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那时汉朝 >

第37章

那时汉朝-第37章

小说: 那时汉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没有一个比关中更安全更舒心的地方了,没粮食,找萧何,没兵马,找萧何。刘邦几乎是光着身子逃回来的,萧何刚给他凑了一支队伍,他却又蠢蠢欲动想要出关挑逗项羽了。

这时,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姓辕的先生给刘邦提了一个谋略,他建议刘邦避项羽锋芒,南出武关,假装向东抄其老巢彭城,诱其南来。一旦项羽真来,就坚壁不出,缓和荥阳压力,一面命令韩信尽快消化北方战果,前来助战。由此,汉军几方分散楚兵,汉军也可以趁机歇息休养,待时机成熟,再反扑不迟。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策略。这招就叫游击作战,打不赢就跑,跑了再回来接着打,就是拖也要拖死你。

果然,刘邦带着一队人马敲锣打鼓地南出武关,一直走到了宛城。宛城是一座不光荣的小城,却让刘邦有过一段最光荣的岁月。三年前,刘邦听张良一言回军绕宛城三匝之事,对他来说仍然历历在目。

然时过境迁,世事沧桑,此时宛城非彼时宛城,此时汉王也非彼时沛公。当远在北边的项羽闻听刘邦出关时,他像一只闻到了不祥气味的饿狼,果然引兵南下拦截。

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当项羽刚在宛城驻军,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时,却又突然听说彭越又在后方破坏他的粮道。没办法了,天大的事也没有粮食的事大,项羽只好留一支军队守住宛城,独自带兵杀向彭越。

刘邦和彭越这叫遥相呼应,搞的是让项羽疲劳的战术。项羽前脚刚走,刘邦后脚就加大火力打掉了宛城外的围兵,又趁机溜回北方重新占据成皋。

成皋?!项羽恍然大悟,又上当了。他东跑西奔了一个月,原来刘邦竟然是企图搞疲他的军队。

算起来,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够了,想再多骗一次都没机会了,干掉荥阳,下一个就是成皋!

第三十二章 黑云压城

于是,项羽率军插向荥阳,烹了周苛后,又重新死死地包围了刘邦。

刘邦,看你还有什么骗招,如果你想活,就赶快长双翅膀飞出来,不然成皋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是的,刘邦不能长翅膀,他也没有第二个纪信了,但是没翅膀没纪信不等于飞不了,出人意料的,这次刘邦又逃出了项羽的天罗地网。

刘邦是独自坐着夏侯婴的车跑掉的,夏侯婴的车技天下皆知,他载着刘邦悄悄地从成皋北溜出去,两人渡过黄河,直奔小修武城。小修武城,正是韩信和张耳的驻军所在地。

刘邦和夏侯婴没有立即去见韩信和张耳,而是悄悄地在城里找了一家旅馆潜伏下来。奇怪了,刘邦为什么不去见韩信呢,他到底要干什么?其实,谁都无法想到刘邦此时复杂而又恐惧的心,彭越逃跑,荥阳和成皋统统陷落,关中更是不知被他搜刮过多少次了,想再刮一次,铁锅也得被刮破了。

也就是说,目前的刘邦基本上一无所有了,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曾经率领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进发彭城的壮举,也只有在梦里才能重复了,他唯一渴望的是,韩信和张耳属下的这支部队能让他东山再起。

渴望当然是一件很美的事,但是当渴望和现实撞到一起时,往往会变成一厢情愿,或者另外一个可怕的下场。如果韩信能够听使唤,一切都好说,可问题是,谁敢保证韩信和张耳是听使唤的人?

韩信不是萧何,他不过是萧何一手推荐过来的,对于这个人,刘邦心里一直没底。当初之所以提拔韩信当大将军,完全是冲着萧何的面子来的,当然,事实证明给萧何这个面子是对的,没有韩信,刘邦就算不永远待在汉中,至少也要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被关在汉中数星星月亮过日子。

可这又能证明什么?今天韩信非彼时的粮食小官,中国整个北方基本上都是他的,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时代,兵杀将,将杀王,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还有一个重要的讯息是,刘邦曾派人呼唤韩信出兵荥阳,而韩信迟迟不见动作,难道这其中就没有问题吗?

