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战国策 >

第35章

战国策-第35章

小说: 战国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

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今秦有贪饕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

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餍。今秦已虏韩王,尽纳其地,又举兵南伐楚,北临

赵。王翦将数十万之众临漳、邺,而李信出太原,云中。赵不能支秦,必入臣。

入臣,则祸至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

从。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

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

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诸侯得合从,

其偿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

“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

是尊荆轲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日造问,供太牢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

所欲,以顺适其意。

久之,荆卿未有行意。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

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可

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

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之地图献秦王,秦王

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

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

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而报将军之雠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

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受拔其袖,而右手揕抗其胸,然则将军

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舆?”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

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太子闻之,驰往,仗尸而哭,极哀。

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

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

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荆轲有所待,欲俱,其人居远未来,

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

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

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燕王诚振畏慕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

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

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

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

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

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拔秦

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抗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

长,掺其室。时怨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

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

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

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之方还柱走,

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而赐夏无且黄

金二百镒,曰:“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轲也。”

于是秦大怒燕,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燕蓟城。燕王喜、

太子丹等皆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王急,用代王嘉计,杀太

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五岁而卒灭燕国,而虏燕王喜。秦兼天下。

其后荆轲客高渐离以击筑见秦皇帝,而以筑击秦皇帝,为燕报仇,不中而死。

卷三十二 宋卫

○齐攻宋宋使臧子索救于荆

齐攻宋,宋使臧子索救于荆。荆王大说,许救甚劝。臧子忧而反。其御曰:

“索救而得,有忧色何也?”臧子曰:“宋小而齐大。夫救于小宋而恶于大齐,

此王之所忧也;而荆王说甚,必以坚我。我坚而齐弊,荆之利也。”臧子乃归。

齐王果攻拔宋五城而荆王不至。

○公输般为楚设机

公输般为楚设机,将以攻宋。墨子闻之,百舍重茧,往见公输般,谓之曰:

“吾自宋闻子。吾欲藉子杀王。”公输般曰:“吾义固不杀王。”墨子曰:“闻

公为云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义不杀王而攻国,是不杀少而杀众。敢问攻

宋何义也?”公输般服焉,请见之王。

墨子见楚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弊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

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也?”王曰:

“必为有窃疾矣。”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弊

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盈之,江汉鱼鳖鼋鼍为天下饶,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

也,此犹梁肉之与糟糠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樟,宋无长木,此犹

锦绣之与短褐也。恶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也。”王曰:“善哉!请无攻宋。”

○犀首伐黄

犀首伐黄,过卫,使人谓卫君曰:“弊邑之师过大国之邻,曾无一介之使以

存之乎?敢请其罪。今黄城将下矣,已,将移兵而造大国之城下。”卫君惧,束

组三百绲,黄金三百镒,以随使者。南文子止之曰:“是胜黄城,必不敢来;不

胜,亦不敢来。是胜黄城,则功大名美,内临其伦。夫在中者恶临,议其事。蒙

大名,挟成功,坐御以待中之议,犀首虽愚,必不为也。是不胜黄城,破心而走

归,恐不免于罪矣!彼安敢攻卫以重其不胜之罪哉?”果胜黄城,帅师而归,遂

不敢过卫。

○梁王伐邯郸

梁王伐邯郸,而征师于宋。宋君使使者请于赵王曰:“夫梁兵劲而权重,今

征语于弊邑,弊邑不从,则恐危社稷;若扶梁伐赵以害赵国,则寡人不忍也。愿

王之有以命弊邑。”赵王曰:“然。夫宋之不足如梁也,寡人知之矣。弱赵以强

梁,宋必不利也。则吾何以告子而可乎?”使者曰:“臣请受边城,徐其攻而留

其日,以待下吏之有城而已。”赵王曰:“善。”宋人因遂举兵入赵境,而围一

城焉。梁王甚说,曰:“宋人助我攻矣。”赵王亦说曰:“宋人止于此矣。”故

兵退难解,德施于梁而无怨于赵。故名有所加而实有所归。

○谓大尹曰

谓大尹曰:“君日长矣,自知政,则公无事。公不如令楚贺君之孝,则君不

夺太后之事矣,则公常用宋矣。”

○宋与楚为兄弟

宋与楚为兄弟。齐攻宋,楚王言救宋,宋因卖楚重以求讲于齐,齐不听。苏

秦为宋谓齐相曰:“不如与之,以明宋之卖楚重于齐也。楚怒,必绝于宋而事齐,

齐、楚合,则攻宋易矣。”

○魏太子自将过宋外黄

魏太子自将,过宋外黄。外黄徐子曰:“臣有百战百胜之术,太子能听臣乎?”

