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1978 >

第22章

重生1978-第22章

小说: 重生197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八四年,这绝对是一件通天大案。

王德飞不但被撤职查办和退回所得赃款,而且包括在广州办事处的那两名铸管厂的工作人员都一起一起被判了刑。而且都非常的重,王德飞作为主谋首犯,在刚刚严打之后的八四年被判了十五年,可以说是最高的有期徒刑了。而其他两人也分别被判了八年和五年。

这次的事件对铸管厂和整个王家村的震动都很大,在八十年代的农村,偷拿别人个东西如果被人知道都会没脸见人,何况还是要判刑这么大的罪,包括王德飞在内的那三家人从此在王家村都无法抬头做人。

而因为这件事而得益的人也不是没有,像王坤,还有将会接替他这个会计的人。

王坤本来在王家村和铸管厂就因为广州联系业务的事而威信大增,再加上他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正式党员,而且还是县人大代表。所以由他接任王德飞空缺下来的王家村村长和铸管厂厂长的职务是再合适不过。

所以王来东向三塘镇推荐了王坤,而王坤在年初种下来的树现在也开始开花结果,林锋在镇上的会议也是力挺王坤,有林锋的支持,再加上王坤在王家村的知名度和工作能力,王坤担任王家村村长一职毫无悬念。

  第四十二章 厂长

“爸,你怎么还没当上铸管厂的厂长?”王小明这几天月都安心在家里,除了县城的店里要进货的时候,他会到镇上去给郭老板打电话联系货源,现在王小明又加了一个新的品牌:收录机,而他有意识的开始减少了收音机的进货量。

这三个多月王求在县城的店里生意做的非常红火,在八四年万元户还很少见,可是王小明家里每个月都能产生万元以上的利润,要是被别人知道的话,恐怕一定不会相信,就连身为营业员的王求也并不知道利润到底有多少,他只知道每个月的营业额,可他并不知道这些东西的进价,所以算不出最终的利润。

“你问这些事干什么?”王坤有点不耐烦的摆摆手道。

王坤登上王家村村长之位顺理成章,但是他要升为铸管厂厂长之位则有点困难,因为王家村的村支书王来东有意向兼任。倒不是他想贪权,只不过现在铸管厂发展得很快,生意红火,按照现在的发展,铸管厂的辉煌是能看得到的。

如果王来东负责铸管厂,那以后镇上或是县里肯定会表彰铸管厂,而如果到时是由他来负责铸管厂,这荣誉可就全落在他身上了。

王坤看到王来东迟迟不肯让自己负责整个铸管厂,也隐约猜到了一些。但是这样的事又怎么好跟小明说呢?

“我当然得问了,上次我跟广州的郭老板通电话他又告诉我一个消息,广州的主城区道路改造现在已经快结束了,我们铸管厂三班倒生产了快四个月的下水道管以后需要的量可能会慢慢降下来。”广州的城区改造搞得很快,而且广州城建局也不止向王家村一家铸管厂下了订单,他们需要的量,为了有短时间内搞齐所有的建筑材料,城建局可能说是向只要能找得到了生产企业都下了订单。

当然,如果所有的下水道管都让王家村铸管厂来生产的话,那恐怕王家村铸管厂十年也做不完,可是同时向几十家工厂下订单,而且王家村铸管厂还是这几十家工厂之中规模最小的工厂之一,这三个月铸管厂产生的利润够铸管厂花三年的了。

“有这样的事?我怎么没听广州那边说起过?”王坤眉头一皱,这对铸管厂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我的消息当然会比办事处要灵通一些,办事处那边相信很快也会得到消息。”

“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我们能跟广州城建局使用这么长时间已经很不错了,你下次跟郭老板再通电话的时候替我谢谢他。”王坤说道,这件事对铸管厂来说可大可小,现在铸管厂已经适应了三班倒,而且工厂的工人也增加了不少,如果现在广州这个大客户没有了,铸管厂的生产规模肯定得降下来。而且日后铸管厂如果没有新的客户来源,这对铸管厂将来的发展会相当不利。

