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争龙道 >

第247章

争龙道-第247章

小说: 争龙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弩这种武器比起弓有很多优点,对于弩手的训练也简单,所需时间较短,弩还可以较长时间的瞄准,发射的精度也相对较好,威力也不错。

但是弩同样也有很大的弱点,弩相对弓来说,要笨重的多,上弦准备的时间也要长很多,发射的速率比之弓箭要长,如果需要同样速率的发射,就需要三倍以上的弩手才能达到弓箭手的发射速度。

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弩兵基本上没有多少近战的能力,一旦被敌人的战兵冲到近前,除了一哄而散之外,基本上没有多少战斗力可言了。

可是这些山民出身的弓箭手则不同于以前的那些弓箭手和弩手,他们天生就是射箭的好手,同时还具备很强的近战能力,吃苦耐劳的程度也比普通兵卒好很多,性格也更加坚韧,就算是被敌军战兵冲至近前,他们也可以立即放弃弓箭,抄起刀枪和敌军格斗,甚至可以不落下风。

除了不能指望他们会骑马之外,这样山民出身的兵卒,简直就是全能的士兵,可惜以前却被当成野人,白白的浪费在山林之中,还要时刻提防着他们化身为山贼出来祸害。

当真正品尝到这些好处之后,李霖手下的文武之中对于反对李霖这个新政的声音也就小了下去,仅仅是两个多月下来,各地官府就发现他们在坊市之中收取的税金,比起以前提高了五成还多。

而且以前市面上少见的山货以及野味还有兽皮等物,现在坊市之中也越来越多,最重要的是以前时不时就出没的山贼数量却越来越少,走出山林登录造册的山民倒是越来越多,直到见到了这些实打实的好处之后,这些官员们才算是彻底闭上了嘴巴。

当然想要平民和山民很快就打成一片这种事,暂时还不要想,平民对于山民的敌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消除的,而山民自身也对山外的平民并无多少好感,相互之间小的冲突还是时有发生,对此官员们尽量一碗水端平进行处置,估计假以时日这些人迟早还是会融于一体的。

永和二年末的这几个月中,江南的局势发展越来越混乱了起来,江枫得知李霖已经夺得了吴宁州之后,再次派人找李霖,请李霖尽速发兵前往湖州进讨司徒家族,但是都被李霖以各种借口拖延了下来,专注于目前控制的两州内部的事务。

另外李霖也没有忘记派李展带领十余条海船,组成一支船队,另外带上了二百精悍的兵将一同前往海州回到了兰县,开始将兰县李家庄的族人尽数撤往临海州。

现如今兰县李家族人,已经成了李霖最大的软肋,李霖在江南鞭长莫及,并无余力保护兰县的李家族人,这时候一旦有人与他为敌,便会被人所乘,而且目前他也已经在江南站稳了脚跟,就没有必要继续让老爹李敬和三叔公他们这些族人继续留在北方的需要了。

所以在半年之前,李霖就已经派人通知了李敬和三叔公,让他们尽速将李家在兰县的大部分资产处理掉,和族人们一起迁往临海州。

而李敬和三叔公也深以为然,并未在这件事上拖延,半年之前就开始处置李家在北方的各种资产。

李家最先将徐州当地各州县之中的商铺关闭,卖掉了这些铺面,另外李家拥有的数千亩良田,也开始分批出售。

李家庄之中的精盐作坊早已停了下来,拆除了所有炼制精盐的锅灶,包括蒸酒的酒坊,也开始逐步关闭拆除,将工匠分批送往了山海县李家堡,重新另打鼓新开张。

而最后处理的则是李家庄的铁矿和铁作,对于李家庄的这种行为,当地很多人不太理解,他们并不知道李家的那个后辈李霖,现如今已经在江南控制了一州之地,所以认为李家这么做,简直就是标准的败家子的行为,偌大的家产,就这么被他们给败掉了。

居然有不少富户,趁机大肆抢购李家的田产还有李家的各种店铺,接手李家放弃的许多生意。

对于李家的铁矿和铁作,更是早有人垂涎三尺,一听说李家要出手铁矿和铁场,便有不少人蜂拥而至,争相出价抢购,最后铁矿和铁场终于也以高价被徐州的一个世家购去。

至此李家在北方的所有资产,仅剩下了李家庄这座庄子,但是庄子里的族人,这个时候早已十去七八,大部分人都已经先行迁往了江南,仅剩下最后一批族人,留守在庄子之中。

而李家这些年来购置的大量家奴以及以前庄子的家奴,这个时候也大部分已经被迁往了江南,最后留下的只剩下几十个精悍的庄丁,等候最后的迁徙。

至于李家庄以前的佃户,李敬也给予了妥善的安排,争取了一批人跟随李家一起南迁,剩下的则故土难舍,李家也不再强求,给他们每家发放了一些遣散的钱,让他们继续留在当地,佃租以前属于李家的那些农田。

