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风月天唐 >

第103章

风月天唐-第103章

小说: 风月天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请圣上言明,末将等人回京述职秋毫无犯,何来有罪一说!”此时卢谭也心有不甘的沉声道。
    李忱面色平和的问:“私通太极门欲求谋反颠覆我大唐江山,此等重罪朕岂能饶尔等?”
    “微臣冤枉!请圣上明察!”
    “末将岂敢,定是有人诬陷末将!还请圣上明鉴!”
    此时一旁的卢商再也无法平静了,于是上前躬身道:“圣上此事尚需查明,切不可凭他人一面之词!二位节度使一向循规蹈矩忠于圣上,又岂会私通太极门?”说到这里他有意无意的瞥了一眼一旁的崔氏兄弟,依他看来这一切定是崔氏兄弟背后做了手脚。
    而崔式与崔从虽是沉默不语,然而心中却也是疑云窦生。心道今日圣上到底是怎么了,是有意打压卢系还是确有其事。一时之间二人也不知李忱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故此只能沉默不语等待事情明朗再说。
    “哦,是吗?卢爱卿说的可谓至理,然此二人忠于朕倒是不甚明朗,忠于卢爱卿倒是显而易见!”李忱略带玩味的笑道。虽是笑言,但言语中的冷意却是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噗通一声卢商双膝跪倒在殿上,卢商被李忱这句话可谓吓得不轻。随后颤巍巍的惶恐道:“圣上明鉴,老臣冤枉!”
    “哼!冤枉?朕待你卢家不薄,皇家待你卢家可谓皇恩浩荡,然你等却做了什么?私通太极门欲图谋逆,尔等狼子野心让朕如何容忍?”李忱说道最后拍案而起,愤怒的一甩衣袖指着卢商怒斥道。
    “还请圣上明鉴,叔父绝非此意,我卢家子弟忠于圣上绝无二心!”卢綰此刻再也无法镇定,见李忱如此愤怒便知今日此事恐无法善终。李忱瞥了一眼卢家叔侄又缓缓的坐回了龙椅上,最后轻哼了一句道:“既然两位爱卿言之凿凿,忠于朕忠于大唐,那今日朕便让众位爱卿见一个人……”一更。……by:89|10054149……》

