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明末生涯 >

第199章

我的明末生涯-第199章

小说: 我的明末生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大人真是年轻有为啊,才这么年轻,就如此受皇上信任,成为大明阁老。和卫大人相比,孙某只能说一句自叹不如……”
    “特别是得知卫大人你在陕西数万蒙古骑兵,消灭多尔衮的消息后。孙某恨不得马上见到你,看看卫大人是否长了三头六臂……现在。孙某终于看到卫大人你这个大明英雄了。”
    能亲眼看到这个大明忠臣,卫征心底还是非常高兴的。
    不过,对方毕竟是来抢权,为了避免孙承宗对自己态度产生怀疑。在孙承宗的注视下,卫征至少在表面上,没有流露出任何异样表情。对着孙承宗语气平淡的回答。
    “那就要让孙大人失望了,本官不仅没有长三头六臂,而且还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至于皇上的信任,本官就不知道了……”
    卫征如果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老辣的孙承宗一定会对卫征产生怀疑。
    因为。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面对朝廷卸磨杀驴的做法。都会有所不满。
    更何况如今山陕两省的安定局面,战斗力强悍的虎豹军……都是面前卫征一手打造和组建的。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成果就这么被人给窃取,如果连一点失落都没有,那也太不正常了……
    所以,面对语气冷淡的卫征,孙承宗脸上的笑容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变得更浓。
    对着卫征解释道:“卫大人,此来接任山陕总督,并不是孙某主动要求的,而是圣命难为,所以,希望卫大人见谅……”
    卫征笑了笑,没有说话。对孙承宗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后,就大步向大同城所在方向走去。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一串清脆的枪声,就好像放鞭炮一样,在大家左侧的麦田内响起。
    随后,带着轻微虎啸声的十几发铅弹,就向卫征所在方向飞来。
    护卫在卫征身边的侍卫,就好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群,迅速冲到卫征身边,打算用自己身体,挡住呼啸而来的铅弹。
    凭借身上的金属铁甲,从老式火枪射出的铅弹,打在铁甲上后,并没有给这些侍卫造成丝毫杀伤。但是,不偏不巧,正好有一枚铅弹,穿过侍卫之间间隙,射入卫征身体。
    伴随一声闷哼从卫征嘴里发出,一脸痛苦的卫征,直接捂着肚子上正不断往外冒着献血的伤口,重重倒在地上。
    “不好,大帅中弹了……快,保护好大帅,马上回到临时迎敌……”
    这声惊呼在侍卫中间响起后,几个围在卫征身边的侍卫,迅速将一脸痛苦的卫征抬了起来,向五百骑兵所在位置冲去。
    同一时间,停在几十步外的虎豹军骑兵,也迅速打马冲向麦田。
    高举一柄柄散发出森森寒光的马刀,冲向偷袭者所在位置……
    面对眼前突如其来的变故,被一众侍卫保护的孙承宗,心中第一想法就是,这是面前卫征给自己演的一场大戏。这批偷袭者想要射杀的目标,很可能就是自己。
    但是,当他看到卫征脸上所流露出来的痛苦表情后,这种想法马上就被孙承宗给抛到脑后。仅仅跟在这些侍卫身后,想要清楚这里的具体情况,而后,做出最明智的判断……
    受伤的卫征有了几百虎豹军铁骑的保护后,终于停了下来,开始对伤口进行止血。
    而就在这个时候,孙承宗也终于看到卫征的中弹部位:腹部……
    如果这枚铅弹再往上偏那么几寸,眼前被众人簇拥的卫征,很可能现在已经一命呜呼了。
    而就在这时,刚刚出击的一百多个虎豹军铁骑已经打马归来,并且待会十多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当然,还有这些人曾经使用过的十几杆老式火绳枪。
    面对孙承宗看向自己的目光,带队的骑兵队队长,赶紧报告道……
