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飞灭 >

第4章

飞灭-第4章

小说: 飞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内空空如也,一无所有。

温厚的真元从任督二脉同时下沉,分别于前胸和后背渗入绛宫。若是内视,便可看出此刻李宏的绛宫通红如铁,心房正被真元裹覆并催发其潜力,一股股紫红色的火形力量正如瀑布之水一般飞跃而出,与绛宫内的真元汇合,然后绕行督脉往下汇入气海丹田。

原本空空如也的下丹田逐渐充盈,那漆黑的丹田之中起初是显出一点奇光,然后光华暗淡转为若隐若现的淡白色气体,随着越来越多的白色气体加入其中,一个小小的气旋开始形成。气旋转得不急不缓,将后加入的真元都吸入其中,但它本身的尺寸却变化不大。

如此这般,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时间,泥丸宫中再无真元溢出,绛宫也开始降温,不再通红如铁。再看那气海丹田中的气旋,突然一滞,然后开始照着相反的方向旋转起来。随着气旋逆转方向,淡淡的白色气体状物质开始从丹田流出,绕着周身的奇经八脉运转起来。

真气运转的路线十分复杂,而且并不只是单线经行。气旋中的灵气一出丹田便化作五股,每一股都绕着不同的路线游走各处经脉。身体内的经脉不能被凡人之目所见,但若是内视便会发现经脉的数量之多简直胜似浩瀚星河,不可尽数。除了几大脉络外,许多小的经脉并不常用,甚至不为人所知,而各门各派经脉运行的功法也是迥然不同,很难彼此参照。

李宏八世累修,经验丰富至极,当然知道哪些经脉于己有用,修炼起来自是轻车熟路。随着真元游走奇经八脉、各处穴道,许多原先本是堵塞的小经脉也变得畅通起来。真元游走全身除了不断夯实增强经脉的强度外,更不断的接受从五脏六腑新产生的先天灵气。

【苍茫山】是内丹一脉,注重地是淬炼。先天灵气在经脉中游走周天尚不能被认为是完全淬炼成了真元。待这些真元夹裹着新收到的灵气回到丹田气海,并随着气旋不断地增压运转,去除杂质之后才算是勉强成为可堪一用的真元。

长吁一口气,李宏睁开双眼,身体的疲弱和饥饿让他无法更长时间的入定。他心里知道除非达到辟谷的程度,自己的修为是无法更快进行的。而且除非点燃了丹火,自己的真元也很难变得更精纯。

睁眼看见不远处的崔氏已经起身咋洞外采摘野果,李宏心里也一阵感慨,幸亏面前这个女子的天资不差,不然若自己这具身体完全继承了刘家的衣钵,那这辈子的修行就算完蛋了。经过一夜不休的修炼,李宏总算彻底放心下来:身体内除了少阳三焦经中有些许不通之外,其余经脉俱都通畅无碍。假以时日,周天诸穴诸脉必将贯通舒畅,修为自然精进。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

第六章 今日事、昨日情

“满儿……你……醒了?”崔氏言语有些生硬,但面上却仍带着温暖的笑意。看着李宏的双目里满满都是母爱。

李宏的神情镇定自若,完全不像十二岁的刘满,他微微点头:“母亲,你腿脚不便,这些事我来做吧。”

崔氏轻咳一声,拖动左腿,手里捧着一把红彤彤的山果:“不妨事,这些果子甜得很,你来吃些吧。”

李宏的身体刚刚开始淬五庙,仍需大量饮食,闻言也不客气,伸手接过一把果子,同时左手搀住崔氏往山洞里坐下。

吃了几个果子,果然酸甜爽脆,满口生津。李宏吃着果子,借着日光看了看四周,空无一物的山洞内冷清阴寒,外面则是杂草丛生,并不适合人居住。而此处的灵气也不甚浓郁,长远而言对修行不利,于是便打算带着崔氏继续往深山里去。

“母亲,咱们先在此处安身几日再另寻地方可好?”

