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顾盼成欢 >

第267章

顾盼成欢-第267章

小说: 顾盼成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醉了酒之后,被人敲了闷棍活生生给打死了。

因为出了人命,这件事后来还惊动了衙门。

不过,陈二本就是在夜里出的事,身边又没有什么目击者,就连这件事是谁做的都查不清楚,再加上死的又是陈二这么一个地痞子,所以那些捕快压根儿就没有怎么仔细查,这件事到最后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自打陈二死了之后,常家表妹这才算是重新活了一回。

陈二虽然死了,但他留下来的宅子还在,常家表妹于是便也就住了这宅子,然后闭了门再也不让以前那些人进屋,又靠着她以前所学的那点针线活儿,养活自己倒也是可以的。

虽然她的名声在附近早已经坏了,但好歹还能活得像个人样,不是吗?

常家表妹原也想另找了个嫁了的,不过她有阵子身子不舒坦去看了大夫,大夫却是下了断言,她这辈子也不可能再有自己的孩子了,于是便也渐渐的就死了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她这辈子唯一会有的女儿送到她身边,那小女孩儿的日子想必不会难过。

至于,常家表妹到底能不能真的重新做人,那就不是周谨之考虑的事了。

能看在择哥儿的份上给了那孩子一条出路,这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极限。

待两人回到周府,天色果然已经晚了。

不过,顾锦琳和恪哥儿却没有如周谨之所说的那般先用膳,而是一直等着他们回来。

顾锦琳打量着择哥儿。

他这一趟离开得并不久,但她总觉得,择哥儿现在可比临出门前又要更开朗,也更成熟了一点。

周谨之这是带着择哥儿去了哪里?

顾锦琳微笑着,却没有多问。

第二日一早,周谨之就起身上朝。

别看这些朝廷命官们在百姓眼里是极为光鲜的,但实际上为官也是极为辛苦的,别的不说,就说无论寒暑每天天不亮就要起身上朝,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坚持得下来的。

因如今朝中局势已经完全定了下来,又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所以早朝上有事要奏的大臣也不多,下早朝的时间也比往日要早了些许。

周谨之随着退朝的大臣们一起往外走,才踏出殿门就见着隆庆帝跟前的于公公正笑着看向他,“周大人,皇上请您去御书房。”

于公公话才说完,就又有不少朝臣们拿了眼觑周谨之。

自从隆庆帝登基之后,这位周大人就立即成了皇上跟前的大红人,也不知道这位周大人是哪里得了皇上的眼缘。

有不少人都在心里这样暗自揣测。

周谨之微微颔首,然后与相熟的同僚点头道别,这才跟着于公公一起往了御书房而去。

一边走,他不着痕迹地摸了摸一直藏在袖间的那份东西,嘴角微微往后一弯。

如果有人这时看到周谨之的表情,不能说会被吓一跳,但一定会吃一惊。

虽然看着是在笑,但他的眼里分明是没有任何笑意的。

跟在于公公身后,周谨之没用多久就到了御书房。

御书房里,隆庆帝正在低头批阅奏折。

隆庆帝的容貌与元昌帝其实有几分相像,如今又穿了同样的明黄龙袍,乍一看之下,却是很容易就让人将他看作是曾经的元昌帝。

周谨之想起元昌帝驾崩前,他就是在这里最后一次为元昌帝讲解了雍朝灭亡的那段历史。

想到这些,周谨之眼神微微闪了闪。

听到于公公禀报,隆庆帝抬头,待看到周谨之,那张仍显年轻的脸上便现出了笑容来,“周爱卿来了。”

朝中有许多人都在暗自猜测,隆庆帝是不是有意想在首辅黄大人致仕之后让周谨之入阁,隆庆帝原本是没有这个想法的,但这些日子以来却也真的就渐渐有了这样的盘算。

周谨之虽然平时看着不显山露水,但隆庆帝在将他升入吏部之后便也发现,周谨之确实是个极有才干的人,初入吏部没多久,如今竟也将吏部的事都理得清清楚楚,而且还将那些对他突然连升几级有些既羡又妒的吏部官员们都给收拾住了。

也许……

隆庆帝看着周谨之,心里不住思虑着。

而周谨之,隆庆帝不说话,他便也静静立着,一点也不见焦躁。

好半晌,隆庆帝从思虑之中回过神来,这才问道:“周爱卿到吏部这些日子可还适应?”

