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鲁迅 >

第187章

鲁迅-第187章

小说: 鲁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竭”〔11〕,将来会连辩诬的精力也没有了。所以在不得已而空手鼓舞民气时,
尤必须同时设法增长国民的实力,还要永远这样的干下去。
  因此,中国青年负担的烦重,就数倍于别国的青年了。因为我们的古人将心力
大抵用到玄虚漂渺平稳圆滑上去了,便将艰难切实的事情留下,都待后人来补做,
要一人兼做两三人,四五人,十百人的工作,现在可正到了试练的时候了。对手又
是坚强的英人,正是他山的好石〔12〕,大可以借此来磨练。
  假定现今觉悟的青年的平均年龄为二十,又假定照中国人易于衰老的计算,至
少也还可以共同抗拒,改革,奋斗三十年。





  不够,就再一代,二代……。这样的数目,从个体看来,仿佛是可怕的,但倘
若这一点就怕,便无药可救,只好甘心灭亡。因为在民族的历史上,这不过是一个
极短时期,此外实没有更快的捷径。我们更无须迟疑,只是试练自己,自求生存,
对谁也不怀恶意的干下去。
  但足以破灭这运动的持续的危机,在目下就有三样:一是日夜偏注于表面的宣
传,鄙弃他事;二是对同类太操切,稍有不合,便呼之为国贼,为洋奴;三是有许
多巧人,反利用机会,来猎取自己目前的利益。
  六月十一日。

                                  十一

  1 急不择言
  “急不择言”的病源,并不在没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时候没有想。
  上海的英国捕头残杀市民之后,我们就大惊愤,大嚷道:
  伪文明人的真面目显露了!那么,足见以前还以为他们有些真文明。然而中国
有枪阶级的焚掠平民,屠杀平民,却向来不很有人抗议。莫非因为动手的是“国货”,
所以连残杀也得欢迎;还是我们原是真野蛮,所以自己杀几个自家人就不足为奇呢?

  自家相杀和为异族所杀当然有些不同。譬如一个人,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心平
气和,被别人打了,就非常气忿。但一个人而至于乏到自己打嘴巴,也就很难免为
别人所打,如果世界上“打”的事实还没有消除。
  我们确有点慌乱了,反基督教的叫喊〔13〕的尾声还在,而许多人已颇佩服那
教士的对于上海事件的公证〔14〕;并且还有去向罗马教皇诉苦〔15〕的。一流血,
风气就会这样的转变。
  2 一致对外
  甲:“喂,乙先生!你怎么趁我忙乱的时候,又将我的东西拿走了?现在拿出
来,还我罢!”
  乙:“我们要一致对外!这样危急时候,你还只记得自己的东西么?亡国奴!”

