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那时汉朝 >

第38章

那时汉朝-第38章

小说: 那时汉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羽大势将去。

现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郦食其说的每句话的确都有道理。项羽不容天下诸侯,他也该到了天下诸侯不容他的时候了,这就好像在一个菜市场卖菜一样,他只会强买强卖,顾客们现在也该到联手抵抗的时候了。

田广当即被郦食其说服,答应归汉。

先前,田广听说韩信要来打他,他早派着两员大将率领重兵在前线等着韩信了,现在双方既然都谈妥了,那就撤兵吧,撤兵回来好喝酒。于是田广叫人把驻守前线的重兵撤回来,然后大摆盛宴,日日跟郦食其高谈阔论,指点江山,激昂酒气!

正所谓,福祸相倚,人无常福,亦无常祸,当郦食其喝得正欢时,死神却像晴天里的一片黑云向他飘来了。

这片黑云就是韩信。韩信带着几万军队,日赶夜赶好不容易赶到齐国的时候,却闻说郦食其只费了几滴口水就把齐王搞定了,他只好停止进军。真没办法,白跑一趟,谁叫郦其食快了一步,这个功劳只能让他占去了。

当韩信准备另做打算时,这时蒯通再次登场了。蒯通对韩信说道:将军您受汉王的命令来攻打齐国,尽管汉王独派使者游说齐王,但他没有给您下命令停止对齐国进攻呀,您怎么敢自作主张逗留不前呢?郦食其仅凭一根烂舌头,一夜之间就搞定齐国七十座城市,而将军当初带领数万军队,打了好久才拿下赵国五十座城市,你当将军这么久,难道会连一个竖儒都不如?

这就是传说中的挑拨离间,蒯通的一字一词都像一把看不见的刀,狠狠地划伤了韩信的自信,戳到了他内心的痛处。

是呀,你汉王没跟我打声招呼就来赵国夺我帅印,这次你也没给我打招呼说停止进攻齐国,我凭什么还要替你着想?再且,我好不容易经营赵国,根基还没扎牢,你就让我片刻没了立锥之地,齐国是一块极大的肥地,我凭什么不能把它拿下来当做自家地盘经营?

蒯通的一席话让韩信顿然开悟,好,就这么办,先斩后奏,渡过黄河,打进齐国,然后再接着和汉王慢慢玩忽悠。

十月,冬天,鬼风四起,吹向了齐国。韩信就是那阵鬼风,他乘着齐国放松警惕,突然袭击历下(今山东省济南市),直逼齐国首都临淄城。田广糊涂了,明明都谈好了,干吗还要打?好一会儿,田广才恍然大悟,原来郦食其早和韩信串通一气了。

田广简直要疯了,郦食其,你这个骗子,我好心陪你花天酒地,你竟然把我出卖了,我要让你不得好死!

那时候,要想让一个人不得好死,那就是把他烹掉,这招项羽同志屡试不爽,田广立即叫人架火烧锅,准备把郦食其煮熟祭天。

其实,田广真误会郦食其了,这都是韩信和蒯通搞的鬼,并不是郦食其的错。

谁错谁对,只有郦食其一人心知肚明,城池都拿下后,文书也发出去了,真不知韩信发什么神经还要打齐国,这摆明不是让他郦食其难看吗。韩信你抢功就明说嘛,干吗还要动刀动枪,最后让我一个人活活地受死罪!

死到临头,说什么都是没用了,那时候没有电话,也没有手机,要不然还可以立即打个电话或者发个短信对质一下。当然,郦食其也是可以写信问个明白的,但是田广对他已经彻底失去信心了,韩信的兵都打到首都城外了,鬼还信你郦食其的对质,说不定又来一个里应外合,那死得更快。

郦食其,你就受死吧,如果你有什么冤屈的话,请到阎罗王那里投诉吧。于是,愤怒的田广不再让郦食其做任何补救措施,嘣的一声把郦生扔到锅里烹了。

同门同派相争相杀,从来都是鬼谷子的门生开的恶头,如孙膑对庞涓,张仪对苏秦,他们统统都是鬼谷子一手栽培起来的。这两对死对头,再加上法家李斯对韩非子,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生死冤家,前世肯定已经杀得难分难舍,才相约今生彻底做个了结。

但蒯通和郦食其不是同学,只属纵横家一派,郦食其之死,更加证明了一个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市场不相信眼泪。他们的相争相斗不是宿命,更不是偶然的,而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天下虽大,可哪里比得过人的野心大。兵家也好,法家也好,纵横家也好,如果他们形成瓜分市场的格局时,斗争只会激烈而不会缓和。在他们的内心里,谁不想把生意做大做强,谁不想把生意做到天下只有他一个招牌垄断?

