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泱泱大清 >

第43章

泱泱大清-第43章

小说: 泱泱大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支援个球,大帅之前就吩咐好了,各自守好各自军阵,不许乱动,万不可自乱阵脚!别忘了,大帅手中还有九千关宁骑兵呢。”王承胤这倒像是在自我安慰。

九千关宁骑兵,真的能拼得过两万多蒙古骑兵和两黄旗精锐吗?

??????

此时袁崇焕所在的中军处,之前布置的工事都被拆除,就连辕门也被移开,整个场地变得非常空旷。其实,现在已经可以感觉到大地轻微地震动了,万骑齐奔的阵仗那是非常恐怖的。

不过此时中军所属将士却出奇的安静,当袁崇焕下令移开全部工事后,他们就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了。

自家身后是大明京师,自己不能退!

皇帝不让自己进京,自己也无法退守京城。

眼前,就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大帅要带着咱们,向后金军队进攻!

当准备进攻的命令被传达后,整个中军压抑了,不过是一股子兴奋的压抑。多少年了,边军不敢向满洲军队主动进攻,只顾着防守,此刻,边军不敢求战的局面将会被自己打破。

都是血气儿郎,也是在沙场上浸润多时的老兵,在战场上,他们已经没有了畏惧的情绪,有的是由内而生的兴奋。或许,汉民族体内也深藏着嗜血的本能,只是长期儒家驯化,导致这股子本能被打压良久,使得现在都很难寻到了。不然我们祖先当年怎么从一个小部落,拓展到神州大地?真的靠的修文德使四方来服?

不过,此时的袁崇焕手中的辽东精锐,却都找回了自己的本能,否则,又岂能在辽东生存,又岂能与崛起中的满洲抗衡?

“出发!”袁崇焕就说了这俩字,整个中军就开始动了起来。

那种战前总动员只能算是笑话,一个将领在战前搞个誓师大会,将整个军队士气都提升起来,最后击破了敌人,那情景只能在小说中才会发生。真正的军队,就必须有战胜敌人,打赢战争的自觉!这是军人本能,只要开战时,这股子本能就会自然而然被激发出来。

战斗前,永远是沉默的,都默默积蓄着气力,等待着战斗时的爆发。

这中军内,真正能战的精锐也就是关宁铁骑,这支倾末世大明全力供养出来,袁崇焕大半心血浸润的汉家最后一支铁骑,今日将撕开面纱,露出獠牙,向世人展现他们的强大的一面。因为袁崇焕手下能战的,都放在了两翼,袁崇焕摆了这个阵势,就是打算靠手下不满万的关宁铁骑拼一把!或者说,袁督师对自家亲手训练出来的骑兵有信心,对汉家儿郎战力的信心。

要用此战向世间宣告,汉家儿郎仍然可战!仍然敢战!即使,他们面对的是崛起的满洲八旗,一样战之!

“大汗!前面,辽东骑兵!”阿济格勒住了缰绳,指着远处冲来的骑兵方阵。

“好你个袁蛮子,这次不当缩头乌龟了,居然敢主动冲来,还当本汗怕了你不成!”问世间谁跟袁督师最有仇,也就是费扬古的八哥,皇太极了。自家父汗在袁崇焕手下吃了亏,前年自己在宁锦城下也嗑碎了几颗牙,都拜这袁蛮子所赐。

“本汗倒要看看,没了城墙,你袁蛮子手中的关宁骑兵,能不能和我麾下八旗铁骑斗!”

“大帅,看到鞑子骑兵了。”

“关宁军,冲锋!”袁崇焕低吼着。

袁崇焕和皇太极都是当世名帅,打仗时都会保持绝对的冷静,但是此刻老对手见面,两人居然同时兴奋了起来。情绪开始不由自主地失控,无法控制!

皇太极安排两黄旗中路,蒙古骑兵两翼,而袁崇焕就将自己的九千关宁骑兵放在中路,准备和皇太极来硬碰硬。身后跟上的辽东步兵只要牵制着两翼蒙古骑兵就行,真正决战双方,就是关宁奇兵和两黄旗骑兵!

蒙古王公再恨袁崇焕也不会死战,将自家勇士都死磕在这里,他们只是跟着来帮把手,抢点东西,你八旗要是被打败了,蒙古王公肯定立马带着自家人马回去。

终于,此时东亚大陆上,最强大的两支不同民族的骑兵碰撞在了一起!

就像两股飓风,呼啸着合并成一路,夹杂着的是腥风血雨!

自萨尔浒之战后,汉家军队终于再次主动冲向满洲军队,面对满洲军队的打击,终于不必再依靠城池固守,他们也有能力,主动出击!

