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明末生涯 >

第200章

我的明末生涯-第200章

小说: 我的明末生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着周书源激动的说道:“成了……从这封奏折来看,孙承宗已经完全被我们迷惑。”
    “我相信,这封奏折到了京城后,一孙承宗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一定会选择相信。到时候,我们和朝廷的关系,就会再次迎来三四个月的缓和期。”
    “只要我们过了这三四个月时间,手里掌握足够的粮食,那就再也不用在朝廷面前担惊受怕,担心朝廷封锁我们了……”
    “还有,孙承宗的奏折上说,让崇祯给我派遣御医……这个问题你来解决,本帅不相信,这个世上没有人不喜欢银子的……总之一句话,绝对不能因为这个御医而露出丝毫马脚……”(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章 军户的春天
    通往莱州湾的官道上,超过三百辆满载粮食,水泥……各种物资的大车,在五百火枪手,上百盐工的护送下,就好像一条土灰色的长龙,浩浩荡荡开入莱州湾。
    面对这帮突如其来的外人,守在官道两边,一脸面黄肌瘦的军户们,都带着谨慎和渴望的复杂表情,静静看着官道上的车队,看着大车上堆积如山的粮食。
    可以肯定,如果不是大车周围还守着数百训练有素的虎豹军火枪手。这些面黄肌瘦的军户们,一定会像一头头饿狼一般,扑向堆积在大车上的粮食。
    五百火枪手,在贺国忠指挥下,一路忧心忡忡的将粮食和物资送到一个被山东巡抚衙门放弃的千户所后。所有将士的贴身衣服,已经因为身上不断流淌出来的冷汗给打得透湿。
    长松一口气后,贺国忠直接找到负责整个盐田的主事张道田,带着满脸担忧提醒道。
    “张主事,一路上你应该都看到了,这里的真实情况,绝对要比大帅跟我们所说的要严峻很多。”
    “从进入山东巡抚衙门划给我们的区域开始计算,本将看到的军户数量,就超过三千人。如果算上那些远一点,没有到来的军户,一两万人绝对是有的。”
    “这么多军户,一旦得知我们要在这里开发盐田,断了他们煮盐的生计。会酿成什么样的后果,本将不敢想象。”
    “所以,本将的意思是,要想在这些军户的地盘上开盐田。必须要想办法解决这些军户们的生计问题……否则。我们就没有办法在这片滩涂上站稳脚跟……”
    王道田一脸默然的点了点头。对着贺国忠回答:“贺将军,我也看出来了……”
    “我曾经也是军户,而且还煮过盐,对这些军户,比任何人都了解。所以,将军你的这个猜想,很可能会变成现实……”
    “煮盐就是这些军户的唯一生计,只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来了后就会断了他们的生计。为了活下去,为了粮食,这些军户一定会变成饿疯了的狼群,将我们撕得粉碎……”
    “所以,不管是为了我们的安全着想,还是为了盐田的未来着想……我们都要安抚好这里的军户,让他们为我所用……”
    贺国忠点了点头回答:“张主事你说得对,本将是这么想的:军队这里可以解决一千青壮。按照我们开出的军饷,这一千新兵加入我们后,这一千新兵的收入。至少可以养活他们的五千家人……”
    短暂沉默后的张道田紧随其后回答:“按照盐田接下来一年的生产规模来算,我这里可以接收两千人。不过。盐田的工钱就没有虎豹军军饷那么高了……两千工匠,最多只能养活他们的六千家人。”
    贺国忠摇了摇自己脑袋回答:“五千人加六千人,一共才一万一千人,还是太少了……如果这里的情况和大帅的交待没有太多差距,我们的计划就可以满足当地所有军户的生计。”
    “但是,这里的情况明显超出我们预料……我们满打满算,才解决了其中一半军户的生计……还有另外一半需要解决……”
    这个时候,张道田再次开口道:“剩下的一万军户,我有办法解决……只是,这样一来,我们又要从山西调粮了。不然,凭借我们随身携带的粮食,连一个月时间都坚持不了……”