这样说来,韩信是一个并不怎么可靠的将军,而刘邦又是一个很油的诸侯王,大家彼此彼此,事到如今,刘邦怀着一颗失败而畏惧的心来见韩信,他不得不提出着一万个小心。

小心防范是对的,这是动物自我保护的一种基本技能。第二天,凌晨。刘邦和夏侯婴战战兢兢地过了一晚,偷偷地摸黑起床了,刘邦坐车,夏侯婴开车,两人挂着汉王使者的名号,直接驰入了韩信军中。还没等士兵传话,刘邦和夏侯婴就像老鹰扑食一样,又狠又准地闯进了韩信的卧室,把韩信从床上掀下来,并把他身上的符印夺了下来。

符印,对于中国古代军队将领来说,那是比命根子还命根子的宝物。军队行军打仗,颁布军令,集结军队,属将和士兵从来都是认印不认人,就算是天皇老子来了,手中无符印,想调动一支军队,那可是比登天还难。

同时,一个君王想废黜属将,第一件事也就是夺去他的符印,符印于将军,就像金箍棒于孙悟空一样,金箍棒被夺走,孙悟空就算想砸场也砸不起来了。

这一幕就像演戏,还没来得及彩排就正式公演了。张耳也不能幸免,刘邦夺两人军权后,趁热打铁,立即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重新调整军岗,刘邦升韩信为相国。同时,刘邦又命令张耳四处巡行,加强军备防守赵地,而张耳的军队交给韩信带去攻打齐国。

这时韩信和张耳如梦初醒,原来刘邦是独自打劫他们来的。

又是夺帅,又是调包,这就是刘邦的不寻常处。只一夜之间,刘邦摇身一变,从一个光棍司令又变成了有着数万军队的王。

刘邦就是这样的一种人,在一个生存为第一需要的战争时代里,当他强大到可以说话算数的时候,他可以拍着任何人的肩膀称兄道弟,甚至比亲兄弟和旧将领还要亲。但当他沦落成像只地老鼠到处钻洞的的时候,他也可以六亲不认,不择手段。

此时,刘邦刚在赵国站稳脚跟,驻守成皋的其他将领也纷纷弃城逃跑到赵地跟随刘邦,成皋随即沦陷。沦陷就沦陷吧,没什么了不起的,胜败乃兵家常事,失去荥阳和成皋都算不上什么,只要有了军队,一切又将可以重来。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出发!

黑云压城

郦食其之死。

秋,七月。天王星旁,孛星流现。孛星,即一种尾巴光芒比慧星短的流星,按古代天文学家的说法,这是一种不祥的征兆,只有君王作恶多端,孛星才会出现。

天上的事,神仙说了算;地上的事,人说了算。项羽攻陷成皋后,急扑刘邦的根据地——关中,这才是一个真正不祥的征兆,刘邦闻听,立即派兵驻守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截击项羽,阻住了楚军的西进路线。

八月,仲秋。刘邦元气恢复,率兵渡过黄河南下,驻军小修武城(今河南省获嘉县东城)。一个多月前,他孤身在这里夺帅奋起,今天,他准备大宴将士,从这里出击与项羽决一死战。

决战,那是每个男人都渴望的事业!

然而,当刘邦准备大战一场时,有个从来没听说过其名字的郎中郑忠,突然跑出来游说了一通,他对刘邦建议道,汉军元气初复,底气不足,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冒进出击。如今最好的办法是:高筑墙,广积粮,缓急战。

好一个高筑墙广积粮,那就中场休息暂且不打。但刘邦不打,不等于彭越不打,彭越与英布的作风简直是一个模子浇出来的,他爱正面迎击,更爱侧面袭击,尽管彭越被项羽狠狠教训过一顿,但他又卷土重来,继续破坏项羽的粮道。

彭越,你真是一只难缠的恶老鼠!

刘邦看到彭越在东边这样忙得不亦乐乎,不由乐了。兄弟好样的,我欣赏的就是你这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勇气,你搞你的,我也派人和你一起凑个热闹。

于是,刘邦派两万步兵、几百骑兵前往助战,带队人是刘邦的堂兄刘贾,及小时与刘邦同穿一个裤衩长大的伙伴卢绾。刘贾和卢绾带大队人马从白马津渡过黄河,像一把尖刀直刺向楚地腹部。其实,刘贾既是尖刀,又是火把,他和彭越遥相呼应,烧绝项羽粮仓,破坏输粮管道,一下子掐断了项羽前方的粮食供给。

驻守西楚本土的楚军也不是吃白饭的,他们像发疯的狗一样到处追着刘贾咬,刘贾更不是白吃饭的,楚兵一到,他不逃跑也不迎战,而是驻扎下来坚壁不出。真是有其弟必有其兄呀,刘贾也是个老油条,无论楚兵怎么叫战,他就是不出兵,你要想问为什么,就请自个写信去问问我们家刘三吧。

楚兵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赶又赶不走,打不打不了,这叫人咋整呢?

