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鲁迅 >

第196章

鲁迅-第196章

小说: 鲁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姊妹,同胞看;可恨我的贱内是旧式,说不通。
你要知道旧式的女人顽固起来,真
是无法可想的,我现在正在另外想点法子……。

  “但是,那娃儿已经多天没有裤子了,她是灾民的女儿。

  我料你一定肯帮助的。
我们都是‘贫民之友’呵。
况且你做完了这一件事情之
后,就是全始全终;我保你将来铜像巍巍,高入云表,呵,一切贫民都鞠躬致敬……。


  “对了,我知道你一定肯,你不说我也明白。
但你此刻且不要脱下来。
我不能
拿了走,我这副打扮,如果手上拿一条破裤子,别人见了就要诧异,于我们的牺牲
主义的宣传会有妨碍的。
现在的社会还太胡涂,——你想,教员还要吃饭,——那
里能懂得我们这纯洁的精神呢,一定要误解的。
一经误解,社会恐怕要更加自私自
利起来,你的工作也就‘非徒无益而又害之’〔10〕了,朋友。

  “你还能勉强走几步罢?不能?这可叫人有点为难了,——那么,你该还能爬?
好极了!那么,你就爬过去。
你趁你还能爬的时候赶紧爬去,万不要‘功亏一篑’
〔11〕。
但你须用趾尖爬,膝髁不要太用力;裤子擦着沙石,就要更破烂,不但可
怜的灾民的女儿受不着实惠,并且连你的精神都白扔了。

  先行脱下了也不妥当,一则太不雅观,二则恐怕巡警要干涉,还是穿着爬的好。

我的朋友,我们不是外人,肯给你上当的么?舍间离这里也并不远,你向东,转北,
向南,看路北有两株大槐树的红漆门就是。
你一爬到,就脱下来,对号房说:
  这是老爷叫我送来的,交给太太收下。
你一见号房,应该赶快说,否则也许将
你当作一个讨饭的,会打你。
唉唉,近来讨饭的太多了,他们不去做工,不去读书,
单知道要饭。
所以我的号房就借痛打这方法,给他们一个教训,使他们知道做乞丐
是要给人痛打的,还不如去做工读书好……。

  “你就去么?好好!但千万不要忘记:交代清楚了就爬开,不要停在我的屋界
内。
你已经九天没有吃东西了,万一出了什么事故,免不了要给我许多麻烦,我就
要减少许多宝贵的光阴,不能为社会服务。
我想,我们不是外人,你也决不愿意给
自己的同志许多麻烦的,我这话也不过姑且说说。

  “你就去罢!好,就去!本来我也可以叫一辆人力车送你去,但我知道用人代
牛马来拉人,你一定不赞成的,这事多么不人道!我去了。
你就动身罢。
你不要这
么萎靡不振,爬呀!朋友!我的同志,你快爬呀,向东呀!……”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三月十六日《语丝》周刊第十八期。

  谟,谋划。
《尚书》中有《大禹谟》、《皋陶谟》等篇。

  〔2〕“责备贤者” 语出《新唐书·太宗本纪》:“《春秋》之法,常责备于
贤者。
”求全责备的意思。

  〔3〕“禹入裸国亦裸而游” 语出《吕氏春秋·慎大览》:“禹之裸国,裸入
衣出。
”又《战国策·赵策》:“禹祖入裸国。
”这里用以说明随俗的必要。

  〔4〕指当时曾发生的索薪事件。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公教人员因薪金常年拖欠
不发,生活难以维持,曾联合向反动政府索讨欠薪。
当时却出现了一种以为教员要
薪水、要吃饭就是不清高的谬论。
如林马矣(曾京农大校长公开信》中说:“身当
教员之人,果有几人真肯为教育牺牲?……教育为最神圣最清高之事业,教育家应
有十分牺牲精神……不能长久枵腹教书,则亦惟有洁身引退,以让之可以牺牲之人。

作者的这段话就是针对这类论调而发的。

  〔5〕四郊多垒 语见《礼记·曲礼》:“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
”垒,
堡垒,作战时的防御工事。