第二章 真伪名册

    第二章真伪名册
    卢商与卢綰二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均从各自的眼中看到惊异之色。因为在他们想来,能够指证卢家私通太极门的只有名册与太极门门主。
    然而如今武天已死名册又已然在他们的手中,可谓是死无对证毫无担忧可言。一直以来卢商与太极门都是与门主单线联系,即便是太极门的护法长老也对卢家知之甚少。因此二人倍感不安的同时,都想知道李忱所说的到底是谁。
    “陈爱卿,你此刻可以出来与诸位爱卿见一见了!”陈浩端坐龙之上,继而自言自语的说道。
    陈爱卿?那会是谁?群臣再一次陷入了疑惑之中。然而还未等众人深入疑惑之时,从龙屏之后的侧翼走出一人,此人一身翰林官服白皙的脸上带着如沐春风的微笑。待众人看清来人之时,均是不敢置信的擦了擦眼睛。他们实在无法相信死去的人,如今却生龙活虎的站在他们的面前。
    “贤弟,你还活着!”于珪激动的有了一丝哽咽,此刻竟然忘了是在宣政殿上。
    居于最后的白世言听闻于珪之声于是便移目望去,这一观瞧竟然眼眶多了一丝湿润,不禁暗自语:“你小子竟然还活着,还活着……”
    而此种最为惊讶的莫过于卢氏叔侄与李褒,万没想到当初联合将之整垮的人,竟然此刻站在了他们面前。
    “陈浩!?”卢綰惊讶试探性的问道,此时此刻他宁愿相信是人有相似,也不愿相信眼前之人是陈浩。
    没错,殿前出现的正是从洛阳回来的陈浩,此刻一副清风拂面的拱手微笑道:“卢尚书,别来无恙!”
    见陈浩亲口承认并且毫无疯癫之状,群臣又一次哗然四起。纷纷猜测陈浩此次现身宣政殿,不知是意欲何为。待众人反应过来之后,卢商深明陈浩此时现身的意图,于是先发制人道:“圣上,陈浩此贼乃是私通太极门的逆贼,岂能让此人在殿上耀武扬威,恳请圣上将此人押入天牢,待元旦过后问斩于长安百姓面前!”
    陈浩臂抱于怀一脸鄙夷道:“贼喊捉贼!”
    “竖子休要污蔑老夫!”卢商听到陈浩说出四个字,顿时脸色余怒的呵斥道。
    “诬蔑?卢老当真是贵人多忘事,不过晚辈倒是记得十分清晰。三十五年前卢老尚是而立之年,因机缘巧合之下识得前任太极门门主武通。其后为求上位便借助武通之力,使其一路平步青云登上如此高位……”陈浩甚有兴趣的解说道。
    “你!……你胡言乱语!”卢商不可置信的看着陈浩,他实在未曾想到陈浩会对他的事情知之甚详。此刻再看陈浩的眼神,已然多了几份恐惧。
    陈浩缓步来到卢商近前,很是佩服的直言道:“胡言乱语?卢老,需要晚辈将您历任以来,所为太极门私开方便之门一一细数否?”
    卢綰面色阴沉的看着陈浩说:“陈浩你休要呈口舌之快,你无凭无据随意捏造诬陷朝中宰辅,你可知此乃重罪!”
    “卢尚书怎知陈某无凭无据?”陈浩戏虐的反问道。
    “……”
    卢綰见陈浩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他突然感到了一丝凉意。他知道陈浩此人做事向来有备而来,这也是为什么圣上宣他入殿的原因所在。
    “哦?若有证据还请陈大人速速与皇上御览!”此刻久久未说话的崔式,见此刻时机已成熟于是便推波助澜道。
    此刻崔式终于看清了这殿内的玄机,原来此事的根源又是在这个陈浩身上。他料定陈浩定是掌握了卢氏勾结太极门的证据,否则圣上也不会如此力挺陈浩了。而陈浩时至今日巧合的站在这里,崔式仍旧一时半会想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不论陈浩为何疯而复原又是如何死而复生,但是崔式明白今日是扳倒卢氏的最好时机。若是陈浩手中的证据能够证明卢家与太极门有关联,那么今日便会卢氏万劫不复之日。
    陈浩善意的朝崔式温和一笑,他当然知晓崔式此刻的想法。但是陈却未有丝毫在意道:“崔大人所言有理……”
    说完将一本名册交予李忱,而待李忱打开名册之时整个脸却铁青了不少。以至于看到最后怒不可遏之余,一拍御书案怒喝道:“好一个卢商,好一个卢家!”
    皇帝雷霆之怒使得群臣尽皆伏地,众人低头无人敢多言语半分。卢商从一开始见陈浩呈上名册,心中就开始发凉了。因为陈浩所呈上的名册,竟然与他手中半本名册样子一模一样。
    久久的沉寂之后李忱这才道:“卢商,如今名册在手你还有何辩解?此刻你应该知晓为何朕将二位节度使打入天牢了?”
    “老臣不明,当初老臣所呈交于圣上的名册绝无伪造,为何与此贼人的名册有出入!请圣上明察!”卢商依旧心有不甘的极力反驳道。
    陈浩闻言倒是乐了,随即朗声道:“卢大人之意便是晚辈伪造了?呵呵,真是荒谬!”
    “那你何以证明不是伪造?”卢商言辞色厉的反问道。
    “若要证明却也不难,卢大人呈于圣上的名册不过是陈某伪造的一本,为求真实故此临摹之余用了硝石硫磺微熏一番而已。这般看来更会显得纸质泛黄年限久远罢了……”陈浩侃侃而谈述说着自己的作品。
    嘶!
    陈浩的此话一出让众人大吃一惊,群臣惊异的是为何卢商得到的名册是陈浩伪造的,那真的名册又在何处,莫非正如陈浩所说今日所呈交的才是原本不成。那疑问又一次萦绕众人的心头,既然如此那陈浩又是如何得到原本名册的呢。
    他们自然不知道陈浩潜伏太极门的经过,因此不知也实属正常。然而陈浩的话却让略失慌乱的卢商更是面如死灰,他此刻开始相信了陈浩的话。因为当初他第一次接触名册的时候,就略感有了一些不对劲。因为他觉得那名册的纸质虽是泛黄,然却少了几份柔软多了几份清脆。
    就在众人各怀心事的思索时,陈浩有接着说:“若要分辨真伪实为简易,只需深嗅纸张其味即可。硝石硫磺微熏的伪名册会有一丝寻黄气味,而原本则是草木墨香之气……”
    听完陈浩的讲述群臣均深以为然,觉得此举的确是一个可行的好办法。而此刻的卢商却瘫软的坐在大殿之上,转瞬之间苍老了许多。他知道陈浩所说绝非虚言,只是他仍旧不知陈浩是如何得到名册的。
    于是抬眼看向陈浩问道:“你是如何做到的?”
    陈浩见卢商一副颓然之色,不禁摇了摇头道:“只因陈某是太极门新任护法……”
    “你就是常风?”卢商似乎想到了什么。
    当初段子法辞去天雷护法一职,其后由名为常风的年轻人担任。但是卢商听闻这个消息时,还自嘲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武天刚登上门主之位便开始换上自身的班底。然而让卢商万没想到的是,这常风竟然是此刻站于他面前的陈浩。
    “正是!”
    见陈浩如此肯定的回应卢商颔首一叹,他知道这一次是彻底的输了。如今有名册在手尚且不说,就凭陈浩在太极门担任护法,就会知晓一些他卢家与太极门的一些蛛丝马迹。
    “况且名册只有一册,而陈某伪造之时故意分为两册,其中用意想必卢大人明白……”
    卢商失魂落魄的自语道:“有意让老夫得到名册,又故意分为两册,为的就是让老夫庆幸卢氏众人名录不在下册之中。故而老夫自信满满的将下册敬献圣上,留下有卢氏名录的上册使得老夫心安,也让卢氏各方势力心安……”
    李忱见卢商已然失去了往日的沉着,于是道:“朕之所以在太极门覆灭之后,未将陈爱卿之事公诸于世天下就是为了今日……”
    “想来圣上是担心卢家鱼死网破之时,这两大节度使群起刀兵之灾,届时内忧外患朝廷不堪重负。于是静等两月得以休整,待刀兵再起也可有应对之力,不过此乃下策罢了;
    圣上静等两月对我卢家优厚待之让其失去戒备之心,使得两镇节度使轻易进京述职。如今擒贼先擒王,不费刀兵之力便可解决此事,此乃上策也……”卢商仿佛一切都想开了,但言语之中却是莫名的悲凉。
    众人听着陈浩、卢商、李忱三人对话,这才将事情的大概理个清楚。惊讶卢家勾结太极门的同时,也对陈浩的身份感到不可思议。
    卢商眼神浑浊的看了看李忱道:“老臣自知罪该万死然却未曾想涂炭黎民,这也是老臣为何一直隐忍不发的原因。老臣深受两朝皇恩,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也是迫于无奈之举。一步错则步步错,故而越陷越深以至于不可自拔……”
    说到这里浑浊的眼神陡然明亮了许多,于是转头看向陈浩道:“老臣自认洞悉一切,但却不曾想从初始老臣就陷入了棋局之中……”
    陈浩见卢商这般瞧他,又见群臣也疑惑的看着他。于是将目光投向李忱,见李忱点头示意陈浩这才向群臣讲述身陷囹圄,装疯卖傻的经过。
    当初陈浩在入京之时就已经料到会有此一劫,但是却没有想到会是如此的凶险。当陈浩被双方势力逼迫的走投无路之时,就连当时的李忱也对陈浩产生了怀疑。当陈浩走出宣政殿的那一刻,他确实生出了无以名状的悲凉。而念出的那一首诗,却让怀疑陈浩的李忱有了一丝触动。一更。……by:89|10054150……》

