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287章

江山战图-第287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多时,两名斥候被带了进来,张铉又让亲兵把房玄龄请来。

船舱内,张铉和房玄龄全神贯注地听取两名斥候的汇报。

张铉很快在地图上找到了泊龙岗,这是稽山的一条分支,从地图上看不出地形详情,只能看出距离他们这里约八十里,在临涣县境内。

“你们说那边全是芦苇水荡,贼军的船只就藏在水荡中。”

“回禀将军,确实是如此,不过那里只有他们一部分船只,他们大部分船只还是藏在鹿儿沟内,足有数百艘之多,很多都是满载着粮食。”

张铉又在地图上找到了鹿儿沟,距离泊龙岗约三十里,张铉沉思片刻又问道:“那他们主力在哪里?”

谢治平道:“鹿儿沟那边大约有数千人,不过偷听他们的对话,苗海潮率领大军应该藏身在稽山之中。”

有了这两名斥候的情报,形势立刻明朗了,张铉心中有了定计,这时,一旁房玄龄问道:“还有什么要禀报,比如沿途发现了什么异常情况?”

一句话提醒了两名斥候,谢治平连忙道:“还有一件奇怪之事,我们回来时发现一群人在搭建一座茶棚,用的都是旧材料,而且这群人很可疑,感觉像是贼军士兵。”

张铉心中冷笑一声,问道:“何以见得他们是贼军士兵?”

“启禀将军,他们都带着刀矛,个个体格魁梧彪悍,一看就不是善类。”

张铉点点头,令道:“带他们下去休息,每人赏五十两黄金!”

“多谢将军!”

两名斥候欢天喜地下去了,房玄龄笑道:“看来苗海潮觉得公孙上哲不会把盐城兵败的细节告诉将军,居然原封不动照搬一遍。”

张铉冷冷哼了一声,“既然他想玩,那我们就和他玩个痛快!”

。。。。。。。。。

张铉的军队在休息一个时辰后继续出发,不过此时天已经快黑了,队伍行军变得更加谨慎,行军十分缓慢,一个时辰才走了二十里。

与此同时,罗士信率领三千军队离开了主力,沿着通济渠向北疾奔而去。

次日上午,张铉率领大军过了临涣县,不多时,便在官道旁看见了一座年头已久的茶棚,破烂的幡子,明瓦上布满油腻,拴马桩也被南来北往的缰绳磨得铮亮。

由于大军路过,茶棚里没有客人,几名伙计躲在门口张望,只有胖掌柜袖手站在路边,乐呵呵地看着士兵经过,一双小眼睛闪烁着等待的急切,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狡诈。

当张铉骑马经过茶棚时,胖掌柜忽然喊了一声,“各位军爷是去打水贼吗?”

张铉忍不住好笑,不理睬他们还不行,既然对方要演戏,就那陪他演到底,张铉催马上前问道:“店家,打听一件事。”

胖掌柜连忙屁颠屁颠跑上前,满脸堆笑道:“将军请说,小人知无不答。”

张铉故作严肃道:“我想打听一支水贼,大约数百艘船,上万人,这些天有没有从这里经过?”

“有!当然有,大概五天前经过,他们声势很大,吃了小店的东西还不给钱,一群该死的浑蛋,杀千刀的。。。。。。”

胖掌柜越骂越起劲,张铉一摆手打断了他的话,“我想知道他们去哪里了?”

胖掌柜指着远处一座山岗道:“那边叫做泊龙岗,我的一名伙计去那边猎野鸭时,看见他们将大量粮食藏进山脚的泊龙荡中。”

说到这,胖掌柜回头吼道:“五狗子,你看见有多少船?”

一名年轻伙计战战兢兢跑出来,躬身道:“大概有四五百艘船,装满了粮包,不知是不是粮食,藏在泊龙荡中。”

张铉又问道:“那贼军士兵藏完粮食后去哪里了?”

“小人也不知道,不过看他们是向泊龙岗方向走了,有很多人,密密麻麻的。”

“我知道了,多谢两位提供消息。”

张铉催马继续前行,大喊道:“传令全军去泊龙荡!”

