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 >

第129章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第129章

小说: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胡各部落因为受损严重,因此汉人迁入北胡后,很快被中国同化,金旋又为四郡择地建城,建立医馆、学校,从文化教育等方面加大对北胡人民的同化。百余年后,北胡族人与汉人已无太大差别,其语言在数百年后基本失传。
    北胡四郡人口稀薄,金旋任命凌操为北胡兵马使,统领骑兵两万,管辖北胡四郡军务。庞统又从中国选调精通北胡语言的官吏,分到各郡担任各种执事。金旋担心北胡人作乱,强征北胡壮丁入伍,共得五万余众,被分入各军中,仿高丽兵马体制,战时作为本部兵前驱。
    因为马超草原作战,并无对手,被士兵称为“马上英雄”,金旋因为其战功,封其为北胡王,统领部下二十万轻骑兵屯于北胡西郡,与驻扎西凉的姜维部、甘宁部,对西域各国形成合击之势。
第二百八十七回 高原魔王(一)
    在北胡兵马与中国军队在西凉征战之时,云南郡正遭受着吐蕃王松赞的猛烈进攻,张飞率领部下五万余精兵,在民兵的协助下,与吐蕃部队浴血奋战,打得难解难分。
    吐蕃王松赞少年游学中国,曾经化名李松在长安就读三年,文武双修,成绩斐然,后来回到吐蕃,与其兄赤乌峰争夺部落首领,一战而定战局,终于夺位成功。
    松赞夺得部落首领之后,将中原先进文化率先引入部落,并实行高压政策,不顾部落长老的意见,改变祖制,最终将部落兵马打造成一支精锐之师。
    松赞势力逐渐强大,惹起吐蕃国王猜忌,动员其余部落,合兵攻击松赞部落。松赞部下兵力只有三万,与联军近十万兵马在干儿河畔决战,松赞运用中国学来的兵法,用埋伏计杀死吐蕃国王,利用敌军群龙无首的良机,采取离间计离间各部落关系,然后逐一击破,最终以少胜多,大败各部落联军。松赞一战成名后,附近小部落纷纷依附,松赞势力大增,五年间大小共二十余战,终于夺取吐蕃王位,统一吐蕃全境。
    吐蕃位于青藏高原,南面、西面皆是高山阻隔,东、北面临中国边郡,松赞年少气盛,听闻中国皇帝金旋年纪不大,英明神武,常有与金旋一试高低的想法,彻里吉派人前来结盟,当下欣然同意,派兵攻打云南郡城。
    云南为张飞防区,张飞闻知吐蕃用兵,调集部下在云南郡集中,让各郡守备紧急起用本郡民兵,云南、成都、梓潼、下弁、建宁等郡闻讯,立即召集民兵协防郡城。
    云南与吐蕃接壤之处,高山峻岭颇多,因此人口稀少,县城简陋,张飞部下兵力不足,只能依托郡城与松赞周旋,所以让云南西边各县百姓尽量避入深山或郡城。
    松赞大军一无阻拦,一直杀到云南郡城下,听闻张飞威名,不敢大意,在云南城西二十里处下寨,派出细作仔细打探城中虚实。松赞亲自统兵观看云南城防,心中暗叹张飞用兵果然老到,中国城池异常坚固,攻打云南定然耗费许多兵力。
    张飞在城内也同样打探吐蕃大军行止,见松赞用兵颇合兵法,知道为一劲敌,与副将廖化研究守城策略。廖化颇有智谋,道:“松赞几年来统一吐蕃,传闻是一名文武全才,其手下士兵多为骑兵,又都身经百战,我意固守不战,待国内援兵到达,然后与其决战疆场。”
    张飞计算两军战力,出城作战胜算不大,决意固守不战,在城内布置各项防御措施,准备应付松赞的猛烈进攻。城内军民见张飞如此慎重,知道松赞绝非易与之辈,军民用心,云南城防守异常坚固。
    松赞听闻城内只有正规军五万余众,下令在中国援军到达云南之前,务必攻克云南郡城。军令一下,吐蕃将士轮番攻打云南四门,云南郡城险相环生,若非张飞部下精于各种器械应用,军民齐心合力,恐怕云南郡城早已被攻破。
    近几年中国重点对付北胡,火炮等贵重器械大多配于北方要塞,云南城中只配备投石车、巨驽等重型器械。即使这样,投石车、巨驽的强大威力,也让松赞大开眼界,在损失万余士兵之后,松赞下令暂停攻城。
    松赞心思机敏,驻足高处细细观看城中投石车,考虑其中原理,绘出投石车图样,让部下士兵伐木造车,历经二十余日,制成简单投石车数十架,虽然威力远远不及中国投石车,因为数量很多,因此给云南城防带来很大压力。
    正在云南城防渐趋紧张之时,关羽统领三万精骑率先赶到郡城。关羽大军进入云南,云南军民长舒一口气,关羽、张飞两位名将坐镇,击败松赞大军只是时间问题。
