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照人 >

第64章

照人-第64章

小说: 照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众人一听,忙抬起头来,只见是一个着白色衣裙的姑娘,头上簪着只造工简单朴质的玉簪子,一头青丝倾斜而下,被张白皙精致的脸蛋衬得愈发娇柔,行动间,裙下露出一对白底绣牡丹的绣鞋,后头跟着个丫头和婆子。

玉眉搭着她的手笑道:“我将巧瞧着那轿子有些眼熟呢,原来是小姐家的,怪道呢。小姐可是出来买布?”

照人一眼就注意到了赵小姐袖子里露出来的玉镯子,是一只通体无瑕温润无比的圆条白玉,她又看向玉眉手上的镯子,只觉各有特色,都是美玉。

赵小姐微笑道:“爹爹过寿,我想着给他买些料子做衣裳当贺礼。”见旁边几人,一一微笑着颔首致意,又对玉眉笑道:“有空儿就上家里来坐坐,你走了我可闷得很哪,话都没个人说。”语音软软柔柔的,听得人五内熨帖。

“好哩,”玉眉笑道,忽然想到什么,抿唇一笑,凑近她羞涩地道:“我有喜了,我娘和婆婆接我回去养身子,过两天就走了。”

赵小姐一愣,瞧了瞧一边直立挺拨的照天,脸上随即布上了层红晕,笑着恭贺道:“那可真是喜事儿,明儿让家里的丫头给你送份礼去,我不知这事儿倒差点错过了。”

玉眉忙推让:“咋使得哩,小姐莫要破费了!”

赵小姐佯装生气道:“玉眉,我可是把你当姐妹看待的,送好姐妹一份薄礼还使不得了?你要是不收就是不把我当姐妹看待了。”

玉眉只好干笑着应了,见有不少路人往这边瞟,忙道:“你快些回去了,这大街上人多。”

赵小姐噗嗤一笑,与他们道了别后,由丫头扶着上轿去了,直到轿子被抬着走远,一干人才进去铺子里。

柳氏问闺女道:“这是谁家的闺女?”

“是我在城里当工的赵家的小姐。”玉眉搂着她娘的胳膊,笑道:“娘,咱给爹和嫂子还有弟弟挑些料子做身衣裳。”

赵小姐秋水清目望向照天的那一眼柳氏极为深刻,趁着玉眉挑衣料的当间不断地盘问着些赵小姐的事儿,玉眉都一一答了,后又觉着奇怪:“娘,你咋对赵小姐这般上心?”

柳氏望望章氏她们,见她们在另一边挑料子,便低声道:“女儿啊,你可当心着点儿啊,娘方才瞅着那赵小姐望向照天的眼神很不一般哩,她那般天仙似的人物,哪个男子瞧了不动心?”

玉眉愕然,不知她娘竟然因为赵小姐瞧了照天一眼就生出这么些想法来,只觉好笑:“娘,你多心了,照天不是那样的人,再说了,咱一年到头也见不上赵小姐几回面,不会发生你想的那样的事儿的。”

柳氏见闺女听不进去,也不好再说啥,心里头却是犯起嘀咕来:若要有心还怕见不着面,牛朗织女隔着条河还有办法见面哩,就你这个傻女儿想不到那层去。

☆、第一百一十二章 田园乐

PS:

票票太少了,多砸几张吧,打赏订阅啥的也求求,阿弥陀佛!

两日后,铺子里的东西都收拾妥当了,因为照天要去省城里陪照地去京城,所以也将手上的事务暂停下来。

原是王枫盂带来信说,陈家的人马这个月底便会到省城接照地去京城国子监,照天不放心,便去了信与照地,说了陈家来接他及自个要送他一块儿去的事宜,照地很快回了信:大哥见多识广,有他陪着也好!

章氏笑道:“这当然是最好的,咱也放心。你弟弟只晓得读书,旁的事儿都不大理,京城天远地远的,要是被别人骗了去咱都不晓得。”

“照地虽然一心读圣贤书,但他可是精怪的人,谁能骗了他去?他少不更事,很多人情事故还不能通晓透,我是想着有个人在旁陪着他总能帮壮壮胆。而且我也打算去京城里瞧瞧,借着陈家这门路子将咱美味鸡的招牌打得更响,如今王家在京城里开了几间,听说生意非常好,有不少商贾想加盟,要是咱去那边谈拢几家商家,能多招揽一些加盟的商贾,名声一旦响亮起来,咱的美味鸡不定还能进皇宫里哩。”

照人觉得大哥是愈发的有生意头脑了,当初生涩拘谨的少年如今已磨练成了一个生意老手,不过才一两年的功夫而已。也是他自个有天赋悟性高,遇事又爱动脑筋,所以进步这般快,如今外头这一块大哥能独自接揽掌管,她也就能抽出手去做别的事了。