崔氏闻言点点头:“全凭儿子做主。”面对突然成熟起来的儿子,崔氏心中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己总算有人可以依靠,忧的则是不知道儿子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李宏话不多,吃完果子后,便继续闭目修行。崔氏左右无事,便就近寻些柴火和食物。

李宏的打算很简单,尽快修炼几日,增加一点手段,然后便可以溜回村子里取一些生活必需品,不然没有办法带着还是凡人的崔氏上山。

崔氏虽是刘满这具身体的生母,但觉醒后的李宏对她并没有母子之情,只是可怜她的遭遇,又感激她这十余年的‘养育之恩’,所以不忍她再入虎口。已经八世累修的前辈高人,对凡俗的人情世故自然看得淡些,也无可厚非。只不过为了不过于突兀,他口中仍旧称呼崔氏为‘母亲’。

普通人锻炼身基,没有三、五年见不得成效。换言之,非得几年苦功身体的机能才会有大的进步,所以即便是修炼凡间武功那也得数年之功才能有所小成。几年苦功完成最基础的筑基,产生气感后,又需数年养神,才能开始淬五庙,唯有淬炼了五庙,体内精炁大盛,方能有真正的法力。

如今李宏先淬了五脏,尔后再用真元筑基,自然事半功倍。

李宏虽然身体尚未锻炼完毕,体力不强,但腹内五脏精炁已然开始充盈,加上他所会的法术何止千百种,因此用不了几日便可有足够的力量自保。李宏十分清楚这一点,所以一刻功夫也不肯耽搁。

虽然入定修炼,但仗着元神强大,李宏还是留了一线神识关注四周。深山大林之中猛兽横行,若不是出于无奈,李宏是绝不会在这么危险的环境下冒如此大险修行的。

所幸运气不差,无惊无险之中又是一个白天过去了。李宏睁眼看时,洞外已是月上中天,群星密布。崔氏蜷在山洞一角,洞口堆着一些柴火,却没有点燃,想来是没有取火的工具。再看时,自己身边放着十余枚山果,定是崔氏取来放在这里的。

李宏扭头打量崔氏,她瑟瑟发抖,看来是有些抵御不住初秋的寒意。

站起身来,微微动念,气海丹田中的一丝真元往上涌起,随着李宏心意顺着督脉绕行绛宫,然后过手少阴心经瞬间达至右手手掌。若是开了天目之人,此刻便能看见一团殷虹的真元在李宏的手掌中跳跃。李宏随手一掷,不见火星,不闻风声,一大团火苗凭空出现并覆上洞口的柴火,瞬间燃旺。

看似极为简单的一个法术,却展现出李宏高深的手法。一般修士取火,真元必定要经绛宫由心火点燃,费时费力,但李宏却是绕行绛宫,直达后掌,又快又好。

“恩,我这【火神经】修炼得还算不错,一日一夜萃取出来的真元足够发动七八次小法术了。”李宏在火堆边坐下,随手拿起一个果子便啃。

五行生克,内中玄奥不足为外人道也。同样的法门,金木水火土五行,由哪一属开始修炼,到哪一属结束修炼,都是极深的学问。比如【火神经】便有三种起势:第一,直接从火行开始;第二,由土行开始、以土养火;第三,由金开始、以金诱火。三种不同起始之法练出的【火神经】便大不相同。

李宏看着火堆怔怔发呆,心道:“我几世累修,论修为与见识均是不凡。各种法门也尝试良多,最后渡天劫时究竟是哪里不对呢?……昨日那一道雷火分明是东南的【崖山】方向,不知道是哪位道友遭劫了。算起来【崖山】如今够资格渡劫的只有‘须弥老道’和‘红真人’,不知道昨日是哪一位落得灰飞烟灭的下场?”

李宏喟叹一声,想起自己前一世的点点滴滴。

修行两千余年,功参造化,在人间全无敌。那须弥老道和红真人年轻时都曾向自己切磋问道,算得上至交好友。除了他们二人,【悟山】掌教结玉子与自己也算是过硬的交情,年轻时一起闯荡北疆、仗剑除魔,也曾快意凭生。只是最近五百余年自己为了躲避大天劫,不得不闭关苦修,才跟这些旧时朋友断了联系。

掐指一算,上一位渡劫成功的【玉虚门】妙义真人还是自己第七世时的人和事,距今也有三千余年了。

大道艰难啊,三千余年只有一人飞升成功。八世累修,除了上一世最接近飞升以外,其余七世都或近或远地陨落在大道之前。

天下五大宗派,在五百年内有望飞升的人屈指可数,足见修行之难。

李宏的思绪飘远,然后再次回到眼前。

洞口的火堆摇曳不休,在晚风中狂舞,一会儿像是要熄灭,一会却又越发旺盛,起伏之间似乎都蕴含着天地大道。

“我这一世是该再走上一世的老路还是应该再试一次另辟蹊径?”看着火光,李宏再次陷入沉思。上一世自己的修为齐天平地,距离飞升成功只有一线之隔,若是另辟蹊径未必能与前世比肩。但上一世最后终归是灰飞烟灭、陨于九天雷劫,这一世的身躯天赋还不如上一世,如果没有更大的奇遇或者突破,实在很难超越前生。

