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414章

江山战图-第414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铉看了看情报,又沉思了片刻,便对房玄龄道:“我们必刻撤军南下河间郡,可让罗士信率一万军队驻守河间郡,其余大军退回北海郡。”

说到这,张铉又对裴弘道:“我估计武士彟会很快来河间郡,裴参军负责应对他,就明着告诉他,我不见他,让他直接回去。”

“卑职明白了!”

裴弘行一礼,匆匆去了,张铉又对房玄龄道:“先生可告诉李清明,让他关注宇文智及的一举一动,有什么情报,可直接送到东海郡。”

“大帅确定要去东海郡吗?”

张铉点了点头,“能不能拿到宇文化及的嫁衣,我们就在此一搏。”

“那罗艺这边怎么办?”

“罗艺这边不急!”

张铉淡淡一笑,“我们还要给罗艺创造条件,让他和李景火并,等二人鹤蚌相争,我们再来收渔翁之利。”

。。。。。。。。。

张铉大军连夜离开了巨马河南撤,张铉随即任命徐世绩和罗士信各率一万军驻守上谷郡和河间郡,以防范罗艺率军南下,张铉随即率军离开了河北,向北海郡疾速赶去。

四天后,大军抵达北海郡,但张铉并没有休息时间,他立刻率领三万精锐士兵登船南下,又让裴行俨率一万骑兵从琅琊郡南下,前往东海郡,水陆两军将在东海郡秘密汇合。

东海郡是张铉之前担任江淮招讨使时秘密建立的一处根基,经过数年的经营,东海岛已经成为青州军南下的中转站,青州军在东海岛上修建了大型仓库,储存了数千石粮食,同时也修建了大型军营和码头,平时有驻军三千人,常驻船只达百余艘之多。

七月初五,数百大船满载着数万士兵抵达东海岛,东海岛守将赵志带领十几名将领到码头前迎接青州军主帅张铉的到来。

“参见主帅!”众人一起单膝跪下行礼。

张铉笑着对众人道:“大家辛苦了,快快请起!”

众人起身,张铉又道:“让大家守岛快一年了,这次任务结束后就换防,大家可以回北海郡和家人团聚。”

众人大喜,一起称谢,这时,张铉又问道:“裴将军和他的骑兵来了吗?”

“回禀大帅,裴将军几天前就到了,驻扎在陆地上,暂时不在海岛。”

张铉点点头,“这段时间东海郡有什么事吗?”

“回禀大帅,一切都很平静。”

说到这,赵志忽然想起一事,连忙道:“虞相国的长公子在东海郡,说是奉父亲之令来见大帅,我不知道他怎么会打听到大帅会来东海郡?”

张铉微微一怔,居然是虞世基的儿子,他略一沉吟便问道:“此人现在在哪里?”

“回禀大帅,此人现在就在军营。”

“先去军营!”

张铉和众人来到了军营,中军大帐已经安扎完毕,张铉走进大帐坐下,亲兵给他送来了茶,张铉一边喝茶,一边考虑虞世基的安排,这是虞世基的未雨绸缪,和裴矩一样,他们这些高官最先能感受到隋朝大厦将倾,所以纷纷替自己考虑后路,相比裴矩的先知先觉,虞世基还是晚了一步。

但虞世基却把虞氏家族的前途放在自己身上,而不像裴家脚踏两只船,相比之下,还是虞家更有诚意。

当然,虞氏家族是江南著名世家,如果能得到虞家的支持,对将来自己在江南站稳脚跟有着重要影响,在虞氏族人中,张铉更欣赏虞世南,而不是虞世基之子,不过虞世基的几个儿子都不错,除了继子夏侯俨以外,可以用之。

不多时,几名士兵将虞熙带了进来,虞熙不得不佩服父亲的先见之明,张铉果然来到了东海郡,他走进大帐躬身施礼,“参见齐国公!”

“原来是虞公子,好久不见,令尊可好?”张铉微微笑道。

“多谢大将军关心,家父很好,他有一封信给大大将军。”

虞熙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双手呈给张铉,张铉接过信打开看了一遍,虞世基在信中对自己充满了赞誉,在信的最后,虞世基恳请自己照顾他的儿子和虞氏家族,作为诚意,他愿将多年所得支援给青州军,同时他还会尽力让自己高升一步。

这倒让张铉有了几分兴趣,虽然他现在暂时还不缺军费,但钱这东西还是多多益善,一旦他将来扩张,那时他就会需要大量的钱财。

虞世基还要想办法让自己高升,却不知道他怎么做得到?