彭越和刘贾心有灵犀,刘贾在一边耍赖不战,彭越却从另一边趁机把楚军打个措手不及,一口气就拿下了睢阳和外黄等魏地十七个城市。十七座城市,对于寸土必争的项羽来说,那不等于要了他半条命吗?

远在成皋的项羽再次发飚了,粮道断绝,城市沦陷,这真叫人又是心焦又是心痛。彭越,如果你嫌打你一次不够,那就一次性地给你做个了断吧。

九月,项羽对他的参谋长曹咎说:我现在托你守住成皋!你一定要记住,不管刘邦怎么挑衅,你都不要出城应战,一旦他挥兵向东,你给我截住他就行!不出十五天,我一定干掉彭越,到时我将回兵来助你!

打了这么多年仗,只见到项羽挑衅别人,没见过他躲着刘邦,是战争让他学会了独立思考,也让他找到了对付老油条刘邦的方法。如上所述,这个方法就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刘邦,你就来吧,这次轮到你叫我打,我就偏不打给你看。

项羽所料没错,只要他一离开成皋,刘邦这条恶龙又要卷土重来。但是有一点让项羽没想到的是,刘邦本人并不打算进攻成皋,反想放弃成皋,撤退到巩县和洛阳一带,和楚军保持一定距离好有进退余地。但是,刘邦这个愚蠢的想法马上就被一个人否定了,他就是被刘邦骂了还不到一年的竖儒郦食其。

郦食其果断地对刘邦说道,成皋决不能放弃。行军打仗,粮食是第一生命线,而成皋附近有一个粮仓敖仓,放弃成皋就等于放弃敖仓,放弃敖仓就等于放弃了粮食,没有粮食,又怎么能够和项羽继续作战下去?当务之急不是撤退,而是趁项羽主力东还之时,迅速攻下荥阳和成皋,据有敖仓,并守住白马津,与项羽形成割据局面,那么就不怕天下没人归附你了。

这是一个不能拒绝的良策,刘邦不能再骂郦食其为竖儒了。刘邦接受了郦食其的意见,准备进攻成皋。然而,这时郦其良又提出一个超乎常人的请求,他对刘邦说道:燕国和赵国已经平定,唯有齐国还没有搞定。齐国田氏家族强大,尽管您派出韩信几万军队去攻打齐国,但我估计短时间内是很难拿下齐国的,请大王允许我出使齐国,游说齐国,使它归附大王!

郦食其真是一个胆大包天的人,军队都搞不定,他就想凭着这根三寸不烂之舌去摆平。这个不同寻常的请求让人联想翩翩,郦食其到底是想重温当年苏秦说退百万雄师的经典,还是想彻底洗刷刘邦贯之的竖儒之名,或者是想跟张良大师再争一高下?

齐国是什么地方?田氏家族又是些什么人?从第一任齐王田儋到后来的田荣,再到现在主政的田横,都不是等闲之徒。反秦以来,田氏王权从来没向任何一个诸侯屈服过,项梁搞不定他,项羽也搞不定他,唯有宋义搞定过,可是宋义后来却被项羽搞定了,那还是等于他没搞定过。而现在郦食其仅凭一张嘴,就想搞定这么多人没办成的事,能行吗?

郦食其的回答是,肯定能行。

而事实也证明,郦食其是真的行了,但是他像宋义一样,行也等于不行,因为他被另外一个人搞得不行了,那个人也是他的同门——蒯彻(亦称蒯通)。

在看两个纵横家斗智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郦食其是怎么搞定齐国的。郦食其到齐国后,找到了新当家田广,他们没有太多的客套话,郦食其一见面就问田广:大王知道天下将由谁来统一吗?

田广一笑,故意问道:我不知道,难道你知道?

郦食其理直气壮地说道:我当然知道,天下肯定将由汉王刘邦统一。

田广又一笑:先生您这话从何得来?

郦食其拍拍胸脯道:就从这里得来。

郦食其说得一点没错,天机就藏在人的胸脯内,愚蠢的人是永远看不到里面的。但郦食其是来求人的,不是来骂人的,只能晓以利害,动之以情。于是郦食其给田广讲了一大堆道理,但是总结来只有两条:第一,项羽的性格有问题。第二,项羽大势将去。

现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郦食其说的每句话的确都有道理。项羽不容天下诸侯,他也该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