之前,他们的胜利,被置疑,被不屑,因为他们依城而战,那么,就在此刻,用这场战斗,让那些只会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闭上嘴巴!

关宁铁骑,威武!

这是一支满怀必死之心的部队,它冷静的状态下包含的是复仇的怒火!

两黄旗的勇士有点刹那的恍惚,他们感觉,眼前的明军和自己之前遇到的明军不一样,他们似乎永远不会溃败,除非将他们全部杀光!

好吧,那就杀光你们看,让你们这些明猪知道,谁才是真正的野战无敌!谁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骑兵!让你们看看,黑水白地间锻炼出来的武勇,究竟是如何的强大,强大到让你们这些孱弱的汉人绝望!绵羊,永远是绵羊!

PS(龙三码字一向很淡定,嗯,是滴。(*^__^*)嘻嘻……)

第四十六章    如此人心

揉了揉肚子,费扬古不禁苦笑,人家打仗布局是熬白了头发,可到自己这边居然变成吃胀了肚子,原来费小胖边思索着两边的布局边顺手将手边盘子里的点心全塞进嘴里去了。

当翠娘进屋来收拾东西时,看到空空如野的盘子,不禁惊呼:“主子,您全都吃掉了?”

费扬古佯装不理她,继续注视着阵图,但是这“老脸”还是微微发烫。

翠娘终于明白,自家主子每天自虐式的锻炼下还能长出这么多肥膘的原因了,这也太能吃了吧。

??????

城外辽东军和后金军队大战的动静早就惊动了整个大明京师。下到贩夫走卒,上到朝堂巨擘以及龙椅上的那位,都被惊动了,但是各自反应却不一样。

城外的喊杀声已经持续了数个时辰了,可还是没有停的意思,对比起来,之前京军出城一战的胜利,所造成的动静,和这个比起来就是毛毛雨了。

其实,那些大臣只要不是还有点脑子的,大体都能猜出来这京军的胜利,绝对掺了水分,只是没人敢想到是京军勾结了后金方共同演绎的一场胜利,这实在是太耸人听闻了。当异族铁蹄逼近,自家军队居然还和对方勾结,这叫什么事儿嘛。

可是,或许有一个人他不懂,那就是朱由检。半路出家的朱由检正在不断成长成为一名成熟的政客,他的榜样现阶段也就是嘉靖万历这些能够玩转朝堂的先祖,太祖成祖的武功是一点也没来得及学,或许说,这根本学不来。

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是叫花子出身,是啊,从一名叫花子成长成为一代君王,他的武功可是全是靠自己一点一点锻炼出来的。成祖爷呢?在朱元璋还在位时,对付北方草原上蒙古族的骚扰的任务就已经是燕王朱棣的了,也是正正经经在军旅中成长的“王爷”,到最后收拾自家侄子朱允炆时不跟玩儿似的?

但朱由检不行,以前呢是被当藩王养着,大明传统,藩王最好就是当猪养,绝对不能太优秀。后来做了信王,仗着天启阿哥的庇佑,其实小日子过过蛮舒坦的,至于有些史料记载朱由检做信王时被阉党怎么迫害怎么压迫,估计是扯淡。是文人们故意给朱由检脸上贴金,为后面赞扬他“傻乎乎”地平了阉党造势罢了。魏忠贤还是很听天启帝的话的,天启帝又对这个弟弟非常好,魏忠贤也不会那么不识抬举去招惹朱由检。

等到后来,当了皇帝,在一竿子文官忽悠下干了好多连天启帝都不会干的“蠢事儿”,自断臂膀。朱由检终于明白,当皇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了,可惜,大好光阴已经浪费。朱由检这一生注定无法成为一名堪比明太祖或者明成祖的帝王,深宫中是无法成就一名文治武功集大成的大帝的,在大明这种体制下,后世君王只能成长成为一名政客。

他们可以玩转朝堂,却玩不转国运,朝堂玩得越顺溜,国势就滑落得越顺溜。

朱由检的潜意识里,还是相信之前京军的那场胜利是真的,自家京军还是可战的。要不然整个大明朝廷都得仰着辽东军过活吗?这不符帝王合制衡之道,更别说那掌控辽东军的家伙越发放肆恣意,帝心之中已经无法容下他了。这就是朱由检的局限性,想明太祖起家时,身边聚集了一大批猛将,即使后来老朱大杀功臣给下任皇帝铺路,但朝堂边疆都能掌控在手中。这个国家不会乱,那些个人人自危的将领也乱不起来!

