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帝 >

第484章

明帝-第484章

小说: 明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刑部同时下发公文,命各地方府道州县,全面清查狱政,对在狱中所有犯人的案件经行合勘,对有冤屈者可立刻展开自查或重新审判,在规定时间内发现冤屈并改判者,朝廷将不会追究其任期内地责任,移任者在任期内若有错判冤屈者,可免于刑罚,但若是在审判过程中有明显包庇或者受贿行为则须主动对朝廷交代,过期未能自首者,罪罚增加一等。  
  针对前面两部新法颁布后出现的种种百姓的误解,这一次,朱影龙特命北京军区调出一个旅的骑兵,奔赴全国各个府县、村庄、山寨,每人携带整风运动的告示以及刑部下发的清理冤假错案的公文原文印刷件一百份,两三个人负责一个县城,拉开全面的宣传,只有让百姓们知道了朝廷的用意, 
   会轻易被人鼓动而盲从,先前朝廷颁布两部新法的时 这个宣传的亏,这才让朱由  等人有了可趁之机,趁机污蔑新法,煽动百姓对抗朝廷,这一次可不能再吃这样一个亏了,只有稳住了百姓,那么朝廷就可以放开手脚整顿官场,有全国的百姓做后盾,些许个不死心的泥鳅也翻不出什么大浪来! 
  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开展开来相信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将会有大量的贪官污吏落马,为了填补这些官员落马之后的空缺,除了从北京、清华、南京、开封等数个先建立起来的大学中抽调出优秀的毕业生之外,朱影龙同时下旨开恩科。 
  朱影龙下旨开恩科的目的一半是因为朝廷需要大批年轻有为的年轻官员,净化官场的风气,一半也是为了收天下士子之心,士族虽然强 大,但他们毕竟只代表了一小半的读书人,虽然这些人受教育的途径和条件要远高于一般士子,但多数是滥竽充数之徒,真正有才华的却是少数,而大部分读书人可能才华不及士族中接受过良好精英教育的人,但是他们的刻苦求实,这些人或许名声不显,但当他们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之后,就会崭露头角,尤其是朝廷需要的是这些了解民众疾苦的,从民间走出来的官员。 
  科举虽然并不是一种最合理的量才取才方式,但眼下却是最好最成熟的取才方式,加上一点新的元素之后,所取的人才基本能达到朱影龙心中的要求,当然如果要完美,三百年的鸿沟太大了,这似乎不太可 能。  
  为了不引人注目,颜佩伟带着两小队昼伏夜行,多尔衮身上的有 伤,走的不是太快,花了整整十六天才到达京城。 
  颜佩伟手持密旨,带着人将多尔衮先押送进入了第一监狱,马杰早已接到密令,将多尔衮囚禁在暗狱的第二层。 
  颜佩伟到京之后才知道朝廷已经以雷霆手段平息了各省民乱,数千人被抓,上万人被杀,天下为之震动,尤其是诸多皇室宗亲参与这一次民乱,悉数被抓,无一落网,天下人都睁着眼睛朝京城看,看这一次朝廷和皇上会怎么处置这些人,是杀还是像以前的福王、蜀王一样圈禁?