章氏柳氏听着这话甚是欢喜,一个觉着自个娃儿能干,一个觉得女婿挑对了人,甭管这美味鸡的名气是不是能响彻大江南北。只要能赚得到钱能养家糊口她们就觉着欣慰了,人活着是为了啥,不就为了能吃上口饱饭再看着儿女子孙能长大成长么。

到城门口时两边分头行动,照天带着虎子雇了辆马车往省城去,章氏一行则坐船回青山岭村,两间铺子由新买来的两个婆子打扫,另两个丫头则带了回去。

因为去县城时章氏就跟沈丘山说好了回程的日子,所以沈丘山吃完早饭后就赶着牛车去渡口等着,村人见了问他这是去干啥,他坐在牛车上一摇一晃地。憨笑道:“接媳妇闺女去呢,咱玉眉有喜了,这不。她娘和婆婆去接她回来了,说是今儿回来,我得赶着去渡口等她们!”

他哼着山歌,从村口大面央下来的大路两边都是农田,不少汉子媳妇在田里犁田耙田。新翻的泥土气息和着嫩嫩的青草味儿被春风送过来,他闭上眼使劲吸一口:“嗳,这日子就是美哪!”

圆圆带着弟弟在大路两边长的青草丛里捉小青蛙,听了后笑道:“丘山叔,今儿是啥好日子哩?”

“咱一家子的美人儿就要回来了,你说这日子美不美哪?”沈丘山瞅着那圆溜溜的女娃子直乐呵。又笑问田里赶着牛犁田的周拐子:“拐子,你媳妇说打个小磨子,可去打了?”

周拐子大声笑道:“打了打了。媳妇闺女都说要打,能不打么?”不防前头的黄牛尾巴一甩,尾尖沾了田里的黄泥水甩了他满脸,他忙“呸呸”两口,用袖子在脸上捋了捋。骂道:“你这个畜牲东西,竟不长眼睛!”

旁边忙活的人都大笑起来。沈丘山也笑,摇着牛车晃悠悠地到了渡口。他将牛栓在一边啃草,板车也放江边的树林子旁边以免挡了人家的路,然后才在草地上坐下,嘴里嚼了根嫩嫩的狗尾巴,一会看看蓝天白云,一会望望江上的水浪,觉得肚子憋得荒,又去树林子里方便了一回。

等到近晌午的时候才盼到乌老二的船过来,见章氏一行人从船上下来,他忙从草地上起身,笑呵呵地将他们带回来的东西一样样拿到牛车上放下,笑道:“都是些啥东西呀,这么多。”

“当然是在县城里挑的好货了,咱镇上可是想寻也寻不到哩。”章氏喜滋滋地道,和柳氏一块帮着他拿。

东西将牛车占了差不多半个板车,只能坐下几人,章氏便将照人玉眉等五个女娃子叫上去坐,其他人则走路。沈丘山瞧着那两个新买的丫头面生,便问:“那俩女娃是谁家的?”

章氏笑道:“玉眉在城里人手不够使,便挑了两个家底简单的丫头。圆脸的那个叫春雨,鹅蛋脸的那个叫秋雾,丫头给重新起的名儿。”说起这些,章氏就笑意不止,这丫头就爱这些文雅事儿,连丫头都要起个文雅名字。

此时田里地干活的人正洗了手脚要回去吃晌午饭,见沈丘山家的牛车上拉了一车的年轻女娃子,又是银铃般清脆的说笑声,皆是一愕:丘山家咋这么多女娃儿?待细细看后,才发现一个是玉眉,一个是照人,秋水平时不大去村里他们也不认识,只瞧着面熟,另外两个就更不认识了。

便打趣起来:“丘山,从哪儿赶来一车的女娃子?个个天仙般似的!”接着便是哄笑声,将车上的四五个姑娘笑得羞红了脸。

丘山扯了扯牛绳,也凑趣道:“瞧你说的,这可都是咱家的千金,你们家有么?”

大伙又都笑起来,边打趣边问章柳二人县城里的新鲜事儿,到大面央时才各自分道归家去。沈丘山一行人先将牛车赶到玉眉娘家,将玉眉娘的东西卸下来后才上山去。玉眉自是先回婆家将东西搁置好,再说了,也没有一回来就住娘家的道理。

沈丘桂夫妇和陈氏留吃晌午饭,沈丘山笑道:“我出来时叫家里的人做了,别麻烦了。”

章氏问玉眉道:“玉眉,你是先在家住两日还是先回咱家去?”

玉眉见她爹娘都殷切地望着她,便道:“我先在家住两日里陪陪爹娘嫂子,过两日再上山去。”

“那成,你就在家安心住几日,拿几套衣裳出来,余下的娘先帮你拿回去。等你回家来就说一声,咱再来接你,啊!”

