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580章

江山战图-第580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韦云起笑问道:“殿下为何想使用‘大同’这个名字?”

张铉不急不缓道:“名字一旦决定,就会终一朝使用,我的理想是实现天下大同,所以大同永远不会过时,另外,将来的年号,或许就叫大同。”

“大同通宝!”

苏威喃喃念了两遍,笑道:“这个名字不错,老臣也赞成使用,另外,大家还提出黄金能否也可以用来铸钱,以提高价值,购买贵重货物。”

张铉沉思片刻道:“我考虑过这个问题,黄金现在还是战略物资,我们可以用它来集中大量购买关陇地区的物资,使得关陇地区物资匮乏,而且现在使用黄金,会削弱大同通宝的地位。所以我建议暂时不使用,等统一天下后再考虑。”

苏威赞道:“殿下睿智!”

张铉又问韦云起道:“铜矿问题解决了吗?”

“启禀殿下,从前朝廷的铜矿来源还是以历阳郡和江夏郡为主,不过微臣曾核对陈朝的官方旧文卷,发现陈朝每年的粗铜产量都在五百万斤以上,这也是江南富庶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陈朝的铜矿在哪里?”

“主要集中鄱阳郡和豫章郡,其中鄱阳郡弋阳县的铅山众多,是陈朝最大的粗铜来源,每年产粗铜三百五十万斤。”

张铉微微一怔,他讨伐林士弘时曾经经过弋阳县,却没有听说那里产铜,难道铜矿已经废弃了吗?这件事他必须让来护儿详细调查,光靠历阳县的铜矿还是不够。

“我知道了,我会让来将军探查此事。”

两人随即告辞,张铉给韦云起使了个眼色,告诉他自己还有事情交代,韦云起心领神会,便留了下来。

“殿下还有什么交代?”

“是关于开元通宝!”

张铉淡淡道:“我们可暗中铸造一批劣质的开元通宝,让它们在北隋境内和‘大同通宝’同时流通,云起明白我的意思吗?”

韦云起虽然并太不赞成张铉这样做,但他知道,既然张铉已经决定,那他一定会实施这个抹黑之策,毁掉开元通宝的信誉,来保证大同通宝的流通,与其张铉暗中施行此事,还不如这件事让朝廷来做,至少他们可以控制数量,控制影响程度。

韦云起躬身施一礼,“微臣明白了!”

张铉拾起一份情报,又道:“云起关心并州的战局吗?”

“微臣略知一二,刘武周已岌岌可危。”

“确实让人想不到啊!李建成坐镇太原才几个月,便打得刘武周无还手之力,静乐县一战,刘武周几乎全军覆灭,说明从前李元吉确实有放水之嫌。”

韦云起笑道:“其实大家都看得出,太原唐军兵强马壮,而刘武周虽然有十几万大军,但大多是乌合之众,几年来唐军居然死伤惨重,最后不得不龟缩在太原城,要么是李元吉无能,要么就是他有私心。”

张铉点点头,“我看是后者偏多。”

韦云起知道张铉不会无缘无故提这件事,他微微笑道:“殿下觉得出兵的时机到了吗?”

张铉眯眼笑了起来,“果子熟了,自然要摘下,不过我不光想摘一个果子,我还想把整个果园收为已有。”

886。第886章 洛阳情报

随着中都崛起,繁盛也离开了洛阳,曾经盛极一时的洛阳也开始凋敝起来,人口从最多时的百万余人锐减到了五十万出头,几乎减少了一半,从南方过来的商船也不再来洛阳,而是直接去了中都,各行各业的生意十分冷清,大量店铺倒闭关门。

洛阳南市的皮草行就是洛阳衰败的一个典型,最繁盛之时皮草行共有二十家大店,生意都做得很大,但现在已经倒闭了十八家,只剩下两家能维持下去,白天基本上看不到生意,顾客稀少,街道上冷冷清清。

已经倒闭的店铺也租不出去,就这样空关着,成了鼠蛇和野猫的角斗场。

最后两家皮草店一家供应普通的羊皮,物美价廉,深得洛阳民众喜爱,叫做‘北原皮货店’。

巧的是,另一家店铺名字中也有个‘北’字,叫做‘北山皮草铺’,两家店铺有没有什么关系就无人得知了。

和‘北原皮货店’只供应廉价羊皮相反,‘北山皮草铺’主要做高档货生意,洛阳城的皇宫和权贵都从它这里买货。

它店铺里供应的皮货都是上好毛皮,甚至还能买到一些珍贵的皮毛,比如王世充坐席上的一张罕见的白虎皮就是这家店铺献给王世充,王世充龙心大悦,大笔一挥,这家店铺也由此成为权贵和皇宫的专门供应商。