就算修入三境第九阶,如果不能飞升紫府,那在凡间最多也只能享受三千余年的寿数。如果修不进第三境,那寿元便只有千余年。淬炼完五庙,身体先天灵气充沛,人的寿数可增一甲子。以后每爬一个天地寿元可增十年,直到进入坐胎,寿元又可以增加一甲子。再之后的每一个天地均只能增加十年寿元,所以满打满算在第二境之前李宏活不过五百岁。

“区区五百年而已,进不了【真我】境,我就彻底完了。”

第七章 离洞遇险

日夜不休,一连三天,李宏终于将五脏淬炼完两遍。距离【淬五庙】圆满尚有数日之功,李宏也不急于眼前一时。

这天睁眼‘醒来’,李宏看见崔氏在山洞中没有出去,这才发现洞外竟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寒风夹裹着雨珠阵阵袭来,令人寒毛直竖。

俗话说,天凉好个秋。看辰光,这雨一时半会停不了,所以崔氏既无法出门寻柴,也无法觅食。山洞里还有十余颗山果可以勉强充饥,但崔氏衣衫单薄,晚上便难过了。

李宏心中暗忖如此下去不是办法,干脆趁今天雨夜下山一趟,将东西收拾齐备了事。

心中主意打定,李宏也不耽搁,于是吃了一个野果,便开始在山洞中行拳。这是李宏接连几日的必备功课,在早晚课之间都要打上三、五套拳法,一来健体,二来借助真元淬炼经脉。

……

“母亲,今日天凉,你且在山洞中安坐,我去取些东西就回。”一个入定便将整个白天打发过去。李宏站起身来将山洞中仅存的柴火聚集在一处,然后运动法门将火把点燃。“你若困了可先休息,有火把在,应当无碍。”李宏说完,不等崔氏反应,便闪身窜进了夜幕之中。

“你小心……”崔氏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却被一阵秋风盖住。

李宏刚走不久,山洞外一里处的地方显出一道黑影。那黑影俯首低头,似乎在拿鼻子嗅闻什么,庞大的身躯走在软泥烂草上发出嗤嗤声响。

此洞藏在大山深林之中,距离山下的村庄有不下十里路程。当日李宏搀着崔氏走了一整日方才到达。不过以李宏十几岁的少年身手,对路径又熟,即便没有修行之前一个时辰也足以打个来回了。

如今李宏已经恢复了一些真元,身手比起几日前越发矫健,若无意外半个时辰以内应当可以返回。

运起不知道哪一世学过的俗世武功心法,体内的气机立即运转得飞快起来。这气机乃是不曾淬炼的先天之气,李宏经过淬五庙的身体随时都有,充盈无比,简直是用之不竭。这便是所谓的内功了。

有了内功傍身,李宏行走如飞,也不管脚下是悬崖还是泥潭,只见他脚尖微微用力,身子便似飞燕一般弹起。一个弹跳便往下飞跃四、五丈远近。等身形下落时,膝盖微弓,脚尖再次用力,借助下落的惯性,便再一次跃起。刹那间脚踏连环,飞跃群森,快捷如电。

李宏只听耳边呼呼风响,转眼便已经到了山腰。

此刻秋雨稍住,眼前模模糊糊一片远山,当中零星有一两处微光。李宏知道那便是村子所在。村里人穷,除了有一两户晚上偶尔会点灯外,其余人家都是一片漆黑。

村里的人愚昧无知,李宏也懒得跟他们计较。尤其是刘满的祖父、祖母一家,虽然对崔氏有百般加害之罪,但也是迫于无奈。而且穷山僻壤之人未得教化,实在是有理说不清。李宏既无心也无意要教训他们,所以悄悄地来,悄悄地走。取了崔氏常用的一些衣物和被褥,捆成一个大包袱,纵身跃入竹林。

李宏身法虽轻,却还是被刘满的祖母听见,老太太吓得大喊乱叫,惊得一家人忙乱不堪。但李宏早已经遁身远去,留下一家人呼号不停。

天明后刘家发现崔氏的东西不明去向,自然知道是李宏下的手,便也没有声张。老头子只是埋怨:“我都说他们肯定得回来顺东西,早从那丧门星的屋里把东西拿走不就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