玉眉点点头,又能交待了春雨和秋雾几句,叫她们跟着上山去。

☆、第一百一十三章 吃味

PS:

二更在九点

清明节的前两日开始飘起了春雨,家家也不大去田地里忙活了,不是在碓房里舂米就是在家泡糯米包清明粽,忙得既清闲又快活。

章氏拿出旧年到大山里采摘的粽叶,即叶面比宽长的竹叶,采回来后放着阴干,只要不被虫蛀了放几年都不会坏。吴婆子和崔婆子将那一大扎粽叶放进滚水里烫,直到干枯的粽叶被滚水烫得展平柔软才捞出来,又用稻草茎做成的刷子每一张叶子都细细的刷干净。

露台外边的空地上烧了一大堆稻田灰,等这些稻草灰凉了,章氏便拿过洗净的木片做成底部镂空的镇子放在一个大木盆里,镇子四周垫了稻草防止草木灰从底部露出去,然后将稻草灰将镇子装完,又压得严实,再往没有封顶的镇子顶上过清水,清水经过稻草灰过滤慢慢地从镇子底下流到木盆里,清水便成了暗灰黄的稻草灰水。这些水是用来泡糯米的,用稻草灰水泡的糯米做成的粽子要比清水泡的做出来的更香更软滑更好吃。

照人前两的时候见过她娘做粽子,所以也熟门熟路地在一边帮她娘打下手,这里做粽子的方法跟她前世里的也差不离。

粽馅准备了好几样,有花生的,有红豆的,然后就是白糯米的了,照人想起前世里吃过的糯米鸡、肉粽,便也想试一试,反正家里有鸡,去年捡的晒干的菇子也还有,虽然不一定有香菇的味道好,但凑合着吃个新鲜也好。她便央吴婆子去鸡舍里抓了一只两斤多的鸡杀了,能包多少是多少,要是多了就送些给别人做人情,她相信这东西大家都没吃过。定会喜欢这份薄礼。

家里一下多了三四个女娃子可不热闹极了,春雨和春雾都是贫寒庄户人家出身的,家里家外的哪样活儿都会做,甚至比来了一年多的春烟秋水做得还利索,两个娃儿第一次回主家,自是想着展现一番让主家留个好印象,所以这几日里样样活儿都争着抢着做,倒叫平时做那些活儿的春烟秋水杵在一边没事儿干了。

秋水还好,是个性子软和不大争强好胜的女娃,而且与春雨春雾在城里时处了一段时间。知道她们是那等勤快有眼色的性子,见了啥没做或是没做好的不等主家吩咐便主动去做好,所以秋水心里头也没啥想法。但春烟就不同了。她惯来跟姑娘亲近,做啥事姑娘都喜欢带着她去,这会见那两个新来的丫头不时地在姑娘面前装勤快献殷勤,瞧着姑娘也挺喜欢跟那两个丫头黏糊,她心里极不舒服。觉得自个的重要性被取代了,又不敢说啥,只能一口气憋在心里头出不来,脸上也有些郁郁的。

吴婆子正在大灶旁边烧水洗锅,等会好蒸粽子,见春烟靠在伙房的门上。便叫她递把稻草刷子给她刷锅子,但叫了两句都不见她应声,她走过来一瞧。见春烟正气鼓鼓地盯着那两个在院子里忙活的新来的丫头,她也是这样过来的,哪会不晓得春烟心思,这丫头是在吃味儿呢。

吴婆子笑道:“春烟啊,在瞧啥哩?姑姑叫你两声都没听到!”

春烟回过头来。指甲还在抠着门板上的蛀虫眼子,见吴婆子别有深意地望了外头那两个丫头一眼。她立时尴尬地红了脸,将手收回藏在背后,嗫嚅道:“没……没瞧啥,姑姑叫我啥事儿?”

吴婆子将她的手从背后拽过来,瞧着那指甲有了些印子,道:“你这丫头,抠那木板干啥?将指甲肉抠坏了瞧你不疼!”又望了望那两个新来的丫头,“将自个的事做好就成了,别想那些有的没的,可晓得了?当心姑娘不喜欢!”

春烟一听,立即红了眼:“姑姑,往日里都是我跟姑娘亲近些的,你瞧她们一来就……”

“我晓得我晓得,”吴婆子轻拍了拍她的手,劝慰道:“她们新来的,勤快主动些也是应该,有两个人帮你分担着些你不是更轻松些了,而且有更多的时间陪姑娘,快别哭了,给大家伙儿瞧到了不好!”

春烟抹了把眼睛,又听吴婆子道:“你帮姑姑去山下把喜弟接过来,那丫头片子昨儿去她娘那里歇了一晚,今一大早就守在王护院家门口,让他叫奶奶接她上山,这丫头连爹娘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