张铉却不急着提钱的事情,笑问道:“虞公子现在已不做符玺郎了吗?”

“我已经辞去职务了,现在只是一白身。”

虞熙心中有点紧张起来,已经说到最关键时刻,张铉能给自己一个什么职务,他见张铉正在沉思,心中怦怦直跳。

这时,虞熙忽然想起一事,暗骂自己糊涂,连忙取出玉佩道:“父亲将多年所得分为两份,一份留给家族,另一份则捐给青州军,父亲将给青州军的一份寄放在太原王氏家族,凭这块玉佩可以取出。”

张铉暗暗点头,他还在想虞世基打算怎么把钱财给自己,原来存放在太原王氏,这个虞熙倒比他父亲坦诚,张铉接过玉佩笑道:“我能理解虞相国和虞氏家族的诚意,我非常欢迎虞公子到来,相信虞公子的才华在我这里有用武之地,如果虞公子不嫌弃,可暂时出任军师参军之职,协助房军师,他那边急需得力的助手。”

虞熙大喜,再一次躬身行礼,“愿为大将军效力!”

张铉笑了笑,随即吩咐亲兵道:“请军师过来!”

622。第622章 虞氏大礼

虞世基是个城府极深之人,自从他感觉到大隋将倾翻后,他便开始积极为自己的儿子和家族谋取后路了,他知道自己这些年助杨广打压关陇贵族,得罪关陇贵族太深,独孤罗、元胄、元旻、贺若弼等等关陇贵族首领之死都和自己有关,他的儿子除了投靠张铉外,已经别无选择。

但虞世基也知道自己拿得出手的东西并不多,不像裴家能用联姻的办法拉住张铉的关系,而他除了部分钱财外,便没有什么值得张铉重视的东西,如果说虞氏家族在江南有一点影响外,可那也比较遥远,虞世基想来想去,他还有一样东西是张铉所需要,那就是他手中的权力。

虞世基一直等了七天,他才终于等到了机会,这天下午,一名宦官跑来找到他,圣上有急事召见他,这是虞世基近两个月来第一次被天子召见,他知道这也是自己最后的机会。

虞世基连忙换上朝服,跟随宦官匆匆向宫中赶去,他们来到了莲心殿,这里是皇后的起居之处,此时杨广就在皇后起居殿内与皇后说话,这也是极为少见的情形,杨广大部分时间都在酒色中度过,根本无暇来陪伴家人,只是今天他胸口剧烈绞痛,有宦官急报皇后,请来御医诊治,忙碌了半天才稳住杨广的病情。

这一次萧皇后却没有隐瞒天子杨广,而是很明白的告诉他,他酒色过度,身体已羸弱之极,如果再放纵下去恐怕他性命难保。

如果是往常,萧后敢这样说,杨广早就勃然大怒了,但今天杨广却没有发怒,自己的身体他自己明白,那种心脏绞痛的感觉,使他觉得自己仿佛要死去一般。

杨广有点心灰意冷了,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想起了后事,他得考虑一下身后之事了,可酒色过度使他的头脑变得一片糊涂,他已经不知道自己该做点什么了。

“陛下,虞相国来了。”

杨广半躺在软榻上,点了点头,“请他上来!”

片刻,虞世基快步走了上来,躬身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平身,虞卿请坐吧!”

虞世基坐了下来,眼前的杨广顿时让他吓了一跳,只见他双颊深陷,脸色惨白,眼睛变成了暗灰色,既没有了从前的生机勃勃,也没有几个月前的眼红狂暴,就像一个即将走到人生终点的老人,从天子身上,虞世基竟然嗅到了死亡的气息。

他忽然明白圣上为什么会找自己来,一定是想问问自己如何安排后事了。

杨广叹了口气道:“现在的局势就算朕不多说,虞卿应该也明白,朕心中方寸已乱,朕想听听虞卿的方案。”

虞世基这几个月早已深思熟虑,已经替杨广拟好了后事的方案,他不慌不忙道:“陛下,臣这些天和朝臣争论,有不少朝臣认为,陛下最好能传位给太孙,陛下作为太上皇便可安心养病,但微臣却认为现在万万不可传位。”

传位之事也是杨广的一个心病,他一直踌躇不决,虞世基说万万不可,他倒有了几分兴趣。

“为何现在不可?”