周谨之微往前倾了身子,“回皇上,吏部事务虽然繁杂,但臣还受得住。”

隆庆帝于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召周谨之来可不是只问他适不适应吏部的,而是有些官员考满的问题要与周谨之商议,待商议完了,已是许久之后。

隆庆帝招了招手,正要让周谨之退下,却见周谨之突然之间面上就带了些犹豫之色,似是有什么事不知道当说与否。

难得在周谨之面上看到这样的表情,隆庆帝微微一奇,便问道:“周爱卿可是有什么话要与朕说?”

周谨之迟疑着点头,“皇上,臣是有几件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有什么事能让周谨之这样为难?

隆庆帝一边揣测着,一边道:“周爱卿有话只管直说。”

听隆庆帝这个天子都这样说了,周谨之便也不再迟疑,而是从袖中拿出一物逞上,“皇上,臣这里有一物要请皇上过目。”

☆、第574章 遗诏

隆庆帝心里颇为好奇。

他原本以为,周谨之这般为难,是想求他什么恩典,但其实,周谨之只是想让他看一样东西?

当即就冲着周谨之招了招手,隆庆帝道:“周爱卿这样一说,朕倒有些好奇起来了,周爱卿就将你想让朕看的东西逞上来吧。”

周谨之朝着隆庆帝一礼,然后从袖中拿出一样东西来。

隆庆帝年轻的脸上原本还是带了笑容的,但是自往周谨之手上的东西看了一眼,就立即变了脸色。

用最好的蚕丝织就而成的明黄锦帛,上面描绘着繁复而华丽的云纹……

这是圣旨!

隆庆帝只一眼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周谨之手里如何会有圣旨?

这个问题在隆庆帝心里微微一转,然后便立即得出了答案。

他想到,在他与许太后赶到乾清宫之前,先皇的身边可一直都只有周谨之一人,而那样长的一段时间,也足以让先皇留下遗诏,并交到周谨之手里了。

这样一想,隆庆帝手心就渐渐冒出汗来。

哪怕如今已经正式登基为帝,但在隆庆帝心中,元昌帝的积威由来已久,知道元昌帝竟然还留下有遗诏,隆庆帝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遗诏上的内容是什么,是不是元昌帝那时就想要易储,如果真的是这样,他又该怎么办……

这时的隆庆帝唯一庆幸的就是,周谨之是将这道遗诏拿到了他跟前,而并没有寻了机会公布出去。

这样一来,就算是这道遗诏里的内容于他有不利之处,但他都来得及将事态控制下去。

再联想到先皇驾崩之前,就是周谨之使了人先一步通知了自己和许太后,隆庆帝看向周谨之时,眼神便又温和了许多。

好半晌,隆庆帝才道:“周爱卿,若是朕没看错,你手里的这是圣旨?”

周谨之点了点头,“回皇上,臣手里的确实是圣旨,其实说是圣旨也有些不对……”

说到后来还略有些迟疑。

隆庆帝却心里犯奇,为何是圣旨又不能算圣旨?

他于是向着周谨之伸出手,“这圣旨,是不是先皇留下的?”

周谨之沉默着点头,欲言又止了好半晌,才算是将话说出来,“皇上,这确实是先皇留下来的遗旨,却是没有加盖御宝的,当时先皇写下这道旨意,本是想稍后再让人送了御宝来,却不想后面……”

后面,隆庆帝和许太后就来了。

再没多久之后,元昌帝就驾崩了,当然也就没能想起来这道圣旨的事。

隆庆帝听周谨之这样说,心里的疑惑就更甚了,他冲着周谨之伸出手,“朕明白了,周爱卿先把先前的遗旨给朕看看吧。”

周谨之于是依言上前来到御案之前,将手里那道圣旨交到隆庆帝的手上。

隆庆帝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将手中的圣旨打开。

他以为,元昌帝在临终之前留下的最后一道遗旨,至少也应该是与国家大事有关的,若不是想易储,那必定就是要对他这个继任的皇帝勉励一番,可是……

看完圣旨上的内容,隆庆帝惊讶地瞠眼,完全不明白为何会是这样的。

圣旨上的字迹苍劲,但许是因为元昌帝那时已经病入膏肓,下笔之处可以看得出很是虚浮无力,不过,这样也才符合元昌帝当时的情形。

隆庆帝再三将手中的圣旨打量了许久,毫无疑问,这就是元昌帝的笔迹。

不过,元昌帝为何会留下这样一道旨意来?

