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照人 >

第24章

照人-第24章

小说: 照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氏三侄儿的大婚在后日,本该明儿去的,她想着帮哥哥家搭把手儿,便提前了一日。成亲是大事儿,样样都不得疏忽,失了礼节可是讨不到好彩头的。

照天赶着牛车,和娘妹妹一道去外婆家参加三表哥的婚礼,因照地应试在即便留在了家里,又留了沈丘山在家打点娃儿的饭餐,并顺道与村长处理购买山林的事宜。

章氏娘家的房子是个二进的院子,有些岁月沉淀的痕迹,打理干净布置妥当了还是有些样子的。因章家只这么一个儿子,便没分家,两老与儿子儿媳都住在这个大院里。

院子门前已打扫得干净,不时有人出入。章庄早早就得了信儿,沈家的牛车才刚瞧见影儿,他和媳妇罗氏就过来相迎了。

照人很喜欢这对夫妇,章庄是个斯文人,罗氏也是个细眉细眼极其和顺的妇人,两人都是极易亲近的人,不像她的大姑,虽对她们家很好,但总觉得冷淡了些。

才想着,她就被章庄一把抱了下来,只见他不住赞道:“嗳,许久没见着咱闺女,越发的出挑了。”

照人抿嘴一笑,乖巧地喊了声舅舅舅母。

罗氏不见沈丘山,温柔地笑道:“咋不见妹夫和照地娃儿过来?”

章氏下得车来,让照天先赶着牛车进院子里去,这才笑答:“这事儿也没跟你们说,咱照地明年春上要考秀才了哩,这不,让他爹留在家里给他做饭吃。”

夫妇俩一听这话,更是欢喜,章庄笑着摸了摸两兄妹的头,语含期待:“要是咱照地娃儿中个秀才,那咱家可真是光宗耀祖了。”

这好像是沈家,不是章家吧?照人心里有些好笑。

罗氏觑了他一眼,嗔笑道:“啥要是?咱照地定能中上秀才的。”

“爹娘的身子还好吧?这些日子咱家忙,也不得空儿回来看看他们。”

“爹身子还算硬朗,娘就差些个了,人老了,少不得有些小灾小病的。近日喜事连连,娘的精神也好了许多。”

几人说着进了院子里,对于打仗的事儿极默契的不提不问。

章家老爷子与老太太一听照地就要应试了,欣喜得一把从榻上站了起来“咱家……世世代代也只养出了这么一个出息的娃儿,可是祖先保佑啊。”两老双手合十,望着屋顶,老泪纵横,仿佛照地已高中秀才般。

“爹,娘,这不是天大的喜事么,咋哭起来了哩。”章庄清爽的嗓音响了起来,上前扶着两老坐下,又用袖子帮两老擦干眼泪。

“是哩,爷爷奶奶,莫哭了。”章庄的两个大娃儿皆凑上前抱着两老的胳膊撒娇哄道,最小的小白胖子则缠着照人去了。

“嗳,嗳。”两老吸吸鼻子,将边上的照天兄妹与小白胖子也拉过来,揽在怀里,又摸摸一对孙儿女的头,甚感欣慰。

屋里正热闹间,外头又传来呼唤声,原是章氏的姐姐一家也回来了。

第四十一章 第一个年头

章家的女儿和三个姑姑都赶家子的回来了,罗氏娘家的人、老太太娘家也派了人过来,原本空着的倒座房便收拾出来,也能住得下就是了。

家里三辈,人丁兴旺,极为喜气热闹,伙房里开了大灶,这么多张嘴,小锅怕是煮上三锅饭都不够吃哩。

照人喜静,这吵吵闹闹的真叫人不得安宁,好在她跟舅母的女儿珠珠表姐歇在后院,倒还算清静。

见过了章家本家的各家长辈同辈,她头都昏了,浑不记得哪个是哪个,全无印象,再瞧着时只觉个个都还是第一回见。此时问她话的那个和蔼的中年妇人,她就不知道是哪个,大堂舅的媳妇?还是三堂舅的媳妇?以前“她”对这些亲戚应该是比较熟的。怕露出馅儿,她也不喊人,礼貌地笑了笑,“平时就在家做做针线,帮我娘搭个手做些家事。”

中年妇人赞赏地夸了两句,目光转向旁边的女娃儿,说道:“瞧你照人表妹多懂事儿,你比照人表妹还大了半岁哩。”

那女娃“哼”了一声,头一扭,与旁边一个大点的女娃说话去了。

照人见状,心下摇摇头,一个养坏了的女孩儿。正思忖间,忽听得那大点的女娃儿似是不经意地说道:“娘,照人表妹的人品相貌当然是好的,可妹妹也是样样不差的。”那意思是:娘你咋尽夸人家的闺女好,却瞧自个闺女不上道。

