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帝 >

第483章

明帝-第483章

小说: 明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第二十三卷:改革开放之 第八章:整风运动(二)
     更新时间:2008…10…23 1:26:06 本章字数:3492
    月十七的清晨,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惊醒了京城沉睡中 惊醒了诺大的紫禁城。 
  今天是大朝的日子,朱影龙早早的便从小红楼回到养心殿,在嫣红的服侍下穿好龙袍,戴上紫金冠,正在准备去上朝。 
  “皇上,南边急件!” 
  “太好了,快呈进来!”朱影龙大喜过望,他等的就是这个。 
  合上左良玉的八百里奏报,朱影龙大笑三声道:“好,大事已定 矣!” 
  今天的早朝显得特别的压抑,一众文武的脸上似乎都写着“凝重”二字,好像感觉到今天会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似的。 
  往常朱影龙总是踩着点,准时出现在文华殿上,可今天不同,朱影龙比往常可是早了一刻的时间走进了文华殿,今天将有大事发生,文武百官纷纷在内心猜测着。 
  “列为爱卿,今年这个中秋节过的怎么样呀?”朱影龙面带微笑的开始了今天的早朝问道。 
  “托皇上洪福,微臣等今天中秋节过的十分快乐。”徐光启代表群臣道。 
  “嗯,这就好,好啊!”朱影龙状若十分开心道,“朕也十分开 心。” 
  “启禀皇上,南方诸省民乱……”杨鹤身为刑部尚书大臣,全国治安都归他管,面对越来越控制的民乱,他内心是忧心如焚,虽然他也觉察到一些端倪,甚至还有人暗中给他施加压力,让他睁一只眼闭一只 眼,可杨鹤毕竟也算的上是朱影龙提拔用上来的,而且他身为刑部尚书大臣,各省出现民乱,治安大乱。这些也是他无可推卸的责任。 
  “杨爱卿不必担心,这几省民乱,数日之内便可平定!”朱影龙伸手打断了杨鹤的话道。 
  “朕早已得到消息,有人借朝廷颁布两部新法之际,故意歪曲新法本意,抨击朝纲,甚至在背后鼓动百姓对抗官府,引起数省民间大乱,这些人不但反对新法,而且还策划着要‘清君侧。诛佞臣’,还说朕得了什么魔障,这真是可笑了。”朱影龙仰头笑了三声,旋即脸色陡然变的阴冷下来道,“这些人不服王化,不思教化,罔顾君恩,一心一意地只想着自己那点蝇头小利,相互勾结,愚弄百姓。敲骨吸髓,朕自即位以来,隐忍已久,甚至屡次警告他们。不要做的太过分,但是想不到,这些人非但没有理解朕的苦心,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朕的耐心,所以朕也没有必要再留什么情面了!” 
  “徐应元,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查福王世子朱由  勾结潞王朱常淓、瑞王朱常浩、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唐王朱律键等人借新法颁行暂乱之际。密谋造反。着革去王爵封号,财产抄没。关押候审,钦此!”徐应元将早已准备好的黄绫圣旨取出,当中宣读。 
  “你们当中与这几人有勾结的,自行到刑部或者大理院自首,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朱影龙一眼扫了过去,有十几个官员面无人色,摇摇欲坠,他知道,这些个官员是定然与朱由  或者上述几位王爷有勾 结,才会如此害怕。 
  殿中诸臣听玩圣旨,都惊出一身冷汗,一次抓捕这么多宗室王爷,还革掉他们的爵位封号,好几个还是今上的亲叔叔,而且事先一点风声都没有,看来皇上是早就在暗中布置好一切了,这道圣旨既然已经当众宣读了,那么此刻这些王爷们恐怕早已成为阶下囚了。 
  殿中诸臣中怕只有少数几个人能看到一些东西,尤其触动最深的怕是军机阁地总理大臣孙承宗了,此刻他心里有八成的认定,左良玉一定是接到皇帝的密旨,才敢这么有恃无恐的大规模的调动军队,恐怕就是为了抓捕这几位王爷的前期准备,可这些王爷也都不是一般人,他们又怎么会束手就擒呢? 