  3 “同胞同胞!”
  我愿意自首我的罪名:这回除硬派的不算外,我也另捐了极少的几个钱,可是
本意并不在以此救国,倒是为了看见那些老实的学生们热心奔走得可感,不好意思
给他们碰钉子。
  学生们在演讲的时候常常说,“同胞,同胞!……”但你们可知道你们所有的
是怎样的“同胞”,这些“同胞”是怎样的心么?
  不知道的。即如我的心,在自己说出之前,募捐的人们大概就不知道。
  我的近邻有几个小学生,常常用几张小纸片,写些幼稚的宣传文,用他们弱小
的腕,来贴在电杆或墙壁上。待到第二天,我每见多被撕掉了。虽然不知道撕的是
谁,但未必是英国人或日本人罢。
  “同胞,同胞!……”学生们说。
  我敢于说,中国人中,仇视那真诚的青年的眼光,有的比英国或日本人还凶险。
为“排货”〔16〕复仇的,倒不一定是外国人!
  要中国好起来,还得做别样的工作。
  这回在北京的演讲和募捐之后,学生们和社会上各色人物接触的机会已经很不
少了,我希望有若干留心各方面的人,将所见,所受,所感的都写出来,无论是好
的,坏的,像样的,丢脸的,可耻的,可悲的,全给它发表,给大家看看我们究竟
有着怎样的“同胞”。
  明白以后,这才可以计画别样的工作。
  而且也无须掩饰。即使所发见的并无所谓同胞,也可以从头创造的;即使所发
见的不过完全黑暗,也可以和黑暗战斗的。
  而且也无须掩饰了,外国人的知道我们,常比我们自己知道得更清楚。试举一
个极近便的例,则中国人自编的《北京指南》,还是日本人做的《北京》精确!
  4 断指和晕倒
  又是砍下指头,又是当场晕倒。〔17〕断指是极小部分的自杀,晕倒是极暂时
中的死亡。我希望这样的教育不普及;从此以后,不再有这样的现象。
  5 文学家有什么用?
  因为沪案发生以后,没有一个文学家出来“狂喊”,就有人发了疑问了,曰:
“文学家究竟有什么用处?”〔18〕今敢敬谨答曰:文学家除了诌几句所谓诗文之
外,实在毫无用处。
  中国现下的所谓文学家又作别论;即使是真的文学大家,然而却不是“诗文大
全”,每一个题目一定有一篇文章,每一回案件一定有一通狂喊。他会在万籁无声
时大呼,也会在金鼓喧阗中沉默。Leonardo da Vinci〔19〕非常敏感,但为要研
究人的临死时的恐怖苦闷的表情,却去看杀头。中国的文学家固然并未狂喊,却还
不至于如此冷静。况且有一首《血花缤纷》,不是早经发表了么?虽然还没有得到
是否“狂喊”的定评。
  文学家也许应该狂喊了。查老例,做事的总不如做文的有名。所以,即使上海
和汉口的牺牲者〔20〕的姓名早已忘得干干净净,诗文却往往更久地存在,或者还
要感动别人,启发后人。
  这倒是文学家的用处。血的牺牲者倘要讲用处,或者还不如做文学家。
  6 “到民间去”
  但是,好许多青年要回去了。
  从近时的言论上看来,旧家庭仿佛是一个可怕的吞噬青年的新生命的妖怪,不
过在事实上,却似乎还不失为到底可爱的东西,比无论什么都富于摄引力。儿时的
钓游之地,当然很使人怀念的,何况在和大都会隔绝的城乡中,更可以暂息大半年
来努力向上的疲劳呢。
  更何况这也可以算是“到民间去”〔21〕。
  但从此也可以知道:我们的“民间”怎样;青年单独到民间时,自己的力量和
心情,较之在北京一同大叫这一个标语时又怎样?
  将这经历牢牢记住,倘将来从民间来,在北京再遇到一同大叫这一个标语的时
候,回忆起来,就知道自己是在说真还是撒诳。
  那么,就许有若干人要沉默,沉默而苦痛,然而新的生命就会在这苦痛的沉默
里萌芽。
  7 魂灵的断头台
  近年以来,每个夏季,大抵是有枪阶级的打架季节〔22〕,也是青年们的魂灵
的断头台。
  到暑假,毕业的都走散了,升学的还未进来,其余的也大半回到家乡去。各样
同盟于是暂别,喊声于是低微,运动于是销沉,刊物于是中辍。好像炎热的巨刃从
天而降,将神经中枢突然斩断,使这首都忽而成为尸骸。但独有狐鬼却仍在死尸上
往来,从从容容地竖起它占领一切的大纛。
  待到秋高气爽时节,青年们又聚集了,但不少是已经新陈代谢。他们在未曾领
略过的首善之区〔23〕的使人健忘的空气中,又开始了新的生活,正如毕业的人们
在去年秋天曾经开始过的新的生活一般。
  于是一切古董和废物,就都使人觉得永远新鲜;自然也就觉不出周围是进步还
是退步,自然也就分不出遇见的是鬼还是人。不幸而又有事变起来,也只得还在这
样的世上,这样的人间,仍旧“同胞同胞”的叫喊。
  8 还是一无所有
  中国的精神文明,早被枪炮打败了,经过了许多经验,已经要证明所有的还是
一无所有。讳言这“一无所有”,自然可以聊以自慰;倘更铺排得好听一点,还可
以寒天烘火炉一样,使人舒服得要打盹儿。但那报应是永远无药可医,一切牺牲全
都白费,因为在大家打着盹儿的时候,狐鬼反将牺牲吃尽,更加肥胖了。
  大概,人必须从此有记性,观四向而听八方,将先前一切自欺欺人的希望之谈
全都扫除,将无论是谁的自欺欺人的假面全都撕掉,将无论是谁的自欺欺人的手段
全都排斥,总而言之,就是将华夏传统的所有小巧的玩艺儿全都放掉,倒去屈尊学
学枪击我们的洋鬼子,这才可望有新的希望的萌芽。
  六月十八日。