垄断是斗争的内在驱动力,庞涓想垄断魏国军事,所以好友孙膑成了敌人;李斯想垄断秦国丞相之位,所以韩非子只能先行一步;郦食其想垄断降服齐国的功劳,蒯通当然不允许他独享成果,让他先做了韩信的陪葬品。

斗来斗去,说来说去,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字:利。利,左为禾,右为刀,禾永远都躲不过刀的割杀。这就是真实的人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利来利往,恩恩怨怨何时了;小楼昨日又东风,故人不堪回首月明中。是啊,功名利禄,不过如过眼云烟,人生一世,不过如白驹过隙,生死富贵皆是梦,唯有青山不老,共秋水长流!

安息吧,郦食其,天堂自有佛陀路,愿你一路走好!

第三十三章 救世主

公元前203年,十月。田广煮了郦食其后,自己也不能在齐都待下去了,他只好向东逃跑,向项羽求救。

此时,项羽正在魏地追赶彭越这头老狗,哪有空去管田广的死活,十七城被彭越抢去了,他要一个接一个抢回来。霸王的称号不是白混的,但彭越占领的这些城市不是每座都如肉包子一样不经咬,外黄就是一块硬骨头。一连数天,项羽不但没有咬掉外黄,反而磕掉了几颗牙,还磕出满嘴的血!

项羽愤怒了!彭越,你够狠,你知不知道让我磕掉牙齿的严重后果!

所有兄弟都听好了,后退两百米,一鼓作气冲进城去,就算外黄是铜墙铁壁也要给我把它冲垮,冲进去杀他个片甲不留!

外黄的末日来了!

项羽发起进攻的号角再次响起,昏暗的天空下,楚军的铁骑像一阵拔地而起的龙卷风,呼呼地卷上古老残破的城墙。其实,彭越在项羽的眼里,连条狗都算不上,顶多就是条毛毛虫,他想怎么踩,就怎么踩,他想什么时候踩,就什么时候踩。

但外黄久攻不下,不是因为彭越突然成龙了,而是外黄城内的百姓死命抵抗。对项羽来说,抵抗就等于犯罪,但凡犯罪那是要受惩罚的,外黄人,你们准备为自己犯下的错买单吧。

项羽呼吼着像一阵强风冲击着外黄,外黄人终于顶不住了,只好主动投降。项羽进入外黄城后,立即把所有男男女女老老小小全都拉到城下,然后下达了一道可怕的命令:都听好了,十五岁以上的站在左边,十五岁以下的站在右边,右边的留下,左边的全拉到城东去。

城东?去城东干吗呀?突然之间,所有人立即明白过来了,项羽这是要拉这帮无辜的百姓到城东全部坑杀!

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抵抗是死,投降了也是死,怎么摆脱不了死啊。外黄满城当即响起了一片末日来临时的嚎哭。

哭算什么,哭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甚至只会增加项羽痛杀的快感。在这个真正的弱肉强食的时代里,残暴是满足残暴者最大的娱乐,没有比杀戮更让人痛快,更能刺激人的感官功能!

尼采说,社会之所以进步缓慢,正是因为弱者拖住了强者的后腿,弱者统统该死。

项羽说,他之所以攻城慢,正是因为你们这些不知死活的百姓死守外黄,守城者统统该杀!

杀!似乎是项羽一生唯一的生活方式!

百姓仍然哭天震地,东城,跨一步就离地狱近一步,跨两步地狱仿佛就已经在脚下了。无处不在的苍天啊,你睡着了吗,请你睁开眼吧,如果你不能给项羽一个不杀的理由,那就派一个可以救赎生灵的人儿吧。

在那个混账无望的时代,多少年来,万能的苍天一直都在沉睡不已,但是他也有被叫醒的时候,这次,苍天恰恰是被百姓的哭声吵醒了,竟然大发慈悲给外黄派来了一个救世主。这个救世主,不在城外,而在城内;不在左边,而在右边,一个十三岁的小孩身上。

十三岁,如果是女孩子的话,按中国古代年龄范围,恰好赶上了豆蔻年华;如果是男孩子,却什么都不是,因为男孩子二十岁才加冠,方可雅称弱冠年华。苍天给外黄百姓指定的这个救世主,不是豆蔻年华,而是一个离弱冠年华还差好大一截的小男孩!