军队加快了行军速度,望着远去的张铉背影,胖掌柜嘴角浮起一丝凶狠的狞笑,他仿佛看见隋军惨败逃回的一幕。

。。。。。。。。

泊龙岗距离临涣县约三十里,涣水西岸,长五十余里,从稽山一直延伸过来,到了泊龙岗这一带,山势已经不高,不过上山依然很不容易,山上森林密布,怪石嶙峋,能够容纳大批军队藏身。

山脚下是一片长约十几里的芦苇荡,宽约两三里,水很浅,只齐人膝盖,通过一条水渠连接涣水,芦苇荡中生活着无数的野鸭和鸟禽。

中午时分,张铉的军队抵达了泊龙荡,他并不急于率军进入水荡,而是在泊龙荡外临时驻兵休息。

就在这时,西北角的士兵发一声喊,纷纷举起盾牌,只见芦苇荡中射出密集的箭矢,数十名隋军士兵被箭矢射中,惨叫倒地,士兵们举起弓箭还击。

不多时,埋伏在水荡中的贼兵迅速撤退,巡哨士兵抓到了一名落单的贼军士兵,将他押到张铉面前。

贼兵跪下哭泣道:“小人家中有老母和孩子,求将军饶命!”

“我可以不杀你,但你要告诉我,芦荡中藏有多少贼兵?”

“回禀将军,芦荡中没有军队,不过泊龙岗上有六千余人,由我们主将苗海潮亲自率领。”

“藏有多少船只?”

“大概有三百多艘,都是从淮河里劫掠的官粮。”

张铉目光凌厉地注视着他,他当即吩咐左右道:“把他带下去拷问,不肯说实话就剁他一只手,还不肯说实话就剁他一条腿,如果四肢都剁完还不肯说实话,就直接砍了他的脑袋。”

这名贼兵吓得魂飞魄散,“我说!我说!”

张铉冷冷哼了一声,苗海潮真以为自己是公孙上哲第二吗?

贼兵被带去招供了,这时,尉迟恭上前建议道:“将军,这里芦苇太密集,我们须防备敌军火攻。”

张铉点点头笑道:“你说得很对,不过我早已料到了敌军的计谋,我在考虑如何将计就计,将贼军一网打尽。”

旁边房玄龄慢慢走了上来,笑道:“将军觉得苗海潮会在泊龙荡中吗?”

“我相信他就在泊龙荡中,率领五六千士兵,而且船上装的确实是官粮,不像欺骗公孙上哲,用沙子来冒充官粮。”

“将军和我所想一致,不过苗海潮应该在泊龙荡边缘,一旦火起,他们能迅速撤离,我们就将身陷火海。”

听了两人的对话,尉迟恭若有所悟,他急问道:“既然贼兵设下陷阱,将军打算怎么应对?”

张铉负手望着芦苇荡,不知道他在考虑什么,房玄龄和尉迟恭都不敢打扰张铉思路,过了半晌,张铉自言自语道:“三百多艘船装满了官粮,至少有三万石,一把火烧掉实在太可惜了。”

这时,亲兵过来禀报:“将军,他完全招供了,苗海潮就藏身在泊龙荡内。”

张铉回头对尉迟恭和苏定方笑道:“这第一仗就交给两位了。”

421。第421章 反客为主

在一个月前的盐城一战,苗海潮不费一兵一卒就全歼了公孙上哲的五千隋军,尝到甜头的苗海潮故技重施,准备用同样的手段来对付张铉。

不过这里还有很多细节,比如不能仅仅只用粮食诱引,他必须真的率军隐藏在芦苇荡中,但不能让张铉知道,必须让张铉被粮食诱惑。

不过这里面的关键之处在于他可以迅速退出芦苇荡,而隋军一但深入芦苇荡,就很难撤退,最终丧命于火海,哪怕不能全歼,就算让隋军丧命几千人也能出他心中一口恶气。

但苗海潮还是有点忐忑不安,毕竟他面对的不是出身贵族的公孙上哲,而是身经百战的张铉,上一次张铉全歼他两千精锐,令他心中有了阴影。

他感觉自己的计策并不周全,里面有不少漏洞,不过时间已经不容他再细想,隋军已经杀到眼前,他只能硬着头皮应对了。

这时,一名探子飞奔而至,单膝跪下禀报:“将军,隋军斥候进入了芦苇荡!”

苗海潮精神一振,连忙问道:“有多少人?”

“大约两百余人。”

苗海潮立刻明白过来,这一定是张铉要确定粮食真伪,他暗暗庆幸,幸亏自己在船上放了三万石官粮,否则,还真的难以骗过张铉。

旁边一名偏将建议道:“将军,不如包围这支斥候,逼隋军主力来救援!”

“笨蛋!”

苗海潮回头斥骂道:“你想让我们的军队陷入险地吗?”

偏将不敢吭声了,苗海潮注视着芦苇荡深处,就算隋军不愿意和自己交战,但他们也要运走粮食,他放了三万石粮食,至少需要几千隋军士兵前来搬运,如果运气好,他还可以趁隋军混乱之机率军杀出去。。。。。。。

偏将沈光率领三百名隋军斥候进入了芦苇荡深处,很快便找到了隐藏在芦荡中的三百艘船只,这里的水稍深,但也只齐大腿处,三百艘平底船密集地挤在一起,每艘船上整齐地码放着百袋粮食,按照隋朝的官方标准,每袋粮食重一石,大约一百二十斤。

“沈将军,都是粮食!”