    “诸位大人,偷袭大帅的这些人都死了……末将本来还想留下两个活口,看看有没有背后指使。可是,让末将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人竟然这么狠辣,死也不当俘虏……”
    “没有俘虏……”孙承宗的眉头一皱,一脸不解的自言自语道。
    随后,对着面前骑兵队队长追问道:“清不清楚他们是什么人,有没有从他们身上找到一些什么证据。还有,他们是怎么躲过你们搜索,竟然埋伏在卫大人的眼皮子底下,用火枪偷袭卫大人……”(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九章 成了
    这个时候,卫征的亲卫营营长站了出来,对着孙承宗猜测道:“大人,末将认为,这一定是陕西叛军残部干的,他们已经不止一次偷袭大帅了。”
    “不止一次……”听到这里,脸上已经慢慢露出一丝凝重的孙承宗,下意识开口追问道。
    在孙承宗的注视下,亲卫营营长肯定道:“是的……大人!不止一次,据末将知道的,就已经有两次了。”
    “第一次偷袭是在大帅从陕西回军大同的路上。整整一百三十多个判军残部,忽然从官道两边的山林中杀入中军…。。”
    “第二次偷袭是在大同府大街上。十多个叛军残部穿着普通百姓衣服,用隐藏进大同城的大刀,刺杀大帅…。”
    “因为这些判军残部都穿着老百姓衣服,和普通人基本没有区别,我们简直是防不胜防。”
    “让我们感到庆幸的是,两次偷袭,大帅都没有受伤。再加上大帅也不想节外生枝,就没有进行声张……用大帅的话来说,这些叛军都是百姓出身,能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就给他们一个机会。”
    “只是,让末将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判军残部,竟然还不死心,还想着偷袭大帅……”
    “末将没有保护好大帅,让大帅身受重伤。回去以后,末将一定到军师那里去领罪……”
    孙承宗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自己脑袋,最后才说道:“领罪不领罪。那是回去以后的事情。本官的身份你们应该都清楚。既然卫大人受伤了。那本官就暂时担任山陕总督。”
    “本官命令你们,马上护送卫大人回大同府进行治病……你们几个跟本官一起去看看这些偷袭者的埋伏场地。本官要知道,这些偷袭者,是怎么躲过你们搜索的。”
    走进麦田,一字排开的深坑就出现在孙承宗面前。
    于此同时,这些深坑旁边,还有一块快被掀开的木板。
    至于这些木板的一面,则盖着泥土。长着麦苗。
    如此情况下,一个人藏在深坑内,并且盖上经过伪装的木板,就是自己从这些深坑周围经过,都不可能发现其中端倪,更何况这些骑在战马上的骑兵。
    这个时候,孙承宗忍不住发出一声感慨:“这么隐蔽的藏身之地,的确很难发现……现在看来,这场针对卫大人的偷袭,是敌人已经蓄谋已久的……”
    说完以后。孙承宗的心里,已经非常肯定。这绝对不会是卫征演给自己的一场大戏。
    因为,只要是有一点理智的人,就不会因为一场戏而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再说了,这些藏兵坑挖了至少有三天时间,自己从朝廷下旨到现在,也才过了四天时间。
    就算卫征在京城有耳目,也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这一系列的部署。
    不过,让孙承宗没有想到的是,他输就输在朝廷的缓慢办事效率上。
    当孙承宗领到圣旨,从京营接收两千精锐,在从皇上内库领取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准备出发的时候,距离上次的朝会,已经过去两天之久。
    而骆养性给卫征的密信,则是刚刚下朝,就被快马加鞭,送往大同。
    中间正好差了一天时间。
    所以,孙承宗才肯定,已经身受重伤的卫征,绝对不可能拿自己性命,给自己上演这出戏。“
    刚刚进入大同府,已经对卫征不再有任何怀疑的孙承宗,就匆匆赶往总督府,了解卫征情况。
    孙承宗非常清楚,在这个权利交接的关键时刻,一旦卫征出了什么意外。卫征在山陕两省和虎豹军中培养的大量心腹,就会把卫征受伤的所有罪责,全部算到自己身上。
    到时候,自己要想真正从卫征手中接手山陕两省的军政大权,就会变得难上加难。
