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顾盼成欢 >

第268章

顾盼成欢-第268章

小说: 顾盼成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锦琳哪里会相信,只当周谨之这是在逗她开。

再没有什么波澜,很快又是几日过去了。

这天下午天气转阴,还有阵阵凉风吹过,雨还没下下来,但这天气却凉爽了许多。

因着这份凉爽,顾青未也走出了院子,被秋岚和画屏扶了在园子里活动,太医也说了,她到生产也没两个月了,正是需要多活动的时候,否则以后临盆时会更受罪些。

才走了一阵子,略出了一层薄汗,宁致远就回来了。

宁致远来到顾青未跟前时,已经换了一身家常的衣裳,他看着顾青未挺着大肚子走得有些辛苦,连忙换了秋岚和画屏,自己亲自扶着顾青未,甚至因为不想让顾青未太辛苦,手上可着劲儿的用力。

顾青未有些无奈地看了他一眼。

被他这样一扶,她都感觉自己突然之间就轻了几斤。

“越之……”顾青未停下脚步看向宁致远,“你只需要正常扶着就行,太医都说了我现在需要多活动活动,你要这样扶着我,哪里能让我舒展筋骨,倒还不如抱着我走上几圈呢。”

宁致远尴尬地轻咳一声,“欢颜你要是乐意,我也能抱着你走几圈的。”

话虽是这样说,但顾青未如今可是大着肚子呢,他哪里能真的做出这样的冒失举动来,而且手上的动作也真的就放轻了些。

与其将来临盆时吃苦,还是现在多走动走动来得好。

天气凉爽,园子里又绿树成荫,夫妻俩这样并排着缓步走着,倒似突然之间就穿越了多年的岁月一般,突然就觉得悠然起来。

宁致远轻笑一声,“欢颜,等将来我们老了,也一定这样蹒跚着一起前行。”

那样的画面,只是想想,就能让人暖得由衷笑起来。

顾青未顺着宁致远所描述的场景想下去,唇角也跟着微微上扬起来。

两人又走了大约一刻钟,宁致远见顾青未面上现出了疲色,便又扶着她回了漱云居。

待两人收拾了一番坐下,他才想起自回来时就想与顾青未说的话,于是笑了笑道,“欢颜,咱们的那位姑父,那可也真是个狠角色。”

姑父?

顾青未闻言惊讶地扬眉。

这说的不就是周谨之吗,不过,周谨之又怎么就成了宁致远口中的狠角色了?

顾青未有些不解地看向宁致远,等着他接下来的解释。

宁致远也没有卖关子,只顿了顿,就又接着道:“你前些日子还担心的永昌长公主的事,以后大概都不用担心了,我这里得到准确的消息,皇上已经决定了将永昌长公主幽禁起来,而且还没有期限,现在圣旨已经往公主府去了。”

将永昌长公主永远幽禁起来。

顾青未先是一惊,然后跟着就是一喜。

话既然是宁致远说出来的,她当然不会怀疑真假。

不过,她虽然早就知道周谨之一定能想出法子一劳永逸的将这件事情解决了,但这才过去了几日,怎的就能有这样喜人的结果?

想当初,她想了法子借着郑贵妃的手将刘贤妃母子和永昌长公主给按下去,前前后后可是用了好几个月呢。

这样一想,顾青未心里立即就好奇起来。

她不自觉的环上宁致远的手臂,催促道:“越之,你也别卖关子了,赶紧说说,姑父到底是怎样做到的?”

也不怪顾青未会如此好奇。

隆庆帝刚刚登基就封了他的几位姐妹为长公主,其中还包括了郑太妃所出的那位才两个月的小公主,这其中当然也就有永昌长公主。

因为永昌长公主以前可是极得元昌帝喜爱的,所以隆庆帝对永昌长公主倒也格外的客气。

都已经将永昌长公主从公主府里放出来了,还晋了长公主,是什么原因,让隆庆帝才这么一段时间就又改了主意?

顾青未心里不断揣测着。

宁致远笑着看顾青未在他面前催促,过了好一会儿,直到顾青未都要对他横眉怒目了,这才道:“是这样的,前几日,姑父被皇上召去了御书房,然后,这才两三日吧,皇上就下了旨,将永昌长公主禁于公主府中,说是禁,其实也没有挑明了,用的理由是永昌长公主自愿在公主府里为先皇祈福。”

自愿为先皇祈福?