斥候们迅速检测粮包,确实里面全部都是货真价实的粮食,沈光当即立断道:“把船掀翻!”

一般而言,粮食不能进水,就算用船运也要盖上油布,否则很容易霉烂,所以苗海潮认为隋军唯一的办法就是出动几千人甚至上万人,将粮食搬运出去,那时就是他的放火机会。

但苗海潮怎么也想不到,隋军斥候竟然把船只倒扣,将所有粮食沉入水中。

三百名斥候一起动手,不到半个时辰,三百艘运粮船全部被掀翻,三万石粮食沉入水中。

沈光注视着远处的动静,他感觉到敌军探子发现了他们,沈光当即立断,“点火,撤退!”

隋军士兵在沉船周围点起了大火,火借风势,大火极其迅猛,向西北风向疾速蔓延,数十名正在窥视隋军的贼军探子吓得调头便逃,烈火烧得噼噼啪啪作响,在后面追赶着奔逃的士兵,十几名士兵摔倒在地,来不及爬起便被大火吞没了。

埋伏在芦苇荡边缘的苗海潮见远处浓烟冲天,显然是燃起了大火,他有些愣住了,难道隋军主力已经进入芦苇荡深处了吗?

虽然远处的大火距离他们还有一;里,但很快他又发现了异常,在距离他们约五十步外也突然燃起大火,大火迅猛向他们这个方向烧来,苗海潮大吃一惊,这是有人提起,再不撤走他就会被大火包围,他急声令道:“撤退!撤出芦苇荡!”

不用他下令,数千贼军士兵早已惊得目瞪口呆,眼看大火迅速蔓延过来,数千士兵如兔子一样纷纷跳起来向外奔逃,士兵们乱成一团,争先恐后逃命。

尽管贼军士兵十分混乱狼狈,不过他们离芦苇荡边缘很近,只有不到两百步远,他们很快便从芦苇荡中逃了出去,聚集在空旷处。

士兵们骂骂咧咧,气得直跺脚,明明是他们要烧隋军,最后却变成隋军烧他们,要不是埋伏在边缘处,他们一个个都要丧身火海。

就在这时,他们身后树林内忽然鼓声大作,只见无数隋军士兵从树林中涌了出来,为首两员大将,一个手执大铁枪,身材异常雄伟,另一个十分年轻,容貌英武,手中一把金背虎牙刀,正是大将尉迟恭和小将苏定方。

张铉命他们二人率五千人沿着泊龙岗山脚绕到贼军身后,苏定方虽然是第一次从军,但他从前也曾关中杀贼,并不惧战,他跃跃欲试,就恨不得催马冲杀上去。

尉迟恭大吼一声,“弟兄们,给我杀!”

“杀啊!”

苏定方一马当先,五千隋军士兵如潮水一般向贼军杀去,贼军士兵没有防备,顿时乱成一团,被刺翻砍倒一片。

苗海潮大急,喝令道:“不准混乱,给我迎战!”

但贼军已经被隋军士兵冲为两段,狭长的地带使贼军摆不开战场,也无从抵抗,而背后的火势已经渐渐烧到边缘,贼军士兵更是慌乱,嘶声叫喊,向两边奔逃,只片刻,便全军崩溃了,跪地投降者不计其数。

苗海潮见大势已去,调转马头便向西北方向奔逃,但只奔出数十步,只听一声弓弦响,一支疾射而至,力量强劲,‘噗!’箭矢从背后射进了苗海潮的后颈,箭尖从咽喉透出,苗海潮一声闷哼,翻身落马,眼看活不成了。

后面百步外,苏定方又抽出一支箭,又一箭射出,这一箭从侧面射进了苗海潮的太阳穴,苗海潮顿时气绝身亡。

“好箭法!”尉迟恭竖起大拇指赞道。

苗海潮的亲兵们见主将阵亡,一个个急红了眼,扛起他的尸体向外面拼命催马逃去,苏定方催马要追,却被尉迟恭拦住了,“穷寇勿追,让他们去,我们把这里的贼军解决。”

苏定方点点头,跟随尉迟恭从两边包围了数千贼军士兵,贼军士兵见主将阵亡,逃生无望,纷纷跪地投降,“我们投降!投降!”

这时,整个十几里长的芦苇荡都被烈火吞没了,风从东南方向吹来,浓烟遮天蔽日,尉迟恭见浓烟太大,便和苏定方率军押解着数千战俘迅速离开了树林,向涣水岸边撤去。

这场大火足足烧了一天一夜,到第二天清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