  但是这节骨眼上,一个消息震惊了京城官场以及天下,蜀王朱至  被特赦恢复王爵和自由,归还了王府和部分财产,所有人都不明白皇上为何会突然做出这样一个决定。 
  终于一个消息传了出来,皇上早已察觉朱由  和诸王的异动,但是没有证据,也不好擅动这些皇室宗亲,于是就派蜀王打入他们内部,获得朱由  以及诸王的一举一动,要说蜀王在圈禁中如何知道这些呢?这就简单了,蜀王与福王一同被圈禁,儿子举事怎能不通知老子,蜀王为了自由,自然有让福王相信的理由,于是蜀王获得了福王的信任,自然就知道朱由  和诸王举事的消息了,蜀王这一次立下大功,自然获得特赦了。 
  蜀王虽然重获自由,但是却一下子被天下的皇室宗亲孤立了,不管对错,任何人对叛徒都是没有好感的,尤其是蜀王先反朱由检,后又出卖朱由  以及诸王,令他们深陷    ,本来天下的同情朱由  以及诸王的皇室宗亲们心里面最恨的应该是当即皇上朱由检,可现在风头一转,这些人把恨意都集中到蜀王身上,他们把朱由  等人的失败都归咎与蜀王的出卖和背叛,而皇帝不过是又走了一次好运,反倒恨意小了许多。
  这当然是不了解内情人的想法,朱影龙自然不会说出来,是他威逼蜀王做卧底的,蜀王就算说了也没有人相信,那会是让大家认为他在为自己开脱、辩解,至于朱由  以及福王等诸王,他们根本不可能又机会说了。 
  一切都是事先预谋好的,等待他们一一的钻入彀中,等朱由  明白过来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左良玉是什么人,他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就是一个投机分子,更加是一个狡猾的刽子手,但是这个人却有这一颗冷静的头脑,因此他有理由相信左良玉是在拿自己当垫脚石,用他和这些宗室王爷的血成就他一步一步往上爬,总有一天,他相信左良玉不会有好下场的。 
  可又有谁知道,左良玉根本也是这棋局中一枚棋子,没有办法左右自己野心,只能甘心的做一枚被人使用的棋子。 
  但是左良玉又不得不相信朱由  的这一番话,因为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功臣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尤其是武将的宿命更是悲惨,左良玉不得不开始对自己的未来开始谋划起来。
    正文 第二十三卷:改革开放之 第八章:整风运动(四)
     更新时间:2008…10…23 1:26:06 本章字数:3538
    尔衮已经在暗狱第二层待了三天了,暗狱中虽然不至 五指,每天两餐,被关入这里他一共吃了六顿饭,也就是说他已经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待了三天了。 
  多尔衮是暗狱第二层的第二位客人,按照规定这里的内警是不允许与犯人对话的,因此无论多尔衮提出多么大的抗议,都是没有用的,因为不会有人理他,而且每天给他送饭的人都不同,一张张冷冰冰的脸看的多尔衮不寒而栗,他知道,自己可能被关到一个特殊的绝密所在了。
  多尔衮很聪明,大明一时半会儿是不会杀他的,大明若是要他的性命,那么那颜佩伟大可在知道他身份之后立刻处决自己,但是他没有,而是将他关到这么一个不见天日的地方,他就知道大明暂时不会杀他 的,多尔衮这三个字还是有些价值的。 
  暗狱的伙食一般都不错,有酒还有肉,因为这里面关的都不是普通人,在没有决定他们生死之前,他们必须健康好好的活着。 
  吃饱了,喝足了的多尔衮正呼呼大睡之际,突然被一只手猛烈的摇醒。  
  “起来,有人要见你!”多尔衮的身份属于绝密,整个第一监狱也就监狱长马杰一个清楚他的身份,即便是暗狱中内警也都不知情,因此当朱影龙微服夜行来到第一监狱,第一件事自然是要见被关押在暗狱中的多尔衮,因为事关重大,马杰带着海氏兄弟亲自来提多尔衮。 
  多尔衮认得站在自己面前马杰,他被关在这里,也就马杰跟他说过话,他知道马杰是这里是最大的。但不知道这个人是个什么官,大明隐藏了太多的秘密等待着自己去发现。 
  “什么人,不见!”多尔衮故意的拿乔道,实际上他想先知道要见自己身份的人,自己也好提前应对。 
  “你已经成为阶下囚,架子还不小!”马杰冷笑地道。 
  “不错,本贝勒现在是你们的阶下囚,可有人要见本贝勒,让他来这儿见好了,何必这么麻烦。还得非要本贝勒去见他,要本贝勒去见 他,也可以,你的客客气气的把本贝勒请过去。”多尔衮针锋相对道,他现在把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了,天王老子来了也不怕。 
  “嘿嘿,多尔衮,这要见你的人可是你的一位多年前的老朋友,他说,你们差不多七年未见了。他很想念你,因此特地的来看你,如果你不去见的话,也许你将会一辈子都待在这里!”马杰不为所动。反倒笑了起来。 