明成祖靖难成功后,靖难功臣都得到了善待,并未狡兔死走狗烹,因为朱棣很自信自己可以驾驭的了他们,不会反噬。但是后代子孙没那么大的本事,大明朝中后期出了名将不比其他朝代少,但是下场往往是令人心寒的。无一不是皇帝怕影响到自己的地位,将那些功高盖主的都搞掉了,不然心里不舒服。因为这些大明皇帝也知道,自己没本事,没有先祖那种驾驭天下虎将的本事。

此时,正在战场上为这大明京师拼杀的袁督师或许知道,或许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自己效忠的皇帝眼中刺了。因为袁督师的权柄,太重。袁督师的性格,太冲。袁督师的心性,太扭。在别人眼中或许只是小节,但是在帝王眼中,这就是不安因素,是脑后有反骨兄弟表现。

朱由检闭着眼睛,坐在御书房内,他在等,等战场大战的结果出来。辽东军败了,他还有京军,还有城外陆续赶到的数之不尽的勤王军,他不怕。即使此时朱由检的手指节在微微地发抖。那么,若是辽东军胜了,那皇太极就被打败了,京师危局解开,那个人也就没存在的必要了。

其实,他的心里早就下定了决心,那皇太极只是为了抢些东西罢了,这天下还是老朱家的,而那个人,却是一个可以威胁到自家地位的存在,威胁到了皇权的安稳,必须除掉!

他,现在比皇太极更让朱由检忌惮!

??????

“父亲,外面打得很热乎呢。您难道不去看看?”

“有什么好看的。”吴英松白了自家儿子一眼。

“这个嘛??????”

“其实,为父本来以为这袁崇焕会聪明点儿,就在这城外和鞑子僵持着,可谁知,他居然自己迫不及待地打起来了。好了,这下子无论胜败,他袁督师的路,都算是走到头了。咱们还是自己顾着自己的路吧,别瞎操心了。”

??????

吃得肚子撑的受不了了,费小胖只好出来溜溜食,不过此时的费小胖也不敢到处乱跑了,因为自己的这个形象已经被锦衣卫识破了,自己长得又很有特色,也太好认了点,真要是被锦衣卫抓住,那乐子可就大了。

话说大清第一位捐躯的贝勒,就有可能是自己费扬古了。

所以费小胖也只敢在凝竹轩旁边小溜溜,凝竹轩处在闹市中,往来的小贩倒是很多。

“哎,你听听,这外面还在打呢,都打了半天了都,还不消停。”

“是啊,都是这些该死的辽东蛮子,将这些天杀的鞑子引来了,害的我们都不安生!”

“就是,这些混账辽狗,把这些鞑子放进来,害的咱们和他们一起受罪!”几名街面上的老板凑在一起发着牢骚。

现在这京师人心惶惶,凝竹轩也歇业了,大家生意都不好做了。半开着店门,聚在一起拿着果盘,聊着天儿,发着怨气。

而且京师里面哪家哪户在城外郊区每个亲朋没个好友?这下好了,都被后金部队屠了个干净,只是这些人很奇怪,他们居然没有将怒气撒向满洲部队,而是撒向了千里奔驰而来救援的辽东军身上。

费小胖来了兴致了,凑到几个老板身旁,笑呵呵着行了个礼。

“哟,看,这娃娃养的真白嫩,哪家的孩子啊。来,这儿瓜子吃食儿自己拿。”一名老板将将果盘递给了费小胖。

费小胖忙道了谢,接过果盘。

这些老板们继续磕着瓜子儿,聊着天。当然话题还是那些个辽东军。

“这日子过得真他妈晦气,这些该死的辽蛮子,平时得我们供着吃喝不说,现在居然还把鞑子放进来祸害咱,让咱们遭了这番罪过,该下地狱去!”

“没想到这些蛮子心眼儿这么坏,吃咱的,用咱的,结果还来祸害咱。”

“要我说啊,那姓袁的督师才最坏呢,我听说啊,就是他放鞑子进来的!”

“真的啊?”

“呵,我会瞎说?就是这袁崇焕故意将鞑子放进来迫害咱们的。”

“我可是听说这袁崇焕前些年在这儿当官时,风评不错嘛。”

“那是,咱这儿什么地方?天子脚下,皇城啊,有龙气压着呢。那些宵小怎么敢抬头?倒是啊那辽东,全是蛮子,苦哈哈,下贱货就多了,这袁崇焕去了那儿,啥事儿不敢做?”

“这倒是,辽东的那些土老帽,估计是看着咱们日子过得舒服,眼红了。所以才故意放鞑子进来,想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