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保安团 >

第491章

抗日保安团-第491章

小说: 抗日保安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崽嫠遣蛊耄液芸赡苁歉率降膔5直升机。要是让郑胡子知道了,估计又要骂上一句狗大户!
  很快,一架直升机已经组装完毕,长长的枪管从前座伸出来有点像个大马蜂。郑胡子看了有些手痒,便提议由自己亲自来试飞一把。没穿越的时候,哪个月不练练手啊,什么黑鹰、直9、直11。什么型号没飞过?这个r4。直升机的老祖宗还真没试过!
  卫队长任柱子忙道:“这可不行啊,总司令,让参谋长和程副司令知道了非扒了俺的皮不可!”
  郑胡子没好气地说:“你不说他们咋知道?”
  柱子委屈地说:“隐瞒不报后果更严重!”气得郑胡子想揍他,可这货也学皮了。逼急了就要给程政委他们打电话。
  现在部队正在搞条令化。一举一动都要符合规范。作为北中**队最高指挥官。私自开直升飞机肯定是不允许的。毕竟现在的飞机质量很不可靠,摔死你是轻的。
  新来的政治部主任谭振又是个有名的“黑脸包公”,最喜欢拿领导干部立威了。在另外一个时空里他就抓住刘一民同志包二奶的小辫子不放。搞得刘总灰头土脸,下不来台。要是弄一个通报全军批评,让郑胡子这张老脸往哪儿搁?
  没办法,郑胡子只好放下总司令的架子跟卫队那帮二货“谈判”,最后威逼利诱,十八般武艺一齐上阵,终于获得了爬升三米,原地旋转三百六十度的许可。饶是如此,也让郑胡子开心不已。
  下了飞机,郑卫国又根据自己的体验向美国工程师提出了几个建议。当然了,不会是一般的建议,商业价值至少值五百万美元。因为这几个简单的改进足以让那些直升机大牛们在黑暗中再摸索二十年。
  “very good!”一直很傲骄的美国工程师听得两眼放光,看着郑胡子就像看见一座金山一样,又急切地问道:“恕我直言,您真的是第一次驾驶直升机吗?”
  郑卫国干笑两声,一语双关地说:“呃,当然,在这个世界上还是第一次!”
  “噢,上帝,您真是一个天才!”那个美国佬发生内心地恭维了一句,又怂恿道:“要不,您再试驾一会儿?”
  在他看来,在三米高的位置转一圈就迸发出这么多好点子,要是三十米,三百米,十圈,二十圈呢,会不会有更多的发现,更大的突破?
  ……
  刚回到司令部,恰好碰见周参谋长火急火燎地走了出来,埋怨道:“哎呀,总司令,您可算回来了,老程正急着找你呢!”
  郑卫国心虚地问道:“哦,什么事啊,这么着急!”说着又狠狠瞪了柱子他们几个一眼。这几个二货忙摇头,表示真不是他们打的小报告。
  周参谋长奇怪地看了他们一眼,说:“不是要在日本海拿下一个港口吗?华北那边已经把部队都挑好了,可是什么时候启程,走哪条路线,还有沿途补给都等着你去拍板呢!”
  现在第二战区和美国北太平洋战区之间没有任何陆路和海路可以连接,只能依靠空运。而空运恰恰是成本最高、效率最低的运输手段,还运不了重装备。
  所以美方非常希望能够在中国东北与堪察加半岛之间开辟一条航道,以便进行大规模的物资输送,而且他们还希望得到中国在兵力上的支援。
  由于美军在太平洋战争前期表现太差,以至于阿诺德上将在中国部队到位以前,根本不敢直接登陆日本。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他不想让更多的美国人送命。
  不管美国佬是怎么想的,打通国际航道和参与登陆日本,对于第二战区乃至中国都是大有好处的。因此,郑胡子非常重视。不过具体打哪个港口,派哪支部队去执行,却是一件很令人头疼的事情。
  郑胡子干脆把皮球直接踢给了太祖,让他老人家不管派谁,赶紧点十万“天兵天将”过来。
  太祖对这个事情也很重视,决定跟历史上争夺东北一样。从全d全军麟选精英。别的不说,会英语的党员有一个算一个,几乎全派来了,以保证各级指挥机关和每个步兵连至少有一个会讲英语的。
