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413章

江山战图-第413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倓当然很关心这件事,只是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既然裴矩主动提及,那裴矩一定有方案了,杨倓连忙问道:“不知裴公有什么办法?”

“老臣倒想到一个办法,现在江都城内男丁稀少,女子大龄无法出嫁比比皆是,而且年年战争出现了大量寡妇,不如让士兵们娶其为妻,将士们在江都有了家庭,也就不会那么急于返回关中了,军心就能稳定下来,不知道殿下觉得是否可行?”

“这个……。似乎有点不妥吧!”

杨倓迟疑着道:“这等于就是让士兵强娶民女,会在江都引发骚乱,也会毁了大隋的名声。”

裴矩暗暗叹息,都什么时候了,还考虑名声,这个燕王还是太迂腐。

他连忙解释道:“其实也不会引发骚乱,首先让江都官府征集愿意嫁给将士的年轻女子,然后军方再统计愿意娶妇的将士,把他们名字刻在小木牌上,让每个女子自己抽取,抽到谁就是谁,这是天意安排,相信他们也无话可说。”

“可有的士兵家中已有妻子,让他们再娶妻,是不是有点……。。”

“殿下不用担心,大丈夫三妻四妾,假如家中有妻,就让江都之女为妾,让他们自己解决,我们只管稳定军心。”

杨倓想了良久,最终点了点头,“既然能有序婚配,这件事就交给裴公办理吧!孤这里同意了。”

“多谢殿下,老臣这就去操办此事。”

裴矩行了一礼,便匆匆去了,杨倓又从抽屉里取出一支水刺,这是当初张铉送给他的贴身兵器,时隔多年,依旧寒光闪闪,异常锋利。

杨倓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孤倒要看看,你究竟到几时才会起兵造反”

…………

620。第620章 早做安排

由于朝政处于停顿状态,百官们也基本上无所事事,江都四面都被割据势力包围,北面是瓦岗,势力已抵达淮河以北,西面则是刚刚东山再起的杜伏威,杜伏威和辅公佑又重新占领了江淮五郡,而南面是沈法兴和孟海公,西南则是林士渠的地盘。

可以说,除了东面大海外,朝廷已经被各大势力团团包围,也就没有地方奏表送给朝廷,只有江都城内发生的一些鸡毛蒜皮小事。

就连相国虞世基也无事可干了,虞世基住在江都城一座三十亩地大宅内,由于虞世基和掌权的燕王杨倓关系十分冷淡,杨倓基本上已经把虞世基架空,就算虞世基几天不上朝杨倓也不闻不问,就像没有这个人,虞世基也渐渐心灰意冷,大多数时间都呆在自己府中,一步也不出家门。

傍晚,虞世基次子虞熙快步来到父亲书房前,虞世基共有四个儿子一个继子,长子虞肃早早病死,次子虞熙出任符玺郎,三子虞柔原是宫中殿阁直长,因参加杨玄感造反而被罢免,四子虞晦跟随在父亲身边读书,另外还有继子夏侯俨。

虞世基为人虽然贪赂无比,但他家教却很严,绝不准他的儿子接触自己的不良行为,他一般都是让继子夏侯俨参与。

所以虞世基虽然被世人不齿,但他几个儿子的名声却不错,而且各个学识渊博,精明能干。

长子虞肃病逝后,次子虞熙便是虞世基最看重的儿子,他把次子看作了自己的继承人。

虞熙在父亲书房门口躬身道:“父亲,孩儿来了!”

“进来吧!”书房里传来虞世基的声音。

虞熙快步走进了书房,只见父亲正坐在软榻上看书,他连忙跪下行礼,“孩儿参见父亲!”

虞世基笑着摆摆手,“坐下吧!为父有话对你说。”

虞熙默默坐下,等待父亲的教诲。

虞世基笑了笑道:“前天我让你兄弟回乡祭祖,你心中是不是有点疑问?”

两天前,虞世基让三子虞柔回乡替自己祭祀先祖,由于长子虞肃早逝,实际上虞熙就是长子,所以替父回乡祭祀应该是虞熙去,轮不到虞柔,所以虞熙为了这件事,两天来心中都很不是滋味。

但在父亲面前他却不敢说自己不高兴,连忙欠身道:“孩儿不敢,没有疑问。”

“你不用说这些言不由衷的话,我心里明白,但为父并不想说自己做错了,这是为父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虞熙似乎听出了一点弦外之音,他低声道:“父亲有什么想法吗?”

