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 >

第130章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第130章

小说: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远大婚之前,金志、金扬、金威等陆续成婚,金远反而成了八大皇子中最晚结婚的一位。为中国远征军兵将集体举办婚礼,身为皇子,金远也奉旨赶往边关,主持本部兵将的婚礼。
    金远离开雅国后,一场阴谋正在酝酿当中,以雅国女皇长兄艾蒙为首的强硬派,对女皇实行的亲中国政策有异议,召集几名忠心自己的将领,阴谋发动政变。
    中国间谍敏锐的察觉到了这场阴谋,并在第一时间将消息传递给身在边关的金远。金远因为长期驻留雅国,隐然成为中国派驻间谍组织的第一责任人,在得到这个消息以后,金远飞报长安,同时思考如何应对这场变故。
    金旋在长安闻言大喜,对金远的回书中表述,金远应当力促内乱得逞,此来一是能够削弱雅国整体战力,二是可以以此为借口对雅国用兵。
    艾蒙在中国游学前后,几乎判若两人。以前艾蒙在部落中,虽然以勇力闻名,但是智谋学识比起艾琳,相差太远。因为艾琳的建议,艾蒙成为第一批游学中国的学员领袖。在中国游学短短三年时间内,艾蒙的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第一批学员回国以后,艾琳根据这批人的才能,将他们安置在要害部门出任要职。艾蒙因为地位特殊,回国后被封为靖王,掌管统留王城的十万精兵,又兼任理政一职,在军政两界权力显赫。
    随着艾蒙这批学员逐步得到重用,以艾蒙为首形成一个实力庞大的团体,他们奉艾蒙为首,信奉对外强硬的外交政策。艾蒙集团的政见最初与艾琳暗合,但在金远到达雅国以后,女皇对中国的政策发生质的变化,导致艾蒙集团意见纷纷,在多次劝谏之后,艾蒙见艾琳执意不从,决定发动政变,欲要取而代之。
    金远与艾蒙私交不错,但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个人交情影响不了大局。金远在接到金旋的授意后,曾经多次向女皇建言,让女皇将手中的权力下放。艾蒙的权力渐渐增大,与金远的建言密不可分。
    女皇因为与金远朝夕相处,理政时间越来越少,金远适时建言,道:“中国政事繁重,父皇军事依仗诸葛亮,政事依仗庞统,两人一文一武,皆能完成职责,因此父皇平时经常游山玩水,国内军政没有太多影响。父皇曾言‘理政关键在于用人,能够信任任用人品才华都佳的手下,就是成功的理政’,雅国朝内才华横溢之人虽然不多,但是也有几名文武全才之人,女皇何不逐渐将权力下放,自己也可以多些时间安心享受生活。”
    女皇整日处理政事,日久也有厌倦心理,听闻金远所言有理,学习金旋,将手中权力逐渐下放。权力下放,受益最大的就是艾蒙,因为朝内得到重用的大臣,大部分是游学中国的学员。艾蒙此次举事,有很大原因,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如今的实力,足以左右朝政。
    金远心系女皇安危,在主持完本部兵将的婚礼后,悄悄从海路回到雅国,此时随行的不是虎卫营士兵,而是中国最精锐的兵马——特种部队。
    中国的特种部队历史已久,队员总数不是很多,但是都是从各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汉族精兵,在经过长期的训练后,这些队员每人都能以一挡十。
    此次金远动用的特种部队共有三千名,这些士兵占全国特种兵总数的一半,统领关胜天,为江苏文的手下兄弟,跟随江苏文多年,自武陵起兵之时,就随江苏文从事秘密工作。
    金远并没有从边关出境,因为从陆上到达雅国王城需要十几天的时间,其间路途遥远,金远担心在此政治大乱的前夕,遭到艾蒙的袭击,因此金旋决定从海路出发,从临近王城的海边登陆,潜入雅国王城。
