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英魂 >

第645章

乱世英魂-第645章

小说: 乱世英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岳之上,有‘大岳‘之称。令武当山真正名扬天下的是一代宗师张三丰,他创立的武当派与嵩山少林派齐名。

武当山风景兼泰山之伟、黄山之奇、雁荡之幽,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将之誉为‘天下第一山‘,虽有夸张之嫌,却也可见得这里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当地特色:朝武当

武当山地区有‘朝武当‘的习俗,含有上山祭拜山神的意思,其实这是人们享受生活的又一种方式,就像扫墓总是与踏青郊游连在一起的,‘朝武当‘也成为一种爬山的乐趣。每年农历三月份春光明媚和八月份秋高气爽的时节,武当山里总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当地旅行社往往会在这些时候开设武当山一日游的项目,收费在200元左右,包上下山车票、大门票与午餐。

最佳旅游时间

武当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垂直气候明显,气温随海拔高度递减,最佳旅游时间是春秋两季。

全山分3层气候区:高层即朝天宫至金顶,海拔200…600米,年平均气温8。5℃;中层即紫霄宫至朝天宫,海拔750…200米,年平均气温2℃;底层,在海拔750米以下的太子坡和武当山镇等地,年平均气温则在5。9℃左右。

交通介绍

航空

乘飞机去武当山很方便,老河口机场距离武当山90公里。

老河口机场民航班期表

目的地班期离港到达

北京星期三520640

佛山星期三020200

铁路

武当山麓有武渝铁路经过,从武汉去只要乘火车到武当山站下车即可,武昌至十堰铁路间的‘武当‘号旅游列车,其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比普通列车要好。

公路

如果乘汽车的话一般都是先到十堰市,从十堰到武当山镇有高速公路。此外,汉十公路横贯武当山麓,交通较为便利。另外其沿线城市的旅游车业比较发达,有几家旅游汽车公司的车直达武当,当地的各大饭店和旅行社也设有旅游车队,可满足游客的旅行需要。

景区交通

从武当山镇上武当山的车辆很多,都是经过有关部门核准运行的,司机有跑山路的经验,票价也是统一的,可以放心乘坐。从武当山镇到南岩车一般坐满即开车,行程约半小时,票价0元。

武当山上可以坐滑竿,从南岩到金殿十多公里的石级山路收费80元。另外还有索道,一点设在琼台中观,另一点设在距金殿下00米处的绣球峰和狮子峰之间,单向运行时间不到半小时,往返票价70元。

注意事项

.进入道观后不要以手指点神像,无论其造型多么令人惊叹;也不要背对着神像;进殿时不要踏在门坎上,也不要高声喧哗。

2.俗话说:‘僧不言名,道不言寿‘,道人修炼是为长寿,所以最好不要问道人的年龄。入道门的原因很多,如果没有深交,也不要问其身世。

3.进山朝贡步入武当神道后,就要静默清心,不说污秽不净的话。供品中不能有石榴、李子、红艳花及鸡、犬等,不吃雁、鳗、龟、鳖、牛、犬、猪肉及生葱、韭、蒜、姜等荤腥刺激食物,不饮酒。这些都是武当主神真武大帝所忌讳的。

4.武当山上许多地段都没有人烟,如果你对地形不熟悉,或没有足够的准备,请勿贸然进入。最好请个当地向导。

好!至此我们言归正传——

“启禀武掌门!我们接到武林贴,邀请我们武当派参加华山擂!”

“华山擂?!”只见武明洋高坐堂中,思索着说道:“我们武当派并不想去争什么盟主之位,是何方神圣下发的武林贴?”

“回禀掌门!信内并未署名!”

“噢?”武明洋不禁站起身,踱着步子说道:“武林盟主之争,向来都是前任盟主委派华山派所邀,这次武林之邀为何没有署名?难道此中有诈?”

“武掌门!”只见一位高大魁梧的壮士起身说道:“管他何人所下之贴?这么盛大的华山擂,我们一定要去!”