虞世基缓缓点头,“让你三弟回乡祭祀只是借口,实际上是让他回乡避祸,但为父真正看重的却是你,我已经安排好,让你今晚就离开江都北上东海郡,你去东海郡投奔张铉。”

虞熙一下子愣住了,他这才明白父亲的深谋远虑,原来父亲是让自己去投奔张铉,而让三弟回乡避祸,父亲真正看重的还是自己,他心中十分感动,却说不出话来。

虞世基又微微笑道:“你是不是觉得奇怪,投奔张铉怎么去东海郡,而不是去北海郡?”

虞熙点点头,他确实有点不太明白,难道东海郡已经是张铉的地盘了吗?

虞世基淡淡道:“事实上我早就知道张铉在东海岛上建立了秘密根基,驻兵三千人,战船近百艘,东海郡实际上已经是张铉的势力范围,我让你去东海郡,使因为张铉很快就会率军秘密抵达东海郡,你去投奔他,相信会得到他的重用。”

“那父亲呢?”

虞世基摇了摇头,“我必须留在江都,这是我的命运,早在天子登基时就注定了,如果我离开江都,我们虞氏家族将从此沉沦,不会再有出头之机,只有我留在江都,张铉才会接受你,你明白了?”

虞熙心中暗暗叹息,他明白父亲的意思,张铉绝不会重用自己的父亲,也不会接受一个逃臣之子。

虞世基又取出一封信和一只玉佩,“我这么多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我将他分为两份,一份留给虞氏家族,而另一份作为晋见之资,你拿去给张铉,就算是我虞世基给他的资助,希望他将来能善待我的儿子和家族,财富我分藏在两处,一处我已交给你兄弟,另一处的藏宝之地我就给你了。”

“父亲!”虞熙悲声跪下,垂泪不止。

“快走吧!再不走城门就要关闭了,我已安排好,你从水路离去,快走!”

在虞世基的严厉催促下,虞熙无赖,只得重重给父亲磕了三个头,起身含泪而去。

........

尽管河北这几个月已经闹得天翻地覆,包括幽州军也投降了李渊,但驻守在渔阳郡和潞水仓的八千隋军却仿佛变成局外人,河北和幽州发生的事情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

这支隋军由大将军李景率领,李景是隋朝老将,出身陇西李氏,现年已过六十岁,曾常年驻守幽燕两地,在第一次高句丽战役时,他因得罪宇文述而被贬为延安郡司马,雁门战役后,杨广终于记起这名赫赫有名的老将,任命他为雁门郡太守。

去年李景又改任渔阳郡太守兼潞水仓总管,掌控着仓库内数十万石钱粮和无数军械兵甲,杨广给他的秘密任务是监视着幽州都督罗艺。

李景虽然年过六旬,但依旧膂力过人,骁勇善射,他忠心耿耿执行着天子的命令,尽管河北风云变幻,但他守卫潞水仓的决心从不动摇,也不受到外界局势的任何影响。

虽然李景同时兼任着渔阳郡太守,但从他上任的第一天开始,他便将渔阳郡政务权力全部交给了郡丞,他自己则长驻潞水仓,几乎一天也没有去过渔阳郡。

尽管李景为人十分低调,但并不意味着别人会将他忘记。

这天下午,潞水仓大营外来了一名远道而来的使者。

潞水仓实际上是一片仓库群,占地上千顷,由数百座巨大的仓库组成,八千隋军严密护卫着这座储藏了无数粮食物资的大仓库。

前来潞水仓的使者正是李渊派出的特使武士彟,武士彟年轻时曾随父亲走南闯北,和李景有数面之缘,所以李渊特派武士彟来说降李景。

两名士兵将武士彟带到一片校场前,只见须发皆白的李景正纵马疾奔,手执一副铁胎鹿角弓,在滚滚黄尘中,李景一记犀牛望月,背躺在鞍桥上连放三箭,箭箭射中空中半悬的靶子,激起四周士兵一片喝彩。

这时,有士兵奔去禀报了李景,李景这才看见站在场外的武士彟,他催马来到场边,翻身下马,将铁弓和战马交给了亲兵,走上前笑道:“原来是武大郎,怎么,来我这里想淘点买卖吗?”

李景明知武士彟已经是李渊帐下高官,不再是从前的木材商人,但他言语间依然毫不客气的暗讽武士彟。

武士彟略有点尴尬,他苦笑一声道:“在下是奉唐王之令来见大将军!”

“唐王?”