    艾蒙此时正在做着各种准备,先是利用自己在军队中的影响,推荐亲信掌管边关兵权,又花重金拉拢营中的侍卫统领雅布。在同一时间,频繁调动王城附近的部队,准备择时发动政变。
    艾琳并非易与之辈,因为拥有现代人的思想,因此艾琳知道军权与情报的作用,在艾蒙反常做出一连串举动以后,艾琳顿时警觉起来,安排秘密机构,开始秘密打探艾蒙及其党羽的活动。
    艾琳手下有两股力量,始终直隶于艾琳手中,朝中文武都不知道这两股力量的存大,艾蒙尽管权势很大,但是对于这两股力量始终摸不清底细。
    这两股力量作用与中国的特种部队和安全司职责相似,艾琳称这两个组织一个为飞虎队,一个为情报局,听起来有些现代色彩。
    掌管这两个组织的头领绝对是艾琳的亲信,以前都是艾琳的贴身侍女,艾琳开始培养了十余名侍女,只有这两位堪担重任。艾琳根据两人特点,让艾凤担任飞虎队头领,统领五千余雅国精英;让艾凰担任情报局头领,统领一个庞大的情报网络。
    飞虎队对外称是雅国技击研究院,驻留在王宫东边的一个军营中,朝中文武大都信以为真,都不清楚这支兵马的底细和实际用途。而艾凰名义上的职务为侍卫副统领,负责艾琳的贴身安全,直隶手下在外人看来只有三四十人,其实这三四十人都是情报网络的冰山一角。
    艾凰接到任务后,命令手下人员利用所有力量,迅速打探艾蒙及其党羽最近的举动。消息很快反应回来,艾凰在得知艾蒙心怀不轨之后,不由大吃一惊,在第一时间赶到王宫向艾琳报告。
    艾琳听闻艾蒙的计划后,芳心暗怒,表面上仍然不动声色。因为艾蒙权力太大,党羽密布朝中,艾琳不敢马上囚禁艾蒙,而是声色不动,开始在军政两界秘密做出部署。
    因为侍卫统领利昨为艾蒙买通,艾琳反而利用利昨迷惑艾蒙,因此艾蒙在艾琳采取行动之后,很长时间蒙在鼓里。
    艾琳让艾蒙推荐的将领离职,但是并不发出任命文书,对外以种种借口推托,实际上是借机剥夺这些将领的兵权,而让亲信取而代之。
    艾蒙在心计上比起声色不动的艾琳差得太远,推荐的将领被虚悬起来,尚未回过味来,以为艾琳这些时日忙于别事,顾不上处理这些事情。
第二百九十一回 雅国内乱(二)
    艾琳又将侍卫统领升为艾蒙掌管的部队担任主将,既没有让朝中文武感到不妥,又夺回了王宫侍卫的实际控制权,艾蒙的实力并未因此增加,反而因此削弱。
    正当艾琳欲在朝中进行大规模调整之时,金远秘密潜到雅国王宫求见艾琳。艾琳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听闻金远求见,不由大喜过望,让艾凰秘密将金远接进宫来。
    两人相见,艾琳屏去侍女,扑进金远怀中,乐极而泣,日间的威仪消失得无影无踪,简直判若两人。两人相拥相抱,缠绵了一会,艾琳拉金远坐下,道:“这几天朝中发生大事,恰好你又不在,我忙里忙外,斗智斗勇,若非艾凤、艾凰两人尽心尽力,我真不知道如何办才好。”
    金远闻言心中一动,明白艾蒙密谋叛乱已经传到艾琳耳中,若是艾琳成功平叛,父皇的计划将进一步搁置。但是艾琳对自己真情一片,如此依赖自己,若是按照父皇之命,让她失去大权,他又于心何忍?
    金远陷入了极大的矛盾中,国家利益与爱情的冲突此时变得异常锐利,金远左右为难,心中似针扎般的痛苦。金远凝视着女皇的眼睛,脑中又浮现出父皇的指令。
    女皇说起艾凤和艾凰这几天立下的功劳,将金远的思绪拉了回来,金远听着艾凤和艾凰统领的组织如此可怕,恐怕不亚于中国的特种部队和安全司,不由兴趣盎然,抛下心头的重重矛盾,要弄明白两个组织的内情。
    艾琳这几天处心积虑,考虑如何对付艾蒙策动的政变,连个商议的人也没有,如今金远回来,顿时喋喋不休的讲述这几天的详细过程。
    金远终于弄明白了艾琳的权谋和手下组织的可怕,他明白即使这次没有他的相助,艾琳必然也会安然无恙,因为艾凤和艾凰统领的这两个组织过于可怕,威力甚止超过中国的类似机构。
    大规模的调整即将开始,艾琳已经有了详细周全的方案,金远听艾琳讲述完毕,身上顿时觉得出了一身冷汗。艾琳在此时使用的办法太过毒辣,准备一举灭掉所有与此事牵连的相关人员。
    按照艾琳的计划,在明日午夜之时,艾琳将以中国兵马犯界为名,召集所有朝中的文武重臣聚议,此时艾凰将统领宫中侍卫将艾蒙及其重要党羽围困在宫中。