“嗯!”武明洋点点头说道:“我们即刻派员点将,明日凌晨出发!”——

黄山,江湖小派黄山派的占据之地。黄山派掌门人至今五代乱世十国之际已传至黄克祥此人。此次武林大会,这小小的黄山派虽然其名不见经传,但这一小派系也在华山擂的在邀之列。

远在秦朝,此山称黟山,唐天宝六载(公元747年)而改今名。因唐代传说黄帝在此修身炼丹,故名黄山。它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的黄山市,方圆250公里(即是说一周圈有250,路线错了没法补!是长度单位,而不是面积单位!),精华部分54平方公里,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之一,也是全世界知名的游览胜地。山中湖、瀑、溪、潭,争奇斗艳,引人入胜。其著名胜景有二湖、三瀑、二十四溪、七十二峰、芙蓉岭、玉屏楼、一线天、迎客松、蓬莱三岛、飞来石、九龙瀑、西海峰群等。它集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衡岳之烟云、恒山之辽阔、匡庐之飞瀑、峨眉之清凉、雁荡之巧石于一山,黄山莫不兼收并蓄,堪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话是明末著名地理学家兼旅行家徐霞客用来赞叹黄山的美绝盖世,简直是精辟绝纶而且矛盾重重!天下“十万大山”多的是,美的是,险的是,秀的是,何来不看?

如今,这黄山还是研究第四纪地质的重要基点,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察发现的冰川遗迹,至今仍隐约可见。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赋诗曰:“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明朝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徐大侠还称赞此山曰:“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此地还广为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神话传说故事,使黄山风光更染上了一层神奇的神话色彩。

解放后,此地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整修、增设风景区的名胜古迹。特产黄山毛峰茶。只是可惜,世人借此名胜风景还生产出了“弃之可惜,食之有味;鸡肋口令,你说咋办?”的“黄山”牌和“迎客松”牌“香烟”!多年来,这大好的黄山与“黄色”天天沾边,连茶叶和烟丝都是“黄色”的,但“黄”与黄不同,关键要看它怎么个“黄法”?黄山,已被推尊为“中国岳景之最”。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黄山列入了世界十大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黄山啊!黄山!在我心中重千斤!”看来,这首歌把黄山唱得也太轻了!它何止是千斤万斤,岂能是可以称量的?所以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名不可名相,心不可测量;黄山不可称量!”这里的山峰劈地摩天,云凝宵汉,气象万千;青松苍郁枝虬,刚毅挺拔,千姿万态;烟云翻飞缥缈(渺),波澜壮阔,起伏不定,浩瀚似海;巧石星罗棋布,竞相崛起,惟妙惟肖;温泉终年喷涌,无色无嗅,可饮可浴。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号称“黄山四绝”。所谓“黄山四绝压五岳,莲花峰顶藏四杰”,说的就是投奔相府的黄山派杀手“黄山四怪(杰)”,被“淤魔大侠”列为戒杀名单,曾经在洛阳白马寺被“独臂飞龙僧”所击败,这四人即是黄奇松、黄怪石、黄云海、黄温泉。这当然是后话,在此暂且不详!这四人,就曾经聚在黄三大主峰中最高峰莲花峰之上,但是如今,他们已成为相府的爪牙,莲花峰主黄莲花对他们四人听之任之,并不横加干涉,你说这咋办?

说到这黄山的三大主峰,即是天都、莲花和光明顶,海拔均在800米以上。

天都峰,在黄山东南部,面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海拔80米,为三大主峰中最险峻者,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峰项平如掌,有“登峰造极”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百人,室外有石,象醉汉斜卧,名之曰“仙人把洞门”。以往顶极难登,《黄山图经》有“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句。大明地理学家罗洪先嘉靖年间来黄山也望峰兴叹曰:“何年白日骑鸾鹤,踏碎天都峰上云”。明万历四十二年(642年)普门和尚历经千险,始至峰顶。后人凿石开路,装置石柱、铁链扶栏,今游人可安全登临。峰头远眺,云山相接,江河一线,俯瞰群山,千峰竞秀,古有诗赞曰:“任他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

莲花峰,在黄山中部,海拔873米,为三大主峰中的最高峰。峻峭高耸,气魄雄伟,主峰突出,小峰簇拥,俨若一朵初开新莲,仰天怒放。绝顶处方圆丈余,名曰石船,置身于此,大有“顶天立地”之感。据山志记载:宋代吴龙翰、鲍云龙、宋复一“三名好友”于咸淳四年(268年)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方攀至峰顶,成为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批登上“黄山莲花中峰”的老队员。让我们将他们永记在史册和脑海之中!