在某种程度上说,皮草行的其他店铺都是被这两家店铺迅速挤垮,整个一条街都成了这两家店铺的天下。

这当然是新任洛阳情报署侯正吕平的手段了,吕平首先看中了皮草行的地段,位于南市的西北角,背后是漕河,既偏僻又运输方便。

吕平便买下了两家店铺,用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恶性竞争,迅速打垮本来就生意难做的所有同行,同时他向贪财如命的王世恽每月送上两千贯钱作为保护费,并通过王世恽向王世充献了一张罕见的白虎皮,博得王世充的夸赞,由此和洛阳的上层建立了关系。

仅仅一个月时间,吕平便挤垮了所有的同行,并租下周围五家店铺作为他的仓库,这便使他拥有了数百间屋子,使他的店铺复杂得像迷宫一样,他在店铺大门和货船上挂上了王世恽的旗帜,没有人敢搜查他的店铺和货船。

吕平的手下只有三十余人,他不需要太多手下,他的情报系统和长安不一样,他走的是上层路线,只要有足够的钱,他想要什么情报,自然有人会提供给他。

这天中午,吕平来到了天寺阁酒楼,他在这里有一间长包的雅室,门口招客的酒保认识他,连忙上前行礼,“吕爷来了!”

吕平点点头,“我的客人来了吗?”

“已经到了,小人已经带他去房间等候了。”

吕平随手摸出一把钱递给他,“拿去喝茶吧!”

酒保顿时眉开眼笑,千恩万谢地收下了,吕平为人很有心计,他做每一件事都有目的,比如这个酒保被他收买,只要王世充的巡查队到来,酒保就会及时跑到三楼的雅室去通知他,使他能避免很多风险。

吕平来到三楼最东面的一间雅室,这里便是他的长包房,吕平推开门走了进去。

房间坐着一名三十岁左右的矮个男子,见吕平进来,他连忙站起身,吕平笑道:“让徐主事久等了。”

此人名叫徐善明,是洛阳朝廷的一名九品小官,官任兵部职方司主事,是兵部最低的官员,负责保管兵部的各种档案地图。

不过他官职虽低,但他却能提供吕平需要的一些机密情报。

徐善明为了避嫌而没有穿官服,从他的衣着便可看出他的家境窘迫,他穿一件半旧的细麻长衫,头戴洗得有点发白的平巾,脚穿已经破裂的旧乌靴,腰中一根革带也不知用了多少年。

吕平知道他家孩子多,都还年幼,还两个老人,全家人十口人就靠徐善明一点微薄的俸禄度日,而郑国财政匮乏,王世充最近又扩充了三万军队,巨大军费压力导致朝廷欠官员薪俸是常有之事,令这些底层小官苦不堪言。

吕平便抓住了这一点,用一点小恩小惠便将一些底层官员暗中笼络住了。

两人坐了下来,吕平笑道:“听说朝廷这个月的俸禄又要拖到下个月了?”

徐善明低低叹息一声,“连续三个月没有发俸了,家里上个月就已经揭不开锅,不瞒吕东主,现在我家里只能靠母亲和妻子帮人洗衣度日了。”

“我知道徐主事日子难过,所以才想和徐主事做笔生意。”

徐善明精神一振,连忙问道:“我能帮吕东主做什么?”

“我需要三张地图,分别是淯阳郡、南阳郡和淅阳郡的军队驻防图,兵部职方司应该有副本。”

徐善明脸色大变,他没想到竟然会是这个要求,这可是郑朝的军事机密,那么这个吕东主究竟是什么人?

他低下头半晌问道:“吕东主不怕我告发吗?”

吕平淡淡道:“有六个儿女,父母还在身边之人是不敢告发我,徐主事,我说得对吗?”

徐善明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他叹了口气道:“吕东主说得很对,我是不敢惹事,但吕东主的要求太让我为难了。”

吕平取出一只小布包放在桌上,解开布包,里面竟然是十锭黄澄澄的金子,灿灿金光照得徐善明眼睛都花了。

“这是什么意思?”徐善明颤抖着声音问道。

“这里是一百两黄金,我拿到地图后再付百两黄金,如果徐主事不干,我去找杨主簿,他一样能帮我拿到地图,但徐主事就一文钱没有了。”

吕平说的杨主簿是徐善明的顶头上司,原本是个商人,贿赂给王世恽一笔钱后便得了兵部职方司主簿的八品官,他花钱买官自然想把本钱收回来,所以向属下索贿,徐善明哪有钱给他,拿不到好处,这个杨主簿便整天给徐善明穿小鞋,官场日子难熬,若不是要养家糊口,他真不想干了。

徐善明盯着黄澄澄的金子,又低声问道:“是长安要,还是中都要?”