她似没听见般,翘着小尾指慢慢地剥着瓜子,眉眼都没抬一下。

第二日,本家的十几个年轻娃儿同上女方家催妆去了,汉子们和媳妇们在上午将除了新房的各房屋里都贴上双喜字,门户处则贴上喜庆的婚联,而后商量这喜宴的采买和人事分配事宜,一大家子男女分桌用过午饭后,都各忙各事去了。

新房设在东厢的次间,傍晚时罗氏和几个媳妇就将新房打扫干净了。到子时,章家燃点炮仗驱邪镇妖,又了烧元宝香烛,然后老爷子将新床架好,再由女方跟来送妆的亲信妇人布置床铺,喜帐、梳妆台及衣橱箱笼等物事,被缛下放上了红枣、花生等物。

新房里的桌上一对大红烛,门户、窗牖、正墙上和家什上都贴上了并联的双喜字,寓意新婚夫妇互敬互爱、白头偕老、早生贵子。摆弄妥帖后,沈老爷子吩咐家里人不得入内,并安排好珠珠明儿看守新房直至新人入内,各自才揉着眼睛去睡了。

而照人的三表哥则找了他七八岁的小弟弟一起睡在新房,意为压床。

新婚这日早晨,章家分为几拨人,烧煮宴席饭菜的,接收份子钱的,迎亲的,章家院里喜气洋洋,热闹喧天。

酉时一刻,村里响起了板鼓唢呐的吹打声,不待多时,迎亲队伍便到了章家院前,章家院前的空地上早围满了人,瞧热闹等喜糖,恭贺声此起彼伏,人人皆笑声连连。

女方送亲的人将铜钱向空中扬撒,人人都哄笑着争着去抢,另有一个手执花斗,将所盛之谷物、豆子以及金钱、果子等物往门处撒,——新娘要下轿了。

新娘轿轿是马车装饰成的,新娘蒙着红盖头,由一位喜娘扶着下了来,又缓步入院内,风情款款。一路有人向其撒五谷杂粮、彩色纸屑、草节、麸子、栗子、枣、花生,意为驱邪避煞。

村里人成亲时,照人从未去观看过,如今有着机会便跟一群女娃儿躲在西厢的屋里,从窗户里瞧得外面热闹喜庆的情景,她虽没见到想象中的跨火盆啥的,按章家人说的一切从简,但这对乡户人家来说,仪式已非常隆重了。

直到新娘送入洞房,新郎到厅堂陪酒去了,一干女娃子被大人叫去陪新娘,大伙才有机会见到新娘。

新娘身着喜庆吉祥的大红嫁衣,正两手叠放膝上端坐在床正中央,在大红喜烛的掩映下,原本就美好的脸蛋此时更是娇得能掐出水来。

见门被推开,一群女娃儿涌了进来,她顿时有些不知所措,身子局促地僵了起来。

珠珠上前一步,甜笑道:“大嫂,爷爷叫我们来陪你哩。”

其他些个堂姐妹表姐妹也都随即附合着,问些累不累饿不饿之类的话语。

照人瞧着她也就十五六岁的模样,这是镇上王铁匠的女儿,被大户人家的老爷看上想收了做姨娘。她见过那王铁匠,是一个极其隐晦正派的人,怎会推闺女入火坑?这门亲事当然不是她大姑撮合的,以她大姑那自扫门前雪的性子,哪会来插手这些事。

跟一群姐妹们哄哄闹闹地过了几日,该看的热闹看了,该长的见识也长了,照人有些心力交瘁地跟娘和大哥回家了,眼瞧着就要过年了,家里事儿多着呢。

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杀年猪,二十七宰鸡赶大集,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样样有。家家户户门上贴着门神、春联、剪纸,有钱人家还会贴年、画挂上大红灯笼,格外喜庆,打破了战事以来一直笼罩在人们心头的恐慌紧张。

大年三十这天傍晚,今年的第三场雪下了起来。

吃完年夜饭,便是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家人团圆,欢聚一堂,桌上摆满了程式的茶点瓜果。

沈丘山夫妇各给了三兄妹用红绳串的一贯钱,意为压岁钱。照人喜笑颜开的接了过来放进荷包里,这是她在这里过的第一个年,收的第一个“红包”呢。

外面的米粒子雪簌簌的打在屋瓦上,屋里烛火通明,照地也难得的放下了书本,跟家人一块玩起了牌,这牌是中秋夜做的,照人一直保留着,这会便拿了出来玩乐。

“爹,娘,既然你们都会玩了,那咱就来个正式点的吧!”照地收拢牌,一脸笑眯眯地瞧着他爹娘,仿佛是瞧着一堆金元财宝般,两眼发亮。

沈丘山夫妇浑不知自个儿子在算计他们,嘿嘿笑道:“啥正式的?”