光明顶,在黄山中部,海拔84米,为三大主峰的第二高峰。《黄山指南》称其“状若覆体,旁无依附,秋水银河,长空一色”,因地势高旷,是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之处:东观“东海”奇景;西望“西海”群峰;向南,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顶上设有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黄山气象站。

“炼丹峰”,在黄山中部,海拔827米,《黄山志》列其为三十六大峰之首。相传浮丘为轩辕黄帝炼丹于此。峰上有石室,室内有炼丹灶;峰前有炼丹台,广可容万人,玉屏、天都、莲花、大悲顶诸峰耸立台前。台向东南倾斜,谷深莫沿。台下有炼丹源,源中巧石林立,佳木密布。台与晒药岩相望。古人有诗云:“一声天上玉箫来,三十六峰花尽开。向夕轩辕招饮酒,骑鸾更过紫阳台。”

狮子峰,在黄山北部,海拔690米,因峰形似卧地雄师,故名。狮首有丹霞峰,腰有清凉台,尾有曙光亭,狮子张口处有狮林精舍、狮子林等庙宇,近有宝塔、麒麋等奇松、薄团、凤凰等古柏,四季喷涌的天眼泉。这一带风景多且集中,俗称:“没到狮子峰,不见黄山踪!”所以,不看这,你看到黄山了么?

始信峰,在黄山东部,海拔668米。传说有一古人,持怀疑态度游山,到此始信黄山可爱,故名。你说这人可爱不可爱?不知你信不信?要不要到这“始信峰”上去溜达溜达?这里巧石争妍,奇松林立,三面临空,悬崖千丈,石笋峰、上升峰左右陪衬,成鼎足之势,峰巅有渡仙桥,桥畔石隙有状似接引仙人渡桥的接引松。历史上文人雅士,登峰饱览山景、饮酒无琴,故此峰又有琴台之称。瞧瞧!它如人名一样,还有别名一个!明末清初江天一曾在此独坐弹琴,有“寒江子独坐”石刻。

鳌鱼峰,在黄山中部,海拔780米,因其形似张嘴待食的鳌鱼,故名。脚下有三角形的鳌鱼洞,洞额刻“天造”二字,洞内有梯道,游人经梯道自洞内出入,如鳌鱼吞吐状。峰前有数石,远望类螺蛳;峰背有一龟形大巧石,近卧几个蛋形小石,构成鳌鱼吃螺蛳、鳌鱼驮金龟、老鳖下蛋等“象形仿生”景象。

西海群峰,在黄山西部,是黄山风景中最秀丽、最邃之处。挺立的山峰如无数利剑直插霄汉,知名者有双笋峰、石床峰、尖刀峰、飞来峰,不知名的无法数计。大峰磅礴,小峰重迭,每当云雾萦绕,层层叠叠的峰峦时隐时现,酷象浩瀚大海中的无数岛屿。悬崖峭壁间建有排云亭,扶栏凭眺:仙人晒鞋、仙人晒靴、仙人踩高跷、仙女绣花、老僧打钟、武松打虎等奇观,历历可数。呵!如此景象之壮观,你不去看看多可惜呀!好在黄山派掌门人黄克祥面对如此众多的山峰,手下已无人可设峰主,甚至是“黄山三十六大峰”尚未填满主人,还望后世的有关机关单位抓紧设立峰主,及时填补这一空缺,分人负责,各司其职,做好各处交通、安全、保卫、卫生等工作。

笔峰,在黄山东北部、北海宾馆前,一石挺出,平空耸立,下圆上尖,象一枝书法家的斗笔,故名。峰尖石缝中,长有一株奇巧古松,盘旋曲折,绿荫一团,宛如盛开的鲜花。峰下有一巧石,形如人卧睡,故游人又称“梦笔生花”。

笔架峰,在黄山东北部、北海宾馆前右侧。一峰突起,顶分五岔,形似笔架,故名。与笔峰相对,有笔有架,相映成趣。左有骆驼峰、飞来钟,右有姜太公钓鱼诸名胜古迹。

芙蓉岭,在黄山北部,是北路登山的必经之地。岭上有芙蓉洞,游人必须穿洞上山,在洞中举目远眺,群峰高耸,溪水如带。逾洞越岭而下有芙蓉居,亦称芙蓉庵,看来应是女尼姑或是女道姑所居住的地方。岭右有芙蓉峰,峰似一朵“出水芙蓉”,艳丽无比。前人有诗赞曰:“谁把芙蓉云外栽,亭亭秀丽四时开。清霄皓月峰头挂,宛似佳人对镜台。”

迎客松,在黄山南部玉屏楼东,文殊洞顶。松破石而长,枝干苍劲,形态优美,寿逾千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