太子曰:“愿闻之。”客曰:“固愿效之。今太子自将攻齐,大胜并莒,则富不

过有魏,而贵不益为王。若战不胜,则万世无魏。此臣之百战百胜之术也。”太

子曰:“诺。请必从公之言而还。”客曰:“太子虽欲还,不得矣。彼利太子之

战攻而欲满其意者众,太子虽欲还,恐不得矣。”太子上车请还。其御曰:“将

出而还与北同,不如遂行。”遂行。与齐人战而死,卒不得魏。

○宋康王之时

宋康王之时,有雀生于城之陬,使史占之,曰:“小而生巨,必霸天

下。”康王大喜。于是灭滕伐薛,取淮北之地,乃愈自信,欲霸之亟成,故射天

笞地,斩社稷而焚灭之,曰:“威服天下鬼神。”骂国老谏曰,为无颜之冠,以

示勇。剖伛之背,锲朝涉之胫,而国人大骇。齐闻而伐之,民散,城不守。王乃

逃倪侯之馆,遂得而死。见祥而不为,祥反为祸。

○智伯欲伐卫

智伯欲伐卫,遗卫君野马四,百白璧一。卫君大悦,群臣皆贺,南文子有忧

色。卫君曰:“大国大欢,而子有忧色何?”文子曰:“无功之赏,无力之礼,

不可不察也。野马四,白璧一,此小国之礼也,而大国致之,君其图之。”卫君

以其言告边境。智伯果起兵而袭卫,至境而反,曰:“卫有贤人,先知吾谋也。”

○智伯欲袭卫

智伯欲袭卫,乃佯亡其太子,使奔卫。南文子曰:“太子颜为君子也,甚爱

而有宠,非有大罪而亡,必有故。”使人迎之于境,曰:“车过五乘,慎勿纳也。”

智伯闻之,乃止。

○秦攻卫之蒲

秦攻卫之蒲。胡衍谓樗里疾曰:“公之伐蒲,以为秦乎?以为魏乎?为魏则

善,为秦则不赖矣。卫所以为卫者,以有蒲也。今蒲入于魏,卫必折于魏。魏亡

西河之外,而弗能复取者,弱也。今并卫于魏,魏必强。魏强之日,西河之外必

危。且秦王亦将观公之事,害秦以善魏,秦王必怨公。”樗里疾曰:“奈何?”

胡衍曰:“公释蒲勿攻,臣请为公入戒蒲守以德卫君。”樗里疾曰:“善。”胡

衍因入蒲,谓其守曰:“樗里子知蒲之病也,其言曰:‘吾必取蒲。’今臣能使

释蒲勿攻。”蒲守再拜,因效金三百镒焉,曰:“秦兵诚去,请厚子于卫君。”

胡衍取金于蒲,以自重于卫。樗里子亦得三百金而归,又以德卫君也。

○卫使客事魏

卫使客事魏,三年不得见。卫客患之,乃见梧下先生,许之以百金。梧下先

生曰:“诺。”乃见魏王曰:“臣闻秦出兵,未知其所之。秦、魏交而不休之日

久矣。愿王博事秦,无有佗计。”魏王曰:“诺。”客趋出,至郎门而反曰:

“臣恐王事秦之晚。”王曰:“何也?”先生曰:“夫人于事己者过急,于事人

者过缓。今王缓于事己者,安能急于事人。”“奚以知之?”“卫客曰事王三年

不得见,臣以是知王缓也。”魏趋见卫客。

○卫嗣君病

卫嗣君病。富术谓殷顺且曰:“子听吾言也以说君,勿益损也,君必善子。

人生之所行,与死之心异。始君之所行于世者,食高丽也;所用者,绁错、挐薄

也。群臣尽以为君轻国而好高丽,必无与君言国事者。子谓君:‘君之所行天下

者甚谬。绁错主断于国,而挐薄辅之,自今以往者,公孙氏必不血食矣。’”

君曰:“善。”与之相印,曰:“我死,子制之。”嗣君死,殷顺且以君令

相公期。绁错、挐薄之族皆遂也。

○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

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卫赎之百金,不与。乃请以左氏。群臣谏曰:“以

百金之地赎一胥靡,无乃不可乎?”君曰:“治无小,乱无大。教化喻于民,三

百之城足以为治;民无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