“中都要!”

徐善明心中稍稍一松,他是梁郡人,说起来自己就是北隋人,也不算背叛了,又想到老母和妻子每天洗衣到半夜,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如果有这笔钱,他就可以辞官回乡了。

两百两黄金啊!自己一辈子也挣不到。

徐善明心一横,颤抖着手抓了黄金,他慌乱地将黄金塞进自己的衣服里,又问道:“吕东主什么时候要?”

“越快越好!”

徐善明想了想道:“副本我不能拿,但我可以重新绘制一份,最迟明天中午我把地图给你。”

吕方大喜,连忙问道:“有多大把握?”

“这本来就是我的事情,再说杨主簿去弘农郡公干了,要后天才能回来,这两天官房里就我一人,问题不大。”

说到这,徐善明又胆怯地说道:“我绝不会出卖吕东主,我上有老,下有小,都靠我养活,只恳请吕东主事后千万不要……”

吕平笑了起来,“放心吧!我以后还要用你,只要你乖乖替我做事,说不定将来北隋攻克洛阳后,你还能有功封为兵部郎中。”

“那我就先告辞了。”

吕平点点头,“明天这个时候,我会在这里等候徐主事!”

徐善明行一礼便捂着腰间匆匆走了,走出房间门,他想到自己怀中竟然有一百两黄金,欢喜得他一蹦多高,心花怒放,像兔子一样跑掉了。

吕平负手在后面望着他走远,不由摇了摇头,这个徐善明根本没有意识到他提供的情报是多么重要,此人官职虽卑微,却能接触到机密情报,这是洛阳朝廷中的一个漏洞,下一步得让此人替自己搞到洛阳城防图,兵部应该也有一份副本。

887。第887章 风雷再起

【最后一天,弱弱地求张月票】

各地的战局基本上都已停止,唐军暂时放过了萧铣,开始集中精力经略江夏,大量的生铁和粗铜就在江夏郡被冶炼出来运往长安。

唐军运输生铁和粗铜最终采用了船运方式,这也是唐军再三斟酌试用的结果,用船运输生铁比马车的运量大五倍以上。

而且十分方便,江夏铁矿没有官道,必须用船运到武昌县,再转马车,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时间慢,运量低,更重要是如果从矿山运输武昌这一段距离没有遭到隋军战船袭击,那么继续北上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屈突通最终决定直接使用货船运输。

一百多艘五百石货船组成的船队沿着汉水北上,一次便可运载三十万斤生铁,从武昌前往襄阳再到均阳,直接转入丹水北上,最后抵达上洛县,这便是著名的南襄道,可以从关中直抵江夏,如果走水路,还可以走到更遥远的江南和江都。

不过这条著名的南襄道并没有完全掌握在唐军手中,其中连接丹水和汉水的淅阳郡便是王世充的地盘,王世充可以交换襄阳,但绝对不会交换淅阳郡,如果淅阳郡被唐军占领,那就意味着南阳郡、淯阳郡等重要郡县将会被唐军随时吞并,这也是去年中原战役王世充从瓦岗军手中夺取的最大利益。

不过在王世恽等人的劝说下,王世充最终做出了让步,准许唐军船只从淅阳郡内交费过境,并同意唐军在均阳县建一个中转码头,也可以少量驻兵,但除此之外,王世充不准唐军踏上淅阳郡陆地一步。

但淅阳郡对唐军的运输也极为重要,它涵盖了丹水的主干道和汉水中游,不过迄今为止,唐军并没有违背它们和王世充达成的协议,唐军只是船只在河中航行,而在岸上行走的只有纤夫。

这天下午,一艘满载着粗铜的船队在襄阳郡和淅阳郡交界处的汉水上缓缓而行,崎岖艰难地河边走着一队纤夫,长长纤绳拉着船队向西偏北方向航行,再百余里船队便到达丹水入汉口,也就是均阳县,船队将在那里进入丹水,继续向北而去。

就在汉水北岸约两里外的一座小山上,几名隋军斥候远远注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