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宝风流 >

第63章

天宝风流-第63章

小说: 天宝风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堪堪等最后一个舞枪手战位完毕,唐离的下一声断喝已是破空而出道:“灭灯。起歌!”。

此声即出,除观舞台两侧飞檐上挂着地两串五彩花灯外,无论楼上楼下及厢房诸色灯火应声而灭,整个院落中顿时陷入一片灰蒙蒙的黑暗,在今夜这火城一般的长安,这份黑暗来的份外特别。

这黑暗突如其来,楼下场院中固然是寂静一片。但观舞楼上却是难免引起一阵骚动,老宦官高呼一声“护驾”的同时。人已抢步挡在了天子身前,而于此同时,八道黑影自四下蹿出,直将那团衫人紧紧围住。

众人惶恐的同时,那居中正坐的便服天子却是淡淡一笑道:“朕信地过都阳侯,都散开!”,他这语声未毕。忽听楼下院中一声满带慷慨之气的长歌蓦然起道:

拨乱资英主,开基自晋阳。一戎成大业,七德焕前王。炎汉提封远,姬周世柞长。朱干将玉戚,全象武功扬。

场院黑暗,看不到歌唱者本人,但只听这声音技法绝是国手无疑,虽毫无器乐伴奏。单是这般清唱,也尽将这首歌颂大唐开基建国地《武功歌辞》中阔大气象尽显无疑。

适才的骚动之后,突然听到这样一首长歌,玄宗李隆基哈哈一笑道:“都阳侯有心了!”,也就是他这声大笑,缓解了观舞台上的紧张气氛。虽知道今日唐离布置的内容,但杨琦却没想到这个少年会来这么狠一手,刚才的他也是面色急变,心跳不已,直等听到这声大笑,方才彻底放下心来,长吁一口气的同时,才觉额头不知何时已爆出一片鱼鳞般的冷汗。

“起幻术?”,听到下边厢房中一个少年地高喝之声,手按扶手的李隆基又是一笑道:“杨爱卿。看下边摆的阵势及刚才这曲长歌。分明是要演《秦王破阵乐》,这时候来一出‘鱼龙蔓延’的幻术。可着实大是不妥呀!”。原来,隋唐间宫廷的大型幻戏《鱼龙蔓延》幻化出的场景乃是传说中的四海龙宫景象,正所谓“辰象森罗正,句陈羽卫宽。鱼龙排百戏,佩剑俨千官”,而这等热闹戏与前边的诸多布置地确不太协调。

随着唐离一声令下,两侧厢房中三十六位顶尖儿幻术师双手急动,堪堪等都阳侯那句:“还请陛下耐心后观”的话语说完,就见一片青光爆闪,场院中演舞台上凭空幻化出一片金光灿灿的皇家宫阙,这片青光在一片黑暗的场院中显的如此夺人眼目,附带着连那些鼓手、舞手也照的清晰可见。

见幻术已起,紧紧盯住外间景象地唐离高喝一声道:“击鼓,起舞!”。

音声未歇,“咚”的一声大鼓鸣响,“咚咚”、“咚咚咚”,随着鼓手节奏愈快,鼓声之间的停顿也越来越少,待到三二十下时,那鼓声已如暴豆般连绵不断,听其节奏,分明便是《秦王破阵乐》。

鼓声刚起,那一百零八个手持枪矛的舞者已是应声而动,此《秦王破阵舞》乃是为颂太宗当年战场征战勇武而作,群舞动作虽然简单,但最以节奏明快,气势雄浑取胜,在《霓裳羽衣曲》未出之前,它实是宫廷舞蹈中规模最大,也是最为刚健的盛舞。

七面用以沙场征战的战鼓同时擂响,这是何等气势?感觉身边几上茶盏为声波所震颤动不已,而那每一声鼓音又如同击在心中一般,搅的他心血沸腾,都阳侯忍不住心中暗暗叫苦:“疯子,真是个疯子,有花鼓不用,居然搬出真正的战鼓来!”。

鼓声隆隆,舞者烈烈,而伴随着这样的鼓舞,演舞台上的幻象陡然随之而变,自长安金碧辉煌地兴庆宫开始幻化,推过一片连天地宫宇,幻象随即展露的是气势恢弘地长安全景,随后画面再变,继续推进的则是五谷丰登的大唐疆域。