    关羽谋略远在张飞、廖化等将之上,到达云南郡城后,将固守不战的战略,改为“以防守为主,以偷袭为附,重兵骚扰敌军粮道”的战略。
    关羽、张飞统领部下精骑,十日内偷袭松赞军营两次,劫取烧毁吐蕃粮草无数,最终松赞营中只有十余日军粮。整个云南战争局势,由一面倒的局面开始拉平。
    随着云南城内百姓和士兵的增多,云南守军的粮草也逐渐成为一个问题,幸亏建宁、成都两郡连年大熟,库房丰富,能够及时补充大军需要。
    太史慈部押解建宁军粮到达云南,云南守军已经拥有和吐蕃士兵决战的实力。云南城中驻有近十一万正规军,四万余民兵。松赞部下因为数次损失,大军除到十三万余。
    诸将齐聚云南,云南的作战指挥理所当然交到关羽手中,张飞为关羽义弟,太史慈与关羽并肩作战多年,两将对关羽深为钦服,关羽发号施令,众将无有异议者。
    关羽让张飞、太史慈两将统领五万精骑,避开松赞主力,专门劫掠吐蕃粮道,袭营目标也从军营转为粮草营。张飞、太史慈皆为世之名将,部下精锐,因此吐蕃粮草连连失陷,粮草不继成为松赞大军的关键问题。
    此时彻里吉兵败身亡的消息传来,吐蕃士兵军心动摇,松赞担心中国重兵南下支援云南,军中此时粮草不继,不由萌发退兵念头。云南郡城恰恰相反,士兵闻知西凉兵马建功,士气高涨,求战心切。
    关羽派人打探吐蕃动向,判断近日松赞必然撤军,让张飞、太史慈统领六万精兵趁夜出城,在吐蕃兵马退兵要路上设伏,又广派细作,密切监视吐蕃大军动向。
    一切果然如关羽预料一般,次日清晨,吐蕃部队突然撤退,半个时辰后,关羽让廖化统领民兵守城,率领精兵五万从后追击松赞大军。
    松赞行军极为小心,左右两侧各派哨骑,提前行动,检查要路两侧,防备埋伏。关羽探明松赞行兵方法,将伏击地点选择在响声谷这个地方。
    响声谷两边山岭陡峭,从东面根本无法上山,只有西侧可以上去。松赞退兵是从东往西,哨骑穿谷而过,往往忽略绕路反向上山这一个环节,因此张飞、太史慈两将伏兵瞒过吐蕃哨骑。
    松赞此次攻打云南,不仅未能建功,反而损折近二万士兵,心情不免有些沉闷,勒马慢行,反复考虑此战得失,总结此战的经验教训。就在松赞沉思之时,前方乌鸦鸣叫声,打乱了松赞的思路,松赞闻声仰视,定睛观察一会,突然发现鸟群不落树枝,触起灵感,慌忙命令大军暂停前行。
第二百八十八回 姐弟之恋(八)
    金远却没有太多顾忌,见女皇并未抗拒她的动作,双手捧着她的香腮,在红艳的珠唇上轻吻了一下。女皇的脸红透了,她的浑身滚烫,金远的手和唇感觉到这种温度,知道女皇此时不会推开他,大着胆子再次吻了上去。
    这次与上次的轻吻不同,女皇在被动了一会之后,被金远撩拨起心头的热情,因此开始笨拙的回应,渐渐也与金远开始一样,渐趋熟练。
    一阵让人窒息的深吻,让两人的意识飘移于九霄云外,此时不须语言,也不需要承诺,两人几乎同时睁开眼睛,从此处解读彼此的爱意。
    午饭因为侍女特意的嘱咐,御厨做得格外的精细。两人用过午餐,在女皇的提议下,两人往后花园走去。侍女跟随女皇多年,熟知女皇的性情,知道两人不愿让人打扰,早就嘱咐侍卫,只是严密防守四周,花园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影。
    两人沿着人工湖岸缓步前行,转了两个弯后,只见一条小溪横亘于前。湖畔巨石巍峨,杨柳摇曳,风景绝佳,宛如图画。走到湖畔,两人略有些疲惫,两人在湖畔小歇一会。金远寻一处干净地方,先扶女皇坐下。
    花园之处的人工湖,湖水舒缓,接连城外溪流,三面皆有巨石环绕,宛如一处天然浴室。此时天气酷热,刚才活动一阵,女皇感觉身上粘粘的很不好受,看着金远坐下后不久睡着,女皇趁机在这个天然浴室洗涤一番。
    此时已是午后,溪边大石让太阳晒了一天,均都热得烫人。女皇将衣裤褪下,放在大石上,窝在冰凉的湖水中,快意的洗濯。她水性粗浅,因此不敢涉足深处。其实岸边的湖水只有半人深浅,正是恰到好处。
    金远睡了半刻钟左右,已经醒来,此时身在巨石上,看着入浴的女皇,真是目不暇给。女皇雪白的肌肤柔滑细嫩,成熟的玉躯丰润魅人,修长的玉腿圆润匀称,浑圆的美臀耸翘白嫩。她的面容端庄秀丽,暗藏妩媚风情,傲然挺立的饱满,更是充满成熟的韵味。金远看得心火熊熊,心中不禁暗道:“女皇果然是个销魂尤物!”
