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晋书 >

第94章

晋书-第94章

小说: 晋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人挫衄。背违诏命,无大臣节。可免官,以侯就第。”竟坐贬为平南将军,而

免杨肇为庶人。

祜以孟献营武牢而郑人惧,晏弱城东阳而莱子服,乃进据险耍,开建五城,

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

信,以怀柔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人有略吴二儿为俘者,祜遣送

还其家。后吴将夏详、邵顗等来降,二儿之父亦率其属与俱。吴将陈尚、潘景来

寇,祜追斩之,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景、尚子弟迎丧,祜以礼遣还。吴将邓香

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祜出军行吴境,

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

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

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时谈以

为华元、子反复见于今日。抗每告其戍曰:“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

服也。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孙皓闻二境交和,以诘抗。抗曰:“一邑一

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于祜无伤也。”

祜贞悫无私,疾恶邪佞,旬勖、冯紞之徒甚忌之。从甥王衍尝诣祜陈事,辞

甚俊辨,祜不然之,衍拂衣而起。祜顾谓宾客曰:“王夷甫方以盛名处大位,然

败俗伤化,必此人也。”步阐之役,祜以军法将斩王戎,故戎、衍并憾之,每言

论多毁祜。时人为之语曰:“二王当国,羊公无德。”

咸宁初,除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得专辟召。初,祐以伐吴必藉上流

之势。又时吴有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

祜闻之曰:“此必水军有功,但当思应其名者耳。”会益州刺史王浚征为大司农,

祜知其可任,浚又小字阿童,因表留浚监益州诸军事,加龙骧将军,密令修舟楫,

为顺流之计。

祜缮甲训卒,广为戎备。至是上疏曰:“先帝顺天应时,西平巴蜀,南和吴

会,海内得以休息,兆庶有乐安之心。而吴复背信,使边事更兴。夫期运虽天所

授,而功业必由人而成,不一大举扫灭,则众役无时得安。亦所以隆先帝之勋,

成无为之化也。故尧有丹水之伐,舜有三苗之征,咸以宁静宇宙,戢兵和众者也。

蜀平之时,天下皆谓吴当并亡,自此来十三年,是谓一周,平定之期复在今日矣。

议者常言吴楚有道后服,无礼先强,此乃谓侯之时耳。当今一统,不得与古同谕。

夫适道之论,皆未应权,是故谋之虽多,而决之欲独。凡以险阻得存者,谓所敌

者同,力足自固。苟其轻重不齐,强弱异势,则智士不能谋,而险阻不可保也。

蜀之为国,非不险也,高山寻云霓,深谷肆无景,束马悬车,然后得济,皆言一

夫荷戟,千人莫当。及进兵之日,曾无藩篱之限,斩将搴旗,伏尸数万,乘胜席

卷,径至成都,汉中诸城,皆鸟栖而不敢出。非皆无战心,诚力不足相抗。至刘

禅降服,诸营堡者索然俱散。今江淮之难,不过剑阁;山川之险,不过岷汉;孙

皓之暴,侈于刘禅;吴人之困,甚于巴蜀。而大晋兵众,多于前世;资储器械,

盛于往时;今不于此平吴,而更阻兵相守,征夫苦役,日寻干戈,经历盛衰,不

可长久,宜当时定,以一四海。今若引梁益之兵水陆俱下,荆楚之众进临江陵,

平南、豫州,直指夏口,徐、扬、青、兖并向秣陵,鼓旆以疑之,多方以误之,

以一隅之吴,当天下之众,势分形散,所备皆急,巴汉奇兵出其空虚,一处倾坏,

则上下震荡。吴缘江为国,无有内外,东西数千里,以藩篱自持,所敌者大,无

有宁息。孙皓孙恣情任意,与下多忌,名臣重将不复自信,是以孙秀之徒皆畏逼

而至。将疑于朝,士困于野,无有保世之计,一定之心。平常之日,犹怀去就,

兵临之际,必有应者,终不能齐力致死,已可知也。其俗急速,不能持久,弓弩

戟盾不如中国,唯有水战是其所便。一入其境,则长江非复所固,还保城池,则

去长入短。而官军悬进,人有致节之志,吴人战于其内,有凭城之心。如此,军

不逾时,克可必矣。”帝深纳之。

会秦凉屡败,祜复表曰:“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大功耳。”而议者多不

同,祜叹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天与不取,岂非更事

者恨于后时哉!”