这样蚂蚁搬家一般的迁移,表面上看似乎没多少人,但是这一年多下来,李家从兰县迁往山海县的族人以及家奴还有被蛊惑来的佃户,起码人数超过了千人之多,都被李霖妥善的安置在了临海州之中。

李家之中年轻力壮的族人,到了江南之后,凭他们自愿,有人进入了李家的商行之中经商,有人留在李家堡负责起了盐田、铁场、酒坊、茶园等各种事务,也有人选择进入了李霖的体制之内充当胥吏,更有一些好武之人进入到了军中效力,就连一些家奴,也得以脱了奴籍,进入了军中。

当然李霖给予这些族人的照顾并不是完全没有限制的,最起码进入军中的族人和以前的家奴,就没有得到多少特权,照样也需要先进入更戍营之中,接受筛选和操练,而且严令他们不得仗着他们的出身,在军中胡来,想要在他的麾下为将可以,但是却同样也要靠着军功一步步的爬上来才行。

唯一让李霖有些担心的是上一次兰县那边过来的族人告诉他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那就是这两年来李敬的身体情况日益变差了下来,经常会剧烈的咳嗽,前段时间甚至出现了咳血的情况,找了不少郎中为李敬诊治,也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

原本李霖想要李敬先来江南休养,派麾下的医官李晨冰好好为他诊治一下,但是李敬却拒绝了李霖的请求,非要最后一个离开李家庄不可,谁劝都不行,无奈之下李霖只好派李展带人立即北上,将李家最后的一批族人包括李敬和三叔公一并接到山海县这边。

对于李霖拒不肯出兵前往湖州协助江家进讨司徒家这件事,江枫是又气又怒,但是却也无可奈何,李霖现在早已脱离了他的控制,只不过名义上还是他的手下罢了,现如今实际上已经把余杭郡的临海州和吴宁州都纳入到了他的控制之中。

第三十六章 迎战山阳军

如果不是因为被司徒家给死死的拖住,使得江枫实在是腾不出手的话,江枫早就发兵进讨李霖了,可是现如今司徒家却把他的手脚绑的死死的,令他根本无法腾出手对付李霖,只能如此坐视李霖一步步的壮大起来,以至于现在他发现即便是没有司徒家的牵制,他也已经拿李霖没有办法了。

于是江枫现在除了干瞪眼之外,却拿李霖没有一点办法,好在李霖在控制了临海州和吴宁州之后,也没有做出过分之举,相反还在去年秋收的时候,如数将临海州该给郡内缴纳的钱粮,都尽数派人送往了余杭城,这让江枫感到十分意外。

原来江枫早已不指望李霖还能老老实实的把临海州的赋税交给他了,认为现如今已经尾大不掉的李霖,肯定会截留这些钱粮,用来扩充他自己的实力,可是却没有想到李霖居然把这些钱粮还是给他送了过来,并且派人送来了他的亲笔信。

信中李霖言辞恳切,找了很多借口为他不能率兵前往湖州助战解释,并且一再表示,他并无野心,依旧愿做江枫的手下,只是现在余杭郡南部的山阳郡郡守秦海近期开始朝处州屯兵,大有对吴宁州动手的迹象。

所以现在他李霖必须要在吴宁州陈兵,防备山阳郡偷袭吴宁州,至于司徒家叛乱之事,对于余杭郡只是癣疥之疾罢了,相信江枫可以很快将其讨平,反倒是如果让山阳郡攻入吴宁州的话,那才是大事!