一个十三岁的毛孩,换成今天,顶多就是玩网络游戏比较出色的初中生,然而让人奇怪的是,这男孩子不知从何而来如此神力要救外黄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其实,这位小朋友不是什么大人物的小孩,不过是外黄县令门客的儿子。苍天有眼,他不是个放牛娃,游说大人物正是他老爹一生的光荣事业,他从小对游说之术耳濡目染,多多少少学到了一点毛皮功夫。

小孩贵姓及名字,我们都无法知道了。我们只知道他是一头不怕虎的初生牛犊,这牛犊不忍心看项羽要杀人,因为他们杀的尽是一些看着牛犊长大的老牛,这些人,有他亲爱的父亲、母亲、邻居、三姑、四婆,他们马上就要当垃圾一样地被埋掉了。

对这孩子来说,怕或不怕,都不再是一个年龄问题,也不是一个常识问题,更不再是一个生活问题和哲学问题。它,仅仅是本能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孩子仅是凭着一股天生的本能和智慧去挑战项羽好杀泄愤的习性的,幸运的是,这孩子赢了!

司马迁没有记载这个孩子是怎么求见到项羽的,但我们可以这样想象:这个孩子看到左边队伍中,他可怜的爸爸妈妈正在哭着向他挥手告别,残酷的生离死别让他鼓起勇气,对一个值班的士兵说,哥哥,帮帮忙,我要见项羽叔叔。

去去去,滚一边去,不杀你就不错了,还要见什么项羽叔叔。

哥哥,我有很多话想跟项羽叔叔说。

有什么话就直接跟我说吧,我帮你转达。

不,我要当着他的面说。

真是一个难缠的孩子。但幸运的是,这孩子碰到的是一个不坏的兵哥哥,兵哥哥把他带到项羽面前。孩子仰望着项羽,就像仰望着一座遥不可及的山峰,而恰恰是,项羽不仅仅是一座山峰,而且也是一个历史的巨人!

一个绝对渺小的孩子和一个绝对强大的霸王的比较,真是一个不可想象的场面,这孩子他会用什么妙招,去征服这个千万人都无法征服的叔叔呢?

征服有很多种,以强力征服强力,叫以暴制暴;以温柔征服强力,叫以柔克刚。温柔又有许多种,虞姬征服项羽的温柔,我们叫做感性温柔;而这个黄毛小孩征服项羽,我们却称它为智性温柔。

孩子征服项羽的话意思大约如下:彭越大叔劫持外黄百姓,外黄百姓不得不被逼着抵抗。但是他们现在投降,是为了等着您项叔叔的到来,可是您来了又偏要杀掉他们,这让外黄百姓又怎么来表达他们的归投之心?再且,项叔叔您向东还有十几个城市要攻打,如此滥杀,他们还敢投降吗?

项羽当场震惊了。他不是没见过高妙的理论,而问题是,这样高妙的理论竟然是从一个十三岁的小孩子嘴里脱口而出。这小朋友说得也很实在,他这话等于说,上将杀战,重在杀心,而不杀百姓之身,就等于杀了他们的心,杀天下人之心,威服天下之诸侯,不正是项羽一辈子苦苦追求的梦想吗?

佩服,实在是太佩服了!

项羽当即承诺不杀,全部释放准备坑杀的百姓。外黄百姓又是一场嚎哭,这哭声不是悲天抢地的哭声,而是告别地狱的哭声,是他们生命本能对死的恐惧及生的渴求的极致宣泄!

人间,这是一个多么值得留恋的地方啊,多少人为你哭着而来,为你哭着而去,又为你再哭着回来,生生死死都是为了你,尽管你现在已经民不聊生,但是你仍然是人类所知道的最合适和最受人欢迎的‘安居乐业之地。

这个十三岁的小救世主的出现,让天下仿佛看到了一丝丝的希望,如果苍天是可以吵醒的话,那么下次就用更大的哭声把他弄醒,让他派一个更大的救世主来拯救人间吧。是的,没有人不相信,痛苦即将结束,眼前这一切,不过是黎明前最难熬的那一段黑夜!

但要挺过黑夜,需要一场决战。是的,决战,它为期不远了!

挑战

跟所有的戏剧一样,要进入高潮,必须经过序幕,开端,发展。天下百姓等着看楚汉相争这幕大戏的高潮,流尽了多少浓血沉泪,熬过了多少兵荒马乱,经历了多少妻离子散。现在,他们似乎已经听到了急促的马蹄声和紧迫的战鼓声。

是的,这是高潮来临之前的声音,这个声音就叫挑战。

忍够了坚壁清野的日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