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王朝伪皇帝 >

第46章

王朝伪皇帝-第46章

小说: 王朝伪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乎存在的成功,我还必须一如既往的把自己摆在“自卑者”的地位。因为这个,当我决定与皇太极干上一仗时,第一个考虑的是我能从这场战争中学到什么,得到什么,而不是能取得多大的胜利。马树华大军出征以后,我没敢一天一道圣谕的去干涉他的行动,这一方面是我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另一方面也是怕我蹩脚的“指挥艺术”束缚了他的手脚。对马树华,我只要在确信他的忠诚和能力的情况下给予他最大的发挥空间并全力以赴支持就足够了。据前线传来的消息说,皇太极在我很干脆的答应送岁币以后就发现了危险的苗头,并且依靠他敏锐的判断力果断的提前调兵攻入了早前被郑纪夺回的边屯地区。这个决定的后果就是在先锋将军陈森刚刚到达以后,金国的五万大军就与陈森和他郑纪叔叔打了场“群架”。还好,陈森的三万龙虎精兵外加郑纪的近十万边防大军这次很成功的将八旗骑兵们阻截在了长城以外,虽然因为八旗兵弓马娴熟的快速机动给汉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陈森他们还是把八旗兵向后撵出了几十里,夺回了一些前些时候郑纪辛辛苦苦创建的边屯,这场小小的胜利给了马树华较为充足的出兵时间。不过马树华还是颇为尴尬的,他在给我的奏折中很自责的对先锋大军没能势如破竹攻入辽东并丢失了大量夺回的失地请求降罪。看着马树华的请罪折,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哈哈大笑,不但嘉奖了陈森和郑纪,还让他们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这个决定在这个时代看似荒唐,但却有效的鼓舞了士气,老马同志亲自向陈森和郑纪宣布了我的嘉奖,陈森的反应是一跃而起,而郑纪则只会傻呼呼的问“是吗?是吗?”,除他们以外的将士们的反应更是热烈,自发的“吾皇万岁”声响彻云霄。以后的战争开始向大兵团作战方向发展,皇太极在自感上当后恼羞成怒,调集大部满八旗和几乎全部的汉八旗以及一大批蒙古八旗向南扑了过来。对于满八旗和蒙古八旗我是没脾气的,民族战争嘛,还能让人家向着我?不过当听说有近三万的汉人也加入了皇太极的军队与大汉为敌时,我顿时大怒。好一个汉八旗,据说在金兵里这支军队战斗力还是很强的,而且杀起关外屯田的汉人来一点也不比女真人手软,这不是汉奸是什么?他们被金国人奴役倒也罢了,我现在正在想办法解救他们,可他们却帮着异族与自己的同胞为敌,这是绝不可饶恕的。“传谕马树华,让他好好‘照顾照顾’那些什么汉八旗,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大汉天军,也好让他们明白自己行径的可耻。”我看了马树华关于汉八旗的军报后勃然大怒,第一次向马树华下了明确的命令,让他在不影响战局的情况下重点“照顾”一下汉八旗,这样做政治意义大于战略意义,是为了让那些已被金国奴役或者在长城外忠心不够的汉人们明白与自己的同胞为敌没有好果子吃。奉命传旨的兵部右侍郎夏朝宗寒着脸退出了御书房,以从来没有过的办事效率将这道谕旨发向了马树华。马树华没有让我失望,他明白我这次派他出征并不是要攻城掠地,而是为了振奋多年以来低落的人心,改变人们心中金强我弱的想法。因此马树华放弃了传统的巩固成果、步步推进的战法,并不去占领关外的城池,而是与金兵大玩野外攻战,大量的消灭了金国有生力量。马树华的方法是:集中兵力将金兵吸引到旷野之中,当他们以为可以依靠重装骑兵撕破汉军防线而大举冲锋时,汉军阵地后的数百门车炮大发神威,将弹药如雨般的倾泄在女真骑兵阵中,这些大炮虽然并不像焦言秀吹的那样“一弹可毙敌千人”,但给金兵造成的损失还是很大的。女真人耍不开大刀,那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为保存实力后撤,要么不顾伤亡高歌猛进,企图攻到汉军阵前依靠骑在马上的高度优势居高临下的砍杀。如果金兵选择前一种方法,那汉军没辙,毕竟比起军马的速度,汉军远不如金兵,但如果金兵选择后一种方法,那就活该他们倒霉了,等他们冲到近处时,汉军还有鸟铳等轻装火器等着他们,即使两军对接,就凭汉军那些虽然跑不过他们但数量却占优的战马,也可抵消损失过半的金兵战马上的高度优势。