其后,诏以泰山之南武阳、牟、南城、梁父、平阳五县为南城郡,封祜为南

城侯,置相,与郡公同。祜让曰:“昔张良请受留万户,汉祖不夺其志。臣受钜

平于先帝,敢辱重爵,以速官谤!”固执不拜,帝许之。祜每被登进,常守冲退,

至心素著,故特见申于分列之外。是以名德远播,朝野具瞻,摚鹳菀椋本犹

辅。帝方有兼并之志,仗祜以东南之任,故寝之。祜历职二朝,任典枢要,政事

损益,皆谘访焉,势利之求,无所关与。其嘉谋谠议,皆焚其草,故世莫闻。凡

所进达,人皆不知所由。或谓祜慎密太过者,祜曰:“是何言欤!夫入则造膝,

出则诡辞,君臣不密之诫,吾惟惧其不及。不能举贤取异,岂得不愧知人之难哉!

且拜爵公朝,谢恩私门,吾所不取。”

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戴者,可不美乎?”祜默然不应,退告诸

子曰:“此可谓知其一不知其二。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

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以白士而居

重位,何能不以盛满受责乎!疏广是吾师也。”

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

事中郎邹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

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湛曰:

“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

祜当讨吴贼功,将进爵土,乞以赐舅子蔡袭。诏封袭关内侯,邑三百户。

会吴人寇弋阳、江夏,略户口,诏遣侍臣移书诘祐不追讨之意,并欲移州复

旧之宜。祜曰:“江夏去襄阳八百里,比知贼问,贼去亦已经日矣。步军方往,

安能救之哉!劳师以免责,恐非事宜也。昔魏武帝置都督,类皆与州相近,以兵

势好合恶离。疆埸之间,一彼一此,慎守而已,古之善教也。若辄徙州,贼出无

常,亦未知州之所宜据也。”使者不能诘。

祜寝疾,求入朝。既至洛阳,会景献宫车在殡,哀恸至笃。中诏申谕,扶疾

引见,命乘辇入殿,无下拜,甚见优礼。及侍坐,面陈伐吴之计。帝以其病,不

宜常入,遣中书令张华问其筹策。祜曰:“今主上有禅代之美,而功德未著。吴

人虐政已甚,可不战而克。混一六合,以兴文教,则主齐尧舜,臣同稷契,为百

代之盛轨。如舍之,若孙皓不幸而没,吴人更立令主,虽百万之众,长江未可而

越也,将为后患乎!”华深赞成其计。祜谓华曰:“成吾志者,子也。”帝欲使

祜卧护诸将,祜曰:“取吴不必须臣自行,但既平之后,当劳圣虑耳。功名之际,

臣所不敢居。若事了,当有所付授,愿审择其人。”

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寻卒,时年五十八。帝素服哭之,甚哀。是日大寒,

帝涕泪沾须鬓,皆为冰焉。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巷哭者声相

接。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其仁千所感如此。赐以东园秘器,朝服一袭,钱三十

万,布百匹。诏曰:“征南大将军南城侯祜,蹈德冲素,思心清远。始在内职,

值登大命,乃心笃诚,左右王事,入综机密,出统方岳。当终显烈,永辅朕躬,

而奄忽殂陨,悼之伤怀。其追赠侍中、太傅,持节如故。”

祜立身清俭,被服率素,禄俸所资,皆以赡给九族,赏赐军士,家无余财。

遗令不得以南城侯印入柩。从弟琇等述祜素志,求葬于先人墓次。帝不许,赐去

城十里外近陵葬地一顷,谥曰成。祜丧既引,帝于大司马门南临送。祜甥齐王攸

表祜妻不以侯敛之意,帝乃诏曰:“祜固让历年,志不可夺。身没让存,遗操益

厉,此夷叔所以称贤,季子所以全节也。今听复本封,以彰高美。”