    与此同时,艾凤统领飞虎队开始刺杀艾蒙党羽不曾与会的骨干分子,从掌管兵权的将领开始。飞虎队同时兵分多路,约定时间,同时下手。在执行刺杀的同时,代替这些将领职务的艾琳心腹,手执任命书和女皇手谕,连夜赶赴相关部队接管军权。
    驻留城中的十万大军将领多为艾蒙党羽,一夜之间,列入名单的将领共八十七人,从副将开始一直排到统兵千人的统领,同时有八十七人连夜接管十万驻军。在这批人接过军权以后,虽然艾蒙是他们的最高上司,但是这十万的实际控制权已经回到女皇手中。
    影响雅国政治最大的应该是军界,最关键的部队除了王城驻军和王宫侍卫,还有驻守边关的诸位将领,这些将领中有近百名也是艾蒙的亲信,占全部重要将领总数的三分之二,因此如何稳住边关将领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艾琳想得非常周到,在明日清晨,艾琳派遣亲信大臣将手持兵符,以盘查奸细为名进驻边关,在边关主将的配合下,将全部将领召集起来,然后一次性拘捕相关将领。为了不影响边关的军务,代替这些将领职务的一系列任命书已经准备完毕,在拘捕完成以后,当场公布任命,只要一天的时间,边关大军的控制权将会牢牢握在艾琳手中。
    除了军界以处,政界也会在次日清晨出现大换血的情况,所有艾蒙的党羽将会被一次性罢免,代替这些文官职务的名单已经拟好,在宣布罢免相关人员之后,新的任命随即公布,在一天时间内,政界也会全部被艾琳控制起来。
    金远听到艾琳的计划后,不由佩服女王心思细密,所有衔接都已经考虑周详。艾蒙在这种周密的计划下,必然将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女皇在次日没有上朝,待在宫内安排相关事务。金远因为此时为非常时期,寸步不离的跟在艾琳身侧,为她出谋划策。女皇的计划本来已经无懈可击,此时又得到足智多谋的金远相助,更是万无一失。
    入夜后,计划开始执行,意外发生了,在女王紧急召集文武聚议的时候,艾蒙与他的党羽一个也没有前来。此时,艾凤也传来急报,所有刺杀名单上的将领皆在兵营中,刺杀任务无法执行。
    艾琳明白计划肯定泄密,因此在第一时间内执行她的第二套方案,当殿宣布艾蒙统兵叛乱,命令殿中主要武将各统本部兵马,征剿叛军。为了担心城中驻军受艾蒙蒙蔽,每位武将都当殿发下一张盖有雅国国玺的女皇手令。所有文官皆回府保护家小来到宫中,府中亲兵皆入王宫担负守护任务。
    艾蒙在入夜之后及时得到消息,他在第一时间进入王城驻军军营,命令士兵将忠于艾琳的将领囚禁,统兵占据四门。在朝中武将统领亲兵守护王宫的同时,艾蒙统领兵马也往王宫处汇集,欲要统领部下强行攻打王宫。
    艾蒙统领的城中守军兵力为十万,艾琳手中的兵力除了万余侍卫精兵以后,各武将亲兵和文官亲兵总兵力近两万名,加上飞虎队的精兵五千余,兵力总数不足四万。
    艾蒙判断当前战局,认为占据绝对的优势,统兵开始与艾琳部下接战。艾琳在王宫城头观战,见艾蒙部下兵力太多,命令忠于自己的部队一齐撤入王宫。
    城中驻军大多跟随艾蒙已久,将领全都是艾蒙的亲信,部分士兵虽然明白这是一场政变,但是由于忠于艾琳的主要将领被囚禁,因此群龙无首,只得随于叛军之后进行行动。
    雅国王宫不是坚城,在艾蒙部下的攻打下,不久后便凶险万分。此时艾凤统领部分飞虎队精兵,按照金远计策,潜入王城驻军军营,杀散守营士兵,将忠于艾琳的将领解救出来,然后一同杀开一条通道,进入王城。
    在这些将领到达王城后,艾琳根据金远计策,在叛军尚未搬来大型攻城器械之前,排阵出宫迎战,排在最前边的是众臣的亲兵,其次是万余侍卫,五千余飞虎队士兵负责守卫王宫,接应出宫作战部队。
第二百九十二回 雅国内乱(三)
    艾琳一身披挂,统兵驻马,站在军阵最前方,娇呼道:“艾蒙叛乱,众士兵不明真相,当阵投奔我军者免死,跟随作乱兵将诛九族。”艾琳刚刚说完,尚未待艾蒙反应过来,刚刚被解救的将领出列,各自呼唤自己部下。
    艾蒙部下顿时纷乱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