    “这么大的盐田,要想确保保密,仅凭一个火枪团的保护,是绝对不够的。所以,我打算一边组织军户修建盐田,一边组织军户在盐田周围修建一道高达一丈的围墙。”
    “一千五百火枪手和围墙密切配合,一定能保证我们盐田的秘密,在短时间内不被泄露。”
    随着虎豹军进驻莱州湾后,在一些有心人的引导下,各种各样的流言,就好像瘟疫一样,迅速在军户中间蔓延开来。
    当然,这些流言,都是对虎豹军不利,有的说说虎豹军是来抢大家财路,断大家生路的。
    有的说虎豹军要在这里修建军营,要把这里的所有军户全部赶走,让他们离开家园。
    当然,也有人说,虎豹军是来这里抢地盘的……
    不过,这种流言刚刚出现一天时间,一队队虎豹军,就押送着大量粮食,走进分散在莱州湾的各大百户所……
    随着雷鸣般的铜锣声音在百户所响起,分散在百户所各地的军户,虽然对自己前途和命运充满了担忧。但是,出于对官府的畏惧,仍然拖家带口的赶往百户所练兵场。
    五六百人聚集在一起,带着迷茫,绝望,无奈……各种各样的复杂表情,看着点将台上的几个虎豹军士兵。
    这个时候,一个排长,忽然站了出来。
    深吸一口气后,用自己最大的声音喊道。
    “各位军户兄弟们,我们是什么身份,我相信,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了。没有错,我们是来自山西的虎豹军,曾经消灭数万蒙古人和后金鞑子的虎豹军。”
    “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虎豹军来这里,并不是为了抢占大家家园的……”
    “你们听到的那些谣言,都是假的,我们虎豹军,绝对不会做出对不起大家的事…。。”
    “我们虎豹军来这里,不仅不抢占大家的家园,还会给大家提供比原来更好的生活,让你们的家人,都能吃饱饭,不再忍饥挨饿……”
    看到大家脸上流露出来的不相信表情,排长继续说道。
    “我知道各位军户兄弟都不相信我刚刚说的,甚至于不再相信朝廷。但是,我要说的是,我们是来自山西的虎豹军,不是你们曾经的卫所上官。”
    说到这里,排长直接指向点将台旁边的几辆大车。而后,继续吼道……
    “大家都看到这些粮车了吧……这里一共有一万两千斤粮食,而这些粮食,都是我们虎豹军将要分给大家的。”
    聚集了五六百人的人群,听到这些话后,瞬间就响起一阵嘈杂的议论声。五六百人看向粮食的目光,也充满了炙热,恨不得马上将这些粮食据为己有。
    就在这时,排长的话锋忽然一转,继续说道:“当然,这些粮食,我们虎豹军也不会白白给你们。你们别的没有,但是体力却非常充沛,所以,你们必须用自己的体力,从我们手里换取这些粮食……”
    “我虎豹军将会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在莱州湾一带修建大量建筑,需要很多工人……为了帮助各位军户兄弟,我们大人给大家一个机会,开出每天一百文的工钱。”
    “只要大家为我虎豹军做事,每天就可以挣到一百文的工钱。”
    “当然,为了保证诸位军户兄弟每家每户都能有机会挣到这笔钱。我们大人特别要求,每家每户只招收一个青壮。只要大家报名,我就会给每家每户一百斤粮食的安家费,让你们的家人,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内,都有饭吃。”
    “一个月以后,我们虎豹军就会按照每天一百文的价格,按时向大家发放工钱……”
    “到时候,你们的家人,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工钱卖粮食。除此以外,我们虎豹军还会给你们家人提供别的挣钱机会,让大家一点一点摆脱这种饥不果腹的日子。”
    “好了,该说的我都说了……愿意跟着我虎豹军做工,领工钱的,都过来报名。只要你们报名,就可以领回去一百斤粮食……”
    对于这些饥不果腹,仅靠煮盐为生的军户们来说,一百斤粮食和一天一百文的工钱,都是非常致命的诱惑。
    要知道,他们的唯一生计煮盐,就算全家上下一起出动,也才能收获二十斤上下。如果将其换成银子,就是四十文,在如今的市场上,连一斤粮食都买不到。