第三章 刑部尚书

    第三章刑部尚书
    此道密旨让陈浩嗅到了一种特殊的意味,心思缜密了自然不乱,又为何将‘心思缜密与不乱’连在一起呢?有异于常人之举,或许赞美之词又或是一语双关。如若是让他疯乱狂癫,这样就印证那句话……有异于常人。
    陈浩当初不知道自己的这个猜测是对还是错,但是他却深知自己当时的处境与抉择。若要逃出大理寺只有装疯卖傻这一条路可走,所以于公于私他只有这么做。于是将计就计死马当做活马医,便走上了他装疯卖傻的道路。
    待陈浩出了大理寺后,曾于长安大街之上受到众人奚落与唾骂。在众多百姓围堵唾骂中陈浩不曾有觉,却在混乱之后陈浩便发现自己的怀中多了一张字条……
    自此陈浩才确定了自己的猜测,原来这一切都是李忱将计就计而已。至于李忱当初为何选择信任陈浩,时至今日陈浩也未曾得知。然而陈浩明白的是这一棋可谓是凶险万分,稍有不慎怕是死于非命尚且不说,怕是也坐实了他私通叛逆的罪名。
    因为陈浩有才识之人不论于何种立场,都会有人出手招揽以为己用。然而却也无法保证太极门人,会不会因为仇恨而置陈浩于死地。所以这一遭试探之棋,毫无胜算可言。
    或为天助亦或是人为,陈浩经历了武天的种种试探之后,终于得到了太极门的认可。之后从武天的口中试探得出,当初在栖霞山藏宝洞中死去的谢峰,与京城的谢峰实则是一对孪生兄弟罢了。当初沦入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