不过这种战法也有它不好的一面,那就是物资损耗严重,这样就需要巨量的后勤补给,加上现在火器弹药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可以源源不断的补充,因此这样打只能在战争初期起到作用,到了后来,战争还是渐渐回到了传统的冷兵器对抗,但就算这样,这种优势给汉军的鼓舞作用还是很大的。随着战争的步步深入,补给成了朝廷最主要考虑的问题,打仗说白了打的是后勤供应,你没有吃的用的,再顽强的军队也得败下阵来,因此征北大军后面担任运输的民夫数量越来越多,直到后来一个兵士需要至少三五个民夫支持,这样就对各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没有办法下,朝廷只得征调许多北地妇女加入了运输军粮和战争物资的行列。我出现了困难,皇太极日子也不好过,因为我的突然出兵,弄得他多少有些手忙脚乱,国内的一切安排都出现了混乱,因此他不但要调兵遣将与马树华对阵,还得抽出时间去对付那些因为他刚掌权而弄得颇为复杂的内政。等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皇太极给我送来了一份措辞严厉的国书,说什么大汉不顾情谊,无故派兵攻打友邻,如此行径让天下不齿,如若再不撤兵,金国将倾全国之力联合蒙古朝鲜破关灭汉,让我有个心理准备。“您看这个皇太极,当真是恬不知耻,居然说大汉无理。”吏部尚书曾楚卿在御书房看了国书后嬉笑着说道,“平日都是他们金国无理惯了,难道就不许我大汉‘无理’一回?”“这是皇太极撑不住说大话吓人的。”礼部尚书萧雨明笑道,“皇上,臣看这是皇太极自知无力对抗大汉天军,想借往日威势恐吓朝廷,使朝廷惧怕而收兵。咱们不必理他,只要大军一入盛京,看他皇太极还不老老实实的到京城来请罪。”“臣看皇太极这绝非恐吓之词。这仗难打啊,皇上。”户部尚书方明德中很有些抱怨的向我说道,“再这样下去,只怕咱们也的像秦朝似的调发囚徒去运粮了。”“你一个朝廷大员怎么说这出这样的话来?”我有些不满的说道。方明德似乎觉出了自己话里的不妥,忙接道:“皇上恕罪,臣是说现在前头供应艰难,马将军此次出征并没有夺下多少关外城池,只是与皇太极游而击之,如此一来关外便没有了多少安生地,粮饷运到郑纪将军的蓟镇,再往北就很难了,而且还经常遇到金兵的骚扰,要不是郑将军派军护送,只怕马树华就要断粮了。再说那火器,这东西看着花哨,可焦言秀他们军器局根本弄不出多少铁弹药石来,如此下去,那些火炮鸟铳就成累赘了。”“嗯,方尚书这话是实。”站在旁边一直没吭声的七王爷说道,“皇上,依常理皇太极如果撑不住,那他即使不肯认输,至少国书中言辞也当低声下气些,然而臣看皇太极如今却依然是咄咄逼人,这便让人费思量了。除非他已想出克制马树华火器的方法,绝不会如此嚣张。皇上,臣看这打仗靠的还是两军对阵时将士们的勇猛,靠那些火器,固然一时逞强,但却不是长法。”七王爷这是在婉转的批评我什么,他说火器不能长久逞强。想到这里我不禁冒出汗来。对,七王爷说的没错,在这个时代弹药的生产能力确实不能支撑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现在这种战法因为弹药供应的短缺,马树华的火器战已经显出颓势来了,很多时候不得不放弃缺少弹药的火器与金国重装骑兵进行肉搏,这样一来就显出汉军的劣势来了,要不是战争初期大汉的胜利鼓舞加上兵力占优和马树华的指挥若定,只怕这场战争很快就会以大汉的失败而告终,如果出现这个结果,那我的一切目标就算落空了!“七王说的不错,此事确实是欠思量了。”我点头道,好险,幸好现在就看出了这个问题,不然马树华就得步当年五王和七王他们的后尘,“七王,你看此事该当如何补救才是?”“这个……”七王显然并没想好如何回答,“皇上,臣看不能再让马树华如此打下去了,本来这一仗靠的是金国没有防备,现在金国已经缓过劲来,让马树华在对手熟悉的地盘打消耗战,确实是难为他了。皇上,趁现在大军士气正旺,不如让其收缩南下,攻其一而弃其余,让马树华与郑纪南北夹攻,将征北军南边的金国弱旅灭掉,然后固守蓟镇,再图北进拓边,如此一来,皇太极找不到我军空隙,便无法可为了,毕竟金兵虽然勇猛,却在兵力上弱于我大汉,况且马树华挟大胜之威,必使皇太极不敢南下,如此一来还是我胜彼败。”嗯,看来传统的战法之所以形成,还是有它的原因的,在这样一个时代,不管我怎样去变花样,在战场上最后还得回归传统。不过在这一仗火器已大发神威,这也算我的一个突破,也许以后的战争中火器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唉,一场大战,虽然不能完胜,但也足以鼓舞起大汉军民的士气,毕竟大汉已经多少年没取得过对外战争的胜利了,当人们看到汉军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羸弱时,一种开拓进取和勇武无畏的民族心理必然会渐渐形成。