所以李霖在信中说,他一定会为江枫守好吴宁州,断不会让山阳郡的秦海得逞。

这一点李霖倒不是在胡说八道,自从吴宁州孟晖起兵叛乱之后,山阳郡郡守秦海就开始惦记上了吴宁州这块地方。

余杭郡江家一直以来和山阳郡秦家的关系都很紧张,早年山阳郡的秦家曾经还屡次出兵,试图攻占临海和吴宁两州,但是都没有得逞。

这二十多年来,虽然两郡之间没有发生过太大的战事,但是相互之间的摩擦却从来都没有平息过,隔三差五的就会在两郡交界的地方发生一些冲突,山阳郡秦家一直都为江家控制了江南最为富庶的余杭郡感到不平,始终想要染指余杭郡。

现如今余杭郡大乱,山阳郡郡守秦海岂能放过这么大好的机会,于是半年之前,就开始整备兵马,并且在处州屯兵,储备粮秣物资,准备对吴宁州发动进攻。

现在经过半年时间的准备,山阳郡已经在处州囤积了大量的粮秣器甲,并且屯兵数量已经达到了近两万之多,随时都可能对吴宁州发动攻势。

所以李霖在这一点上,并未危言耸听,江枫的青衣阁在山阳郡之中也有暗间,自然对此很清楚,但是江枫现在苦于境内按下葫芦浮起瓢,一场叛乱接着一场叛乱,始终没有机会来处理这件事,只能派人不断的前往山阳郡进行游说,试图通过买通山阳郡之中的一些文武官员,劝说秦海放弃攻打余杭郡。

但是目前看来效果不佳,秦海现在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想要趁着余杭郡大乱之际,来掺一脚捞取一些好处了。

故此李霖这么说,拒绝前往湖州进讨也能说得过去,虽然江枫急于想让李霖到湖州对付司徒家,但是李霖以此为借口,他也没有办法,于是虽然心中恼恨,却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还要想方设法的温言安抚李霖。

江枫的谋士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请江枫直接授命给李霖麾下的几员大将以官职,想要通过这种办法,来分化李霖和手下军将的关系,趁机夺了李霖的兵权。

江枫听罢之后果真采纳了这个办法,当即以他郡守的名义,给周成、余烈等李霖军中的部将授予了官职,当令使到了吴宁州的时候,李霖也并未阻止令使传令,让人将令使带到了军中。

但是让江枫郁闷的是他的敕令送至李霖军前的时候,周成等人无一例外的拒绝了江枫的授命,名言他们乃是李霖的部将,不受江枫的敕命,一点面子都没给江枫留,便将令使赶出了兵营。

江枫闻讯之后,哀叹了一声,心知这一计看来是没有作用了,李霖的手下现如今可谓是铁板一块,针插不入,对李霖十分忠心,想要通过分化手段来制造他们之间的隔阂,挑动他手下部将的野心,看来是彻底失败了,为此江枫还不得不对李霖解释了一番。

李霖倒也没有追究此事,将注意力转到了山阳郡方面。

永和三年二月,山阳郡郡守经过长期准备之后,集齐了山阳郡一万八千精兵,陈兵于处州,并且还在山阳郡之中,征调了一万余民夫助战,对外号称五万大军,授命山阳郡大将陈广为征讨大元帅,借口李霖私募山阳郡的民众,并且暗通山阳郡的山贼,祸乱山阳郡,发动了攻打吴宁州的战事。

而李霖则又一次亲自披挂上阵,率领麾下的七千兵马,加上临时调集的三千厢兵出吴宁州应战山阳军。

两军在吴宁州和处州相交界的缙云县和永…康县一带拉开了战幕……

虽然山阳郡这一次几乎调用了郡内所有可用的所谓精兵强将,并且兵力方面和李霖相比,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两军刚一接触,山阳郡大将陈广便全军压上,试图以强势兵力将李霖所部彻底压垮。

但是让陈广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过低的估计了李霖麾下兵将的战斗力,两军刚一接战,占据着兵力优势的山阳军便被李霖麾下的大将周成率军迎头痛击。

周成以本部三卫步军组成一个厚重的队阵,死死的挡住了山阳军潮水一般的攻势,并且利用李霖军中新组建的弩炮兵,将床弩置于阵前,弩炮置于队阵后侧,给予了进攻的山阳郡的兵马一通劈头盖脸的猛击。

这种轻型的自身带有车轮的三弓床弩还有轻便的弩炮,让山阳郡的兵将们彻底尝到了苦头,两军一拉开战幕,不等山阳郡的兵将进入到弓弩有效射程之内,李霖军中的三弓床弩和弩炮便开始了发射。

儿臂粗的弩箭一发三箭,十余部三弓床弩一次齐射,就把山阳郡军中的队阵射翻了一片,而且战场上地面乃是坚硬的石质地面,置于后阵的弩炮没有发射弩箭,而是选择了一种用胶泥烧制的陶制弹丸。

这种用胶泥烧制出来的弹丸被发射出去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