  〔6〕“四书” 即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北宋
时程颢、程颐特别推崇《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
  南宋朱熹又将这二篇和《论语》、《孟子》合在一起,撰写《四书章句集注》,
自此便有了“四书”的名称。
它是旧时学塾中的必读书。

  〔7〕“莘莘学子” 语出晋代潘尼《释奠颂》:“莘莘胄子,祁祁学生。
”莘
莘,多的意思。
此语常见于章士钊等人的文字中。

  〔8〕“君子忧道不忧贫” 语见《论语·卫灵公》。

  〔9〕“成人之美” 语见《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10〕“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语见《孟子·公孙丑》。

  〔11〕“功亏一篑” 语见《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功败垂
成的意思。
篑,竹制的盛土器具。




                              夏三虫〔1〕

  夏天近了,将有三虫:蚤,蚊,蝇。
  假如有谁提出一个问题,问我三者之中,最爱什么,而且非爱一个不可,又不
准像“青年必读书”那样的缴白卷的。
  我便只得回答道:跳蚤。
  跳蚤的来吮血,虽然可恶,而一声不响地就是一口,何等直截爽快。蚊子便不
然了,一针叮进皮肤,自然还可以算得有点彻底的,但当未叮之前,要哼哼地发一
篇大议论,却使人觉得讨厌。如果所哼的是在说明人血应该给它充饥的理由,那可
更其讨厌了,幸而我不懂。
  野雀野鹿,一落在人手中,总时时刻刻想要逃走。其实,在山林间,上有鹰,
下有虎狼,何尝比在人手里安全。为什么当初不逃到人类中来,现在却要逃到鹰
虎狼间去?或者,鹰虎狼之于它们,正如跳蚤之于我们罢。肚子饿了,抓着就是
一口,决不谈道理,弄玄虚。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
心悦诚服,誓死不二。人类,可是也颇擅长于哼哼的了,害中取小,它们的避之惟
恐不速,正是绝顶聪明。
  苍蝇嗡嗡地闹了大半天,停下来也不过舐一点油汗,倘有伤痕或疮疖,自然更
占一些便宜;无论怎么好的,美的,干净的东西,又总喜欢一律拉上一点蝇矢。但
因为只舐一点油汗,只添一点腌臜,在麻木的人们还没有切肤之痛,所以也就将它
放过了。中国人还不很知道它能够传播病菌,捕蝇运动大概不见得兴盛。它们的运
命是长久的;还要更繁殖。
  但它在好的,美的,干净的东西上拉了蝇矢之后,似乎还不至于欣欣然反过来
嘲笑这东西的不洁:总要算还有一点道德的。
  古今君子,每以禽兽斥人,殊不知便是昆虫,值得师法的地方也多着哪。
  四月四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四月七日《京报》附刊《民众文艺周刊》第十
六号。



                             咬文嚼字〔1〕

                                   一

  以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而来主张男女平等的男人,却偏喜欢用轻靓艳丽字样来
译外国女人的姓氏:加些草头,女旁,丝旁。
不是“思黛儿”,就是“雪琳娜”。

西洋和我们虽然远哉遥遥,但姓氏并无男女之别,却和中国一样的,——除掉斯拉
夫民族在语尾上略有区别之外。
所以如果我们周家的姑娘不另姓绸,陈府上的太太
也不另姓蔯,则欧文〔2〕的小姐正无须改作妪纹,对于托尔斯泰〔3〕夫人也不必
格外费心,特别写成妥鉐丝苔也。

  以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而来介绍世界文学的文人,却偏喜欢使外国人姓中国姓:
Gogol姓郭;Wilde姓王;D’An-nunzio姓段,一姓唐;Holz姓何;Gorky姓高;Ga
lsworthy也姓高,〔4〕假使他谈到Gorky,大概是称他“吾家rky”〔5〕的了。