  “诸位爱卿中间多数是十年寒窗,刻苦攻读换来的功名,考取功名来之不易,你们当中也不都全都是诗礼簪缨之家,跟多的是出身贫寒,你们应该最清楚民间疾苦,民乃国之根本,你们这些为官者,行事当以民为重,切不可忘本,忘本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这是朕今天给你们地忠告。”朱影龙重重的道。 
  “微臣等谨遵皇上教诲!”顿时,殿中跪倒一大片,高声喊道。 
  “从今日起,朕要整顿官场,如今咱们 
   官场虽比几年前有所好转,可仍然奢侈、吃请、攀比 日盛,朕接到一份报告,一个小小知县请上司吃一顿,居然就要花掉三百银龙元,三百银龙元对于知县来说,那是他差不多一年不吃不喝才能攒下来的收入,但是为了巴结上司,请客吃饭,这就一下子没了,这还不算,这人总有个嗜好,有地人好书画,有的好奇石,当然更多的官员通常都比较好色,大明有禁律,官员是禁止出入风月场所的,但是这条禁律早已成了摆设,不过下属招待上司,自然使唤地是最好的了,朕给这个知县算了一笔账,迎来送往、请客吃请、特殊贿赂还有程仪,呵 呵,这么算下来没有一千银龙元,别想让上司满意的离开,一任知县三年地俸禄收入也就够招待一次地,嘿嘿,不知道诸位爱卿在下面有没有受到这样地待遇呀?”朱影龙笑问道。 
  官场是个什么样子,这些从底层混到中央的官员如何不知道?整顿官场可不是一件容易地事情,哪朝哪代还不都是这样,正要一棍子捋下去,在场的官员起码要倒下四分之三。 
  “怎么,都哑巴了,不说话了!”朱影龙声音变的严厉起来了。 
  “教育部侍郎孔大人!”朱影龙突的一声冷喝。 
  “微臣在!”孔以祯头皮发麻的出列道。 
  “去年朕让你去督察河南省乡试,河南学政给你安排的接风宴,那桌酒席都吃了些什么,给朕还有这殿中的之位臣僚也说说?” 
  “臣,臣……”孔以祯额头上的汗珠不断滴下,可就是一句话都没有开口。 
  “要不要朕替你说呀,啊!”朱影龙决定从教育开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这一块腐烂了,那国家的未来也就完了。 
  “臣说,臣说。”孔以祯忙道。 
  “那道宴席,一共上了三十二道菜,每一道菜价值都在百元以上,其中有爆炒雀舌、鲍鱼、鱼翅、熊掌、燕窝……”孔以祯一口气道了出来,真难为他还能将这么多菜名记住了,说到最后已经汗如雨下了。 
  “孔大人可知道,朕已经将这个河南学政关了起来,呵呵,列为臣工猜一猜,朕从他家中搜出了多少财产?”朱影龙脸上浮起一丝笑容问道。  
  “微臣不知。”孔以祯颤抖的道。 
  “一座精美的园林府邸,加上十万银龙元的财产!”朱影龙大声 道,“大家可知道,在这位学政大人宴请孔大人的时候,他的身家财产又是多少?” 
  “不足一百块银龙元,这还是把他家所有的财产折起来算的。”朱影龙一个手指指着天大声的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个学政可以拿出数千银龙元请孔大人吃一顿饭,而自己家里却是一贫如洗,穷的就快揭不开锅了,这是为什么?” 
