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477章

庚子猎国-第477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助起来,并且选出执法队谨防新兵成逃兵,维持军纪等等。

晚上睡觉的时候,大家十个人挤一个帐篷,白天行军累了,大家晚间很快睡着了。没想到半夜时分,忽然一声枪响,将所有人都吓醒了,随后紧急号吹了起来,所有人立即穿衣服跑了出去站队。

姚成和季长林一起来的,见到总教官脸色阴冷,背着双手看着大家,好像大家犯了什么不可原谅的错误一样,不过没有人敢和他对视,纷纷低下头去。

所有人全部集合完毕之后,总教官冷冷地说道:“就在刚刚,有人打算做逃兵,被巡逻队抓到了。”

“啊?”众人吃了一惊。

总教官道:“不过他试图逃跑,被打死了。”他一挥手,几个教官将逃兵的尸首拖了过来,总教官说道:“血军军纪严格要求,战时逃兵当处死,希望你们引以为戒,回去吧,不要议论不要说话,仔细想想,自己来军队是想这么窝囊的死,还是想精彩的活?”

姚成、季长林等人回到帐篷里,睡不着了,但是也不敢说话,脑子里乱七八糟一片,一直到天快亮了大家才睡得着。

一行人花了七天时间赶到了杭州兵站,得知了一个惊喜的消息,中日军队将俄国人团团围在奉天省奉天城中,俄军孤立无援,即将战败。

第732章 十月的南方小镇(三)

第733章 中俄密谈

普天同庆,举国上下欢声笑语一片,纷纷庆祝这个绝好的好消息。而实际上,在北京军机处,政治的天平再一次向俄国人倾斜了,这次中国人选择了在俄国最困难的时候,向俄国提出条件。

中国与俄国的私下接触是从一栋京郊的后花园开始的,李经述与米哈洛维奇秘密接触,并提出希望中俄之间消除误会,重新谈判的消息。

米哈洛维奇尽管不相信,可是他还是抱有希望,他清楚地意识到,尽管中**队军事力量并不算强大,可是日俄双方就像是天平两端托盘里的砝码和物体一样,实力相当对对方无可奈何,而中**队则成为了改变战局的那一根羽毛,彻底将俄**队压倒在地。

米哈洛维奇询问中国人需要什么条件,李经述说我们的条件就是,废除1860年以后的所有条约,但是中国承认1860年前签署的中俄《恰克图条约》和中俄《尼布楚条约》,废除《塔城条约》《伊犁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西北边界勘定条约》《瑷珲条约》等多个不平等条约,中俄边界恢复到1770年康熙时期边界。

米哈洛维奇当然不能做主,他将这个消息传递给了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尼古拉二世拿着电报怒极反笑道:“中国人,实在是太天真了,也太无耻了,他们居然向我们提出条件。”

大臣们不敢说话,附和地指责中国,不过指责归指责,大家心知肚明,四十六万远东俄军(旅顺六万俄军)恐怕是要搭在中国满洲了。俄国尽管有百万陆军,可是主力部队放在欧洲,再加上俄国地域宽广,需要防御的地方又太多,尤其是和所有的邻居都有矛盾发生战斗,以至于现在反倒兵力捉襟见肘起来。

大家也知道,只要俄国挺过现在这么难的一段时间,将来必定能够严惩中日两国,可惜时间对俄国人来说也非常重要,中国人和日本人一定会在明年夏天来临之前歼灭俄国远东军队,从而让俄国人在远东毫无力量。

所有的问题都出现在中国身上,但恰恰是中国,让俄国人狼狈不堪。

俄国的经济在今年遭受重创,尤其是很多有钱人因为不断高涨的革命起义和**暴乱,唯恐殃及自己,纷纷逃出俄国前往德国居住,德国成了俄国人海外移民最多的国家。而德国人支持俄国移民的目的也别有用心,因为这些俄国人中包括列宁、托洛茨基、加里宁、马尔托夫、捷尔任斯基等人,德国人在和俄国人的对抗中,充分利用了俄国国内反对派的力量来瓦解俄国的国力。列宁不断遥控着俄国的一切,包括游行抗议,这其中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当初只带了衣服逃到德国之后,他的生活来源和活动经费的花销有着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持。

俄国国内动荡的局势让俄国经济雪上加霜,尼古拉二世的经济学家幕僚们也无能为力,甚至有人在怀疑,是有人在故意做空俄国经济,大量抛售俄国股票,不断散布着俄国的各种不利消息,同时法国与德国开始追讨俄国的外债,这一切的一切让俄国人内外交困。