    甚至于受到这些人的抵制,根本没有办法在山陕两省立足。
    所以,当孙承宗走进总督府,看完因为受伤正陷入昏迷,进行休息的卫征后。就找到周书源,一脸急切的开口问道。
    “周大人,卫大人的情况怎么样了?“
    周书源摇了摇自己脑袋回答:“非常不好……但是,谢天谢地,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了……”
    “大夫说,铅弹正好打在卫大人腹部,造成一个非常大的伤口。没有半年时间,根本不可能恢复……”
    说到这里,周书源似乎想到了什么,对着孙承宗一脸为难的说道:“大人,皇上在圣旨上说,你一到大同,卫大人就要启程前往京城……”
    “可是,卫大人的这个情况你也看到了,如果就这么匆匆赶往京城,卫大人也许还没有到京城,就已经……”
    “刚刚大夫说了,至少三个月以内,卫大人都要卧床休息,不能颠簸。所以,下官恳请孙大人您能上书朝廷,延缓卫大人赶往京城的时间。等卫大人可以下床以后,就赶往京城任职……”
    看到孙承宗脸上迅速流露出来的犹豫表情,周书源非常清楚他在担心什么。
    深吸一口气后,对着孙承宗继续说道:“孙大人,卫大人在您来之前,就跟我们说了……只要孙大人到达大同府,您就是山陕总督和虎豹军统帅,下官和虎豹军诸位将军,一定全力配合大人。”
    “现在卫大人虽然身受重伤,无法和大人您进行交接。但是,下官可以代表卫大人和你进行交接。并且将总督大印和虎豹军统帅的大印,一起交给你……”
    虽然知道卫征继续留在大同,对自己接管山陕两省军政大权一定会产生一些影响。
    但是,已经从一系列事情中,肯定卫征没有丝毫不轨之心的孙承宗。不管是出于自己内心,还是从朝廷方面思考,都不得不同意这个想法。
    因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卫征之所以会受伤,最重要因素就是,卫征替朝廷肃清陕西叛军。说得更直接一点,卫征是为国为民才受得伤。
    如此情况下,如果朝廷还不能体恤臣子,那于情于理都无法向百官和百姓交待。
    在周书源注视下,孙承宗仅仅经过短暂犹豫,就做出决定。
    对着周疏远一脸严肃的命令道:“卫大人是朝廷忠臣,更是朝廷重臣。如今为了朝廷而受伤,朝廷绝对不会不管不顾。”
    “本官回去以后,马上向朝廷上书,希望朝廷延缓卫大人的进京时间。并且请皇上派来御医,带来珍贵药材,给卫大人治病。让卫大人早日康复,到了京城后,继续给皇上效力。”
    看着匆匆离开的孙承宗,心中紧张的周书源忍不住长松一口气。
    而后,快步走进卫征所在卧室。
    看到床上仍然闭着双眼的卫征,周书源赶紧开口道:“大帅,孙承宗已经走了,而且对我刚刚说的话深信不疑……”
    这个时候,卫征刚刚还是禁闭着的双眼迅速睁开,并且向外射出两道炯炯有神的精光。此时此刻,从他身上,再也看不到一丁点身受重伤的样子。
    原来,不管是在城外迎接孙承宗的时候,还是刚刚,孙承宗看到的都是假象。
    腹部中弹的卫征之所以这么快就变得安然无恙,原因只有一个,卫征中弹的时候,官服里面,套着一身非常精良的铁甲。
    至于卫征腹部伤口不断向外涌出的鲜血,则是卫征从几个蒙古俘虏身上,采集到的。
    卫征中弹倒地的瞬间,身上带着血液的侍卫,直接将鲜血倒在卫征腹部的伤口处。
    只要不翻来卫征官服,就算久经沙场的孙承宗,也看不出什么端倪。
    在周书源注视下,睁开双眼的卫征迅速从床上坐了起来。
    长舒一口气后,对着周书源说道:“该做的我们都做了,接下来,就要看孙承宗给朝廷的奏折怎么写了,对我们有没有利……”
    说完,直接对周书源命令道:“军师,马上让周晨光周将军挑几个斥候军的高手,秘密监视孙承宗的一举一动。只要有孙承宗送到朝廷的奏折,都要给我悄无声息的拦下来。”
    “记住,一定要悄无声息,而且还不能伤人……”
    “本帅看完这些奏折后,还要让这些人,继续将奏折原封不动的送到京城……”
    一天以后,卫征继续呆在总督府后院进行养伤的时候。周书源直接带着满脸神秘走进来,并且将一封已经拆开的奏折送到卫征面前。
    急不可耐的看完奏折后,卫征脸上,直接露出一丝发自内心的胜利笑容。
    对着周书源激动的说道:“成了……从这封奏折来看,孙承宗已经完全被我们迷惑。”
    “我相信,这封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