李景脸一沉,“我不知道大隋几时冒出一个唐王,难道也和卢明月一样的魏王,和高开道一样的燕王,还是和王拔须一样的漫天王?”

武士彟脸色变得苍白,他听出了李景语气中的憎恨,恐怕说降他是不大可能了,但职责在身,他又不能拂袖而去,只得委婉道:“我能否和大将军谈一谈?”

李景看了他半晌,一摆手,“请吧!”

两人来到了李景官衙,分宾主落座,有士兵给他们上了茶,李景喝了一口茶,不慌不忙问道:“听说罗艺被你们封为北平郡王,这个消息可属实?”

武士彟连忙欠身道:“确有此事,这也是唐王对河北的厚待,其实大将军和我家唐王同为陇西李氏,既然是族人,相信唐王会更加厚待大将军。”

621。第621章 大军南下

李景仰天大笑,他笑声一收,冷冷道:“说李渊是陇西李氏,也是哄哄那些无知的蠢人愚民罢了,李渊若是陇西李氏,他能立足关陇贵族?不要套近乎了,他不过六镇胡民之后,与陇西李氏没有半点关系。”

武士彟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只得勉强道:“是不是李氏族人我也不太清楚,但有一点却很明确,如果大将军愿意效忠长安,唐王承诺加封大将军为渔阳郡王,食邑五千户。”

李景轻轻哼了一声,没有接武士彟的话头,而是反问道:“张铉接受你们的册封了吗?”

“这个。。。。。我准备明天南下去北海郡。”

“武参军觉得张铉会接受吗?我们不妨坦诚一点。”

武士彟摇了摇头,“如果张铉肯接受,我们早就去找他了,唐王曾说过,如果张铉愿归降长安,天子甚至可以封他为齐王,食邑万户,但我个人觉得,张铉还看不上齐王。”

“他并不是看不上齐王!”

李景冷笑一声道:“他只是看不上你们封的齐王,如果圣上封他齐王,他怎么可能不接受,当然,我说的圣上不是你们长安的伪天子,而是真正的大隋天子。”

武士彟苦笑一声,“这个我实难回答,但大将军能否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

李景抽出一支箭,‘咔嚓!’一声掰为两段,他将断箭递给武士彟,“你把它交给李渊,这就是我的回答!”

武士彟无奈,只得收下断箭,对李景拱手道:“既然如此,我就不打扰大将军了,我们后会有期!”

李景站起身,对手下冷冷令道:“送武参军出营。”

。。。。。。。。。

就在武士彟离开潞水仓半个时辰后,张铉便在巨马河畔得到了斥候的情报,武士彟是被驱逐出了仓库大门,十分狼狈,也就是说武士彟说降李景没有成功。

这也在张铉的意料之中,以李景的为人,岂能轻易屈服李渊的收买,李渊想收服李景不是靠收买能办到,必须在某种条件下,李景感其诚意或许才会投降,但李渊是得不到这个条件,除非他率军杀到河北。

张铉在大帐内负手来回踱步,如果是自己去劝说李景又会如何?虽然收服李景也是在他的计划之中,但张铉心里明白,现在时机还没有成熟,过早下手只会适得其反。

这时,旁边裴弘道:“武士彟说服李景失利,那他的下一步应该是来劝说大帅,虽然他也知道可能性不大,但卑职觉得他还是会来。”

张铉摇了摇头,“就算他来了我也不会见他,有的事情说穿了就没有意思了。”

“既然如此,大帅为何不公开声讨李渊,斥其为****,号召天下豪杰共讨之?”

裴弘的建议也说到了张铉的心坎上,这些天张铉一直在考虑这件事,好处不言而喻,可以以正统自居,出师有名,但不利方面也有,就是自己将来会陷入被动,而且李渊很聪明,他扶植了代王杨侑为帝,就算斥责其为****叛逆,似乎效果也不会很大,毕竟他还没有篡位。

所以这些天张铉一直在犹豫这件事,关键还是要看江都的消息。

正沉思之时,房玄龄快步走进大帐,满脸笑容道:“大帅,江都消息来了!”

张铉精神一振,这是他期待已久的消息,他急忙问道:“怎么说?”

房玄龄将情报递给张铉,笑道:“确切时间是在中元节,距离今天还有二十三天,时间已经很紧迫了。”

张铉看了看情报,又沉思了片刻,便对房玄龄道:“我们必刻撤军南下河间郡,可让罗士信率一万军队驻守河间郡,其余大军退回北海郡。”

说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