历史上日俄战争停止,其原因很简单,日俄双方都打不下去了,双方都需要一个体面的台阶,而美国人不希望英国在亚洲一家独大从而丧失了美国在亚洲获得利益的空间,因此由美国出面,日俄开始进行谈判。但是俄国同意谈判的原因是旅顺被占和太平洋第二舰队被歼灭,而俄国远东兵团主力尚存。而现在,与历史情况刚好相反,旅顺尚未被攻占,太平洋第二舰队还未抵达,反倒是俄国远东兵团被中日军队包围在奉天。

一切对于俄国来说都渐渐不利,反倒是中国因为三次偷袭俄国,在国际上声望大振,而中英双方的合作越加密切,中国成为跟随在英国身后的一个小弟。

尼古拉二世派遣大量人员前往英国,暗中游说英国国会议员否定与俄国直接交战的提议,而德国唯恐天下不乱地同样派人游说议员们支持英国对俄国开战,甚至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还给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写信,说他一定不要放过俄国这头贪婪的巨熊,一定要痛打落水狗。

不过威廉二世的这封信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爱德华七世左思右想,德国是未来对英国最有威胁的国家,德国人认为好的事儿,一定对英国不利,于是他改变了原本支持对俄开战的想法,转而支持制裁俄国一派。英国国王态度转变,也使得一切贵族议员们态度改变,最终英国决定,通过经济手段来制裁俄国,并且参与谈判,取得一些实际利益。

对于尼古拉二世来说,俄国绝不会拿出任何利益来交换,已经在手中的利益绝不会拿出来,所以中国人的谈判条件对他来说就是胡扯,而英国人的谈判之中,俄国只认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此时,杨儒秘密来到圣彼得堡,亲自找到俄国沙皇的心腹外交大臣拉姆斯,提出中国希望与俄国媾和,但是条件可以慢慢来谈。拉姆斯知道尼古拉二世非常讨厌中国人,因此他不敢把杨儒来到圣彼得堡的消息告诉皇帝陛下,他尝试着向尼古拉二世询问是否能够与中国人谈条件,军事上我们得不到的,用谈判来获得。

尼古拉二世却说:“我非常了解曹跃这个人,他是一头饿狼,不懂谈判。”说着,他晃了晃手中的一本书,这是一本由俄国人翻译,日本人写的《曹跃百川传奇》,而日本人写这本书居然是根据中国人道听途说的故事汇合而成,很自然地,这本书写的不是曹跃,是中国百姓对曹跃的一种期望,所以将种种传奇的故事按在了曹跃身上。这本书上,日本人将曹跃视为中国古代三国时期魏国皇族后裔就不说了,更离谱的是将曹跃描述成为了罗宾汉一样的侠客。

第733章 中俄密谈

第734章 各让一步

日本人的这本《曹跃百川传奇》让尼古拉二世认为,曹跃是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这种人是不会用谈判这种政治方式来达到目的的,对浪漫主义者来说,只有革命暴动鲜血才能达到目的——尼古拉眼中那个人不是曹跃,而是孙文同志。

在几天之后,俄国的国内和国外形式越加不利,甚至于有人竟然向正在剧院看天鹅湖的阿列克谢耶夫元帅扔炸弹,这已经是第二次对阿列克谢耶夫的刺杀了,尽管只是虚惊一场,可是给不管是阿列克谢耶夫还是尼古拉二世都给吓得够呛。这枚炸弹代表的不是对日俄前线的怨气,而是对俄国政府的怨气,尼古拉二世开始想着能否和平解决了,再加上英国方面提出,希望俄国撤出中亚的条件,尼古拉二世迫切地希望能够有一条捷径让他更好选额。

拉姆斯看准机会,立即向尼古拉二世提出,和中国政府重新谈判的建议。拉姆斯说,中国人的目的并不是要和我们死磕到底,而是想接着这次战争来削弱日本和俄国在中国的影响力,以此来增加中央集权。

尼古拉二世反问道:“中国人到底想做什么?”