第七十五章“讨好”朝鲜

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我按照七王的建议让马树华南撤回防,不再与金兵野外对攻,反过头来经营巩固蓟镇以北夺得的大片土地,这个战略转变使马树华的大军与郑纪的边防部队连成了一片,将长城外特别是蓟镇以北汉军控制的地方向北推进了一百五十多里,如此一来皇太极要想从征北军后头截断马树华与后方的联系已经不可能,如果他冒险出重兵与在蓟镇北站稳脚跟并且后面还有郑纪十万边防军镇作依托的马树华进行正面对攻,必然损失太大,以金国很少的人口来进行这种“死人制造机”似的作战显然不合算,所以皇太极在确信马树华不再向北推进的情况下,很明智的脱离了大部队接触,而是代之以小股骑兵进行不厌其烦的骚扰,这样汉金双方就进入了一种不战不和的微妙境地。对于皇太极那份措辞严厉的国书,我给他回了一份措辞更加严厉的圣谕(国书是国对国的,而圣谕则是君对臣的,这个区别就是要在名分上压皇太极一头),我在圣谕里说,女真各部本是大汉努尔干都司治下夷民,建州顽逆努尔哈次也本是大汉在册的低等官吏。大汉赏赐女真各部于白山黑水间生息,这本是天恩浩荡,不想努尔哈次假借天威行奸计灭亡海西女真等部,夺人土地,掠人妻女,自封汗王与朝廷作对,并兴贼兵骚扰九边百姓,实在是大逆不道,努尔哈次暴亡,已受天谴,皇太极不思悔改,依然称王对抗天朝,大汉兴兵讨逆,本就是要让皇太极幡然悔悟,使女真夷民不受灭顶之灾,如果他依然不改,征北天兵兵锋北指,不日便可踏平贼穴,让皇太极死无全尸。圣谕传向金国的同时,朝廷也弄了几份给了东蒙古兀良哈等部王公和朝鲜国王。这几份圣谕才是起关键作用的。本来我一直对东蒙古各部与朝鲜在大汉与金国交兵时的倾向很是担心,但经过这些日子的观察,东蒙古各部除了已经归顺金国并被编为蒙古八旗的几个部落外,大部分蒙古王公都采取了观望的态度,而朝鲜更是连点动静都没有,仿佛压根没这个国家似的。这正是我所期望的,原来皇太极在向大汉发出提前供奉岁币那件事的时候,也向东蒙古和朝鲜说了这件事,其目的就是告诉东蒙古各部和朝鲜,汉朝都对他皇太极服服帖帖,你们这些小国家、小部落就老老实实归顺大金吧,也免得大金的铁骑打过去让你们没有活路。我现在也以同样的方式向东蒙古和朝鲜发圣谕,这就是与皇太极针锋相对的争夺摇摆不定的中间力量,使他们不至于在我与皇太极争斗时倒向皇太极一边。“皇上大喜啊!”当我与七王爷正在御书房商讨对金国下一步行动时,兵部左侍郎史景隆满面喜色的拿着份几奏章跑了进来,“皇上,东蒙古有动静了。”“噢,怎么说?”我顿时来了精神,东蒙古终于做出反应了,看史景隆的表情,东蒙古的行为一定是对大汉有利的。史景隆把那几个奏章都堆在了我面前的书案上,兴冲冲的说道:“东蒙古兀良哈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三部联合向朝廷上表,说金虏多年欺压东蒙古各部,东蒙古各部虽一心拱卫朝廷,与金虏势不两立,但怎奈力量悬殊,始终未能逐灭女真人,并且还有多位王公含恨而逝,实乃蒙古各部共同大恨。近闻大汉天朝出兵平贼,皇太极大败,东蒙各部人心振奋,知道大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