“可是爸爸……”王小明的话还没有说完,王坤就已经出去了,留给王小明的只是一个背影。

对八十年代的人来说,信息的传递非常缓慢,而有的时候一条信息可以救活一个企业,也可以让一家企业因此而倒闭,更能让一些人因为信息灵通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可是现在自己把好不容易得来的信息告诉老爸的时候,他却马上转身出去,不用猜也知道,他会上把这个消息第一时间通知王来东。本来按王小明的意思,老爸完全可以利用这个信息把铸管厂的厂长之位争取到手……

可是王小明没有想到,这次王坤并没有咨询他的意见,但是也把事情办成了,而且办得相当漂亮。

当王坤到王来东家里之后,马上就跟他讲了王小明从郭老板那里听来的消息。

“你的意思是说,最多两个月,广州那边就不会再跟我们进货?”王来东非常惊讶王坤说的这个消息,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铸管厂二个月之后就又会陷入困境。

“是的,销售科因为有广州城建局这个大客户,所以这几个月销售科并没有联系到多少业务。”王坤说道,现在他还只是副厂长,铸管厂的业务就算很快少了下来也和他没多大的关系,毕竟上面还有个王来东在顶着。

“看来得给销售科增加点压力才行,我们不能躺在过去的成绩上睡大觉嘛,王老师,你的业务水平是有目共睹的,我看以后销售科还得你负责起来才行。”王来东沉吟道。

“来东书记,我现在已经负责生产和财务,销售怎么还能让我负责?我只是副厂长而已。”王坤连忙拒绝道。

“能者多劳嘛,销售科你就先负责起来,我年纪大了,精力不继,以后我们王家村和铸管厂还要多靠你这样年富力强的干部才行。”王来东拍拍王坤的肩膀笑道,前段时间他一直拿不定主意,他一直在考虑是否要兼任厂长,但是现在他已经决定要放弃,但是这一个决定要等到王坤的这个消息得到广州那边证实了才行。

第二天一早,王来东就亲自给广州那边挂电话,同时还让人去镇上拍了个电报过去,双管齐下,很快消息就得到了证实,广州城建局预计再过两个月就能把这次的城市改造所需要的下水道全部采购完,现在他们是宁愿材料等开工,也不想到时停工等建筑材料。

这个消息证实之日就是王坤升任铸管厂厂长之时,当王小明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非常的开心,看来自己的重生已经让父亲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王坤现在既当了王家村的村长,现在又当了铸管厂的厂长,每天的事实就开始越发的多了起来。王坤生性谨慎,以前在副厂长的位子上时只是负责具体的事务,但是现在他是村长加厂长,需要做的却是做最后的决定,特别是如果王来东如果不在厂里的时候,更是如此。

而且家里的客人也越发的多了起来,有村民来找王坤办事的,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镇上的工作人员,他们如果下村来办事,一般就是在王坤家里。

现在王小明开始发现,自己晚上吃饭都很难和父母同桌吃饭了,因为如果家里有客的话,按照王家村的规矩,家里除了王坤可以陪客人吃饭之外,其他人都得等客人走了之后才能吃,否则是到厨房里去吃。

而陈淑珍都快成了专业的厨师了,可是有一点,虽然王小明很喜欢吃母亲做的菜,但是如果用来招待客人,她的烹饪水平就显得有点不够档次了,特别是如果有镇上的领导来的话更是如此。

PS:被人给挤下了首页新书榜,兄弟们,给点票,被人暴菊的滋味实在是太………………

  第四十三章 广告

王小明现在已经完成了忠侠恩仇的第三部,而且第四部也很快将会完成。这几个月他的生活非常的有规律,这也使得他的写作速度非常的快,可是现在因为父亲王坤升任了村长和厂长,本来王小明应该为他高兴才对,但是王小明现在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平静的生活已经被打乱了。

可是王小明也知道,这是一个必需的过程,如果自己想改变自己,想改变父亲的命运,想改变这个家的命运,家里热闹是必然的。

“妈,今天是不是又有人来家里吃饭?”王小明放学回来之后看到妈妈陈淑珍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现在的物质并不丰富,家里除了肉就是鱼和鸡,这对农村里的人来说,已经是过年了。

“我哪知道是什么人,你爸让我带信回来,让我晚上准备得丰盛点,对了,你到大伯家里去拿几斤他们自己煮的米酒。”

王奋喜欢喝一口,所以家里随时都有自己煮的米酒,而王坤却烟酒不沾,这本来是官场的大忌,可是他现在他还只是一名村官,如果有领导来家里吃饭,王坤也只好找人来陪酒,一般都会找王奋或是支书王来东。

“家里不是有瓶装酒吗?”