  至于部队最后落在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大野战军头上,将从这两个野战军各抽调五万人北上,与北方方面军汇合。
  然后将北方方面军改编为远东方面军,直辖三个军,原北方方面军(即抗联)为第一军,晋察冀八路为第二军,晋察鲁豫八路为第三军。
  方面军以刘帅为司令员。聂老总为副司令员。邓大大为政委兼前委书记。
  之所以这样安排,也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的。八路当时的五大主力,贺老总的晋绥军区扼守着华北西北地带的咽喉,也是陕北进入华北的重要通道。他这一撤。万一**趁机抢地盘咋办?
  徐老总的山西新军也有这个问题。一战区一直想重返中条山。胡宗南也一直想插手晋西南,加上太原战役也到了关键时刻,反正就是走不开。
  林总的山东八路倒是一支劲旅。这个时空甚至比历史上还强。只可惜胶东半岛尚有大股日军,汤恩伯的中央军也时常在鲁西搞搞摩擦。而且山东还是华北进入华中的重要通道,如果把山东主力调走,那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交通就断了。
  因此选来选去,还是位于腹心的晋察冀和晋冀鲁豫的部队最闲,放着也是浪费。
  郑卫国暗想这样安排也不错,刘帅不是一直想搞那个《合同战术》的吗?只可惜那套打法对装备和人员素质要求太高,至少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中国一直没有达到那样的条件。现在好了,有美国人提供装备,终于有了成功的希望。
  和周参谋长、张副司令、程政委他们商定好行军路线以及后勤补给之后,刘帅他们终于开始启程。
  第一批先遣部队半个月就到了,不过后面的大部队足足走了将近两个月。趁着这段时间,郑胡子忙里偷闲又搞了一个冬季攻势,把辽南的日军彻底赶出了辽宁半岛。
  从东面入侵的朝鲜军也被赶过鸭绿江。日军逃到江对面之后还小心翼翼地把鸭绿江上的桥梁全炸断了,然后在对岸拼命修筑永备工事,生怕郑胡子打过江来。
  北线因为面对的是日本关东军主力,情况最为危急,日军甚至一度打进了四平城内,但最后还是被李良荣顽强地赶了出来。
  随着后勤供应开始出现问题,日军终于无力再发起进攻。疲惫不堪的日本关东军在这几个月冻死无数,四平城外雪地里倒处都是日军的尸体,冻得绑绑硬。随后,日军主动解围北逃,目前第一集团军已经开始向长春发起攻击。
  这三路大军的顺利推进,给远东方面军的反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而且美军随后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和独立级轻型航空母舰各有五艘新舰下水,那个被掀掉甲板的“萨拉托加”号也已经修好。埃塞克斯级航母的地位我就不多说了,那是当时最先进的航母。独立级轻型航母也不差,起码比小鬼子用油轮改装的鹰级航线强一大截,因为它本身是轻巡洋舰的配置。
  罗斯福总统在43年春节(43年2月)给第二战区送上新春祝福的同时,表示这十一航母都将调拨给北太平战区。其中五艘轻型航母还可以直接配合第二战区作战,罗斯福甚至暗示,只要第二战区打得好,他可以说服国会把这五个“小家伙”送给第二战区。
  郑胡子吓了一跳,尼玛,下这么重的礼,是要我们卖死命啊!难道要43年就弄死小鬼子?要不要这么急!
  后来才知道美国在欧洲被小胡子给耍了,他们原本以为德军会直接进攻英国本土。没想到小胡子虚晃一枪,突然兵分两路,向埃及发动了钳形攻势。北非的英美联军走投无路,只得逃到了印度。
  现在地中海已经彻底成了德国人和面条国的洗澡盆,而且英国失去了印度的人力和物资,整个国家已经摇摇欲坠,全靠美国输血吊着一口气,不用等德国人进攻,说不定那天就自己咽气了。罗斯福也是急眼了,拎着猪头到处找庙门,所以这个时候郑胡子也成了香饽饽。