这时,周谨之也低下头,有些为难地道,“皇上,因这道遗旨没有加盖御宝,臣原本是不打算拿出来的,可是这些日子臣辗转反侧,竟然还梦到了先皇指责臣未按圣意办事,想来想去,才决定将先皇遗旨拿出来,只等皇上您来决断……”

隆庆帝听完周谨之的话,心里也跟着一虚。

虽然有“子不语怪力乱神”之说,但这个年代的人心里对鬼神之说多少都是有几分信重的,元昌帝的驾崩虽然不是隆庆帝害的,但他站在一旁袖手旁观却是无疑的,如今元昌帝竟然托了梦给周谨之,说不定什么时候也会进到自己的梦里来……

这样一想,隆庆帝面上便是一变。

许久,隆庆帝轻轻一叹,道:“周爱卿,既然这是先皇的遗愿,朕自当替先皇达成愿望,只不过,父皇历来是极为疼爱皇姐的,为何如今却是一定要拿了皇姐不放呢?”

隆庆帝不明白的同时,心里也是真的松了口气。

只要这遗旨上不是关于易储的事,别的便都算不得什么了。

但就如隆庆帝所疑惑的那般,他是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何元昌帝当初会突然之间就厌弃了他从前那般疼爱的永昌长公主,而且还在临驾崩之前,预感到自己不好了的时候,留下这样一道遗旨。

听了隆庆帝的话,周谨之面上又是一阵犹豫。

隆庆帝原本没认为周谨之会知道这其中原因的,但这时见了周谨之这副表情,显然他是知道一些的,于是眼中一亮,催促周谨之道:“周爱卿,你若是知道什么尽管说出来。”

又挣扎许久,周谨之才低声道:“皇上,这件事臣所知也不多,不过,皇上在写下这道旨意之时看着格外的愤怒,还低声怒斥了几句,臣听着,倒似与敬王有关。”

敬王?

永昌长公主?

这仍没解了隆庆帝的惑。

他只记得,去年刘贤妃生辰那日,刘贤妃、敬王、永昌三人也不知道是哪里触怒了元昌帝,不仅刘贤妃从此被禁于永寿宫里不得外出一步,就连敬王和永昌也都分别被禁在敬王府和公主府。

隆庆帝那时就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样的事,竟然让元昌帝生了那么大的气。

一宫宠妃,一位皇子,一位因为自身遭遇而最受元昌帝疼爱的公主,竟然就这样突然之间就倒了,也难怪会让其他人惊奇不已了。

而且,元昌帝竟然到了生命终结的时候,都不忘了留下遗旨,一定要继任的皇帝遵遗旨,将永昌公主幽禁一辈子。

永昌和敬王……

☆、第575章 祈福

隆庆帝心里念叨着这两个名字,虽然面上不显,却也将这件事放到了心底,想着让人去好好查一查这其中的蹊跷之处。

但,无论如何,既然元昌帝留下了遗诏,即使那圣旨上尚未盖印,但只要是元昌帝临终前的遗愿,作为儿子,也是继任的帝王,他又如何能不顺从呢?

将东西递到隆庆帝跟前之后,周谨之便也就出了宫。

他想着隆庆帝当时的表情,心里就已经有了七八成的把握,隆庆帝必定不会逆了这道遗诏。

只是将永昌长公主幽禁起来而已,也不需要隆庆帝做出什么残杀手足的事来,还有着先皇遗诏的借口在,隆庆帝又岂会不愿?

至于与永昌长公主之间的姐弟情?

呵,永昌长公主自幼是长在刘贤妃的永寿宫里的,她与敬王之间的姐弟情才最深厚,至于与隆庆帝之间嘛,与其说是姐弟情,倒不如说是面子情罢。

走出宫门时,周谨之回头望了巍峨的宫门一眼,唇畔含着笑。

他虽然人在官场,也想着能攀上顶峰,但他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永昌长公主的青睐,就留着给别人吧,至于她还能不能有那个机会继续打别人的主意,那就不得而知了。

一路回了周府。

顾锦琳与周谨之做了这么多年的夫妻,周谨之的好心情都如此外露了,她又怎么能看不出来。

一边迎上去递了衣裳给周谨之换,顾锦琳一边笑着道:“谨之,今天什么事如此高兴?”

周谨之换完衣裳,含笑看着顾锦琳,“无事,只是每次回府想到夫人和孩子们,自然而然的就高兴了。”

顾锦琳哪里会相信,只当周谨之这是在逗她开。

再没有什么波澜,很快又是几日过去了。

这天下午天气转阴,还有阵阵凉风吹过,雨还没下下来,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