“上次就已经喝完了,你二伯还没有回来。”王求在县城,每次他回王家村拿货就会给王小明家带一些东西回来,比如好一点的烟酒什么的。但是因为他才回来没多久,而且前几天王小明家里天天有客,所以家里的存酒已经喝光了。

现在的人更喜欢喝瓶装酒,哪怕只是很普通的大曲,他们觉得更有档次。当然,这个时候的人也不会造假酒,所以瓶装酒的质量还是可以的。不像后世的人,反而更加农村人自酿自煮的米酒。

王小明拿了一个塑料桶到大伯家里倒了一桶米酒,回来后发现爸爸已经回来了,胡同随之一起回来的还是村支书王来东和另外几个穿着干部装的人,镇上的干部王小明现在也见过不少了,但是这几个人他只认识其中的一个,是镇上企业办的,而其他几天却没有见过。

“林书记,今天本来应该到我家里去用餐的,但是我家那婆娘却回了她娘家,家里没有个下厨之人了。”王来东一进门就向中间那人解释道。

他这一开口,王小明马上知道了这位是谁,镇党委书记林锋到自己家了。

王小明家里只有三间房加一个小厨房,其中两间是卧室,这一间又是客厅又是餐厅又是堂屋的房间实在不是太大,一下子进来五六个人就显得有点拥挤了。王小明和他的哥哥姐姐很懂事的进了自己的房间。

因为有了王来东,王坤就不要去找王奋来帮自己陪酒。而且今天来的是镇上的主要领导,也不适合再叫其他人。

今天林锋来王家村主要是为了铸管厂的事,现在王家村的铸管厂已经隐约成了三塘镇的明星村办企业,特别是今年以来,王家村铸管厂的产品打开了广州市场,铸管厂生产的铸管产品供不应求,产生的利润也是非常的惊人。

可是现在却有消息称广州城建局将在一个多月之后停止从王家村铸管厂进货,王家村铸管厂失去这个大客户,它也将很快陷入困境,现在铸管厂的销售科虽然也联系到一些业务,但是做惯了像广州城建局这样的大客户之后铸管厂,每个月的产量已经提高了很多,这些业务是不能消化铸管厂生产出来的产品。

而王坤在升任铸管厂厂长之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为铸管厂的产品找到销路,本来王坤只是一个数学老师,让他做会计还是非法胜任,就算是抓生产,以王坤的头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也能很快上手。

但是搞市场开发,开拓业务就不是王坤的强项了。但是上次由于王小明给他的那个消息让王坤现在成了铸管厂的产品推销能手,现在广州城建局那边马上要停止订单,所以铸管厂也好,王来东也好,甚至是在铸管厂入了股的王家村村民都把希望寄托在王坤身上了。

可是王坤哪里能一下子找到办法?为这事王坤也只好找王小明商量,王小明只给王坤出了一个主意:做广告,扩大铸管厂的知名度。

对一个信息不流畅的时代来说,广告的作用非常之大,而且所王小明所知,很快中央电视台、各省市电视台以及各大报纸将会同时刊登一个广告,也许说出来很多人都会有印象,一个抱着吉他,听着双喇叭,跳着迪斯科,唱着“一曲歌来一片情……”的年青人将把燕舞牌收录机带入千家万户!

王小明记得小时也经常看到或是听到这个广告,当时燕舞收录机的销量他并不太知情,但是在后世的时候他看过湖南卫视的汪涵主持的“天天向上”,王小明清楚的记得有一期节目他们把当年的这个“燕舞小子”请来了,据他所讲,燕舞的销量达到了上亿台,要知道当时中国的人口还没突破十亿,而燕舞收录机的销量能上亿,这个数字是多么的恐怖!

但是现在这个燕舞收录机的广告还没有开始播放,而王小明就已经在开始销售这个品牌的收录机了,当他从郭老板那里看到这个牌子的收录机之后,一眼就选中了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