“全景,全景,对,就是这样,就是这样!”,旁边厢房中,眼睛大大瞪起的唐离注目演舞台,口中抑制不住的喃喃自语道:“秦王破阵,秦王破阵!”,应和着他的声音,在经过刚才那一套组合幻象画面结束后,演舞台上青光再闪。幻化出一往无际的刀枪丛林,盾兵、弓兵、轻步兵、重甲步兵,轻骑兵、重骑兵地影象一一闪过,如此近距离目睹这般刀枪大阵,观舞台上众人耳听隆隆战鼓,似已化身这无边杀戮的战场之中,只觉口干舌躁。无边死亡的威压漫天而来,片刻之后。才见那青光再变,扫过这一望无际的兵阵前沿,与之相对的却仅仅有数十骑骑兵。

“渲染气氛,渲染气氛”,双手又一紧手中的琉璃樽,唐离几乎是咬牙切齿的吐出这句话来。

战阵之上,残阳如血。血色地夕阳洒照在那数十骑重骑兵血迹斑斑的甲胄上,愈发为他们增添了几分英雄一去、势不回头地慷慨与苍凉。

这与敌人数万军阵对峙而毫无惧色的十七骑队伍正中,拥立的是一面在朔风之中烈烈舞动的大唐王旗,旗下那员身披黄金锁子甲的将领在这样一片如血夕阳的背景下,愈发显的伟岸无比。

综观李世民一生征战,最具代表性、同时也最为勇武地便是后世史书中一再渲染的十骑冲阵故事,史书记载中,这位大唐的建国者及中国王朝时代最伟大的君王面对敌三万军阵。率领一十七骑骑兵毅然破阵而出,此事于唐人,上至达官亲贵、下至贩夫走卒,可谓是无一不知,无一不晓,观舞台上众人见到刚才那些幻象已是万分惊诧。此时再一目睹如此场面,安能不心血沸腾,在当今天子拍案而起的同时,就见满楼众人,无论爵位高低,一体拜倒于地,口中悲呼道:“太宗陛下!”。

李隆基一代英主,继位之初励精图治,历三十年手创开元盛世,文治既成。又慕武功。北以安禄山力压东北诸族,西以封常清率大军与正日益强盛的大食会猎于西域。南收南诏诸族,自开元末以至天宝间可谓是年年征战。

心负宏图的玄宗李隆基尝无数次翻阅列祖事迹,一遍遍回想着先祖们沙场征战的英姿与豪气,常恨不能亲见,今日突然目睹眼前出现地一切,焉能不大惊而起。

凭栏而立,耳中战鼓声声,场中《秦王破阵舞》正至酣处,配合着浓浓鼓声,生造出一片沙场气象,目睹一片青光中的先祖先宗开国之初如此血满征衣,重兵环围,虽已是年近六旬的李隆基也觉心血激荡,难以自制。

厢房之中,“啪”的一声酒樽掷地的碎响,已经融入其中的唐离高呼一声道:“破阵”!幻象中地秦王缓缓压下王旗直指敌阵,当王旗再次竖立的时刻,随着一声龙泉吟响,十七骑勇士随着秦王手中宝剑指处,跃马狂奔而前……

如血的夕阳中,一十八骑铠甲染血的骑兵如一道利箭般向着敌军三万军阵狂飚而前,这是英雄一往无前的挽歌,这是壮士视死如归的悲壮。

朔风激昂,卷起那面残破的王旗烈烈飞扬,旗下狂奔最前的,永远是黄金锁子甲的秦王,夕阳的金光背投过他那伟岸地身影,此时地大唐英主周身四散金光,直使人不敢逼视。

龙目中蓦然爆出一道利芒,双手忘形重重拍打在扶栏上,直震得木制栏杆簌簌做响,此时的大唐天子忘形之下,恍若自己已置身其中,策马狂飙,一任那狂风刮过面颊,刮过火热地胸膛……

目睹此情此景,深陷其中的观舞楼中人忍不住再次齐声悲呼道:“太宗陛下……”。

马蹄刚动,场中七面战鼓落点愈急,当此之时,整个场院中已完全沉入这震动天地的杀伐之音中,鼓催舞步,《秦王破阵舞》至此也已经到了最为高潮的一章,身披甲胄的舞者面上或兴奋、或惊怒、或狰狞、或不甘……一百零八人,一百零八种表情,只将杀场健儿的神色模拟的惟妙惟肖,配合着他们手中或挑、或刺的长抢,分明就是又一个修罗战场。

十八骑战马狂飙,十八位勇士入阵,其间血雨腥风,那面染血的王旗几度起落,注目演舞台,上自当今天子,下至伏地拜倒的下人奴婢,当此之时更无一人能稍转眼目,每一次王旗低落,都是凄声一片。而每一次王旗再高高扬起时,都是如释重负的欢呼,当这面残破不堪地王旗终于在敌阵后出现,当身穿黄金锁子甲的秦王再次高高擎起它时,当李隆基不由自主的长吁出一口气,胸中心血欲沸时,观舞楼上一片连天喝彩声响起。这发自内心的欢呼声是如此巨大,以至在瞬时间竟压过了那巨响的战鼓。