    金远面貌俊美,多才多艺,综合了金旋与蔡文姬的许多优点,女皇此时食髓知味,拿着他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她此时泡在水中,只觉得通体舒畅,疲劳全消,突然看到金远已经醒来,正在那里看她洗浴,女皇不由羞愧难当,缩在水中,只将娇容露出水面。
    女皇突然感到右腿抽筋,因为紧张,全身沉入水面。金远离此稍近,见状不妙,疾步上前,来不及脱出衣物,往女皇落水处赶来。实则岸边湖水很浅,女皇水性虽然一般,但是却知道其中虚实,借着这个事情,她要看看金远到底待她如何。
    金远曾经供职水师一段时间,因此水性颇佳,很快就触到女皇的玉体,将她抱上岸来。看着金远惶急的神态,女皇不由大受感动,她此时明白了金远待她的心意,并不亚于她对金远的爱意。
    (此处删节六百字,欲求全文请加作者qq:1371791113)
第二百八十九回 姐弟之恋(九)
    (此处删节八百字,欲求全文请加作者qq:1371791113)。
    女皇艳丽尊贵,自然有许多心仪之人,金远得到女皇的宠幸,传言逐渐遍布朝野。金远在雅国的身份,不断往上攀升,同样,他遭到了许多人的嫉妒,驿馆中也接连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朝中几名大臣,曾经到中国游学,年纪并不是很大,因为心仪女皇,至今没有婚娶,听闻金远与女皇的艳事后,自然会给金远的任务带来很大阻力,因此中国与雅国结盟之事,迟迟没有结果。
    金旋接到金远的上书,与诸葛亮、庞统商议此事。诸葛亮微笑道:“三皇子人才风流,既然已经俘获女皇芳心,雅国与安国结盟一事,已经不须担心。既然三皇子有意与女皇婚配,陛下倒可以玉全。不过此门亲事若成,我国不好无端对雅国用兵,恐怕会影响陛下未来的战略。”
    庞统道:“我国连续用兵多年,虽然财政尚有余力,然而兵将皆有厌战之心,不若借此机会,在平复安国之后,暂时歇兵数年,在雅国国内变乱之时,再趁机用兵。”
    几人商议几日,大体策略已经确定,同意金远与女皇成亲,中国远征军集中兵力对安国用兵,全面攻下安国后,集中兵力陈兵雅国边境,待机侵占雅国。
    金远在父皇应允婚事的同时,也接到了另外一个命令,即最大限度的影响女皇,让雅国的军政权力往几人身上聚集。如此,时日长久,雅国内部必然生变,那时将是中国攻打雅国的绝佳时机。
    艾琳听闻金旋玉成金远与她的婚事,喜不胜收,当日宣布与中国结盟,此后安国要求援救之时,女皇断然拒绝了安国的要求。中国之所以顺利攻下安国,除了兵将用心,中国战斗力强大之外,金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雅国的风俗习惯与中国不一,女皇大婚的日子延到了次年的初夏。在女皇婚前的这段时间,中国顺利的攻克安国全境,并在雅国边境处建立边关。
    因为世界上只剩下中国与雅国两个国家,艾琳虽然钟情金远,但是并未将雅国的利益置之度外,相应的也在雅国北边境建立边关,与中国远征军相持。
第二百九十回 雅国内乱(一)
    金远身在雅国,通过间谍网络,一直与中国遥通信息,将雅国的内部事务打探明白后,第一时间传到长安,这让金旋能够正确的制订针对雅国的战略。
    金远大婚之前,金志、金扬、金威等陆续成婚,金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