 第五百三十章 打通海上交通线

  铁岭绝岩,林木丛生
  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
  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
  同志们!
  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
  起来呀!
  果敢冲锋
  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
  ……
  1943年2月7日春节刚过,新组建的远东方面军将士们便再次踏上了征途。皑皑白雪之中,战士们冒着严寒一路向北,直扑永吉,也就是后来的吉林市。(注:跟现在的永吉县不同,当年的永吉是一个附郭县,府县同城)
  当时日本关东军主力正在长春一线与第二战区主力对峙,兵力、装备都被牵制。永吉方面兵力不多,也缺乏重装备。
  面对远东方面军这一记凶狠的右勾拳根本无力应对,加上当时城内缺粮,也无法坚守,只得带上日本侨民仓皇北逃。在远东方面军的追击下,死伤惨重,饿殍遍野。不过由于日军临走之前的搜刮,永吉当地的饥荒也很严重。
  刘帅坐镇永吉之后,立即请求第二战区调拨一批物资,以救济城内的灾民。使得当地的形势迅速稳定下来。
  随后,远东方面军将永吉移交给第一集团军,其主力则沿着永吉通往延吉的铁路快速东进。刘帅之所以要先取永吉,就是因为这条铁路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日本人也知道这条铁路的价值,所以在撤离时对铁路进行了破坏,导致该路段全线瘫痪。幸运的是由于敌人时间仓促。撤退得比较匆忙,所以铁路损坏并不严重。当地的铁路工人对于抗战极为支持,昼夜赶工之下,终于在一周之后实现了全线通车。
  呜——呜,在火车的轰鸣声中,一列接一列向延吉驶去。借助铁路之便,远东方面军主力迅速抢占了位于中、朝、俄三国交界的延吉、图们、珲春、龙井、和龙一带,并在当地抢修港口和机场,为接应美军舰队做准备。
  与此同时,远东方面军还抽调了千余精锐部队汇同朝鲜义勇军直接潜入朝鲜境内的惠山、茂山、会宁、南阳等地。准备接应大部队强渡图们江。
  ……
  阳春三月。江南已是花红柳绿,可塞北却依然是银装素裹。由于前段时间太过寒冷,美军一度停止了在堪察加和千岛群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偶有空袭也改为从沈阳等地起飞。打击力度和密度大大下降。
  这使得日本人又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除了关东军。其余的日本人都恨不得这个冬天再长一点。再冷一点,最好是第五纪冰川提前到来,把美国人都冻死在堪察加。
  然而鄂霍次克海的浮冰还没有化尽。一支庞大的舰队就从千岛群岛的迷雾中驶了出来。
  旗舰——“依阿华”号战列舰,刚下水试航就被派到了第八舰队,作为指挥舰使用。
  紧随其后的是七个庞大的航母战斗群,“企业”号、“萨拉托加”号、“埃塞克斯”号、“约克城”号、“勇猛”号、“大黄蜂”号、“富兰克林”号。
  特别是后面五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由于采用一系列最新科技,使其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比如,为了防止日机突袭和自杀式攻击,其甲板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加强,可以承受五百磅炸弹的直接轰炸!日军当时的绝大部分航弹都在二百五十公斤以下,搁那儿让小鬼子炸也炸不沉。
  同时,为了防止日本的鱼雷攻击,其水线以下也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加强。其水密舱不仅多,而且防水性能有了突破性进展。
  这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埃塞克斯级航母成了当时最坚固、最耐揍的航空母舰。在原本的历史上,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航母最后只剩“企业”号一个孤家寡人,瓜岛战役后“企业”号也遭受重创,差点儿全灭。
  然而埃塞克斯级十七艘航母自下水后与日军展开多次激战,一艘都没有沉过!不管是炸弹炸、飞机撞,还是鱼雷撞击,埃塞克斯级航母们都顽强地扛了下来,成为二战史一个奇迹。当然,这个奇迹实际是美国工业实力的综合体现。
  更难得的是,因为考虑到战争期间消耗巨大,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一开始设计建造就采用标准化的程序进行设计,用统一标准在各家船厂动时开工建造。
  舰上的所有武器装备,包括飞行甲板、装甲、动力装置,甚至舰载机都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采取标准化的大工业生产模式,在美国东、西海岸密布的大型船厂里全线铺开建造。以一种令人无法想象的速度,大批量的被生产出来。
  在短短的一两年的时间内,居然一下子建成并服役了17艘。其中有几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工期居然只用了14到16个月的时间。这就是美国的爆舰流打法,依靠强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