初,文帝崩,祜谓傅玄曰:“三年之丧,虽贵遂服,自天子达;而汉文除之,

毁礼伤义,常以叹息。今主上天纵至孝,有曾闵之性,虽夺其服,实行丧礼。丧

礼实行,除服何为邪!若因此革汉魏之薄,而兴先王之法,以敦风俗,垂美百代,

不亦善乎!”玄曰:“汉文以末世浅薄,不能行国君之丧,故因而除之。除之数

百年,一旦复古,难行也。”祜曰:“不能使天下如礼,且使主上遂服,不犹善

乎!”玄曰:“主上不除而天下除,此为但有有父子,无复君臣,三纲之道亏矣。”

祜乃止。

祜所著文章及为《老子传》并行于世。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

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荆州人为祜讳名,

屋室皆以门为称,改户曹为辞曹焉。

祜开府累年,谦让不辟士,始有所命,会卒,不得除署。故参佐刘侩、赵寅、

刘弥、孙勃等笺诣预曰:“昔以谬选,忝备官属,各得与前征南大将军祜参同庶

事。祜执德冲虚,操尚清远,德高而体卑,位优而行恭。前膺显命,来抚南夏,

既有三司之仪,复加大将军之号。虽居其位,不行其制。至今海内渴伫,群俊望

风。涉其门者,贪夫反廉,懦夫立志,虽夷惠之操,无以尚也。自镇此境,政化

被乎江汉,潜谋远计,辟国开疆,诸所规摹,皆有轨量。志存公家,以死勤事,

始辟四掾,未至而陨。夫举贤报国,台辅之远任也;搜扬侧陋,亦台辅之宿心也;

中道而废,亦台辅之私恨也。履谦积稔,晚节不遂,此远近所以为之感痛者也。

昔召伯所憩,爱流甘棠;宣子所游,封殖其树。夫思其人,尚及其树,况生存所

辟之士,便当随例放弃者乎!乞蒙列上,得依已至掾属。”预表曰:“祜虽开府

而不备僚属,引谦之至,宜见显明。及扶疾辟士,未到而没,家无胤嗣,官无命

士,此方之望,隐忧载怀。夫笃终追远,人德归厚,汉祖不惜四千户之封,以慰

赵子弟心。请议之。”诏不许。

祜卒二岁而吴平,群臣上寿,帝执爵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因以克

定之功,策告祜庙,仍依萧何故事,封其夫人。策曰:“皇帝使谒者杜宏告故侍

中、太傅钜平成侯祜:昔吴为不恭,负险称号,郊境不辟,多历年所。祜受任南

夏,思静其难,外扬王化,内经庙略,著德推诚,江汉归心,举有成资,谋有全

策。昊天不吊,所志不卒,朕用悼恨于厥心。乃班命群帅,致天之讨,兵不逾时,

一征而灭,畴昔之规,若合符契。夫赏不失劳,国有彝典,宜增启土宇,以崇

前命,而重违公高让之素。今封夫人夏侯氏万岁乡君,食邑五千户,又赐帛万匹,

谷万斛。”

祜年五岁,时令乳母取所弄金环。乳母曰:“汝先无此物。”祜即诣邻人李

氏东垣桑树中探得之。主人惊曰:“此吾亡儿所失物也,云何持去!”乳母具言

之,李氏悲惋。时人异之,谓李氏子则祜之前身也。又有善相墓者,言祜祖墓所

有帝王气,若凿之则无后,祜遂凿之。相者见曰“犹出折臂三公”,而祜竟堕马

折臂,位至公而无子。

帝以祜兄子暨为嗣,暨以父没不得为人后。帝又令暨弟伊为祜后,又不奉诏。

帝怒,并收免之。太康二年,以伊弟篇为钜平侯,奉祜嗣。篇历官清慎,有私牛

于官舍产犊,及迁而留之,位至散骑常侍,早卒。

孝武太元中,封祜兄玄孙之子法兴为钜平侯,邑五千户。以桓玄党诛,国除。

尚书祠部郎荀伯子上表讼之曰:“臣闻咎繇亡嗣,臧文以为深叹;伯氏夺邑,管

仲所以称仁。功高可百世不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