拉姆斯冷笑道:“我猜想中国的领袖曹跃,想用一场大胜,来为他谋朝篡国奠定基础,而至于和我们俄国死战到底,曹跃并没有这个心思。”

尼古拉二世恍然大悟,道:“原来中国参战的原因竟然是这个,我们先前都想错了。”

“对,中国人对我们没有领土要求,没有赔偿要求,他们只想要名声。自通商战争(即中国俗称的鸦片战争)开始之后,中国清政府没有打胜过一次对外战争,国内民怨沸腾,再加上满清统治者本来就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所以国内矛盾重重。”拉姆斯侃侃而谈道,“而如今曹跃作为汉人,担任中国的首相,他手下的近乎所有军官都支持他取代满清皇帝来担任新的皇帝,但是满清皇帝比汉人皇帝对汉人百姓还要好。在我们的记录中,满清皇帝是唯一一个向中国汉人百姓承诺,永远不增加税负的皇帝,而且这条永不加赋命令一直被执行到现在,所以中国汉人百姓尽管对皇帝外战失败而不满,却不想换上去一个爱加税的汉人皇帝。”

尼古拉二世大笑道:“非常可笑的一件事,异族皇帝统治不增加税负,主体民族统治却压榨中国百姓。”

“这也是一种统治方式吧,如果异族的统治方式不向主体民族百姓倾斜,那么他们是不可能安安全全地统治中国两百多年的。”拉姆斯说道,随后又道:“陛下,中国现阶段的问题是,外战不断的战败使得中国国民信心全无,而此时曹跃的一场大胜,一定会让他的声誉上一个新的台阶。”

“也就是说,他才能有借口推翻满清自己担任皇帝?”尼古拉二世反问。

“是的。”拉姆斯道。

尼古拉二世想了想说:“所以,我们和中国人的谈判,以及中国人提出的条件,实际上都是狮子大张口,信口胡说的啦?”

拉姆斯笑道:“陛下,您为什么不让我们和中国人谈判呢,既然他们只是在胡说八道,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一点,甚至利用曹跃的心理,来逼迫中国最终付出代价结束战争。”

尼古拉二世被他说中了,决定支持拉姆斯和杨儒的中俄秘密谈判。随后尼古拉二世叫来内务大臣维特、财政大臣普列维和御前大臣别佐伯拉佐夫一起商议,如果中国人不是像和俄国战争到底,夺回领土,那么俄国应该怎么做。

曾经的主战派大臣普列维如今也饱受财政赤字之苦,战争越打下去,俄国财政越是不利,他这个财政大臣迟早有一条会被尼古拉二世当做替罪羔羊给撤职,因此他支持和中国谈判。而且中国还扼守住北亚核心城市伊尔库斯克,又随时可以进军中亚,让俄国头疼至极。如果和中国战斗以谈判的方式终结,那么俄国就可以全力击败日本,随后掉头对付中国。

尼古拉二世大笑道:“你的意思是,我们未来对付中国?”

“是的。”普列维说,“这一场战争我们一定要获取一些利益,和日本的战争我们获取不到任何利益,土地或者钱财,反倒是攻打中国,我们才能够获得足够的利益,我们才能够用占领中国来平息国内的矛盾。”

“臣同意。”维特站出来说道,“我们并不是对中国人卑躬屈膝,而是麻痹他们,等到我们缓过来这一口气,我们再对付中国人。先前我们的判断有所失误,我们太不重视中国人了,没有想过中国的军队经过四年的发展,已经有近百万现代军队,看来人口多的优势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啊。四亿人口选出一百万人,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

“这样吧,我们先稳住中国再说。”尼古拉二世冷笑着作出决定。

随后,中俄之间的谈判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中国方面逐渐放宽了条件,俄国方面为了稳住中国也放宽了谈判条件,不过俄国人的最基本条件不变,领土一寸不让,金钱一分不赔。而中国也同样提出类似的条件,现在占领领土一寸不让,金钱一分不给。不过现在中国占领者俄国中亚伊尔库斯克,只要伊尔库斯克这个俄国的腰眼在中国手中,俄国就不可能有效控制远东。因此俄国的条件之一就是将伊尔库斯克和伊尔库斯克军火库还给俄国。

在这两个月之中,俄国不断派出军队向伊尔库斯克方向集结进攻,试图重新夺回,但是聂嘉在伊尔库斯克坐镇的情况下,俄国人的进攻每每被打得头破血流。俄军总参谋长哈基洛夫认为,因为中国人破坏了西伯利亚大铁路,导致俄军丧失了机动性,因此俄军想要夺回伊尔库斯克,不得不一边修铁路一边进军,但是严寒之中的俄罗斯帝国,修建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