         ※        ※         ※

  〔1〕本篇最初分两次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六月十六日《民众文艺周刊》第二十四
号及同月二十三日《民众周刊》(《民众文艺周刊》改名)第二十五号。
  〔2〕指五卅惨案。一九二五年五月十四日,上海日商内外棉纱厂工人,为抗议
资方无理开除工人,举行罢工。次日,日本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共产党员),
激起上海各界人民的公愤。三十日,上海学生二千余人,在租界进行宣传,声援工
人,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帝国主义逮捕一百余人。随后群众万余人集中在英租界南
京路捕房前,要求释放被捕者,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国巡捕开枪射击,
当即伤亡数十人。
  〔3〕洗刷牺牲者的罪名 指《京报》主笔邵振青(邵飘萍)关于五卅惨案的文
章。他在一九二五年六月五日《京报》“评坛”栏发表的《我国人一致愤慨的情形
之下,愿英日两国政府勿自蹈瓜分中国之嫌》一文中说:英、日帝国主义“用种种
宣传政策,谓中国国民已与俄国同其赤化,英日若不合力以压迫中国,行见中国赤
化而后,美国亦大受其影响……然中国之并未赤化,所谓赤化说乃纯属英日两国之
虚伪政策……今次上海之惨剧,乃世界伪文明之宣告破产,非中国之一单纯的外交
问题。”他又在同日该报发表的《外国绅士暴徒》一文中说:“‘暴动学生’之一
名词,真乃可谓滑稽极矣,请问外国绅士,学生是否有手枪?是否有机关枪?是否
已因暴动杀死外国绅士多人?否否不然,多死者乃为学生,此决非学生之自杀也。”

  〔4〕指希腊民族独立运动。一八二一年三月,希腊爆发了反对土耳其统治的起
义,次年一月宣布独立,经过几年的艰苦斗争,于一八二九年取得胜利。
  〔5〕《致中国国民宣言》 一九二五年六月六日,国际工人后援会从柏林发来
为五卅惨案致中国国民的宣言,其中说:“国际工人后援会共有五百万会员,都是
白种用手和用脑的工人,现在我们代表全体会员,对于白种和黄种资本帝国主义的
强盗这次残杀和平的中国学生和工人的事情,同你们一致抗争。我们……对于掠夺
中国人民并且亦就是掠夺我们的那班东西毫无关系。他们在国外想欺凌你们这个民
族,在国内亦想压迫我们这个阶级。只有我们合起来同他们对敌,才可以保全我们。……
你们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敌人,你们的战争就是我们的战争,你们将来的胜利就是我
们的胜利。”文末署名的有英国的萧伯纳和法国的巴比塞,他们都是该会中央委员
会委员。
  〔6〕培那特萧 通译萧伯纳(1856—1950),英国剧作家、批评家。早期参加
改良主义的政治组织“费边社”,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曾谴责帝国主义战争,十
月革命后同情社会主义。著有剧本《华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少校》、《真相
毕露》等。
  〔7〕巴尔布斯 通译巴比塞(1873—1935),法国作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他致力于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站在国际主义立场,热情拥护苏联;一九二二年加
入法国共产党。著有长篇小说《火线》、《光明》及《斯大林传》等。
  〔8〕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提出的对外谈判条件。五卅惨案后,该会于六月八日
发表宣言,提出谈判的先决条件四条及正式条件十三条,其中包括工人有组织工会
及罢工的自由、取消领事裁判权、撤退驻沪英日海陆军等条款。这些要求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愿望,但还不能达到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推翻帝国主
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的主要目的。后来负责这次对外交涉的买办资产阶级代表虞洽
卿(总商会会长)等,又删改了其中一些重要条款,成为委曲求全的十三条。
  〔9〕《顺天时报》 日本帝国主义者在北京创办的中文报纸。创办人为中岛美
雄,最初称《燕京时报》,一九○一年十月创刊,一九三○年三月停刊。
  〔10〕指《顺天时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