“拿酒来!”。又过了片刻,从适才紧张情绪中放松的玄宗高喝一声道,直到一樽酒尽,才长笑一声道:“痛快,痛快!”。

战鼓收起,舞者自退。演舞台上,适才还是血流遍地的战场上。在一个个鲜红地血潭中,丛丛五颜六色的野花绽然开放,引得蜂蝶无数前来嬉戏,随后野花逝去,一栋栋房舍悄然而起,农人们自在耕耘,说不出地满足惬意。

“开元盛世,开元盛世!”。过度专注的太久,此时的唐离已是双眼满布血丝,而他恍如未觉,口唇开合之间,只是这四个字。

演舞台上幻象再变,重新出现的长安城千门万户。各色蕃人自由往来,东西两市货积如山,说不尽的锦绣繁华,泰山之颠,一位九龙冕服的帝王正自告祷上苍,行封禅大礼。

终唐一朝,封禅泰山者仅玄宗一人,目睹此状,刚刚放下酒樽的李隆基忍不住面露欢喜之意,而他身后那许多看客。也已是同声而起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封禅泰山代表了玄宗文治地最高成就。此一画面过后,再次闪现的则是京中高耸的拜将台。一个个将领自皇帝手中接过虎符印信,带领着铁甲健儿向四方开拔,正当此时,却又听适才的长歌在胡笳伴奏声中高起道:

严风吹霜百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膘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目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胡无人,汉道昌!

伴随着歌声,画面推进到四荒八极,一次次战事厮杀,一片片疆土阔大,看到此处,天子陛下大感欢悦的同时,连声唤酒。

若论大唐天子之好战,玄宗陛下绝对是首当其冲,经开元年间积蓄雄厚的国力之后,这位皇帝陛下随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边疆征战,而最让他得意的便是,在其治下,大唐羁縻州地数量达到鼎盛时的近九百个,几乎三倍于中原各州,而这无疑也是他文治之后,绝世武功的明证。

且不论今晚歌舞形式的新奇,单是这短短时间的幻术表演,单是这一首李青莲《胡无人行》的长歌,可谓无一不搔在玄宗陛下心中痒处,边品呷美酒,此时地他紧紧注目于演舞台,等待着下面的内容上演,今晚这场别致的幻术歌舞戏从一开始灭灯,便紧紧抓住了他的心。

如果说刚才的秦王破阵是慷慨的激烈,那么后来对开元盛世的描述就是雍容的大气,在经过这两组组合画面后,演舞台上青光闪动间,这第三组画面却最是情人间的相思离别。

幻象间首先出现的是上元日中景象。宫廷之外,各色花灯早已准备停当;宫廷之内,适才那位身穿冕服地帝王褪下身上地龙袍,换上一身百姓家常服,与她身边最美丽的妃子悄然调笑,相约两下分走,待月上柳梢之时,再复于皇城前相见,携手观灯。

画面中地妃子虽只是露出一个背影,但其体态间的风流已足使人构想她那一笑倾国的绝世姿容,她与君王的感情是如此之深,纵然是这小小短暂的离别也荡起一片相思惆怅之意。

自幻象间突然出现那个妃子的背影,观舞台上立时静寂无声,都阳侯屏气凝神的同时,小心翼翼的试图窥视着玄宗的脸色,只是让他失望的是,楼中光线太暗,却是什么也看不清楚。

画面不变,楼下左侧厢房中忽然有一声琵琶声起,随即,应和着琵琶声声,一个哀怨的女子歌道: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争忍不相寻,怨孤衿,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此曲一起,众人都觉耳中一新,这歌女所唱词调,无论从形式到内容,纵然是在坐诸多方家,也绝无一人曾经听闻。

此词虽然形式殊不如诗般工整,且多有破碎,但比起诗却更是细腻,尤其是在描绘女子与情郎分离时的那种情怀时,更是通过细微动作的描摹,将女子的相思刻骨,彷徨无计的心情刻画的入骨三分,只待那最后三句“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唱出,且不说歌女本人已是泫然欲泣,便是楼上听者也觉无比心酸,耳听此曲,眼看演舞台上依依深情的女子,虽看不清玄宗陛下的脸色,但他持樽的右手却是微微抖颤起来。

见到了如此地步,楼上天子依然不松口,厢房居中正坐的唐离将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