“陛下,现在大隋的问题不在什么重振朝纲,而是在维持稳定,江都之所以还是大隋正统,关键就在于陛下还是大隋天子,没有人敢否认这一点,只要陛下一天是大隋天子,长安那边就一天是伪朝廷,可如果一旦陛下退位为太上皇,那么江都的正统性就降低了,毕竟燕王殿下年少,资历还差得远,天下臣民对他的认可度不高,反而会给长安机会。”

杨广点点头,虞世基说到他的心坎上去了,如果他此时退位,就正遂了李渊的心意。

想到李渊,杨广不由一阵咬牙切齿,但同时他也无可奈何,实在是鞭长莫及,杨广又疲惫地叹息一声道:“各地匪患皆不足虑,但李渊却是朕的心腹之患,他得到关陇贵族的支持,将是我大隋的最大威胁,朕又不知该怎么应对他?”

虞世基知道杨广会提到李渊,他早已胸有成竹,不慌不忙道:“李渊虽然威胁巨大,但也有克制他之人。”

“你是说张铉?”

“正是!”

杨广冷笑一声,“他也是野心勃勃之辈,和李渊并没有什么区别。”

“陛下,张铉的野心谁都看得出来,但毕竟他是承认江都朝廷,名义上依然是陛下之臣,这就是他和李渊的最大不同,微臣以为,现在我们的最后一线希望就在张铉身上,因为只有他能对抗李渊,甚至最后能剿灭李渊,如果陛下不好好笼络他,一旦他也公开支持长安,那我们真是大势去了。”

杨广半晌才迟疑着问道:“虞卿认为他会投降李渊?”

虞世基缓缓点头,“他至今没有公开指责李渊谋反篡位,实际上就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如果江都让他彻底失望,他有可能就会转而承认长安,至少他还可以从长安那边获得名份。”

杨广沉思良久问道:“虞卿真觉得张铉能战胜李渊?”

“陛下,张铉的实力和李渊也在伯仲之间,如果说张铉势弱一点,那只是输在名份上,毕竟李渊挟代王以令天下,而张铉只是一个齐国公,还不足以和李渊对抗,所以微臣建议陛下给张铉一个名份,一是断其投降长安之心,二是可让他继续安心为陛下之臣,微臣敢说,至少在灭亡李渊之前他不会有不臣之心,等他灭了李渊,我们再想办法来对付他,微臣认为对付张铉,至少比对付有关陇贵族支持的李渊要更容易一点。”

虞世基之所以成为杨广的心腹,就在于他比谁都了解杨广的心思,他知道这些年杨广始终不正式立燕王为皇太孙,就是因为杨广无比眷恋他的帝位,根本不想传位给他的孙子。

所以在众人都认为杨广应该传位给长孙时,虞世基却坚决反对传位,当然,他的理由也有一定道理,天子现在退位会造成混乱,从而影响江都正统,但虞世基反对的真正原因却是他知道天子恋栈不退。

正因为虞世基精准地把握了杨广的心思,所以他的建议才会被屡屡采用,他这两个月只是没有机会见到杨广,只要见到杨广,他就有把握劝服杨广按照自己的思路册封张铉。

虞世基知道杨广最恨的人是李渊,最担心、最恐惧的人也是李渊,只要能剿灭李渊,杨广会不惜一切代价,只要自己能牢牢抓住这一点,那么杨广就一定会接受自己的建议。

杨广果然被虞世基说中了心魔,他也意识到,只有张铉是制衡李渊的唯一力量,虽然张铉也野心勃勃,但正如虞世基所言,张铉毕竟还承认自己是隋臣,还承认他杨广是天子,可一旦张铉接受了长安的册封,后果就真不堪设想了。

虞世基说得对,他必须笼络住张铉,让他成为自己手中的利剑,斩断李渊的狼子野心。

只要能剿灭李渊,杨广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一点点爵位官职又算什么?

“虞卿认为朕可以给张铉什么名份和李渊抗衡?”

“陛下,李渊可是自封为唐王!”

杨广眉头皱了起来,虞世基是想让自己封张铉为亲王,可张铉并非皇室宗亲,他怎么能封亲王,封他一个郡王就已经很勉强了。

虞世基一心想给张铉送大礼,小小的郡王他觉得拿不出手,他又连忙道:“陛下,现在皇室宗亲可保不住大隋,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当年汉高祖不也封韩信为齐王吗?”

一句话说透了杨广的心思,韩信封齐王又如何,不也一样死在天子手中吗?那就让张铉成为韩信第二吧!

其实齐王是杨广次子杨暕的王号,后来因图谋造反而被杨广削去王爵,终身囚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