    可是现在呢,只需要一个人做一天工,就可以获得一百文的工钱……至于其他人,还可以继续做其他事情挣钱。
    一百文钱,如果全部用来购买粮食,就是整整两斤粮食。
    到时候,就是全家上下都吃白米饭,都足够了。
    所以,排长的话刚刚说完,练兵场上的大部分军户,就两眼放光的涌向报名点。
    更有甚者,直接嚷嚷着能不能一家两个人,甚至于三个人去做工。因为,虎豹军开出来的工钱对于这些军户来说,实在是太高了……
    不过,也有人认为虎豹军和朝廷一样,都是说一套,做一套,根本不会给大家发放这么高的工钱。但是,当他们看到报名者真正领到一百斤白花花的大米后,这种犹豫和担心,马上就消失的一干二净。
    在他们眼中,一百斤大米足足可以抵得上一个半月的工钱。
    到时候,如果虎豹军不能按时给自己发工钱,自己大不了不干了,而且还百赚半个月的工钱,何乐而不为呢……
    正是抱着这种思想,仅仅用了一个时辰,带队排长就将这个百户所身体最好,最强壮的一百二十五个人给挑走。(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一章 崇祯后悔了
    同一时间,分散在整个莱州湾的其他十多个排,也带着一百到两百不等的青壮,回到虎豹军临时驻地。
    当贺国忠走进千户所大堂的时候,团部文书,正好拿着刚刚统计好的数据走了进来。
    当着贺国忠和张道田的面报告道:“将军,大人……好消息,今天一天时间,我们一共从莱州湾各百户所带回来两千七百五十九个青壮,个顶个的都是当兵的好苗子……”
    “只是让人感到惋惜的是,这两千七百多人中间,我们只能挑一千人?”
    贺国忠摇了摇自己脑袋回答:“不要不满足了,能把火枪手从一个营扩充到一个团,就已经是极限了……再多了,就会引起山东巡抚衙门的不满,得不偿失。”
    “所以,做人不要太贪心……”
    “另外,按照本将对大帅的了解,我们的最终兵力绝对不止一个团。等我们真正在这里站稳脚跟后,我们的兵力一定还会进一步扩充……”
    “所以,在本将看来,剩下的一千多青壮,都是让张大人暂时帮我们管着。等我们收到扩军命令,张大人一定还会把这些青壮还给我们……”
    说完以后,卫征脸色迅速变得严肃起来对着面前文书,大声命令道:“既然我们只能从这两千人中间挑出一千人,那我们就要挑出最强的一千人……”
    “从明天开始,我们守备团就从这些人中间开始挑兵……”
    站在身边的张道田并没有因为卫征的话而表现出丝毫不满。
    因为,在离开大同府之前。大帅就交待了……
    进入莱州湾以后。所有事情都将以贺国忠的意见为主。自己要做的,就是尽快把盐田给建起来,尽早产出海盐,供应山西大同的精盐加工作坊。
    再说了,能被周书源挑出来管理盐田,张道田也不是没有脑子的人。
    自己背后虽然站着山陕总督府,但是,自己毕竟孤身在外。如果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进行保护。张道田不敢保证,脚下这片盐田建成以后,最起码的安全,能不能得到保证。
    所以,张道田非常清楚‘先军事,后盐田’这个方阵的重要性。
    贺国忠刚刚说完,张道田就开口赞同道:“我完全同意贺将军的决定。守备团挑剩下的,就交给我来修建围墙。”
    “从明天开始,我会继续让人在莱州湾招收工人,争取盐田和围墙能一起动工。半个月内。建起五片盐田,开始生产海盐……”
    莱州湾的滩涂上。数千青壮开始大修盐田和围墙的时候。
    远在京城的崇祯皇帝,正好收到孙承宗从大同府发给他的奏折。
    看完奏折,崇祯皇帝的第一想法就是,自己对不起一直支持自己,在危机关头,多次帮助自己的山陕总督卫征……
    在崇祯眼里,既然卫征没有丝毫谋反的意思,那卫征以往对自己和朝廷的各种好,卫征为朝廷立下的各种战功……就好像放电影一样,一幕接着一幕的出现在崇祯面前。
    完了以后,自己曾经对卫征的各种猜忌,也紧随其后浮现在崇祯眼前,让崇祯感觉到一丝发自内心的深深悔意。
    多疑而自我的崇祯甚至在想,如果不是自己对卫征的猜忌,把他调离山陕总督,让他进京。这个无论是对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