  “老朋友,本贝勒在你们大明没有什么老朋友。”多尔衮脑海中闪电般过了一遍自己所认识的人道。 
  “这个你去了自然就知道了。”马杰神秘地一笑。 
  马杰的这一神秘一笑勾起了多尔衮想见一见这个神秘的老朋友的欲望,在他看来,马杰在南明的身份定然不低。能用的动这样人的人身份就更加高了,但这个人究竟是谁呢,无论多尔衮怎么想。就是想不个所以然来。 
  “既然如此。本贝勒就随你去瞧瞧这多年前的老朋友!”多尔衮神态自若道。 
  进来的时候。多尔  眼睛上是蒙这黑布被人押着进来的,因此他虽然已经猜到自己不是在一座被掏空地山腹中就是在地下。但是这会儿,马杰并没有让海氏兄弟给多尔衮的眼睛上蒙上黑布,而是让他随意跟着自己参观这暗狱的第二层,整个暗狱的第二层之大,出乎多尔衮地想 象,而且这里面完全是一座巨大的迷宫,从墙壁斧凿的痕迹来来,这里居然是由人工开凿出来的,这么大地一项工程简直可以用鬼斧神工来形容。  
  如果没有前面指引,任何一个初此进入此地的人都会迷路的。 
  这样一座地下迷宫式地监狱需要多大地人力和物力才能完成,大明地国力和财力简直是大金无法比拟的,多尔衮一边走,一边心中发出无边地感叹。 
  “多尔衮将军,请!”走了大约半炷香的时间,四人来到一间敞开的石室,里面一片亮光,马杰停下道。 
  “多谢!”多尔衮学着抱了一拳道。 
  到此刻为止,他都还没有问马杰的姓名,也许是啊不屑问,也许他忘记了问。 
  多尔衮手上、脚上都带着精钢铸造的镣铐,在一阵叮叮当当的响声中,多尔衮拖着沉重的脚镣走进了石室。 
  待多尔衮看清楚石室 
   物之时,很是惊讶,实施中一张石桌,两张石凳,还 一壶酒,两双碗筷,以及八碟小菜,正对的自己端坐的是一位年轻的富家公子,之所以这么认为,那是这个人非常年轻,一身锦衣华服,不想是普通百姓能够传的起的那种,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身旁垂首站立着一个青衣小厮,神情对那位富家公子相当的恭敬。 
  朱影龙事先没有让人取掉多尔衮的镣铐,他也不会留着自己故意的显示自己的大方,当众下令去掉多尔衮的镣铐,因为相对而言,多尔衮还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人物,他可不想因为自己故意的在敌人面前显示大度而把自己陷于险境,多尔衮可不是君子,自己同样也不是。 
  “做!”朱影龙伸手做了一个手势,指着自己对面的石凳道。 
  多尔衮也不客气,拖着镣铐走到石凳跟前,在朱影龙对面坐了下 来,脸色非常平静淡然,只是与朱影龙相互对视。 
  “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多尔衮对视了朱影龙一会儿,终于脑海中有了一丝模糊的印象。 
  朱影龙呵呵一笑,提起桌上的酒壶,徐应元要上前执壶,却被朱影龙一个眼神瞪到一边。 
  朱影龙给多尔衮面前的白瓷杯内慢慢的倒满了一杯酒,然后复又在自己杯中倒满,道:“多年前,我们在关外是有过一面之缘。” 
  刚才朱影龙那对着徐应元制止的一眼,全部都落入多尔衮的眼中,那一眼完全是久居上位者日积月累才能形成的一种威严,眼前这个年轻人身份恐怕不低,可没有听说南明又什么身份很高,又久居上位者的年轻人,而且眼前这年轻的气度、风范还有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如沐春风式的贵气也不是常人能够拥有的,多尔衮不由自主的在心中猜测起朱影龙的身份来。 
  从多尔衮眼神中那一丝迷茫,朱影龙就已经知道他还没有想到自己在何处见过自己,这也难怪,朱影龙当时不但隐藏了身份,还是一个亡命之徒,贩卖私盐的贩子,也许在多尔衮的眼里,自己早就让明朝官府抓到并就地正法了,那还会对自己有印象呢? 
  “恕多尔衮眼拙,未能认出阁下。”多尔衮学明人之礼冲朱影龙抱拳道。 
  “七年前,咱们在关外可是做过一笔大生意,将军贵人多忘事 了?”朱影龙笑了笑,继续提醒道。 
  “大生意?”多尔衮猛然惊醒道,“盐,阿玛的扳指!” 
  “将军想起来了?”朱影龙嘿嘿笑了起来。 
  “可你不是……”多尔衮惊骇的看着朱影龙,虽然有些印象,可跟他交易的人与眼前的这年轻人并不太像。 
  “呵呵,将军是说我的容貌吧,当时是做了一些伪装而已,也是为了保护自己。”朱影龙笑着解释道。 
  “原来如此。”多尔  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道,其实心里面的疑团更甚,自己对大明来说可是最重要的犯人了,他一个私盐贩子怎么会有如此能量来来见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