这话就算是说到哪里去,也定不会有人相信的,哪怕,元昌帝从前确实很疼爱永昌长公主。

☆、第576章 圣旨

不过,隆庆帝会扯出这么个理由来,只怕也没想让人都相信。

宁致远顿了顿,又道:“姑父在御书房里到底与皇上说了些什么,这些外人自然无从得知,不过,我倒是隐隐得到了风声,皇上手里有先皇的遗诏,而那遗诏的内容,就与永昌长公主有关……”

顾青未于是与宁致远对视了一眼。

前世时,元昌帝驾崩之前确实特意交代了隆庆帝,万不可让永昌公主从公主府里放出来,可是这一世,元昌帝驾崩根本就是极为突然的事,又怎么可能会有时间留下遗诏?

就算真有,也不可能隆庆帝事先不知情。

除非……

两人都想起元昌帝驾崩之前,周谨之一人服侍左右的事来。

除非,在这段时间,元昌帝留了一道遗诏给周谨之。

可这样也说不通,周谨之手里若真的有这道遗诏,也不可能留到这个时候才拿出来。

更何况,元昌帝是在听到了永和宫那对母子的谈话之后受了刺激才会这么快就驾崩的,在受了那样的刺激之后,元昌帝心里只怕所思所想都与此有关,又怎么能还有空想到永昌公主去?

下意识的,两人就觉得这件事其中只怕有些不对之处。

许久,宁致远轻声道:“不管如何,既然皇上认可了那是先皇的遗诏,那这件事当然就是真的。”

至于那遗诏到底是真是假……

也许,只有九泉之下的元昌帝和周谨之知道吧。

但不管如何,永昌长公主这个不定时的威胁总算是清除了,顾锦琳等人以后也再不用受这个人的打扰了,只要这样,便也就好了。

有着这样的感叹,顾青未和宁致远在心里却同时又惊叹了一番。

周谨之,能一步一步走到如今,也确实不是幸运。

就在顾青未和宁致远谈论着永昌长公主的事之时,公主府里却是乱了套。

隆庆帝下了圣旨之后,传指的太监们就领了圣旨直往公主府而去,可是永昌公主今天正好出门不在,公主府的宫人们也不知道要去哪里寻了人回来接旨,一时之间都急得如那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而更让公主府的宫人们觉得不安的,却是那传旨太监脸上的冷漠。

按说,永昌长公主是皇上都极为看重的长姐,自打晋了长公主之后,永昌长公主每次进宫,宫里的宫人们何人不是都对永昌长公主异常的热络,可现在,这传旨的太监竟然冷着一张脸……

公主府的人自然也就能隐隐猜到这其中有不妥之处。

然后,就有了永昌长公主身边的心腹,悄悄使了人出去早些寻到永昌长公主报信儿。

不过……

他们也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圣旨已下,就算他们通知了永昌长公主,只怕也不可能让皇上收回旨意,只希望,永昌长公主能想到别的法子吧。

所有人都只能这样往好处想了。

那被遣出去给永昌长公主报信儿的宫人是从后门出的公主府,想着永昌长公主今天临走之前说过是要去白马寺进香的,算算时间也快要回来了,于是便选了必经之路上悄悄守着。

不多时,便就真的看到了永昌长公主的车驾。

那名宫人只差没落下热泪了,当即就顾不得什么礼仪了,直直的就往永昌长公主的马车前面冲。

也亏得马车走得并不急,才被车夫险险勒了马,但即使是这样,原本坐在马车里闭目养神的永昌长公主也被颠得额头差点撞到了马车的车壁上。

永昌长公主大为恼怒,她身边的宫女见状正要出声呵斥那车夫,就听外面传来车夫的声音。

“长公主,公主府里有人报信儿来了,说是有急事。”

永昌长公主听得心里便是一咯噔。

在百姓的心中,永昌长公主是个深居简出了多年,而且极为宽和的公主,但公主府里的人却是知道她的脾气到底是如何的,若不是真的有极为紧要之事,只怕府里的宫人也不会这样急得一头撞到她的马车前。

只怕……

永昌长公主心里有些不好的预感。

她狠狠攥紧了拳头,尖利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然后稳住心神沉声道:“让他到近前来回话。”

先皇已逝,如今的隆庆帝对她这个皇姐也是极为客气的,只要不是隆庆帝有意要给她难看,这满京城,甚至是整个大周朝,也不会有人能将她怎么样!