  大殿之中鸦雀无声。 
  “要说这数千银龙元是怎么来的,当然不全是他一个人出的钱,学政衙门并非就他一个官,这还是一省衙门所有官员给凑的份子钱,可为什么要凑这个钱呢?”朱影龙的声音激动道。 
  “如今这教育部可不是以前那个清水衙门,这是个肥衙门,朝廷每年都从国库里拨出大笔的钱支持各省办学办教育,这在许多挖空心思捞钱的官员眼里可从一个窝窝头变成一个香饽饽了,这一省学政的位置的竞争可变得激烈多了,从无人问津的冷衙门,到现在的炙手可热,一顿饭,换来的是十倍甚至百倍的回报,怎么样,孔大人,朕说的没错 吧?”朱影龙走近孔以祯,低下头来问道。 
  “微臣知罪了,请皇上开恩。”孔以祯磕头入捣蒜道。 
  “哼,来人,将孔以祯的官服给朕剥了,押下去,听候审判!”朱影龙冷哼一声,两名如狼似虎的大内侍卫便冲了进来,将孔以祯的官 服、冠靴除了,架起胳膊便拖出了文华殿。 
  待这一切完成之后,朱影龙扫视了殿中诸大臣一眼,顿时让这些平素里高高在上的朝廷高官们个个心中冒起一股股寒气,生怕朱影龙接下来从口中报出的是他的名字。 
  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替孔以祯求情,尽管孔以祯还是赫赫有名的孔圣人之后。
    正文 第二十三卷:改革开放之 第八章:整风运动(三)
     更新时间:2008…10…23 1:26:06 本章字数:3726
    皇上,孔以祯待罪,已成罪人,教育部不能没有一个 还请皇上定夺。”徐光启出列道,孔以祯因为是孔家之后,还算有些才学,他也有意的将孔家的人放在这个位置,哪知道他会犯下这样的大 错,真是始料不及,河南学政的事情他是知道的,却没想到跟孔以祯有关,  
  “那徐爱卿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这……”徐光启一时犯难了,他只想到教育部不能没有一个主事的人,却没有想到有什么好的人选。 
  “皇上,微臣倒有一个合适的人选?”黄尊素出列道。 
  “何人?”朱影龙问道。 
  “郭都贤,此人现任江苏学政,是位难得干才,尤其难得是此人清廉自守,公正耿直。”黄尊素道。 
  郭都贤,这个名字朱影龙还有点映像,只可惜不太深,但是黄尊素推荐的人,应该差不了,实在不行再换别人就是。 
  这位郭都贤可是一位大才子,他十六岁中秀才,十九岁中举人,二十三岁(明天启二年)殿试高中进士。历任吏部稽勋、验封司、考功 司、主事、文选司员外郎,性严介,风骨泠然。博学强记,工诗文,书法瘦硬,兼善绘事,写松、兰、竹尤妙。曾校顺天府乡试,取史可法等六人,跟史可法是亦师亦友,如今正是年富力强之时,朱影龙左右权衡了一下,让冒襄之父冒起宗接替了孔以祯的教育部侍郎的位置,郭都贤则从江苏学政的位置上调入京城,协助冒起宗掌管教育部。 
  诸王阴谋破产,左良玉即将进京面圣,这并不是左良玉第一次进 京,可这一次他要面圣。这一次面圣也将绝对了他的未来,因此已经贵为大员的左良玉还是未免地有些紧张以及忐忑不安。 
  随着教育部孔以祯被当廷下狱,标志着“整风运动”已经开始,朱影龙打算借助平定民乱这股力量,顺势的狠狠的打击一下官场之上的歪风邪气,并且对官场进行一次大面积的换血,以保证自己接下来的改革顺利推行,达到上行下效的目的。 
  就在朱由  以及几位作乱的王爷被押解进京的途中,朱影龙授意内阁发动了整顿全国官场地“整风运动”,整个“整风运动”围绕十六字方针“廉洁之风、自律之风、效率之风以及节俭之风”展开。全国各级官吏都将深入贯彻学习这十六字方针,端正自己的为官态度,深刻剖析自身问题,努力提高自身修养等。 
  整风运动可不同前面的严打,严打针对的是祸害百姓的恶势力以及在逃的罪犯,而整风运动针对的却是整个官场之中的歪风邪气,大明官场除了天子脚下的北京城,经过朱影龙的大力整顿之后,风气最好之 外,全国各地都存在不同程度地  烂。以前要平乱,要打仗,只能忍,现在自己已经腾出手来了。不能再听之任之下去了,整顿官场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时候了。 
  廉洁之风,顾名思义,就是要让官员们廉洁奉公。不受贿,不吃 请,不收礼。 
  自律之风。就是严格要求自己。深刻自醒。努力学习,不断改造自己。为官一任,努力造福一方百姓。 
  效率之风,这是针对官场之中拖拉推诿,不干实事的一项针对运 动,百姓有事,身为地方官,职权之内不可推诿,不可拖拉,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事情处理。 
  节俭之风,这同样是针对官场中一大弊端,官员地奢靡之风,因此朝廷要提倡节俭,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圣人也提倡节俭,这些读圣贤书出声的朝廷官员们自然不能不听圣人的教诲! 
  另外,朝廷增设“渎职罪”,这一项罪是针对那些吃着朝廷俸禄,不给朝廷办事地官员,以及那些玩忽职守的官员,朝廷将委任刑部的监察司全权处理那些不法渎职地官员,这一次民乱中,观望以及办事不力地官员将接受监察司地严厉查处。 
  刑部同时下发公文,命各地方府道州县,全面清查狱政,对在狱中所有犯人的案件经行合勘,对有冤屈者可立刻展开自查或重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