“玩牌么,当然是有赢有奖,输有罚才正式哩。”

照人瞧着二哥一脸贼笑的样子,当下就猜到了他那点小心事,也不言语,只一直抿嘴笑着,她二哥当爹娘的钱好骗哩。

“输了么就给赢了的钱,咋样?”照地故作不经意地道,似乎他并不是为了想从爹娘那赢钱的样子。

夫妇俩自认得闺女“傎传”,牌技不差,于是便乐呵呵地同意了。

四方大桌上五堆铜钱,划过来划过去,玩了许久也不见谁多谁少,照人瞧着二哥垮着脸子的沮丧样,不免偷笑起来,这叫那个啥?

到午夜正子时,附近几个村子上空响起炮仗声,这是到大年初一了。

父子仨赶忙拿上早已准备好的大炮仗和火折子,到屋外点燃了,生怕比别人慢了一步,这是辞旧岁哩,。

娘俩也跟了出来瞧热闹,噼噼啪啪地响声震得屋子都在颤动,娘俩立时以手掩了耳朵,大笑起来。

待接完神、煮好水饺后,大家都胡乱吃了几颗就爬上床睡觉了,实在是困得很了。

第四十二章 大年初一

鸡鸣三更时,迎新春的炮仗声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这又叫“开门炮仗”,家家门前碎红满地,灿若云锦。

照人照例早起,洗漱好后抚了会琴便到堂屋吃早饭,此时一群小娃儿穿着新衣裳拿着个布袋子过来拜年了,章氏正拿了瓜子糖果给他们。

这些娃儿开始俱是开心的闹哄着,比着给谁的多,给谁的少,见到照人进来时,他们突然都闭上了嘴,待装了东西一个个争先恐后的跑了出去,像后面有鬼追着一样。

照人讶异极了,跟到门口,隐隐约约听得一个小女娃儿说道:“那就是沈家的狐媚子哩,可别惹她,会变成狐狸来咬你哩。”

旁边一个奶娃儿,立即大叫:“我……我才不怕哩,她变成老虎我也不怕,哼!”

她蹙着眉转回屋里,这些时日她极少出门,这些风言风语竟连几岁的小娃儿都传得有声有色,娃儿的戏言,定是大人教唆的。她都能想像得出这样一个段子了:一个母亲对不听话的娃儿凶神恶煞地说,你要是再不听话,就叫沈家那个狐狸精来抓了你吃,小娃儿听了害怕,顿时就乖乖地不再捣蛋。

想到这里,她不禁笑了起来。

来过几拨拜年的娃儿后,她们才用完早饭。

父子仨也早早的出门给族亲好友拜年去了,遇到人家吃饭喝酒的便被拉住喝一口酒吃几筷子菜,这么拜来拜去的,几乎没有停歇过。

男娃子相互串门拜年,女娃儿们则不会,要玩也是往有女娃儿的人家家里玩,玉眉和圆圆她们便聚到照人家来了,一是照人家在这边新院子,清静又宽敞;二是最近村里闹得紧,怕照人出门兜闲话。

章氏给了玉眉两个丫头压岁钱,便笑着到隔壁的邓家坐去了,女娃儿兴头,她个老太婆在场不是碍眼么。

也不知是没地儿去,还是只照人家好玩,玉秀玉娟也带着几个女娃儿过来了,一下子,屋里唧里呱啦哼哼哈哈的不曾闹翻了天。

来家里拜年的人也挺多,但大多都是打个转儿就走了,家里的大小男人们都出去了,只些女娃子在家,谁好意思多留。有几个跟着哥哥们来拜年的女娃儿见照人家热闹,都嚷着要留下来,将同来的男娃赶走了。

屋里坐不下,照人便将伙房里的凳子全挪了过来,将一个若大的堂屋挤得满满当当。

有几个女娃第一次来照人家,见她家的布置,不禁啧啧称赞:“照人,你说咱的针线活计也不差,咋就没想到将屋里布置得像你家这般好看哩?”

一个嘴皮子利索的女娃儿笑道:“你当人人都这般敏慧灵泛么?手脚再能干,也得听脑子使唤哩。”说着,她含笑瞧了瞧照人,挺好的一个娃儿哩,咋被人说得那般不堪?这些人真是口舌生疮,净出龌龊话!

照人见这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对自个友善的笑着,也还以一笑,并不接茬,只揶揄道:“来,大家吃东西,瞧你们这斯文样子,咱家的东西都搁得要发霉了哩。”

大伙立时大笑起来,松了气氛,她们也都不客气了,挑着喜欢的吃食吃了起来,地上皮壳碎屑到处都是。

“照人姑娘,照人姑娘。”外面的绿茵红扑着小脸挽了个精致的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