而隆庆帝前不久才将她从公主府里放出来,还封了她为长公主,应该不太可能这么快就打自己的脸。

这样一想,永昌长公主心里便也慢慢有了底气。

那前来回话之人得了永昌长公主的吩咐,也以最快的速度来到马车外,隔了一层车帘快而清晰的向永昌长公主禀报道:“奴才见过长公主,宫里有皇上的旨意,正等着长公主回府接旨……”

有圣旨。

永昌长公主乃是皇室的公主,能接到圣旨并不奇怪,可若单单只是有圣旨,也不会叫公主府的宫人急成这样。

心里一突,永昌长公主便再也维持不住面上的平静,略带了焦急地道:“还有呢?快说!”

被永昌长公主这样一催促,那回话的宫人也不敢隐瞒,“可是这次来传旨的公公脸色却不怎么好,而且府里的嬷嬷想要给那些公公塞辛苦银子,那些公公也都拒而不受……”

听到这里,永昌长公主才真的变了脸色。

宫里的公公都是身有残缺之人,这世间当然少有人愿意变成这样,所以这些公公们大多都是出身于穷苦人家,实在没办法之下才会选择冒了风险进宫一闯。

而宫里是何等的凶险,在宫里呆过一段时间的人都会知道,谁又知道一时不慎会不会惹怒了宫里的哪位贵人,从而没了性命,所以这些公公们平时也算是看不到前路。

风险到,未来看不到前景,这诸多的压力之下,于是宫里但凡能冒出头的公公,十之八、九都会有个共性,那就是贪财。

对于这些公公来说,拿到手里的银子,才是最能让他们心安的。

☆、第577章 不甘

除此之外,这些公公们也是最会看宫里形势的。

只看他们的态度,就大抵知道皇上最宠信哪宫的主子,哪位大臣最得皇上欣赏,哪位皇室成员最受皇上看重……

等等等等。

可现在,传旨的公公,竟然连公主府的嬷嬷递上去的辛苦费都不愿意收。

这其中所代表的含义,永昌长公主当然不可能不知道。

心跳渐渐加快,永昌长公主拧着眉头凝思,自她得了隆庆帝的恩典从公主府里走出去之后,这段时间她也算得上是安分守己的,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就是为了要给隆庆帝留下一个好印象,以免隆庆帝收回了对她这个长姐的那点怜惜之意。

可为何,隆庆帝却会下这样一道明显于她不善的圣旨呢?

若真要说起来,她这些日子也就一直盘算着要如何离间周谨之和顾锦琳之间的夫妻情分,以图取而代之,可这又与隆庆帝那里能扯上什么关系?

永昌长公主想破了头都想不明白。

但她将自己从公主府走出去之后所做的事都一一想了个遍,也只有这件事能与这突来的圣旨能搭上一点边了。

毕竟,周谨之如今怎么说也是隆庆帝身边的宠臣。

可是……

永昌长公主自从让人将常老太太祖孙弄到京城之后,就只听着人禀报常老太太那里得到的反馈,知道常老太太确实让顾锦琳和择哥儿母子之间生了嫌隙,她得意了一阵之后也就没再时时关注了,只等过上一段时间再去看结果也就行了。

但就是这样一件事,也没有什么伤天害理的,又怎么可能与隆庆帝扯上关系?

永昌长公主胸口急剧起伏。

她本想立即回了她的公主府,先接了旨再考虑其他的,但不知为何,她又总觉得,若是她先回了公主府,只怕就再没有机会出来了。

这种感觉来得如此突兀莫名,却让永昌长公主止住了想要回公主府的吩咐。

她心里冒出一阵又一阵的寒意。

沉默了好半晌,永昌长公主深吸一口气,暂且将心里的不安压下去,然后才吩咐车夫,“去周府。”

似乎怕车夫没听明白,她又几乎是咬着牙的补了一句,“吏部左侍郎周大人的府上。”

外面那个报信儿的宫人自然也听到了永昌长公主的吩咐,闻言立即就有些急,“长公主,可是圣旨……”

听这人一再的提到那让自己心里隐隐不安的圣旨,永昌长公主哪里还能有好语气,当即就厉声道:“本公主说了,去周府!”

周围立即就安静了下来,

报信儿的宫人苦着脸退到一边,车夫则再不敢停留,认准了方向,一路朝着周府所在之处而去。

周谨之置下京城这处宅子时,他的品级还低,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