自己一定要去大阪城觐见。

此时已经继位关白,坐拥天下的丰臣秀吉那能如此就放过德川家康,若是这个天下第四大的大名不能臣服自己,自己又如何能放心远征九州呢,丰臣秀吉于是在3月7日发出了两封通令,一封是九州战事立刻停止,岛津氏交还占据大友氏的土地,回归本城待命,二一封就是催促天下尚未来京朝见的大名,比如德川家康,北条氏政,岛津义久,迅速前来京城,并携带家中众臣的家眷作为人质。

这两个命令无一例外的遭到了拒绝,首先是岛津氏,岛津氏在岛津岁久去世后,迎来了百年第一明主岛津义久,他不光文武双全,宽厚待人,且手下三个弟弟,岛津义弘,岛津岁久和岛津家久各个是人才,兄弟之间和睦无瑕,岛津义弘十五岁时就是九州有名的武士,剑术上乘,更有三千亲卫,都是萨摩勇士,步战九州第一,岛津岁久和岛津家久虽然武勇不如义弘,可一个善谋一个善守,各有一千铁炮兵和一千工兵,都是出时利箭退时厚盾,这四兄弟经营九州十一年,打的龙造寺和大友氏两家连连败退,已经有不堪重负,要退出九州的危险。到了1581年初,乘着东国大战未定之际,岛津义久率众扩建萨摩国的内城,从此地向东开始九州征伐战,两月间,大隅国首先攻克,肝付兼亮被驱逐,其次日向国沦陷,伊东义佑逃亡,肥后国无主,转而支持岛津氏,尽归南军所有,在此危急时刻,龙造寺和大友氏联合组建北军,开始正面对抗岛津氏。

4月一过,丰臣秀吉便命令大友氏和龙造寺先行发兵,拖住岛津氏统一九州岛的步伐,而后派遣黑田孝高为关白令总督西国军事检校,去往毛利氏调遣兵马,自己则亲自提点大军,做出随时出发的样子,又征调了九鬼嘉隆的水军,长宗我部的水军共两支,大军十二万人,以此震慑东国的德川家康,让他早早臣服入京,自己也好安心西去。

接到关白手令后,大友氏派出了号称“双璧”的立花道雪和高桥绍运出征,攻打已经投降岛津氏的龙造寺氏(墙头草,倒得特别快),企图重夺筑后国,可是就在出兵途中,名将立花道雪染病不能前进,大军原地驻防三日后,一代名将不幸病死,享年73岁。苦苦支撑大友氏这座将顷大厦的顶梁柱之一轰然而塌,大友军只得交给高桥绍运一人指挥,这位守强于攻的大将无奈,只能保留实力,率军后撤。

5月中旬,大友氏苦苦支撑,四面受敌的消息传入京都,丰臣秀吉知道此时若不救援,九州势必将归一统,那自己再要岛津氏臣服就不可能了,沉思数日后,丰臣秀吉只好低下高傲的头,写信给孟昭德,让他转达自己和德川家康和平共处的愿望,并准备正式起兵,远征九州岛。然而就在此时,一件震惊东国的大事发生了,德川氏重臣,家老,外交一把手石川数正终于无法忍受家中人对自己的白眼和奚落,离开了三河,投奔了丰臣秀吉。

石川数正作为德川氏重臣,手中不光有三国的驻防图,还有德川氏军建制和布阵图已经旗语规章,他的出走就等于把德川氏的军事力量完全交给秀吉面前,若秀吉突然把准备好的大军向东进发,这次无论如何德川氏是不可能有胜算的,考虑到这一点后,德川家康乘机推行了自己多年来就想做的一件事,那就是全篇照搬自己的偶像武田信玄的模式,重建德川军,至此德川氏开始使用武田氏军流派(开篇数章已经详述,不赘言),并扩充新赤备,打算和孟军骑兵一争天下之短长。

收留石川数正之后,丰臣秀吉也有些心虚,他不知道极好面子的德川家康会对此作何反应,若是因此德川家康再数反旗,并和北条氏还有一直处于自治状态的陆奥联合,那东国和九州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自己是无论如何不能应对的,尤其是北陆的前田利家和甲府的孟昭德都拥兵自重,尚不知最终如何表态,此时绝不能轻启战端,无奈之下,丰臣秀吉派遣使者团远赴三河,表面上是做出向德川家康说媒,实际上是试探德川家康的口风。

丰臣氏使者团抵达三河后,德川家康和本多正信以狩猎的名义从远江也抵达了三河,在搞清楚了使者团的名单后,德川家康和本多正信才来到冈崎城,路上德川家康问道本多正信,“关白大张旗鼓的起兵,可迟迟不见动静,是否真的怕了家康,所以才不敢去九州?”本多正信读罢名单后答道,“若是如此,那此番使者团来还少两人,一人是石川数正,要送回本家处置,二一人是羽柴秀长,此人才是丰臣氏第一能吏,他到来于情于理都是说明关白还有缓冲之意,可主上请看,此番使者团外样是织田长益,土方雄久,泷川雄利三人,两位都是末客,微不足道,一个能说几句话的还是不怎么高明的,可见此番并无和解之意,外样故意选的都是无足轻重之人,另外本家名单里,上次前来的一个都没在,只有一个冲动的片桐且元,还是主使,这就说明关白看上了他的冲劲,此番来,只怕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