  我真万料不到一本《百家姓》〔6〕,到现在还有这般伟力。

  一月八日。


                                   二

  古时候,咱们学化学,在书上很看见许多“金”旁和非“金”旁的古怪字,据
说是原质〔7〕名目,偏旁是表明“金属”或“非金属”的,那一边大概是译音。

是,鏭,鎴,锡,错,矽〔8〕,连化学先生也讲得很费力,总须附加道:“这回是
熟悉的悉。

  这回是休息的息了。
这回是常见的锡。
”而学生们为要记得符号,仍须另外记
住腊丁字。
现在渐渐译起有机化学来,因此这类怪字就更多了,也更难了,几个字
拼合起来,像贴在商人帐桌面前的将“黄金万两”拼成一个的怪字〔9〕一样。
中国
的化学家多能兼做新仓颉〔10〕。
我想,倘若就用原文,省下造字的功夫来,一定
于本职的化学上更其大有成绩,因为中国人的聪明是决不在白种人之下的。

  在北京常看见各样好地名:辟才胡同,乃兹府,丞相胡同,协资庙,高义伯胡
同,贵人关。
但探起底细来,据说原是劈柴胡同,奶子府,绳匠胡同,蝎子庙,狗
尾巴胡同,鬼门关。
字面虽然改了,涵义还依旧。
这很使我失望;否则,我将鼓吹
改奴隶二字为“弩理”,或是“努礼”,使大家可以永远放心打盹儿,不必再愁什
么了。
但好在似乎也并没有什么人愁着,爆竹毕毕剥剥地都祀过财神了。

  二月十日。


         ※        ※         ※

  〔1〕本篇最初分两次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一月十一日、二月十二日北京《京报副
刊》。

  本篇第一节发表后,即遭到廖仲潜、潜源等人的反对,作者为此又写了《咬嚼
之余》和《咬嚼未始“乏味”》二文(收入《集外集》)予以反驳,可参看。

  〔2〕欧文 英、美人的姓。
如美国有散文家华盛顿,欧文(W.Irving,1783
—1859)。

  〔3〕托尔斯泰 俄国人的姓。
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B.C.DEFGHEI,
1828—1910)。

  〔4〕Gogol 果戈理(H.B.JEKELM,1809—1852),曾有人译为郭歌里,俄
国作家,Wilde,王尔德(1856—1900),英国作家。
D’An-nunzio,邓南遮(18
63—1938),曾有人译为唐南遮,意大利作家。

  Holz,何尔兹(1863—1929),德国作家。
Gorky,高尔基(M.JENMOPI,186
8—1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
Galsworthy,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作
家。

  〔5〕“吾家rky” 即吾家尔基。
旧时常称同宗的人为“吾家某某”,有些人
为了攀附名人,抬高自己,连同姓的也都称“吾家某某”。

  这里是对当时某些文人把“高尔基”误为姓高名尔基的讽刺。

  〔6〕《百家姓》 旧时学塾所用的识字课本。
宋初人编,系将姓氏连缀为四言
韵语,以便诵读。

  〔7〕原质 元素的旧称。

  〔8〕鏭,,锡,错,矽 化学元素的旧译名。
其中除锡外,其他四种的今译
名顺序为铯、锶、铈、硅。

  〔9〕“黄金万两”拼成的怪字,其形如“驀”。

  〔10〕仓颉 亦作“苍颉”,相传是黄帝的史官,汉字最初的创造者。





                             咬文嚼字〔1〕

                                   三

  自从世界上产生了“须知学校犹家庭”的名论之后,颇使我觉得惊奇,想考查
这家庭的组织。
后来,幸而在《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对于暴烈学生之
感言》中,发见了“与此曹子勃谿相向”这一句话,才算得到一点头绪:校长和学
生的关系是“犹”之“妇姑”。
于是据此推断,以为教员都是杂凑在杨府上的西宾,
将这结论在《语丝》上发表〔2〕。

  “可惜”!昨天偶然在《晨报》上拜读“该校哲教系教员兼代主任汪懋祖以彼
之意见书投寄本报”〔3〕的话,这才知道我又错了,原来都是弟兄,而且现正“相
煎益急”,像曹操的儿子阿丕和阿植〔4〕似的。

  但是,尚希原谅,我于引用的原文上都不加圈了。
只因为我不想圈,并非文章
坏。

  据考据家说,这曹子建的《七步诗》〔5〕是假的。
但也没有什么大相干,姑且
利用它来活剥一首,替豆萁伸冤: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六月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